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面制食品在人们的膳食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人体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面制的成品、半成品等方便食品在市场消费中越来越受欢迎,如:干湿面条、烩面坯、拉面坯、馄饨皮、饺子皮、速冻馒头等。按照人的消费心理,只有色、香、味俱全的食品,才能受到普遍欢迎,但是色泽是消费者购买时首选的条件。而许多面制半成品和成品在加工与储藏过程中,经常出现表面颜色加深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变或返色。这种变化使人们在心理上感到产品品质较差,也会给厂家和商家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 标签: 褐变现象 湿面条 碳水化合物 面制食品 消费心理 经济损失
  • 简介:本研究比较了茶多酚同抗坏血酸和NaHSO3抑制板栗预煮变的效果。结果表明:茶多酚与柠檬酸和EDTA共用时,可以非常有效地抑制板栗预煮变,其效果明显优于抗坏血酸或NaHSO3与柠檬酸和EDTA共用的效果,并确定了预煮液的最佳配方为0.01%茶多酚+0.2%柠檬酸+0.2%EDTA。

  • 标签: 茶多酚 抗坏血酸 NaHSO_3 柠檬酸 EDTA 板栗褐变
  • 简介:为抑制板栗的变,本试验研究了pH值、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和浓度对抑制效果的影响,并通过试验比较了壳聚糖和传统试剂的变效果,结果显示壳聚糖对板栗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褐变 板栗 壳聚糖 抑制剂 多酚氧化酶 螯合
  • 简介:孔菌水提物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作用,采用霍恩氏法,记录小鼠死亡情况,并分析体重变化、脏器比重、谷丙转氨酶活性(ALT)、谷草转氨酶活性(AST)、尿素氮(BUN)、肌酐(CRE)含量,进而对桦孔菌水提物的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桦孔菌水提物对小鼠的经口毒性LD_(50)>10.00g/kg·BW,存活小鼠活动正常,体重、脏器比、ALT、AST、BUN、CRE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桦孔菌水提物属实际无毒级物质,且具有一定食用安全性。

  • 标签: 桦褐孔菌 霍恩氏法 急性毒性 LD50
  • 简介:从陈皮中提取得到总黄酮,将其分成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和水四个不同的极性部分,分别测定其中的黄酮含量并研究各提取物在同一浓度下对苹果多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对效果较好的提取物进行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分离并鉴定结构,测定单体黄酮对苹果汁酶促氧化变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陈皮总黄酮分为四个极性部分后,各部分黄酮含量大小为:乙酸乙酯部分〉水部分〉石油醚部分〉乙醇部分,1mg/mL的各提取物均能抑制苹果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分效果最显著,该部分经进一步分离得到黄酮单体化合物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和5-羟基-3,6,7,8,3′,4′-六甲氧基黄酮,它们能降低苹果汁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抑制总酚含量上升,具有一定的抑制果汁变作用。

  • 标签: 陈皮 黄酮 苹果汁 氧化褐变
  • 简介:研究桦孔菌黄酮及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通过热水浸提的方法,以黄酮和多糖提取得率作为评价指标,探讨了温度、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对桦孔菌黄酮和多糖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2.5h,料液比1∶25(w/v),提取次数2次,此时桦孔菌多糖提取得率为1.16%,黄酮提取得率为3.92%。

  • 标签: 桦褐孔菌 黄酮 多糖 提取工艺
  • 简介:以含氟丙烯酸酯为主要单体制备了纸张,利用红外光谱和激光粒度仪对进行表征。研究了、阳离子淀粉、聚乙烯醇对表面施胶纸张油性能的影响,并对纸张进行SEM电镜分析。采用OilKitTest-TAPPI557国际通用测试法检测表明,当用量0.6%、阳离子淀粉用量1.0%、聚乙烯醇用量0.8%时,纸张油等级可达9级。纸张表面强度、抗张强度、耐折度和耐破指数分别提高45.2%、9.3%、22.2%和7.8%。

  • 标签: 防油剂 拒油 表面施胶
  • 简介:0前言冷饮食品添加的微胶囊就是利用囊壁物质,将添加作为心材包裹在微胶囊中,被包裹的冷饮食品添加通过囊壁上的微孔慢慢向外渗透、扩散。经过微胶囊技术处理的添加具有以下优点:1)改变物体状态,将液体转化为分散性较好的粉末,便于运输和使用;2)增...

  • 标签: 冷饮 食品添加剂 微胶囊化技术 制备方法
  • 简介:一种广泛应用食品、饮料、保健品、饲料中的新广谱玻璃胶囊香料增效一“长效呋喃酮”(Durovneol)最近由瑞士芬美意公司研制成功。“呋喃酮”是存在于天然菠萝、草莓香味成分中的一种白色至微黄色结晶,具有清香的菠萝、草莓味,暴露于空气中极易受潮。呋喃酮具有增香作用和改良食品口味的特性。上世纪70年代中,瑞士芬美意公司首先成功研制开发出与天然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的化合物,如Furaneol。该产品已获得多

  • 标签: 呋喃酮 香料 问世 广谱 增效剂 研制成功
  • 简介:食用甜味陈娇编译无锡轻工大学在现代饮料加工过程中,生产者要用多功能成分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由于甜味的性能对产生优良感官品质非常有利,所以在饮品中大量使用。淀粉水解制成的甜味是甜味中独特的一族,影响着食品的许多特性。它们使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具有柔...

  • 标签: TEA Tea-stalk Tea-stalk SEPARATOR COLOR separate
  • 简介:甜味的国际动向──高甜度甜味甜味是人类最易接受的味道,人们对甜味的欲求是一种本能,也表明了生理学方面的需要,可以认为是与作为营养源、能量源的碳水化合物的作用紧密相关的结果。从古代开始就已有了利用蜂蜜和甘甜水果等甜味资源的经验。产业革命以后,以热带...

  • 标签: 甜味剂 发展动向 高甜度甜味剂 食品 特性 种类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该企业增白的应用情况,并就怎样看待增白的使用问题提出了意见。

  • 标签: 生产量 添加 增白剂 意见
  • 简介:增白本名叫稀释过氧化苯甲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流入中国.先期仅在一部分大中型面粉厂使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所有面粉厂使用至今。我们盐山县粮食局面粉厂于1991年开始使用.添加量为4×10^-4,那时增白3.2万元/t.每500g面粉成本增加0.0064元。虽然成本增加.但是由于面粉自度增加显著而占领市场,销量大增,效益显著。1994年以后,所有的面粉厂都使用增白了,一些农村小面粉厂违规大量添加增白(有的添加量达到(8-10)×10^-4)或使用其它增白手段,如添加萤光增白,吊白块,亚硫酸纳,滑石粉等,

  • 标签: 面粉增白剂 过氧化苯甲酰 面粉厂 萤光增白剂 添加量 粮食局
  • 简介:乳化和稳定在冰淇淋制造工艺中的作用马超群世纪初,在冰淇淋制造工业中,为改进产品质量所加的添加主要是明胶和蛋黄。以后因冰淇淋制造技术的发展,各种乳化和稳定相继问世。本文的目的就冰淇淋生产中使用乳化和稳定的效果作一叙述。1乳化乳化即是在...

  • 标签: 乳化剂 稳定剂 冰淇淋 生产工艺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