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桩是一种历史悠久、目前仍被广泛使用且不断发展完善的基础形式,其主要作用在于穿过软弱的压缩性高的土层,利用自身的刚度把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强度更高、压缩性更低的土层或岩层上,以满足建筑物对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本文对桩侧阻力和端阻力的发挥性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并简单介绍了利用这些成果的新桩型的开发。

  • 标签: 承载力 侧摩阻力 端阻力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 要 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是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小学科学课程体现出基础性、实践性与综合性的基本性质。当前小学科学课程实施面临诸多挑战,体现为对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小学科学课程实施实验设备不足,小学科学师资力量薄弱,忽略科学探究方法的使用和科学探究情感的培养,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需要加大对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丰富小学科学课程实施实验设备,加强小学科学师资队伍建设,采用探究学习方法,培养科学情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 标签:    小学科学课程 课程实施 课程素养 课程资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广泛适用于沿海地区软土~中软土地区,管桩在沉桩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土塞效应,土塞效应对桩基承载力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依托南通市北某高层办公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设计和检测结果,对桩基规范中经验参数法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公式进行了分析,考虑了桩端土塞封闭效应引起的桩管内壁摩阻力和封闭效应有效高度对管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在经验参数公式中引入管桩内壁摩阻力的附加项,并定义了土塞封闭效应系数和封闭效应有效高度,建立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承载力的修正公式,所得到的承载力计算结果与实际检测结果更加接近。

  • 标签: 混凝土管桩 内壁摩擦力 土塞效应
  • 简介:摘要:本科院校中,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实施,能够推动高校自身学风建设,促进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自我服务。同时也能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并转变当前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传统模式。为保证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整体实施效果,需详细了解其在建设中存在的自身阻力,结合阻力寻找对应解决对策。

  • 标签: 本科院校 学生干部队伍 自身阻力
  • 简介:摘要:近来提出的体教融合,主要指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锻炼。本文通过运用竞技体育训练中的抗阻力训练手段,对初中学生铅球教学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铅球教学中加强抗阻力训练对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对竞技体育融入学校体育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

  • 标签: 体教融合 学校体育 抗阻力训练 推铅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压力治疗逐渐受到临床的关注,但发展比较缓慢,存在基本概念缺乏、名称混乱、治疗方式不规范、压力器具产品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因此,完善压力治疗规范体系对于提高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有重要意义。《血管压力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旨在为临床压力治疗的规范化提供参考。

  • 标签: 血管 淋巴 压力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轻型卒中患者的脑小血管病(CSVD)总负荷与视网膜血管直径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3—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轻型卒中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3分)。所有患者均完成头颅磁共振成像和眼底照相检查,然后根据眼底照相图片半自动测量视网膜动静脉直径。按CSVD总负荷评分(0~4分)分成5等级,比较患者的基线资料,并采用Spearman线胜相关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CSVD总负荷与视网膜血管直径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了206例患者,年龄(66±12)岁,根据CSVD评分分组,0、1、2、3和4分的患者分别有69、51、41、30和15例。患者的年龄、高血压及糖尿病病程在CSVD评分各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不同CSVD评分分组中,中央动脉等效值(CRAE)[CSVD评分0~4分组分别为(126±12)μm,(118±11)μm,(108±11)μm,(99±8)μm,(90±7)μm,P<0.001]、视网膜动静脉比值(AVR)[CSVD评分0~4分组分别为0.65±0.05,0.60±0.04,0.56±0.04,0.49±0.03,0.44±0.02,P<0.001]明显不同,随着CSVD评分的增加,动脉直径、动静脉的比值变小。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CSVD总负荷与AVR具有相关性(r=0.818,P<0.001),构建线性回归方程模型,CSVD总负荷决定系数R2=0.694,高于腔隙、白质高信号、脑微出血及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的决定系数。进一步使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校正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病程,以及不同类型CSVD后,CSVD总负荷仍然是AVR的独立相关因素(β=-0.039,P<0.001,95%CI:-0.051~-0.028)。结论CSVD总负荷评分与视网膜动脉直径和AVR呈负相关,CSVD总负荷评分等级比单一类型CSVD能更好地反映脑微血管的病变程度。

  • 标签: 视网膜血管 脑小血管病 微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SL)脑灌注减低与双侧烟雾血管病变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4至11月在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27例双侧烟雾血管病变患者资料,均为单侧大脑半球脑梗死或脑出血,其中男10例,女17例,年龄35~66(55±9)岁。采用Wilcoxon配对符号秩检验定性分析患者双侧大脑半球动脉通过伪影(ATA)的差异,定量计算双侧大脑半球在标记后延迟时间(PLD)为1.5 及2.5 s的脑血流量(CBF)图原始灰度均值、其分布曲线的峰度及偏度。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SL与病灶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双侧大脑半球ATA在不同PLD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LD为1.5 s的CBF图像上,病灶侧大脑半球原始灰度均值(17.50±5.88)低于非病灶侧(20.80±5.51)(P<0.001)。峰度及偏度在双侧大脑半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LD为2.5 s的CBF图像上,病灶侧大脑半球原始灰度均值及灰度分布的偏度与非病灶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病灶侧灰度值的减低与病灶的发生独立相关(ORPLD1.5=0.192,95%CI:0.047~0.783;ORPLD2.5=0.175,95%CI:0.050~0.615)。结论ASL检测到的灌注减低与烟雾血管病变患者发生脑血管事件具有独立相关性。

  • 标签: 自旋标记物 动脉 烟雾血管病变 动脉通过伪影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各类常见心血管介入操作相关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发生机制、风险因素、预防策略等内容,主要介入操作包括经导管主动脉瓣带瓣支架植入术、各类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冠状动脉介入术等。

