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为了减少投资,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能力。线材轧机多年来一直在进行现代化改造。切分轧制是其发展方向.目前全球已有上百台轧机采用了切分轧制技术。现有轧机只需增加很少的投资就能应用切分轧制工艺。

  • 标签: 切分轧制 轧制技术 线材轧机 现代化改造 生产能力 生产成本
  • 简介:本文对棒材厂二车间大规格圆钢剪切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叙述了改进措施及其效果。

  • 标签: 大规格圆钢 剪切 质量
  • 简介:本文叙述了棒材厂一车间小规格螺纹钢的工艺选择、试轧时出现的问题和工艺改进以及对切分技术的成果分析和切分技术的展望。

  • 标签: 小规格螺纹钢 切分 工艺改进
  • 简介:详细介绍切分轧制的基本概念,并对切分轧制的切分原理进行分析。根据切分轧制的特点和难点,从料形控制、导卫调整、岗位检查、加热制度等方面入手,对切分轧制技术在大棒线的应用进行说明。应用实践表明:应用切分技术后,可降低切分轧制的生产故障,提高经济效益。

  • 标签: 切分轧制技术 料形控制 导卫调整 岗位检查 加热制度 生产故障
  • 简介:2013年4月14日下午,棒带材厂棒二车间成功对∮14规格螺纹钢实施了四切分轧制,标志着棒带材厂小规格螺纹钢的轧制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不仅可以提升产能,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 标签: 切分轧制 螺纹钢 规格 生产成本 带材 车间
  • 简介:介绍了连轧棒材厂采用切分轧制技术的应用情况,叙述了该工艺技术的生产过程及存在的问题与采取的措施,简述了应用效果。

  • 标签: 连轧 棒材 切分轧制 轧制工艺 平立交替
  • 简介:简要介绍了首钢长钢轧钢厂一车间实施切分轧制技术改造的方案设计及改造效果,提出了平立交替轧机进行切分轧制的一种新途径,以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平立交替轧机 切分轧制 技术改造
  • 简介:针对12mm规格四切分轧制过程中常见的16H冲出口、18H冲出口、四线差、扭转角调整、切分导卫刮铁等问题进行分析原因,并从料形控制、导卫调整安装、工艺优化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了生产稳定顺行。

  • 标签: 轧件 四切分轧制 调整 导卫 措施
  • 简介:介绍了棒材厂一车间Φ14螺纹钢二切分生产工艺的开发及应用情况,对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 标签: 二切分 螺纹钢 孔型 导卫
  • 简介:以AgNO3为原料,抗坏血酸为还原剂,甲基纤维素为分散剂,采用化学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银粉,研究温度、分散剂用量、pH值等对银粉分散性、粒度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银粉形貌有很大的影响,当温度为25和30℃时,银粉为不规则的类球形;当温度为40、50和60℃时,银粉均为树枝状。分散剂用量越大,银粉的分散性越好。pH值对银粉粒度有很大的影响,随pH值增加,银粉粒度逐渐减小,当pH值从2增加至10时,所得银粉粒度分别为2.26和0.053μm。最佳工艺为:温度为25℃,pH值为2,分散剂与抗坏血酸质量比为0.02,所得银粉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度为2.21μm。

  • 标签: 超细银粉 甲基纤维素 分散剂 化学还原
  • 简介:介绍了棒材厂二车间小规格螺纹钢的轧制工艺选择,及进行二切分试轧时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工艺措施。

  • 标签: 螺纹钢 切分 工艺改进
  • 简介:根据哈登尔飞剪的设计图纸、说明书以及现场安装调试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哈尔登飞剪的剪切原理及调试要领,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 标签: 飞剪 剪切原理 调试
  • 简介:本文介绍了机——液双滚筒式碎边剪切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并介绍了该机的液压系统及其特点。

  • 标签: 双滚筒 碎边剪切机
  • 简介:通过对棒材厂冷剪机剪切过程及剪切时轧件的受力分析,找出剪切时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并制定措施加以解决。

  • 标签: 冷剪机 剪切 质量
  • 简介:针对方大特钢公司60Si2Mn弹簧扁钢产品出现剪切端面裂纹问题,进行裂纹检测、剪切温度试验和不同温度下力学性能检测;分析发现剪切时的温度对裂纹产生的影响,发现剪切裂纹是剪切应力作用于偏析较严重部位形成的裂纹源在残余应力释放过程中扩展形成的横向裂纹.根据分析结果,在生产实践中分别对炼钢、轧制工序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了弹簧扁钢的剪切端面裂纹.

  • 标签: 弹簧扁钢 裂纹 剪切温度 偏析 原因分析
  • 简介:主要介绍了首钢长钢公司轧钢厂四车间φ10mm螺纹钢二切分轧制工艺的生产实践情况.从成本、调整难度和工艺稳定性方面分析两种工艺方案的优劣,确定最佳工艺方案;通过试轧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 标签: 半连轧 φ10 mm螺纹钢 二切分 孔型
  • 简介:超细粉体随其颗粒粒度减小,自发团聚趋势更加明显。改善粉体的分散性是实现超细粉体分级的前提,也是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关键。论文作者探讨了粉体团聚和分散的作用机理,分析、比较了超细粉体在空气中和液相中的分散方法及适用范围,认为对于粒径≤2μm的超细粉体,因颗粒间的范德华引力比重力大几百倍,因而不会因重力而分离,只宜采用在液相中分散的方法使之分散,其分散途径有:通过改变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性质来调控HAMAKER常数,使其值变小,颗粒间吸引力下降;调节电解质及定位离子的浓度,促使双电层厚度增加,增大颗粒问的捧斥力;选用与分散颗粒和分散介质均具有较强亲和力的聚合物电解质,通过空间位阻和静电协同作用来达到优异的分散效果。

  • 标签: 超细粉体 分散 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