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熊长明 翟振国 柳志红 王辰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阜外医院,呼吸与肺血管病诊治中心,北京 100037,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29,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1000730
  • 简介:摘要2022年8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呼吸学会(ERS)联合颁布了《2022ESC/ERS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更新了肺动脉高压血流力学诊断标准,引起专家的广泛热议,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更新的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本文详细解析了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的由来、如何理解新修订的血流力学诊断标准,新的标准对运动性肺动脉高压概念的界定以及新的诊断标准对临床实践产生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 标签: 肺动脉 肺动脉高压 诊断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血流力学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丁卡因表面麻醉对全身麻醉支撑喉镜喉显微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至12月北京同仁医院全身麻醉支撑喉镜手术患者92例,男46例,女46例,年龄[M(Q1,Q3)]为51(42,57)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丁卡因组(n=46):麻醉诱导后在舌根、会厌喉面、声门区喷入1%丁卡因1.5 ml,每点0.5 ml,共两次;对照组(n=46):用生理盐水代替丁卡因。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安静后(基线)、诱导后、插管后、支撑喉镜悬吊固定即刻、支撑喉镜后1 min(上镜1 min)、支撑喉镜后3 min(上镜3 min)、支撑喉镜后5 min(上镜5 min)、拔管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同时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苏醒期恢复指标(包括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丁卡因组患者在基线、诱导后、插管后、支撑喉镜悬吊固定即刻、上镜1 min、上镜3 min、上镜5 min、拔管后的MAP分别为(99.4±12.9)、(78.5±8.8)、(79.2±10.2)、(100.6±17.0)、(101.9±14.7)、(100.8±13.9)、(97.4±12.1)、(107.3±16.8)mmHg(1 mmHg=0.133 kPa),对照组分别为(99.5±11.6)、(80.9±12.8)、(90.5±16.0)、(109.5±20.4)、(108.0±18.9)、(103.7±15.5)、(100.1±13.3)、(114.2±17.3)mmHg;对照组在插管后及支撑喉镜悬吊固定即刻的MAP高于丁卡因组(均P<0.05)。丁卡因组患者在基线、诱导后、插管后、支撑喉镜悬吊固定即刻、上镜1 min、上镜3 min、上镜5 min、拔管后的心率分别为(71.3±10.6)、(66.0±10.1)、(69.5±11.4)、(61.3±14.2)、(69.8±9.8)、(71.0±10.6)、(70.6±11.0)、(78.8±11.6)次/min,对照组分别为(73.1±10.9)、(67.8±9.9)、(79.5±12.9)、(57.1±18.1)、(69.2±12.8)、(71.4±11.7)、(70.7±11.5)、(85.3±13.0)次/min;对照组在插管后及拔管后的心率高于丁卡因组(均P<0.05)。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为(11.8±3.5)、(11.3±4.6)min,睁眼时间分别为(12.0±3.3)、(11.5±5.0)min,拔管时间分别为(13.2±3.7)、(12.6±4.9)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局部麻醉药毒性反应,苏醒期未出现呼吸抑制、低氧血症,无喉痉挛发生,无呛咳发生。结论1%丁卡因表面麻醉可以有效减轻全身麻醉支撑喉镜喉显微手术血流力学波动;且不影响苏醒时间,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麻醉 丁卡因 支撑喉镜 喉显微手术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流力学结合形态学及临床特征对背侧和非背侧颈内动脉瘤(ICAAs)破裂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学院(东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11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外科手术确诊为动脉瘤并且进行头颅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患者资料,其中男41例,女70例,年龄32~83 (56±11)岁。根据头颅CT平扫或DSA或外科手术的出血表现分为破裂组(n=54)例和未破裂组(n=5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及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对2组患者CTA影像进行计算机流体力学分析,获得壁切应力、壁切应力梯度等血流力学参数。比较破裂/未破裂两组间的参数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分别对背侧和非背侧动脉瘤破裂相关的血流力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与未破裂组相比,破裂组患者年龄较小[(54.2±11.4)岁比(58.3±9.9)岁,P=0.033],女性居多(74.1%比52.6%,P<0.05),有高血压病史患者比例较高(46.3%比22.8%,P=0.009),且破裂动脉瘤多分布于颈内动脉弓背侧处(57.4%比36.8%,P<0.05),血流模式复杂、集中,血流冲击区域小且不稳定(68.5%比33.3%、55.6%比10.5%、72.2%比26.3%及79.6%比36.8%,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血压病史、动脉弓背侧、血流模式(集中的、不稳定的)是颈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551 (1.080~11.679)、3.900 (1.172~12.976)、4.966 (1.504~16.401)、51.893 (7.913~340.296)及50.015 (8.423~296.985),均P<0.05]。非背侧动脉瘤破裂组的血流模式更集中、不稳定及冲击区域小(均P<0.05),而背侧处动脉瘤破裂组血流更复杂、集中、不稳定和血流冲击区域更小(均P<0.05)。结论性别、高血压病史、背侧部位、血流集中程度和血流稳定程度是颈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位于背侧的颈内动脉瘤破裂风险更高。

