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正>现在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全世界都有人站起来,指出有些事情出了错并要求改变。在动荡不安的1848年和1968年,情况也是如此。2011年当然也是这样。这一年,许多国家的人民对失业、收入分配、不平等感到愤怒与不满,他们觉得制度是不公平的,甚至已经破产。1848年和1968年都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2011年可能也是如此。当今的全球化时代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它让思想的酝酿与传播可以跨

  • 标签: 收入分配 英国石油公司 农业生产率 部分收入 市场失灵 巨额奖金
  • 简介:我国农机经销商的硬伤首推主营业务收入单一,盈利渠道狭窄。长期以主机销售为主,且业务单一,几乎全是新机销售,二手农机业务鲜有经销商重视。这种单一的运营模式严重削弱了经销商的主营业务收入和盈利能力。

  • 标签: 农机流通 主营业务收入 觉醒 反思 盈利能力 经销商
  • 简介:2006年依旧是企业爆发成长的一年,也是中国中小企业在营销战略上更快觉醒和崛起的一年。中小企业需要学会利用速度、横向营销等方式快速制胜。

  • 标签: 中小企业 觉醒 营销战略 企业需要 制胜
  • 简介:应该跳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来做品牌,现在销售的不止是产品和服务,市场营销现在这几年已经开始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真的很重视品牌价值,就虚该不但焦点在产品。也直考虑整个银行的价值链。不是一个广告点,是全方位的管理。

  • 标签: 品牌价值 中国金融业 觉醒 市场营销 价值链 产品
  • 简介:通过对小说《觉醒》中圣经原型的批判,从心理学角度揭示了小说结构的二元性。主人公埃德娜和罗伯特如同伊甸园里的夏娃和亚当,经受着道德束缚和欲望引诱的双重折磨,这种折磨恰恰来自于他们潜意识中本我和超我的不断斗争。

  • 标签: 二元性 本我 超我
  • 简介:《黄色糊墙纸》和《觉醒》分别是美国女权主义的先驱吉尔曼和肖邦的小说,她们的作品反映了19世纪末女性的觉醒和反抗,小说中各塑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在两类女性形象的对比中揭示了女性觉醒后所面临的困境。

  • 标签: 女性形象 觉醒 困境
  • 简介:伊迪丝·华顿长篇小说《欢乐之家》女主人公莉莉·巴特复杂的“个人分裂”是由男女二元对立的社会和女性的从属地位所造成的女性的异化,莉莉·巴特与男女二元对立为特征的男权社会进行反抗的过程,其实是其潜意识中的自我不断被唤醒和主体自我建构的过程,直至最终实现女性意识层面的升华。

  • 标签: 莉莉·巴特 女性 意识觉醒 二元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