  • 标签: 脑卒中 心血管介入
  • 简介:摘要肺是系统性血管炎最常累及的器官之一,胸膜、肺间质、肺实质、气道、血管均可能受累。巨细胞动脉炎和结节性多动脉炎的肺部受累较少见,大动脉炎相对常见,可累及胸膜、肺实质,部分患者表现为肺动脉管壁增厚、血栓形成,在原发病炎症控制后肺部病变通常可随之好转。白塞病最常见的肺部表现为肺梗死和肺动脉瘤。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常见合并间质性肺病(ILD),其中以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为著,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被发现与ILD发生密切相关。肺结节、肿块和空洞形成是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最常见和最具特征性的表现,肺内结节的变化常与全身病情平行。弥漫性肺泡出血是MPA最主要的肺部表现,并显著影响疾病预后。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最常见的肺部影像学表现为双侧游走性实变影,无空洞,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可迅速消退。系统性血管炎的肺部表现复杂多样,若对此认识不足,可能导致延误诊治,本文就各类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的肺部受累特点进行归纳、综述。

  • 标签: 血管炎 肺受累 间质性肺疾病 弥漫性肺泡出血
  • 作者: 张赢 季颖群 徐健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28期
  • 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连 116011,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120,大连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连 116011
  • 简介:摘要血管球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在所有软组织肿瘤中占比约2%,常发生在真皮或甲床,很少见于内脏,而支气管血管球瘤则更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以大咯血为主要表现的左主支气管血管球瘤,经左主支气管袖式切除+左半隆突切除重建+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后恢复良好,无复发。本病例提醒临床医师支气管血管球瘤有大咯血窒息风险,治疗方式需根据个体情况综合评估后决定。

  • 标签: 血管球瘤 支气管肿瘤 咯血 鉴别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多中心颈部血管大出血病例分型与临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20年10月国内多中心收治的42例颈部血管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上海长征医院27例,湖南省人民医院7例,龙口市人民医院4例,莱州市人民医院4例。根据出血部位(position,P)、出血血管(vessel,V)、头向供血(cerebral,C)以及有无合并伤(associated,A)对42例患者进行PVCA分型,并总结基于解除气道压迫(airway rebuild,A)、有效动脉止血及血运重建(bleeding stop,B)以及时间窗内恢复大脑血供(cerebral blood flow reconstruction,C)的 ABC救治原则指导下的院前急救和院内治疗的方法。结果42例颈部血管大出血患者中,P1型(环状软骨以下)3例,P2型(环状软骨-下颌角)28例,P3型(下颌角-颅底)11例;V1型(大动脉性出血)22例,V2型(大静脉性出血)11例,V3型(单纯浅表静脉或细小动脉出血)7例,V4型(动静脉混合出血)2例;C0型(无头向缺血及头颅神经功能障碍表现)5例;C1型(有头颅一过性缺血表现、但无肢体感觉障碍)33例,C2型(存在头颅缺血、神经功能障碍表现)4例;A0型(不合并其他系统损伤)39例,A1型(合并其他系统损伤)3例。4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25例行开放手术血管重建修复+血肿/异物清除(7例血管结扎、14例直接缝合修补、4例血管间置),17例接受复合手术治疗(颈动脉造影+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血肿/异物清除)。手术成功率为100%,失血性休克均得到纠正,血肿压迫全部解除,头向缺血症状改善。围手术期局部颅神经损伤4例,切口血肿1例,术后高灌注表现6例。平均随访14.3个月,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心肌梗死、脑卒中或死亡,无再次破裂、夹层发生。1例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患者于术后1年发现50%无症状再狭窄。结论基于“PVCA”分型及“ABC”救治原则,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颈部血管大出血的救治。

  • 标签: 颈部损伤 血管 出血 PVCA分型 ABC救治原则
  • 简介:摘要颈部是人体重要且结构复杂的区域,一旦发生损伤常导致较高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其中,血管损伤及大出血是主要原因。然而,由于颈部结构的特殊性,颈部血管大出血缺乏有效的急救控制方法,对于颈部血管大出血的诊治仍未达成一定的共识。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尝试探索并总结颈部血管大出血的新分型及处理原则。

  • 标签: 颈部损伤 血管 出血 PVCA分型 ABC救治原则
  • 简介:摘要近年来心血管影像技术成为评估心血管病的重要手段,能提供疾病解剖、功能信息和多维度评估模式,对心血管病的诊疗有望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简述了前沿心血管CT技术,包括CT血流储备分数、CT心肌灌注成像、冠状动脉周围脂肪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心血管病诊断、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以期推动这些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 心血管CT 冠状动脉疾病 功能学
  • 简介:摘要压力治疗是一种无创、安全的物理治疗方法,在血管、创面领域的疾病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当前压力治疗的理念没有得到广泛普及,而且存在治疗方式不规范、压力器具标准不统一等现象。因此,目前亟需完善压力治疗规范体系,提高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促进压力治疗的健康发展。

  • 标签: 血管 淋巴 压力治疗
  • 简介:摘要胃血管球瘤(GGT)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胃窦。而恶性潜能未定的胃体部血管球瘤更为罕见。结合既往文献,尽管GGT具有相对的特点,需与胃部肿瘤相鉴别,但确诊仍需靠病理检查。本文报道一例位于胃体部的恶性潜能未定的血管球瘤,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认识,以减少误诊、漏诊。

  • 标签: 胃肿瘤 胃血管球瘤 恶性潜能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