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解滇池微囊藻毒素对小鼠肝脏的损伤作用,提取滇池水华水样中微囊藻毒素对小鼠进行连续灌胃试验,之后取肝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显微结构.结果显示:小鼠肝脏充血、肿胀;微囊藻毒素使小鼠肝脏组织的显微结构出现异常变化,肝细胞索结构破坏,肝血窦明显扩张,部分肝细胞胞质溶解、核消失,病灶内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表明微囊藻毒素具有肝毒性,可破坏肝小叶的完整性,抑制肝脏的合成与解毒功能.

  • 标签: 微囊藻毒素 小鼠肝脏 毒性作用 HE染色
  • 简介:荷兰科学家把36名参试者分成两组,一组正常一目三餐,基本不吃零食:另一组在饮食中增加大量零食,包括常见的甜品、饮料等。6周后发现,每天吃零食的人,肝脏脂肪含量明显增多,且部分受试者肝脏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炎症反应、肝细胞破裂和结缔组织增生等。

  • 标签: 零食 肝脏 伤害 脂肪含量 炎症反应 科学家
  • 简介:摘要肝脏血供丰富,质地软脆,其切除手术需要确切且安全的出血控制技术。全入肝血流阻断法控血确切但是副损害大,阻断时间有限,解剖性入肝血流阻断副损伤较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保留侧肝断面出血较多现象。基于肝血流流域学说,肝段/叶切除界面间存在交通血流即血流交汇带,此为解剖性入肝血流阻断效果不佳原因。实时分合控血技术,针对不同术式,单用或联用多种控血手段,核心特色是控制肝切除界面的血流交汇带处血流,更符合肝脏术中会出现交通血流的特点,因此较解剖性入肝血流阻断能够很好的控制出血,同时减轻全入肝血流阻断的多种副损伤。

  • 标签: 肝脏切除术 血流控制技术 肝脏分段 Pringle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通过对肝脏疾病的素材库建立、网络课件研制和网络多媒体教学应用的介绍,总结了网络多媒体教学的体会,为病理学课程教学提供了实践经验。

  • 标签: 网络 多媒体教学 肝脏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RI测量肝脏体积的准确性。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缓解临床外科教学中尸源紧张的局面,提出基于虚拟手术技术的肝脏外科教学改革.虚拟手术技术能够直观地显示肝内组织结构与管道系统的毗邻关系,并提供各种手术方案的模拟训练.在肝脏外科教学中,虚拟手术技术可以加快医学生对肝脏解剖结构的熟悉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优化教学过程.

  • 标签: 虚拟手术 肝脏 外科教学
  • 简介:肝脏是人体内具有多种代谢功能的重要器官。它不仅在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及激素等物质代谢中有重要作用.而且还具有分泌、排泄、生物转化等重要功能。一、肝在糖代谢中的作用肝脏在糖类代谢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肝脏中葡萄糖和肝精元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从小肠吸收进来的其它单精如果糖、半轨糖等在肝脏中可以转化成葡萄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某些非糖物质,如甘油、脂肪酸及能生糖氨基酸等也在肝脏中转化为糖。另外人体剧烈运动对骨骼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可释放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在肝脏中也可以转化成葡萄糖或肝糖元。其中肝脏特别重要的作用是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以保证肌体(特别是脑组织)糖的供应。正常人空

  • 标签: 物质代谢 肝细胞坏死 肝脏 脂肪肝 维生素A 肝糖元
  • 简介:无机物小分子的毒性往往易被人们忽视。本文阐述了某些无机小分子的特征,讨论了诸如Cl2、CO、NOx、SO2等毒性机理以及对人体的影响,以引起人们对保护化学教师和学生身心健康的高度重视。

  • 标签: 化学致癌物 生理毒性 金属酶
  • 简介:人类可能正在走向灭绝——我们不是在谈气候。2008年11月,加拿大广播公司播放的纪录片探讨了当今人类的最重要问题之一:男性生殖系统面临的毒性威胁。

  • 标签: 人类 毒性 繁衍 2008年 生殖系统 广播公司
  • 简介:摘要总结502例患者应用DDG-3300K肝脏储备功能进行检测,对失败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一次性检测成功率。502例患者中,499例首次检测成功,2例失败,且第2日检测仍失败。1例应操纵者失误(错误模式CO模式),次日重检测成功。

  • 标签: 肝脏储备功能 检测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临床上罕见的肝脏恶性孤立性纤维瘤。患者因体检发现肝脏占位,增强CT示肝内巨大富血供软组织肿物。全身麻醉行开腹肝脏病灶切除术,术后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肝脏恶性孤立性纤维瘤。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征象。

  • 标签: 孤立性纤维瘤 肝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恶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超声造影诊断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同时开展常规超声诊断和超声造影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恶性病变31个(35.1%),良性病灶58个(64.9%),病灶平均直径(2.7±1.3)cm。超声造影恶性病灶诊断特异性(93.3%)、阳性预测值(93.3%)和阴性预测值(98.1%)、诊断准确率(93.3%)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特异性(66.3%)、阳性预测值(51.1%)和阴性预测值(81.8%)、诊断准确率(66.3%)(P<0.05)。超声造影检查表现,良性组肝血管瘤动脉期病灶周边呈环状、结节状增强,然后部分或完全向心性填充,填充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高增强;恶性组肝癌动脉期呈整体或部分快速高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快速减退呈低回声,简称“快进快出”。结论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超声造影诊断价值较高。临床应用中,超声造影技术还需与其他影像学诊断技术相结合,必要时穿刺活检。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病变 超声诊断 超声造影 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的影像学特点,减少对该肿瘤的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影像学表现,按不同病理类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7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脂瘤型2例,血管瘤型1例,肌瘤型1例,混合型3例。脂瘤型以脂肪成分为主,CT显示脂肪密度。血管瘤型以血管成分为主,CT增强可见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密度仍高于同期肝实质。肌瘤型主要是由平滑肌成分为主,脂肪成分很少,混合型三种成分含量相似,CT平扫为较均匀低密度,增强扫描CT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仍有强化。结论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的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表现有所不同,这取决于肿瘤所含的主要组织学成分。了解肿瘤不同的组织学类型与影像学表现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术前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肝脏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肝脏肿瘤介入治疗中血管造影C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肝脏肿瘤介入治疗的患者56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血管造影CT检查,对比治疗前后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应用血管造影CT与肝脏肿瘤介入治疗后结果相比,具有一致性。VR重建图像的质量明显优于DSA常规图像,且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在肝脏肿瘤介入治疗中采用血管造影CT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正确性较高,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应用推广。

  • 标签: 血管造影CT 肝脏肿瘤 介入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本文研究了有毒微量元素砷的毒性与其化学形态及摄入量之间的关系。指出了不是所有砷的化合物都是剧毒的,砷的毒性因其价态、化合态、化合物的溶解度及其存在器官、在体内的浓度、排泄速度等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 标签: 化学形态 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