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砷中毒是一种化学疾病,其常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饮用具有高含量无机砷的水源造成的人体中毒。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300多万居民处于高浓度的砷环境中,20世纪末期,我国新疆地区发现了砷中毒现象,随后又在内蒙古、山西等区域逐渐发现砷中毒现象,砷中毒严重危害着人们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为调查砷中毒现象如何产生,找到高砷污染源,国家逐渐重视对于地下水源中砷含量的测试工作。因此,本文对利用原子荧光对地下水中砷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探究评定。

  • 标签: 原子荧光法 水中砷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分别用原子荧光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表水中锑含量。原子荧光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均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和1.0000,检出限分别为0.10μg/L和0.02μg/L,相对标准偏差在0.37~1.10%,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0%~97.5%和96.9%~104.0%。2种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均能有效测定地表水中锑含量。

  • 标签: 原子荧光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地表水
  • 简介: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无论是现阶段的社会生产还是人们的正常生活都离不开水,所以需要加强对水的分析与讨论。从目前的分析研究来看,人体健康和水质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水质情况比较差,或者是水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金属离子等,那么人体会因为饮用水的问题而发生健康问题,因此,强调水质测量,明确水中化学物质、金属离子等的含量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就资料总结来看,砷、硒和汞如果摄入过量对导致人体出现中毒反应,所以必须要对水中的砷、硒和汞含量进行测量。原子荧光光谱法在测定砷、硒和汞方面有显著的价值,所以文章就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痕量砷、硒、汞做具体的分析,旨在指导实践工作。

  • 标签: 原子荧光光谱法 测定
  • 简介:摘要: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受到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我国的粮油生产与消费量每年都在快速增加,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近年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要确保粮油的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必不可少。我国科学家近年来一直积极探索与研究便捷、成本低、精确度高的新型粮油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并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也为粮油产品的有效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撑,为人们的食用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食品检测 有害物质 具体应用 技术水平
  • 简介:摘要:在对水中氟离子进行测定的过程中,通常都是应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来进行,主要是因为这种监测方法在使用中,不但在操作上能满足一定的便捷性,同时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燥,从而也就不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与处理,目前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实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在现有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中,没有对检测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等作出明确规定,这就对最终的监测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离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离子选择电极法 氟离子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火试金法是将金属材料科学的原理和关键技术转移到化学分析领域中,作为贵金属分析中样品溶解和聚集的主要方法。火试金的方法是熔化和被烧之后,帮助测定矿物和金属制品中所含硅金属含量的一种实验方式,矿业公司因其制造和工作需要,常常会在采购各种经营金、银原材料时,将其应用于化学实验室。火试金净重法可以用来进行金银含量的测定,为节约检测成本,提高检测精度,开展了火试金法在矿山开采适应性应用中的重点科学研究,开展实验,并对火试金法的分析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火试金法 测定研究 矿山 金银含量
  • 简介:摘要:参照德国皮革偶氮染料中间体检测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染色皮革中禁用偶~染料中间体——18种芳香胺的定性、定量分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色谱条件下,除2,4-二氨基苯甲醚和2,4-二氨基甲苯回收率较低外,其它化合物的回收率均达到“DIN 53316”方法的要求。

  • 标签: 染色皮革,偶氮染料,芳香胺,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以北京市监测网运行项目中的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四类水样为试材,采用燃烧 -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水质总氮含量,并与国标方法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燃烧 -化学发光法测定水质总氮,标准曲线相关系数 r≥0.999,方法检出限为 0.04mg/L。测定标准样品的相对误差为 0.38%~ 2.02%,测定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0.44%~ 1.59%,平均加标回收率为 74.6%~ 102.1%。该方法简化了实验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精密度、准确度基本符合要求,弥补了国标方法的多种欠缺。

  • 标签: 总氮 地表水 地下水 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 燃烧 -化学发光法 总有机碳分析仪
  • 简介:由于传统的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测定,普遍采用离心抽提法,该测定方法由于试验仪器自身原因,导致矿粉损失量大,所测沥青含量与真值误差大。本文介绍离心沉淀法测定沥青含量,是在离心抽提法的基础上技术改进,将沥青与集料分离更准确测定沥青含量。

