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南美白对虾是我国养殖虾类的主要品种之一,也是许多渔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但是,近年来,由于不断增强的虾病困扰,我国白对虾养殖业受到很严重的打击,经济效益逐年递减。因此,如何控制虾疾病的发病率,提高虾产量是困扰着我国很多渔民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利用生物防控技术能够很好的提高虾产量。本文主要就生物防控技术做了专门探讨,研究该技术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具体实施策略及产生的效果,以供参考。

  • 标签: 对虾养殖业 南美白对虾 防控技术 生物 应用 经济效益
  • 简介:彩鲫,也称草金鱼,色彩艳丽,深受人们的喜爱,是集观赏、食用和垂钓功能为一体名优鲫鱼品种.另外,彩鲫还可作为金龙鱼、银龙鱼等高档观赏热带鱼的饵料鱼,其市场需求量也比较大.近年来,彩鲫在东北地区养殖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不仅适合池塘养殖,还适合稻田养殖,实现了鱼稻双丰收.稻田养殖彩鲫还可打造成为旅游观光景点,非常有利于观光农业的发展,以下介绍彩鲫稻田养殖技术.

  • 标签: 稻田养殖技术 彩鲫 市场需求量 养殖效果 东北地区 池塘养殖
  • 简介:方正银鲫是原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名优鲫鱼品种,也是适合稻田养殖的名优鲫鱼品种之一。2015~2016年,在黑龙江省勃利县推广稻田养殖方正银鲫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其中吉兴乡-农户利用30亩稻田放养方正银鲫夏花1.2万尾,平均亩放400尾。

  • 标签: 方正银鲫 稻田养殖 技术 黑龙江省 双凤水库 稻田放养
  • 简介:大鳞副泥鳅,也称黄板鳅,是市场上非常走俏的优质泥鳅种类,它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还具有食疗滋补价值,很受消费者欢迎。大鳞副泥鳅人工养殖备受渔民关注,以下介绍其池塘养殖技术。1.池塘条件应选择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保水性能好的池塘,以土池为好。池塘面积最大不宜超过10亩,底质以黏壤土为佳,不宜为沙质土。池深1m以上,底层淤泥15~20cm,水深保持在50~80㎝。

  • 标签: 池塘养殖技术 大鳞副泥鳅 营养丰富 人工养殖 池塘条件 保水性能
  • 简介:多普勒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能在不损伤机体下诊断内脏器官,现已广泛应用于人类医学疾病的诊断和畜牧领域,而在水产业应用很少。本试验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黄鳝Monopterusalbus的性腺发育和内脏器官形态,记录观测结果,分析超声影像,做出合理的判断。

  • 标签: 多普勒超声诊断 黄鳝 性腺 发育
  • 简介:进入冬季,天气转凉,水温变冷,小龙虾亲虾活动减少,开始穴居越冬生活。小龙虾虽具有一定的耐低温能力,但长时间生活在低温环境下,会导致其新陈代谢降低,抵抗力及活力大大下降,加之长时间不摄食造成营养不良,导致其体质下降,很容易被冻伤,将给来年春季池塘出苗率和亲虾的上市规格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小龙虾亲虾培育者要严格把好“越冬管理关”,着重从坚持投喂、施肥调水和加强巡塘等方面人手,为亲虾营造优良的越冬环境,减少损伤,确保平安度冬。现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 标签: 亲虾培育 小龙虾 技术 冬季 越冬管理 耐低温能力
  • 简介:5月4日下午,位于中国大陆南端一个偏僻的海边小渔村——广东省雷州市海角村一片鱼塘附近,新出现了两三辆小型卡车,几名作业工人正在鱼塘旁黄泥路边矗立着的一个个规则的长方形深坑里拉着线。

  • 标签: 养殖技术 扶贫 箱式 陆基 中国大陆 小型卡车
  • 简介:本文在对红水河网箱养殖分布调查基础上,分析了红水河流域网箱养殖的水域水质状况,提出了红水河网箱养殖环保措施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 标签: 红水河 网箱养殖 环境污染 防治措施
  • 简介:孔雀鱼因其丰富的色彩、多姿的形状和旺盛的繁殖力,深受观赏鱼饲养族的青睐。本文介绍了孔雀鱼规模化养殖所需的设施条件和水质条件、人工繁育技术、生产管理技术及常见病防治.供广大观赏鱼爱好者参考。

  • 标签: 养殖 繁殖 技术 孔雀鱼
  • 简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理念的增强,饮食习惯的改变,市场上对草鱼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高.然而草鱼的食性和生理习性原因,草鱼鱼种培育成活率一直很低,所以提高草鱼发塘成活率,X才提高草鱼养殖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尤为重要.

