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综合介绍葡萄籽提取物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葡萄籽提取物的结构、理化性质、测定方法、保健功能、生产工艺以及葡萄籽提取物的研究、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 标签: 葡萄籽提取物 食品配料 研究
  • 简介:茶叶中含有约20%左右的复合多糖,但对人体具有强生理活性的脂多糖只占1%。研究表明,茶叶多糖具有防辐射,抗凝血和抗血栓,预防糖尿病等多种保健功效,茶叶多糖的制备通常可采用溶剂提取,凝胶层析,膜分离等手段。

  • 标签: 茶叶多糖 提取 利用 开发 保健 降血脂
  • 简介:着重综述了植物叶蛋白的定义、营养价值、生产工艺及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并指出植物叶蛋白具有开发利用前景。

  • 标签: 叶蛋白 营养价值 开发利用
  • 简介:0 前 言当前,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癌,占第3位的疾病。全世界患病人数约1.3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5年将超过3亿人。1998年3月,日本厚生省发表的“糖尿病实态调查”,预计日本糖尿病患者690万人。我国人口总数是日本的10倍,估计患病人数也有数千万人,且仍在迅速增加,每年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医疗费用相当惊人,这不能不引起大家的关注。糖尿病起因于过量摄取美食、运动量减少、肥胖、神经紧张等,初期症状不明显,如不及时预防和治疗,会引起肾障碍症、视网膜症、神经症(以上3大并发症)以及动脉硬化、糖尿病性下肢坏死等,病情迅速恶化。桑树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

  • 标签: 功能性饮品 桑茶 桑叶 功能性成分 血糖 抑制效果
  • 简介:0 前 言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适应防腐和延长食品货架寿命,改善食品生产加工工艺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天然或化学合成的物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营养,崇尚自然,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天然、营养、多功能。茶多酚正是这种纯天然食品添加剂,茶多酚(GreenTeaPolyphenols,简称GTP)是茶叶中儿茶素类、黄酮类、酚酸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约占茶叶干重的15%~25%.茶多酚中最重要的成分是黄烷醇类的多种儿茶素(Catechins)。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公元前2737年始就有了饮茶、茶疗。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解之,“荼”即茶也。中国茶

  • 标签: 食品添加剂 茶多酚 应用 实例
  • 简介:以花生仁、红枣、冰糖为原料,将花生仁、红枣分别制成花生浆和枣浆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冰糖溶解混匀,接种经驯化的乳酸混合茵进行乳酸发酵,由正交试验筛选出混浆发酵的冰糖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及花生浆与枣浆的质量比,制成具有独特营养与保健功能及风味诱人的饮料。

  • 标签: 花生 红枣 冰糖 发酵 功能饮料
  • 简介:本文简单介绍了茶多酚的组成、特性、制备方法和安全性;且较为全面地综述了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保健与药理作用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指出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茶多酚发展前景.

  • 标签: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茶多酚 抗氧化性 保健作用 药理作用
  • 简介:珊瑚是由珊瑚虫的外骨骼沉积而成,其碳酸钙含量高达95%左右。并含有丰富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多种元素。经过煅烧分解,再配以促进钙质吸收的混合氨基酸,可以作为人体钙质及微量元素优质安全的供给源。

  • 标签: 珊瑚 氨基酸 钙强化剂 食品 制备方法
  • 简介:探索利用核黄素粗品制备核黄素5'-磷酸钠的可行性。在吡啶和乙腈的混合溶剂中,使核黄素粗品与其4倍摩尔量的三氯氧磷35℃左右下反应2h,然后水解反应混合物,再用NaOH溶液中和,能够以68.5%以上的收率得到核黄素磷酸钠,产品质量符合美国FCC(7)要求。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优化了核黄素5'-磷酸钠粗品磷酸化反应的条件,即:n(POCl3)/n(VB2)=4.6,n(POCl3)/n(H2O)=1.65,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35±1℃。在优化的磷酸化反应条件下,利用核黄素粗品制备核黄素5'-磷酸钠的收率平均可达73.5%以上,能够有效降低核黄素5'-磷酸钠的生产成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核黄素粗品制备核黄素5'-磷酸钠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技术上均是可行的。

  • 标签: 核黄素5'-磷酸钠 核黄素粗品 三氯氧磷 制备
  • 简介:锗是德国化学家Winkler于1886年2月最先从矿石中分离出并命名的。各种天然食物中均不同程度地含有锗,换算一下大约成人每天的锗摄入量为400~3500μg,因此锗普遍存在于机体中,是机体中一种正常的微量活性元素。

  • 标签: 冷饮食品 正常 摄入量 机体 功能性 命名
  • 简介:Crag1是牡蛎中主要过敏原,属于一种原肌球蛋白。原肌球蛋白是存在于肌肉和非肌肉细胞中高度保守的、分子量大约为34~38kDa的一种结合蛋白。目前已经明确Crag1的一级结构是由284个氨基酸构成,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软体类主要过敏原原肌球蛋白均没有复杂的三、四级空间结构。Crag1的过敏原性不是来自构象、非连续性表位而是来自于线性、连续性表位。Crag1在92~105区段(IQLLEEDMERSEER)中具有IgE抗原结合表位,其他的IgE抗原结合表位有待进一步试验确认。Crag1作为一种原肌球蛋白,对肌肉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不同物种原肌球蛋白的序列同源性较高并且存在一定的交叉反应。综述介绍了Crag1的基本结构性质与功能,系统地描述了Crag1,讨论了现阶段研究牡蛎过敏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为以后治疗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食品的过敏性疾病,尤其是治疗牡蛎引起的过敏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牡蛎 过敏原 Crag 1 原肌球蛋白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