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啤酒混浊主要由混浊敏感蛋白和多酚相互作用而形成。脯氨酸特效内切蛋白酶是由黑曲霉发酵产生的一种脯氨酸专一内切酶,能水解混浊敏感蛋白的脯氨酸而使其“失活”。通过对发酵过程主要指标的跟踪及最终发酵液质量评价,研究了该酶对啤酒酿造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不同过滤条件下(PVPP和硅胶)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及抗冻的综合比对,研究了该酶对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使用脯氨酸内切酶能在不影响发酵性能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

  • 标签: 啤酒 混浊 脯氨酸内切酶
  • 简介:建立了实验规模的氧和过氧化氢对糖化和麦汁参数影响的评估体系,另外通过普通麦芽与低原花色素变体麦芽的差异评估了原花色素种类的相关重要.氧和过氧化物在糖化过程中引起含硫醇物质和多酚的氧化是单独发挥作用的,而且氧最初不通过过氧化物这个中间体发挥其影响.去除硫醇(假设至少通过蛋白质间形成二硫键)和多酚(假设通过聚合物)都会增加麦汁的混浊度和降低糖化后的过滤效率.过氧化物酶在催化多酚氧化过程中似乎起主要作用,但并不表现出过氧化物酶或脂肪氧化酶清除硫醇的特性,尽管如此,大量的硫醇清除很可能是由酶催化的,我们还不能阐明过氧化氢在糖化过程中的产物,但添加的过氧化氢不能检测到,证明其在反应过程中转化或被微粒吸收.

  • 标签: 过氧化氢 抑制剂 糖化 过氧化物
  • 简介:1.问题的提出在按国标GB4928-2001第9.1.3.2条重量法测酒精时,酒样虽然已经过除气,但在蒸馏初期仍会发生泡沫溢至瓶口的现象.一旦泡沫窜入蛇形冷却管中,实验就要失败.为解决溢泡问题,我们在蒸馏时试验添加微量有机硅消泡剂,是否可行,我们运用统计技术中的"显著测试"方法验证.

  • 标签: 可行性试验 啤酒浓 测定啤酒
  • 简介:双乙酰是影响啤酒风味的主要物质,它是由α-乙酰乳酸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又在储酒过程中被酵母还原而消失,成品酒中双乙酰含量的高低是衡量其成熟程度的重要指标。双乙酰又名2,3-丁二酮,联乙酰基,二甲基乙二酮,二乙二酰,纯品是带黄绿色的一种油状液体,有醌气味,蒸汽似氯气味。下面对双乙酰的测定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双乙酰 测定方法 啤酒 紫外分光光度法 气相色谱法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 简介:通过试验,验证了乙酰丙酮比色法(不用蒸馏)测定残留甲醛的有效,并对麦汁,清酒,成品酒进行分析,了解甲醛在酿造过程中的变化趋势。

  • 标签: 啤酒 甲醛 测定 乙酰丙酮比色法 麦汁 清酒
  • 简介:由于国标GB4927-91中对苦味值这项指标没有作范围规定,因此没有统一的测定方法,许多企业沿用啤酒手册中的分析方法来测定,并自定标准.从我厂近年来与朝日公司数据对比来看,这种方法测定结果有一定偏差,经我们与朝日公司技术专家反复探讨、试验,制定了一套更完善准确的测定方法.现就我厂对苦味值的检测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 标签: 值测定 啤酒苦味 浅谈啤酒
  • 简介:在饮用水中,三卤甲烷(THMs)是一种有机污染物,三卤甲烷是含有碳原子、氢原子和三个卤素原子的一组有机化合物,在水中最常见的卤素是溴和氯。(图1)给出了水处理加氯消毒过程中形成的四种常见的三卤甲烷化学式,分别是氯仿(三氯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和溴仿(三溴甲烷)。

  • 标签: 三卤甲烷 除水 活性碳 三溴甲烷 有机污染物 有机化合物
  • 简介:引言:麦芽糖化力(酵素力)是检查麦芽质量的一个重要参量。它是麦芽a-淀粉酶和β-淀粉酶二者活力之和,是反应麦芽总的分解淀粉能力,决定糖化过程中使用辅料比例的依据。因此麦芽糖化力分析要求严谨准确,重复性好。本文将对麦芽糖化力分析的有关问题进行阐述。

  • 标签: 麦芽糖化 淀粉酶 有关问题 麦芽质量 麦芽浸出液 糖化过程
  • 简介:我们对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检测苦味质,并跟踪检测了我公司从麦汁、清酒到成品酒的苦味质,总结了苦味质的测定方法和苦味质在啤酒生产中的变化.经过反复试验测定,我们发现国标法苦味质测定误差较大,样品在振荡器上振荡15分钟,多数样品不能呈黏稠乳状,同一试验样品呈黏稠乳状的测值高,不呈乳状的测值低,苦味物质萃取不完全,测定误差较大.为了减少误差,我们对测定方法进行改进:

