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问题也相应地备受关注,在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中都有污染微生物的可能。一旦污染,微生物将大量繁殖而引起食品腐败变质,或导致食源性感染和食物中毒。所以,探讨食品安全检测中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浅析目前常用的几种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

  • 标签: 食品安全问题 快速检测方法 污染微生物 食品安全检测 污染问题 食品微生物
  • 简介:建立了QuEchERS—HPLC联用法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多残留的方法。改进了QuEchERS前处理方法,提高回收率及结果准确性,然后运用HPLC进行分析检测,根据有机磷农药的差异,得出其最小检出限在0.02-55.75μg/kg之间,定量限0.1-189.23μg/kg,18种有机磷农药要在定量限浓度和四倍定量限浓度2个加标水平的回收率均在70-120%范围,相对标准偏差低于20%,试验表明本方法适用于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多残留检测分析。

  • 标签: QUECHERS 有机磷 多残留
  • 简介:简述面包粉改良剂各种单体的作用机理,在面包粉中的作用效果。并与复合改良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仅用单体的成品面包各项指标都能达到要求,接近复合改良剂的效果

  • 标签: 面包粉 改良剂 单体 作用
  • 简介:目的:制备降解(低分子质量)壳聚糖并考察对肉品的保鲜效果。方法:采用H2O2均相氧化降解壳聚糖,以乌氏黏度法测其黏均分子质量;用牛津杯法测定降解壳聚糖对大肠杆菌、金葡菌、霉菌的抑菌圈直径;喷洒降解壳聚糖溶液于肉品表面,用表面涂抹法测定肉品在25℃放置过程中菌落总数的变化。结果:影响降解壳聚糖分子质量大小的因素顺序为:时间〉温度〉H2O2浓度〉HAc浓度;在反应时间6h、温度75℃、H2O2体积分数6%和HAc体积分数4%时,可得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300的可溶性壳聚糖;降解壳聚糖对大肠杆菌、金葡菌的抑菌率高于未降解壳聚糖,而对霉菌的抑菌性变化不大;经质量分数6%、黏均分子质量2300壳聚糖溶液喷洒肉品表面后,鲜猪肉4d、熟猪肉6d可保持良好色泽、弹性、气味,且菌落总数符合GB2726-2005要求。结论:低分子质量壳聚糖可作为肉品防腐保鲜剂。

  • 标签: 壳聚糖 H2O2均相降解 抑菌性 猪肉 菌落总数
  • 简介: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动态检测鲜枣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试验时样品以0.1nds的速度运动,采集其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350-2500nm)。用平均平滑法对120个赞皇枣样品、118个郎枣样品的光谱进行消噪处理,采用连续投影算法提取其特征波长,并建立相应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SPA/LS-SVM;同时将赞皇枣在500-1100nm范围的可见IS波近红外平滑光谱数据,郎枣在700-1500nm范围的平滑光谱数据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Smooth,LS-SVM预测模型,并对各自预测集样品(30个)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预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PA/LS-SVM模型预测相关系数(赞皇枣0.833,郎枣0.847)与Smooth/LS-SVM模型预测相关系数(赞皇枣0.848,郎枣0.857)相差不大,且前者更精简,预测速度快,预测时间短,可以作为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一种动态检测方法,但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需进一步提高。

  • 标签: 鲜枣 可溶性固形物 可见 近红外光谱 动态检测 连续投影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