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2004年11月23日至12月3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同行评议团(IRRT)来华,来自英国、加拿大、瑞士、西班牙、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以及来自日本的观察员共8人,对我国核安全监管部门进行了同行评议回访。2000年,评议团就中国的核安全监管体制、组织机构、职能、法律法规、监督和审评进行了全面的评议。此次回访持续8天,以审查和对话为主,期间还与核电营运单位进行了对话。最后,

  • 标签: 中国 核电 回访 监管体制 同行评议 监管部门
  • 简介:IAEA文件No.NS-R-1-2000和我国的HAF102将核电厂工况(状态)划分为正常运行、预计运行事件、设计基准事故、严重事故。美国的RG1.70和我国的EJ/T312将核电厂工况划分为正常运行、中等频率事故、稀有事故、极限事故。本文引述了相关文件给出的各工况(状态)的发生频率,分析并提供了这两种工况(状态)划分方法之间的对照关系。

  • 标签: 纵深防御 核电厂工况 预计运行事件 设计基准事故 严重事故
  • 简介:在实际核电厂项目中不同厂房在同一场地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对核电工程进行结构-地基-结构相互作用(SSSI)的研究是保证其安全的重要方面。该文首先从阻尼溶剂抽取法(DSEM)基本原理出发,推导出考虑相邻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构-地基-结构交界面相互作用力,并运用UPFs二次开发工具,将SSSI时域分析模型嵌入到有限软件ANSYS中。最后,以工程实际为例,对反应堆厂房典型节点的楼层反应谱、加速度时程、位移时程以及沿高程的最大加速度变化曲线进行探讨。结果可为类似核电结构的抗震评估及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 标签: 核电厂 结构-地基-结构相互作用 阻尼溶剂抽取法 楼层反应谱
  • 简介:《核安全》于2018年1月1日实施,因核工业特殊管理流程以及相当多的专业术语,增加了理解该的难度。本文通过对主要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被监管主体在该中的定位和责权范围进行分析,对关键监管对象的核设施、核材料与放射性废物定义、调整范围和理解差异提示解读。同时说明在公众在该中从知情到参与权的不同意义和立法意图,并就核损害问题的简化和立法空缺做了分析,以利对《核安全》准确的理解。

  • 标签: 核安全 核设施 监管 许可 公众
  • 简介:我国在核能发展的政策制定、规划研究等方面基本采用专家座谈会的方法进行研究,本文采用德尔菲对我国未来核能发展趋势进行判断.本文对德尔菲做了适当改进,包括邀请专家集中打分、事先设计好调查因素并在数据处理时增加了专家权威程度权重因子进行数据矫正.改进后的德尔菲继承了其匿名性、反馈性、趋同性的主要优点,避免了改进前耗时长和调查问卷回收率低等缺点.共邀请20位有代表性的权威专家通过四轮调查之后,专家意见逐渐趋同,确定了28个影响我国核能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成功判断出14个为“十三五”期间促进我国核能发展的正面因素和14个阻碍我国“十三五”期间核能发展的负面因素.得出了“十三五”期间,我国核能发展将达到或略好于预定目标的结论,并总结了德尔菲在我国核能发展的复杂情况下成功应用的三个关键.

  • 标签: 德尔菲法 改进 匿名 问卷 判断
  • 简介:调查了世界主要有核国家的《原子能》,分析了其立法目的和主要内容,发现这些国家该的基本内容和立法目的有所差别。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各国《原子能》大致可分为3类,对我国《原子能》制定工作提出了5条建议。

  • 标签: 原子能 立法 原子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