  • 标签: 啤酒 测定方法 控制措施 苦味物质
  • 简介:基于啤酒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可再生的绿色能源生物质能沼气,对厌氧UASB反应器产生的沼气收集预处理后,通过沼气锅炉燃烧产生蒸汽再用于啤酒生产,从而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 标签: 啤酒废水 生物质能 沼气 回收利用 节能减排
  • 简介:硅藻土中总有一定量的铁离子,由于啤酒为酸性溶液,当对啤酒进行过滤时,硅藻土中的铁离子便会溶入啤酒中。国外啤酒公司所用的硅藻土铁离子含量能控制在45mg/kg以下,经特殊处理可降到1.4~5.8mg/kg。然而我国的硅藻土铁离子含量参差不齐,好的可控制在50mg/kg以下,差的则在350mg/kg以上。笔者结合实践、谈谈铁的危害与测定

  • 标签: 铁离子含量 硅藻土 测定 危害 酸性溶液 啤酒
  • 简介:二甲基硫(DMS)是啤酒中一种重要的可挥发性的风味物质.当其含量较高时,使啤酒产生一种煮玉米的味道.国内对啤酒中的二甲基硫的检测方法未见报道.本文采用顶空结合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乙基甲基硫化物(EMS)为内标,检测啤酒中二甲基硫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本文最后检测了目前国内市场上几种有代表的啤酒中二甲基硫的含量.

  • 标签: 啤酒 二甲基硫 顶空气相色谱法 测定 风味物质
  • 简介:有关啤酒中微量甲醛测定方法的研究,我们已在前文中作了介绍[1].在该工作中,我们利用乙酰丙酮比色法测定甲醛有特异性好、受其它醛类干扰少的特点,建立了样品不经蒸馏处理即可直接测定啤酒中甲醛含量的比色法,并采用这一方法测定了26种国内及国外品牌啤酒中的甲醛含量.为了解其它酒类及饮料中的甲醛含量,另外选了各4种有代表的白酒和果汁饮料按同法测定了甲醛含量,测定结果详见该文.本文侧重介绍的是天然食品中甲醛含量的概况,啤酒中甲醛含量测定结果的数值比较,以及从食品安全考虑如何看待以甲醛作加工助剂的问题.

  • 标签: 中甲醛 啤酒中 引发思考
  • 简介:为解决旺季啤酒生产的瓶颈,我们使用玉米糖浆进行高浓酿造生产实验,在提高旺季产量,降低消耗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而且可提高啤酒的抗氧化能力。1糖化1)原料:使用麦芽、大米、小麦芽和玉米糖浆。

  • 标签: 糖浆 酿造 生产实验 啤酒
  • 简介: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柱ZORBAXSB-C184.6×250mm,以1.2mL/min的甲醇:水(82:18V/V,其中加14mL磷酸)为流动相,UV检测波长314nm,颗粒酒花经过粉碎,乙醚萃取后用0.45μn膜过滤的滤液进样,可将酒花中α-酸和β-酸一次分离。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捷、精密度高。此外,对市售的35种啤酒花进行了检测,通过对测定结果的分析,发现α-酸与β-酸的比值是区分酒花香型的重要依据。

  • 标签: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啤酒花 Α-酸 Β-酸
  • 简介:反相流动注射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精确,自动化操作的方法。在碱性(pH12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条件下,单宁能还原磷钨酸生成蓝色化合物在700nm有最大吸收峰。在最优的试验条件下,单宁浓度为0~10.0mg/L范围内峰高与浓度成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方法检出限DL=16.8μg/L,精密度RSD=0.66%(n=12)。应用于实际啤酒样品中单宁的检测,加标回收率在99.25%-100.07%之间,具有较好的重现和准确;与标准分析方法比较,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反向流动注射 单宁 啤酒
  • 简介:本文目的在于研究小麦啤酒中最重要的三种香味物质的挥发性。结果表明,在发酵阶段通过二氧化碳的洗涤作用,这三种香味物质会尽可能地释放出来。我们的兴趣在于确定挥发性的影响因素以及通过二氧化碳洗涤使这些香味物质释放的条件。在实验中,通过充入不同数量的二氧化碳来检测水中乙酸异戊酯、乙酸乙酯和4-乙烯基愈创木酚的浓度。为了模拟正常发酵过程(原麦汁浓度120p)中二氧化碳的形成,专门设计、制造了一套系统用于此研究。使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对香味物质进行分析,在模拟的发酵条件下检测温度、pH和酒精含量等参数。乙酸异戊酯的挥发性最高,其次是乙酸乙酯,而4-乙烯基愈创木酚是最难挥发的化合物。随着温度的上升,这些香味物质的挥发性也会增加,但pH对其挥发性没有影响。同样,在本实验中,不大于4%(体积比)的酒精含量对挥发性也没有影响。乙酸酯类比酚类化合物4-乙烯基愈创木酚更容易释放出来。

  • 标签: 乙酸酯类 4-乙烯基愈创木酚 挥发性
  • 简介:结合微波消解技术进行样品前处理,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啤酒中Na、K、Ca和Mg四种元素,同时选择了较佳的微波消解条件.Na、K、Ca和Mg的方法检测限分别为:0.0018、0.0024、0.0030和0.0029μg/mL,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87%,加标回收率均在97.5%~102.5%之间.结果表明,该法具有快速、简便、节省试剂、消解完全、空白值低、污染少等特点,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令人满意.

  • 标签: 微波消解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啤酒
  • 简介:[概述]现在众多厂家测定麦芽可溶性氮使用的仪器方法不尽相同,但其原理都是凯氏定氮法.本文介绍建立在凯氏基础上的一中新方法--分光光度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其操作更简便、快速,适于大批量快速检测的需要.

  • 标签: 光度法测定 分光光度法 可溶性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