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新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是21世纪高新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先进复合材料的制造及应用在新材料的技术领域中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复合材料的发展,在世界各国中的军用领域、民用领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其对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建筑模板工程施工中,对模板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新型木塑复合材料建筑模板(铝框WPC)的技术特点、工艺原理、施工流程及操作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实践表明,该模板系统在提高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铝框 模板 施工工艺 操作要点 分析
  • 简介:摘要文章首先针对航空航天领域材料的价值与地位进行了深入的说明和分析,而后进一步在此基础之上,对于当前在该领域中主要存在的几类材料展开讨论,深入探究了不同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与特征。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土木工程学科中,一类新型的结构材料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它就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等原材料组成,兼具高性能纤维与高性能树脂的基体混合而成后获得的基础特性,在力学、物理、化学方面均有不俗表现,逐渐在土木工程作业补充、替代传统土木材料。本文将从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得到应用的历程入手,浅析其发展方向与未来预期。

  • 标签: 复合材料 土木工程 结构组合
  • 简介: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对导热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除导热性外,希望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AlN由于其良好的导热能力、低介电常数、耐高温腐蚀、无毒等优异性能成为目前制备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的一类重要填料。文章综述了聚合物/AlN导热绝缘复合材料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填料用量、粒径、表面改性、混杂填充等因素对复合材料热导率及其它性能的影响。

  • 标签: ALN 导热 表面改性
  • 简介:为了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学生在从事复合材料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教学改革中,根据岗位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多种媒体与传统媒体教学方法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实现教学环节一体化,改革考核的方式,加强学生专业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标签: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 简介:通过挤出法制备竹粉/有机蒙脱土/聚丙烯复合材料,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制备试样,后对试样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进行表征,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断面形貌。结果表明:当竹粉含量为30%、有机蒙脱土含量为6%、硅烷偶联剂含量为1%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含量为10%时制备的竹粉/PP基复合材料有较好的性能。

  • 标签: 竹粉 聚丙烯 硅烷偶联剂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力学性能 热性能
  • 简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环状纤维橡胶复合材料进行热机械性能分析,研究环状纤维橡胶复合材料受温度载荷以及受热-拉伸耦合载荷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环状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残余热应力随温度呈线性变化,且随着温大增加残余应力也增大;热-拉伸应力随着变形量亦呈线性变化,且随着变形量增大,热-拉伸应力也增大;纤维由于热应力影响处于受压状态,而大部分橡胶处于受拉状态。

  • 标签: 纤维 橡胶 复合材料 温度 力学性能
  • 简介:Fe_(73.5)Cu_1Nb_3Si_(13.5)B9合金粉/硅橡胶压磁复合材料是针对特种界面接触压力测量研发的新型传感材料,为了将该种材料的薄片作为传感器敏感元,需要认识薄片的力学行为.本文对该种压磁复合材料单层薄片试样和多层薄片重叠组合试样进行压缩实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试样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对这些曲线的分析、比较,获得了如下认识:薄片的单向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存在近似线性段,且近似线性段具有一定的长度和足够弱的非线性程度;单层试样应力-应变曲线的近似线性段的斜率随厚度增大而减小;由厚度量级相同的若干单层重叠组成的试样,层数越多,则近似线性段的斜率越小;总厚度相同但层数不同的试样,层数越多,则近似线性段的斜率越大.以上的研究结果对于传感器设计、标定、控制及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层间压力传感器 敏感元 压磁敏感复合材料薄片 压缩应力-应变曲线 近似线性段斜率
  • 简介:采用沉淀-水热法制备Co(OH)2/C复合材料.通过TG-DSC、XRD和显微镜照片分析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形貌,通过循环充放电研究材料的循环性能,分析充放电曲线、微分容量曲线和交流阻抗探讨材料的嵌/脱锂机理.结果表明:Co(OH)2/C复合材料首次可逆比容量达617mAh/g,循环效率为84.4%;20次循环后,Co(OH)2/C复合材料可逆比容量仍有298mAh/g,循环效率为96.4%,容量保持率为48.3%,而Co(OH)2材料分别只有244mAh/g、94.0%和38.0%,石墨可有效改善材料的循环性能.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Co(OH)2/C复合材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研究了银包覆和银-碳复合包覆对硅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和TEM等手段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和形貌,并采用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改性处理前后硅负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硅/Ag/碳复合负极材料中,Ag纳米微粒以晶体的形式分布在硅颗粒的表面,一层无定形沥青炭包覆在硅/Ag复合颗粒的表面,这有利于提高硅颗粒的结构稳定性。电化学测试表明,与硅相比,硅/Ag/炭复合负极材料的电化学阻抗减小,电化学极化减弱,电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循环寿命显著提高,第40次循环的比容量保持在390mAhg-1。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包覆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病险水库堤坝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方案,详细阐述了该防渗墙的施工质量控制及效果检验,并针对相关施工特殊情况提出了处理措施,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混凝土防渗墙 施工质量 处理
  • 简介:摘要为方便研究点阵结构,采取数值模拟的的方法,来模拟四棱锥点阵结构的大变形,得到大变形下四棱锥点阵结构的塑性变形结果。然后通过改变直径的方式来比较结果,得到大变形时不同直径下四棱锥点阵结构的塑性变形变化规律,并从中找出塑性变形最大的支柱。再通过改变支柱直径,得到结构危险处塑性变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点阵夹层在大变形下的塑性变形范围为0.01至0.02,危险处位于对称中心,变形范围为0.04至0.09。计算时采用LS-DYNA。材料选取Q235钢。

