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国内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碳酸饮料现机,该设备最初由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引进。现机属于一体化汽水机,一机同时完成水处理、制冷、加气、糖浆和碳酸混合等工作,现饮现,配方调整方便,制作的碳酸饮料含气足、新鲜、冰凉,一机设有多套饮料管路,可同时制作风味不同的饮料。现机体积小,移动方便,非常适合冷饮店,酒店饭馆及街头商业零售。

  • 标签: 碳酸饮料现调机 结构 工作原理 改进设计
  • 简介:将从无锡当地市场购买的新鲜猪肉装入每盒分别含5%,15%,25%,35%,45%,55%的O2与20%的CO2的包装盒内,在4℃下储存8d.测定样品中的TVBN值,TBARs值,颜色分值,感官评定值和微生物总数,结果表明:猪肉气保鲜时氧气的较好配比为45%和55%,然而,TBARs值在45%O2时比在55%O2时要低.因此,45%O2和20%CO2气体混合物可作为最适宜的组合气体来包装新鲜猪肉.

  • 标签: 气调保鲜 猪肉品质 氧气 体积分数 颜色分值 微生物总数
  • 简介:采集上海郊县1988年玉米样品50份、1989年玉米49份和小麦样品50份,用气相色谱分析法检测镰刀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雪腐镰刀菌烯醇(NIV)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AFB1)。样本中DON、NIV和AFB1污染量中位数:1988年玉米样本分别为25.90ppb、12.70ppb和0.15ppb;1989年玉米分别为36.40ppb、13.70ppb和0.15ppb;1989年小麦分别为6.25、5.00和0.12ppb。1988年玉米样品中有26份同时检出AFB1、DON和NIV,共同污染率为52.0%;89年玉米样品的AFB1、DON和NIV共同污染率为59.2%(29/49);89年小麦为14.0%(7/50),可见黄曲霉毒素和镰刀菌毒素可共同污染粮食。另外,本调查分析中发现小麦和玉米中的DON和NIV污染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而AFB1与这两种毒素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 标签: 镰刀菌毒素 黄曲霉毒素 雪腐镰刀菌烯醇 酶联免疫测定法 污染量 慢性毒性
  • 简介:以荔枝核为原料,经过粉碎,采用传统中药水煎法制备得到荔枝核提物。通过测定还原能力、总抗氧化能力以及提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苦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超养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来评价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同时,通过侧定抑菌圈直径大小和最小抑菌浓度研究的荔枝核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荔枝核提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对DPPH.、.OH、O2^-.的IC50分别是0.1819mg/mL、16.3652mg/mL、31.6767mg/mL。同时荔枝核提物表现出一定的还原能力和抗氧化能力。通过抑菌实验,得出荔枝核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效果。当提物的浓度为3.125%,抑菌圈直径为8.8±0.58mm。荔枝核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25%。

  • 标签: 荔枝核 水提物 抗氧化 抑菌
  • 简介:桦褐孔菌提物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作用,采用霍恩氏法,记录小鼠死亡情况,并分析体重变化、脏器比重、谷丙转氨酶活性(ALT)、谷草转氨酶活性(AST)、尿素氮(BUN)、肌酐(CRE)含量,进而对桦褐孔菌提物的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桦褐孔菌提物对小鼠的经口毒性LD_(50)>10.00g/kg·BW,存活小鼠活动正常,体重、脏器比、ALT、AST、BUN、CRE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桦褐孔菌提物属实际无毒级物质,且具有一定食用安全性。

  • 标签: 桦褐孔菌 霍恩氏法 急性毒性 LD50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卫生许可情况监督检查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05]200号)(以下简称《通知》),我部组织开展了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卫生许可情况专项监督检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 标签: 卫生许可证 卫生监督 生产企业 检查情况 通报 桶装水
  • 简介:L-阿拉伯糖是一种无热量的天然甜料,可以反竞争性抑制小肠蔗糖酶,阻断蔗糖的吸收,抑制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升高。本文以酸性电解作为催化介质,水解玉米皮提取L-阿拉伯糖,操作简便且环境友好,克服了传统无机酸水解法工艺复杂、对设备要求高、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酸性电解水解玉米皮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为:酸性电解pH2.0,水解温度180℃,水解时间30min,料液比1∶40(g∶mL)。经验证试验后,L-阿拉伯糖水解得率为15.49%。

  • 标签: 玉米皮 L-阿拉伯糖 酸性电解水 水解
  • 简介:目的采用亲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技术和固相萃取前处理技术,建立动物源食品中氨丙啉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采用1%三氯乙酸-乙腈溶液(3∶7,V/V)提取,提取液经HLB小柱净化。以SeQuantZICHILIC(150mm×2.1mm,5μm)色谱柱分离,含0.1%甲酸的5mmol/L乙酸铵溶液-乙腈为流动相,40∶60(V/V)等度洗脱,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氨丙啉在0~500n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定量限为10μg/kg。在鸡肉、鸡肝、鸡肾、鸡蛋、牛肉、牛肝、牛肾、牛奶和牛脂肪9种基质中加标回收率在73.2%~101.0%,相对偏差在2.09%~11.93%之内。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动物源食品中氨丙啉的定性定量分析。

  • 标签: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 动物源食品 氨丙啉 食品安全 食品污染物 兽药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