  • 标签: 草鱼养殖 鱼种培育 成活率 技术 市场需求 健康理念
  • 简介:亚布力以滑雪旅游度假闻名世界,其具有雪期长、雪质纯净、雪资源丰富、空气清新无污染,地形、地貌条件适于开展高山滑雪的特点。本文通过水生生物调查监测,对亚布力水源地进行水质安全评价,并通过生物监测进一步分析工程扩建对亚布力水源地水质和水生生物的影响。

  • 标签: 亚布力滑雪旅游区 供水工程 水质 分析
  • 简介:脂肪酸合成酶(FASN)是动物体内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利用逆转录PCR和RACE技术获得鲤CyprinuscarpioFASN全长cDNA序列为8927bp,开放阅读框7533bp,编码2511个氨基酸。FASN蛋白质相对分子量274145.67D,理论等电点(PI)为6.10。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鲤FASN基因与其他鱼类同源性为75.13%~95.34%,与人同源性为61.81%。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鲤FASN氨基酸序列与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grahamia聚为一支,同源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结果表明:FASN基因鲤脑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肝脏次之,血液中最低。鲤FASN基因的获得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鲤脂肪酸的合成途径及脂肪发育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脂肪酸合成酶 序列分析
  • 简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黄鳝Monopterusalbus、鲫Carassiusauratus、鲤Cyprinuscarpio、乌鳢Channaargus、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和虹鳟Oncorhynchusmykiss等7种常见食用鱼的食用品质价值,对其17种氨基酸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建立鱼类食用品质评价模型,构造综合评价函数计算综合得分并排序,来反映该种鱼类的食用品质。结果显示:虹鳟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鲫,而黄颡鱼排在最末。通过主成分分析模型建立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和新的评价方法,为鱼类营养价值评价提供更为准确、客观的方法。

  • 标签: 鱼类 氨基酸 主成分分析
  • 简介:为掌握渭河支流一沮河的渔业资源现状,保护珍稀鱼类资源,本研究组于2012年8月采用样方法对陕西黄陵沮河上游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和多样性分析。本次调查共收集鱼类标本16种,分属2目3科16属。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共12种,占鱼类品种75.00%,鳅科3种,占18.75%,鲇科鱼类1种.占6.25%。结果表明底栖鱼类最多,占总种类数的56.25%。从食性上分析,杂食性鱼类最多,共12种,占75.00%;肉食性和植食性鱼类各2种,分别占12.50%。淡水定居型温水鱼类较多,也存在少量冷水鱼类。

  • 标签: 陕西黄陵 沮河上游 鱼类资源 多样性
  • 简介:引言为期三天的全球水产养殖论坛中,包含了"模式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水产品消费趋势"、"水产养殖技术创新发布会"、"转型期饲料企业如何转危为机"等分论坛,现代渔业养殖模式、饲料动向、消费观念转变等成主要议题。机器人养鱼的时代会到来吗?"当听到专家介绍起智慧水产养殖模式时,作为"模式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分论坛的主持人,中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胡红浪脱口而问。的确,

  • 标签: 水产养殖模式 技术创新 机器人 养鱼 中国 水产技术推广
  • 简介:本实验通过无性生殖的方法得到了花羔红点鲑肌钙蛋白(Tnc)基因,并在使用生物信息学资源和生物软件的条件下,通过CODEHOP的方法对特定的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并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同源性分析同时构建其相对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通过CODEHOP的方法所设计出的引物简并度较其他方法得到的引物简并度低,DNA熔解温度(Tm值)修改较方便,产物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肌钙蛋白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将肌钙蛋白基因片断做结果比对,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斑马鱼同源性可达96%,与大西洋鲑Salmosalar同源性为92%,白斑狗鱼Esoxlucius同源性为92%,虹鳟Oncorhynchusmykiss同源性为91%,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coioides同源性为91%,斑点叉尾鮰Ictaluruspunctatus同源性为85%。

  • 标签: 花羔红点鲑 简并引物 CODEHOP 肌转蛋白
  • 简介:本研究比较和分析网箱与微流水两种养殖模式下体质量(76.5±17.8)g和(67.2±8.1)g的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prenanti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两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一般营养成分含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均含有18种氨基酸;除色氨酸(Trp)和组氨酸(His)外,网箱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其余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均显著低于微流水组。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结果显示:两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必需氨基酸构成合理,色氨酸均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在必需氨基酸中评分最高。两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均含有21种脂肪酸,网箱组饱和脂肪酸(SFA)总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显著低于微流水组,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高于微流水组,且n-3/n-6比值要高于网箱组。综上所述,微流水养殖的齐口裂腹鱼营养价值更高。

  • 标签: 齐口裂腹鱼 肌肉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 简介:用线粒体DNA的D-loop和Cytb基因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吉林延吉、敦化和辽宁法台3个区域的29尾拉氏PhoxinuslagowskiiDybowsky的遗传多样性。经PCR扩增和测序,获得了783~785bpD-loop和818bpCytb的同源序列。两者多态性遗传参数统计显示,29尾个体分别存在47(D-loop)和89(Cytb)个变异位点,分别检测出15(D-loop)和11(Cytb)个单倍型,总群体单倍型(H_d)分别为0.8966(D-loop)和0.8990(Cytb),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分别为0.0246(D-loop)和0.0498(Cytb),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分别为19.2857(D-loop)和40.7365(Cytb)。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79.02%(D-loop)和81.69%(Cytb)变异来自群体间,20.98%(D-loop)和18.31%(Cytb)来自群体内。单倍型呈明显的地理差异,分成2个分支,一个以延吉群体为主,一个以法台群体为主。拉氏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群体间遗传分化明显。该结果可为拉氏的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 标签: 拉氏 D-LOOP CYT b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