  • 标签: 点阵结构 塑性变形 Q235 单胞
  • 简介:摘要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树立现代科学的教育观念,要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在竞争中规避人才培养雷同的缺陷,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

  • 标签: 艺术设计 复合型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 简介:纳米金属复合水凝胶因兼具纳米金属粒子和智能水凝胶的环境响应性而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对纳米金属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进行总结,研究发现:纳米金属复合水凝胶有共混聚合法、原位还原法、模版-吸附法、辐射法等制备方法,可应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催化、药物控释、抗菌等领域,为今后开辟纳米金属复合水凝胶新的研究领域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纳米金属粒子 水凝胶 研究进展
  • 简介:白族文化认同"复合基因"是社会成员的一种思维方式或心理特质,表现为既主动学习主流文化来提升自我,又能坚守自我文化之个性,进而实现民族文化发展的辩证统一。白族文化认同"复合基因"形成中开放包容的自然人文环境和互补结构之教育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有鉴于此,当下白族文化认同"复合基因"的传承须采取:确立学校教育与校外"文化心理场"的互补共谐;构建"空间景点+时间民俗"的传统文化保护体系;改革教育评价"效率为先"向"以人为本"转变;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分合"位育"等策略。

  • 标签: 白族 文化认同 复合基因 传承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在本院行无痛消化内镜的患者中选取91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6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的SPO2、HR、MAP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意识恢复时间与丙泊酚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检查中SPO2、HR、MAP比麻醉前均明显较低,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较大(P<0.05);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长于观察组,丙泊酚用量多于观察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比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舒芬太尼 无痛消化内镜 丙泊酚 芬太尼 麻醉
  • 简介:同一个材料,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阐发,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毕昇一例,可以用来证明"炎黄子孙富有才智",证明"发明创造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还可以证明"我国是文明古国,很早就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思考的威力》一文却用此例论证"多想出智慧,深思能创新"这一观点。文章有这样一段:

  • 标签: 材料 锲而不舍 发明创造 文明古国 世界文明 证明
  • 简介:本文采用木薯原淀粉作为主要原料,通过醚化和交联复合变性,制备出了具有较好保水性和冻融稳定性的高粘度羟丙基复合变性淀粉。此外,该产品还具有耐热、耐酸和抗剪切等优点。通过对产品制备反应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比对,确定最佳的工艺路线为:Na2SO4用量10%,NaOH用量1.0%,反应温度45℃,环氧丙烷的用量和反应时间可根据实际需要、产品反应程度而定。交联剂三偏磷酸钠用量0.03%,反应pH值11,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可根据实际需求、产品反应程度而定。

  • 标签: 羟丙基淀粉 醚化 交联 高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