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PCI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经桡动脉PCI280例、经肱动脉PCI208例、经股动脉PCI180例。观察三组手术穿刺成功率、术后卧床时间及血肿的发生等。结果桡动脉组和肱动脉组术后卧床时间与股动脉组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桡动脉组和肱动脉组血肿的发生率较股动脉组减少(P<0.05);三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肱动脉行PCI安全、经济,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 标签: 桡动脉 肱动脉 股动脉 PCI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基底动脉末段动脉瘤显微外科术中采用基底动脉临时阻断(TBAO)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92例基底动脉末段(基底动脉分叉部和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非巨大动脉瘤显微外科术中采用TBAO与非TBAO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单次阻断不超过5min比较安全,超时或重复阻断则病残和死亡率增加;TBAO应慎重地用于术前不良分级、老年和多发性动脉瘤的患者,阻断的同期使用低血压(平均动脉压<70mmHg)应视为禁忌.结论基底动脉动脉瘤早期外科治疗中采用TBAO较非TBAO疗效好.

  • 标签: 基底动脉动脉瘤 临时阻断 显微神经外科
  • 简介:动脉和腘动脉是下肢的主要动脉,损伤后如不能及时诊断治疗.将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引起肢体坏死.甚至危及生命。本院自1995年至2005年收治各种原因造成的股动脉、腘动脉损伤共24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腘动脉损伤 股动脉 血液循环 诊断治疗 肢体坏死 下肢
  • 简介:患者男性,51岁,因"突发腹痛7h伴稀血便"于2010年2月24日凌晨人院.腹痛呈持续性剧痛并渐加重,伴左季肋部、左腰部疼痛,呕吐3次,排稀血便10余次.有风湿性心脏病、房颤病史10余年,4年前有脑梗塞史.查体: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心率120~180次/min,律不齐;二尖瓣面容,痛苦貌不能平卧,腹肌软,中腹及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脾区及左肾区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6~8次/min直肠指检指套染血.心电图:心室率快速型房颤.

  •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 肾动脉栓塞 同时性 脾动脉 快速型房颤 突发腹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动脉动脉瘤(OSAs)的显微外科手术技术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3例OSAs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结果,其中头痛10例、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7例、月经紊乱1例、无症状5例。23例患者检共出动脉瘤32个,有11例患者为多发动脉瘤,其中6例为双侧动脉瘤(4例为双侧OSAs);破裂动脉瘤者5例。23个OSAs直径范围4~30 mm,平均(8.2±2.3)mm,巨大动脉瘤2例。采用硬膜外入路或硬膜下入路,磨除前床突,颈部切口显露颈内动脉辅助术中阻断,夹闭困难采用颅内外搭桥技术。统计患者预后情况,分析显微手术夹闭治疗OSAs的效果。结果23例OSAs患者中17例进行颈部颈动脉临时阻断,13例采用硬膜外入路(未破裂动脉瘤),8例采用硬膜下入路(包括5例破裂动脉瘤),2例患者中1例颅内外搭桥动脉瘤孤立、1例颈内动脉近端阻断。21例患者恢复良好,9例头痛者症状消除,6例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者好转,1例月经紊乱者术后好转。随访2~63个月,复发2例(8.7%),并发脑积水3例。术后3个月GOS评分:5分20例,4分2例,3分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熟练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是OSAs治疗的关键。OSAs的显微外科手术夹闭治疗安全,效果满意。

  • 标签: 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 前床突切除 显微外科 夹闭 入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支气管动脉动脉瘘的临床特点,评价支气管动脉动脉瘘介入封堵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以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因咯血就诊,并诊断为支气管动脉动脉瘘的1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记录患儿临床症状及胸部增强CT表现,经内科抗感染及止血治疗无效的患儿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经导管应用栓塞微粒球介入封堵治疗,评价封堵效果及随诊复发情况。结果15例患儿中男9例、女6例,年龄9.8(3.7,12.1)岁,体重35(16,55)kg,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咯血,仅2例患儿有血红蛋白下降,胸部增强CT显示患儿支气管动脉可见增粗迂曲,其中单支病变11例,多支病变4例,11例患儿有不同程度肺炎表现,4例患儿出现肺不张,除1例内科治疗有效外,余14例均应用栓塞微粒球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12例患儿经单次手术完全封堵所有瘘管,2例患儿因瘘管过多,单次手术难以根治,采用分次封堵,其中1例广泛支气管动脉动脉瘘患儿,多次手术仍未封堵完全。其余13例患儿中仅有2例在术中判定完全封堵后,分别于术后3个月及2年再次出现咯血症状,行二次封堵后未再咯血,术后患儿均未见胸痛及脊髓截瘫等严重并发症。14例介入封堵手术的患儿随访1.4(0.9,2.9)年,1例患儿未能完全封堵,仍间断少量咯血,余患儿治疗效果均满意。结论支气管动脉动脉瘘多以咯血为首发症状,对内科治疗无效的患儿,应用栓塞微粒球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效果良好,复发率低且安全、可行。

  • 标签: 儿童 支气管动脉 放射学,介入性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缺血症实施动脉旁路转流术的治疗经验。方法5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引起肢体缺血患者,通过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和动脉造影,确定动脉病变范围。采用PTFE人工血管行动脉旁路转流。结果肢体获救率100%,术后病人静息痛消失,肢端溃疡愈合,踝肱指数上升。结论动脉旁路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闭塞症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成功关键在于重建动脉流入及流出道的通畅。

  • 标签: 动脉闭塞 动脉重建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肱动脉与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效果、并发症,优选子宫动脉栓塞的最佳穿刺路径。方法观察80例子宫动脉栓塞术的穿刺部位并发症及手术效果,分析穿刺点并发症、手术疗效,术后恢复时间。结果两种路径手术效果一样,并发症没有统计学差异,肱动脉穿刺术后包扎时间短,对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小,病员的就医感受更好。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中,肱动脉穿刺优于股动脉穿刺。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肱动脉 股动脉 动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颈内动脉动脉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颈内动脉动脉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明显低于对照组37.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治愈率显著高于开颅夹闭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更适合用于治疗颈内动脉动脉动脉瘤患者,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动脉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8例非冠心病者为对照组,63例冠心病患者为实验组,均进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斑块超声检测,进行比较。结果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IMT值及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IMT明显增高,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冠状动脉病变与IMT值及斑块检出率明显相关。结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其斑块可作为冠心病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 标签: 冠状动脉病变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桡动脉闭塞的护理体会。方法抽取80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进行分析,平均分组,参考组开展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低桡动脉闭塞率,增强护理满意度,促进身体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介入治疗手术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 护理干预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全动脉化和单根动脉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研究的时间段为2019.6月~2020.6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我院收治的需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病患,选取的例数为7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采用单根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在治疗效果的对比上,两组的治疗效果都相对较好,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的对比上,观察组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在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全动脉化搭桥手术虽然手术时间比较长,但是手术效果良好,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更具安全性。

  • 标签: 全动脉化 单根动脉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