  • 标签: 沥青混合料 离心沉淀法 沥青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化学需氧量(COD)作为水质监测中的一项常规项目,是衡量水质情况的重要指标。无论是分光光度法还是滴定法测定化学需氧量,其基本原理都是利用重铬酸钾进行消解,然后测定消耗的六价铬浓度或剩余的三价铬浓度,最后换算为氧的质量浓度。不同浓度的重铬酸钾测定化学需氧量的适用范围不同,当改变取样体积时可以扩大低浓度重铬酸钾的测定范围。所以,通过对不同浓度重铬酸钾测定同一样品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可以获得不同测定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有利于在监测工作中提高效率。在实际监测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首先是根据水样氯离子含量进行选择。所以采取减少取样量的方式既可以增大低浓度重铬酸钾测定范围,又可以解决一部分高氯高化学需氧量水样的测定问题。考虑到样品的取样体积代表样品整体情况,需要对取样量的最小值进行探讨。确定取样量的变化范围后再对不同方法测定同一浓度的样品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得到不同方法的适用情况。期望通过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帮助监测人员在保证测定结果准确度的同时做出测定方法的最优选择。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快速消解法测定水质化学需氧量中氯离子的影响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快速消解法 测定水质 化学需氧量 氯离子影响
  • 简介:摘要: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有机磷类农药的含量,确定其方法测定下限为0.4-1.2mg/kg,精密度为0.50%-16.15%,在土壤浓度0.75mg/kg-10mg/kg添加水平内其回收率为80%-125%。研究表明气相色谱-质谱法精密度及准确度较高,符合日常土壤检测要求,是较为稳定便捷的测定土壤中有机磷类农药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硫氰酸铵容量改进法通过水泥标准样品的实验结果验证,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都满足GB/T176-2017要求。硫氰酸铵容量改进相对于标准的基准法误差降低。

  • 标签: 水泥氯离子 硫氰酸铵容量改进法
  • 简介:摘要:建立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氟化物不确定度的方法评定,并确定影响其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依据标准HJ955-2018阐述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从测量重复性、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测量误差等过程讨论不确定度分量。结果当样品中的氟化物测定值为9.56µg/m3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2µg/m3(k=2)。

  • 标签: 测量不确定度 环境空气 氟化物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电极法
  • 简介:摘要:硬度是钙和镁形成的,通常可以从肥皂泡沫的浮垢以及为清洗所需要过量肥皂的用量来指示水的硬度。本文对《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GB/T5750.4.7-2006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总硬度进行了方法验证。

  • 标签: 硬度 精密度 加标回收率
  • 简介:摘要:酸性及还原性物质的氨氮水样在使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时,次溴酸盐氧化剂会被酸性物质和还原性物质消耗,从而降低氨氮转化率,导致测定结果较低,研究了酸性和还原性物质对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氨氮的影响及干扰的消除。当酸度是0.1%、0.5%时不会影响测定,酸度增加到1.0%、5.0%时,结果会较低,应将样品酸碱性调节完后再去分析;还原性物质会让测定结果较低,应用酸性重铬酸钾消解样品后进行分析,相对标准差是2.8%、1.1%,有100%、98%的加酸性标回收率。

  • 标签: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水中氨氮浓度 水中 不确定度评定
  • 简介:摘要:酸性及还原性物质的氨氮水样在使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时,次溴酸盐氧化剂会被酸性物质和还原性物质消耗,从而降低氨氮转化率,导致测定结果较低,研究了酸性和还原性物质对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氨氮的影响及干扰的消除。当酸度是0.1%、0.5%时不会影响测定,酸度增加到1.0%、5.0%时,结果会较低,应将样品酸碱性调节完后再去分析;还原性物质会让测定结果较低,应用酸性重铬酸钾消解样品后进行分析,相对标准差是2.8%、1.1%,有100%、98%的加酸性标回收率。

  • 标签: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水中氨氮浓度 水中 不确定度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