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欧司朗向智能车灯技术又迈进了一大步。该公司研发了一款混合式发光二极管,分辨率可达1024像素,且能进行单独操控。未来或将能采用动态方式对光锥实现塑形,使驾驶员能始终拥有最优的车灯照明条件,不会因前方驶来车辆的车灯而导致驾驶员目眩。

  • 标签: 智能车灯 混合式 欧司朗 研发 LED 头灯
  • 简介:阳煤集团大力实施产业发展战略,积极整合铝电产业资源,着力构建煤-电-铝和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品加工两条产业链,近日成立了阳煤集团控股的大型子公司-山西兆丰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 标签: 电解铝 产业链 整合 有限责任公司 氧化铝
  • 简介: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司司长刘连和在近日召开的矿业权管理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国土资源部等12个部门已联合发文在全国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此项工作是当前矿政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历时一年,目标是进一步优化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结构与布局。

  • 标签: 矿产资源开发 整合 国土资源部 管理工作 矿产开发 矿政管理
  • 简介:针对现有刚柔复合式路面裂缝反射预防材料高温软化、低温断裂的缺点,以沥青材料的高温软化点和低温延度为指标研发了适用于防治裂缝反射的有机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试验(FTIR)和差示扫描热(DSC)试验探究了有机添加剂对沥青官能团的影响和裂缝反射预防材料在工作环境下温度变化对热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板带拉伸试验深入分析了裂缝反射预防材料的抗拉和抗变形能力。结果表明,裂缝反射预防材料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够满足在高温施工不软化流淌、低温环境受拉不断裂的要求;两种高分子材料加入到沥青中形成了有利于提高材料延展性和降低温度敏感性的基团;同时,裂缝反射预防材料在辅助以玻纤布后具有了与强力材料相同的弹性变形阶段、强化阶段、屈服阶段和缩颈阶段,其抗拉与抗变形性能可以在刚柔复合式路面中发挥良好的裂缝反射预防功效。

  • 标签: 道路工程 复合式路面 裂缝反射 结构表征
  • 简介:钛白粉作为重要原材料,超过超过67%的颜料级钛白粉被用于涂料工业,因为涂料行业也格外看重钛白粉市场动态。在欧债危机持续蔓延下,各化工原料纷纷遭遇需求疲软及价格下降等问题,自然钛白粉市场也受到了相应影响。

  • 标签: 市场动态 钛白粉 合力 企业 涂料工业 涂料行业
  • 简介:在自行设计出的直接耦合石英管式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fchemicalVaporDeposition,CVD)金刚石膜装置的石英管反应腔加上磁镜场,以更好地约束等离子体,使等离子体球成为“碟盘”状,提高了等离子体球的密度,在基本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沉积面积可由ψ30mm增长到50mm,沉积速度由每小时3.3μm增长到3.8μm,反射电流减小,从而减少了在石英管壁和观察窗的沉积,更好地利用微波能量,有效利用电离的活性基团沉积出高质量的(类)金刚石薄膜。

  • 标签: 微波等离子体 化学气相沉积 金刚石膜 磁镜场
  • 简介:美国哈佛大学材料科学家戴维·纬兹说:“食物是最复杂的组合,它们的质地、口味和功能,都取决于你如何处理不同的成分。”纬兹在这里所说的“成分”,可以细化到纳米尺度,利用纳米科技,科学家正在为大众烹制更安全、保健和美味的食物。

  • 标签: 美国哈佛大学 食品传感器 纳米科技 过滤纸 纳米胶囊
  • 简介:龙头制造是以铜为主体,它在铸造加工过程中,是加有金属类的元素,比如铅,它可以改造铸造加工的性能,但它是对人体有害的。所以企业不能只考虑产品,而不考虑人体健康

  • 标签: 人体健康 铅污染 水龙头 铸造加工 加工过程 元素
  • 简介:2006年5月19日.西安工程大学校园内喜气洋洋.举校师生参加了大学更名揭牌庆典活动,趁此机会我们走访了西安工程大学副校长、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带头人黄翔教授。

  • 标签: 大学校园 设备工程 建筑环境 副校长 西安 人类健康
  • 简介:随着《“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全面出台,石墨烯已成为“十三五”期间重点开发的新兴材料之一。凭借其优异的力学、光学、电学和热力学等性能,石墨烯纤维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它在功能纺织品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人们健康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使得“石墨烯+健康”的主题备受青睐,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石墨烯功能性纺织品逐渐走进了百姓生活。

  • 标签: 功能纺织品 人类健康 石墨 纤维 应用 创新
  • 简介:“厚德博学,志存高远”是四川大学储伟教授的座右铭,正是坚持着这样的信念,储伟教授认真钻研、严谨治学,在纳米催化剂研究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近期,我刊对储教授进行了采访,言谈中处处展示着我国纳米科技研究新生代的勃勃生机。

  • 标签: 四川大学 教育部 人才 纳米催化剂 纳米科技 新生代
  • 简介:徐光宪,男,汉族,1920年11月7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上虞市,著名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39年毕业于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浙江工业大学前身),194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化学系。1946年任交通大学化学系助教。1947年赴美留学,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1951年4月回国。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标签: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物理化学家 北京大学 教育家 博士生导师 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