  • 标签: 颈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破裂 动脉弓 背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穴贴压配合养血疏肝止痛汤加减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及对颈部血流力学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就诊的5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耳穴贴压与天麻素片联合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耳穴贴压联合养血疏肝止痛汤加减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经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分析可知,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临床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耳穴贴压配合养血疏肝止痛汤加减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能够使颈部血流力学指标得到有效调节,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耳穴贴压 养血疏肝止痛汤 联合治疗 颈源性头痛 颈部血流动力学
  • 简介:本文试图探讨从事武术专项系统训练具有一定运动年限的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相对安静状态下其机体的部分血流力学指标特征;相对安静状态、Wingate实验负荷后即刻,不同训练水平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机体的部分血流力学指标是否存在差异;通过Wingate实验,探讨不同训练水平受试者的无氧能力差异。实验结果表明:(1)WAT实验中,实验组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最大输出功率(PP)和平均输出功率(MP)值均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反映出实验组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经过长期系统的武术套路训练后,其机体的无氧代谢能力优于对照组。(2)相对安静状态,实验组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血流力学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具有心率较慢、动脉终端阻抗值高、有效循环血容量多、冠脉缺血阈值高、血管调节指数高等特点,表明实验组运动员经过长时间系统的武术套路专项训练后,心血管功能指标发生了适应性的改变,同时也部分体现出体能优良者的特征。(3)WAT实验负荷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员的血流力学指标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

  • 标签: 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 无氧代谢能力 血流动力学 WAT实验
  • 简介:目的:观察太极拳练习对中年人颈动脉血流力学指标的影响,探讨太极拳运动对预防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将8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太极拳锻炼组。锻炼组按一定强度条件练习12周。由专业人员采用SonoScapeSSI-5500超声检测仪对受试者的颈动脉血流力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12周太极拳练习能对颈动脉血流力学指标产生一定影响。其主要表现:提高了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舒张末期流速(ED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太极拳练习能对血流力学指标产生积极影响,可预防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 标签: 太极拳 中年人 颈动脉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循环血流参数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多中心前瞻性登记注册数据库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住院期间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右心导管术的ACS患者,以全因死亡作为主要研究终点,采用Lasso回归筛选具有预测价值的肺血流力学参数,并将参数纳入全球ACS事件注册(GRACE)评分中分析,比较纳入前后模型的预后预测能力。结果共纳入251例患者,年龄(63.7±11.5)岁,其中男198例(78.9%),女53例(21.1%),中位随访34.7个月。右心导管术所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HR=1.068,95%CI:1.015~1.123)、肺动脉收缩压(sPAP,HR=1.033,95%CI:1.002~1.065)和舒张压梯度(DPG,HR=1.094,95%CI:1.008~1.187)是ACS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均P<0.05)。251例患者的中位GRACE评分为123分,预测全因死亡的C指数为0.703(95%CI:0.615~0.791)。在GRACE风险评分的基础上分别加上mPAP或DPG后,模型预测全因死亡的C指数分别提高至0.715(95%CI:0.629~0.801)和0.711(95%CI:0.625~0.797)。比较纳入mPAP或DPG前后的模型,综合判别改善指数分别为4.3%(95%CI:0.2%~13.5%,P=0.030)和3.0%(95%CI:0.2%~11.1%,P=0.020)。结论肺血流力学参数对ACS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可提高现有ACS风险评估模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右心导管术 肺血流动力学 预后 队列研究
  • 简介:近年来,大量的动物实验与临床实践已证实肺阻抗血流图是一项测定肺循环血流力学的无创伤性方法,其测得的结果与右心导管直接测得的结果密切相关。既往我们曾应用该法对少年运动员安静状态的右心功能及肺循环血流力学作了检测,发现经过系统的体育训练之后,运动员的右心功能亦得到提高。但有关运动员在右室负荷增加的情况下,其肺循环血流力学的变化如何,尚未见报道。据此,本文采用肺泡加压法,对40名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右室负荷试验前后的肺阻抗血流图测定,以探索右室后负荷急性增加对少年运动员肺循环血流力学的影响及其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少年游泳运动员 后负荷 加压法 试验前后 血流图 安静状态
  • 简介:摘要河流动力学主要研究水流与河床的相互作用规律。内容包括水流结构研究水流内部运动特征及运动要素的空间分布;泥沙运动研究泥沙冲刷、搬运和堆积的机理;河床演变研究河流的河床形态、演变规律以及人为干扰引起的再造床过程;河床变形预测研究预测水流、泥沙运动及河床冲淤演变的方法。河流动力学对泥沙的研究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本文对河流动力学在河流泥沙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还对这一学科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扩大河流动力学的应用范围。在河流泥沙研究中,需要分析泥沙运动情况、河床演变情况,还要对比河床的变形程度,利用河流动力学理念,可以解决传统理念无法解释的现象,可以针对河流的运动情况,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可以对河流泥沙进行定性分析。

  • 标签: 河流动力学 河流泥沙 研究 应用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CT形态学与血流力学参数,比较颅内镜面动脉瘤破裂组与未破裂组的形态及血流力学特征,并分析镜面动脉瘤破裂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经颅内血管造影(DSA)或手术确诊的29例镜面动脉瘤患者共29对(58个)动脉瘤,其中男6例,女23例,年龄40~83(61±11)岁。58个镜面动脉瘤按是否破裂分为破裂组(29个)和未破裂组(29个),根据镜面动脉瘤位置不同,将其分为后交通动脉瘤亚组(32个)与非后交通动脉瘤亚组(26个)。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动脉瘤形态学参数,对动脉瘤CTA影像进行计算流体力学分析,获得压力(P)、壁切应力(WSS)、壁切应力梯度(WSSG)及振荡剪切指数(OSI)等血流力学参数;使用变异系数(CV)作为描述上述血流力学的参数,CV处理后的指标表示为PCV、WSSCV、WSSGCV、OSICV。比较破裂与未破裂镜面动脉瘤两组间的参数差异,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镜面动脉瘤破裂的相关因素。结果29对镜面动脉瘤中,分布在双侧后交通动脉16对(55%)、双侧大脑中动脉9对(31%)、双侧颈内动脉4对(14%)。与未破裂镜面动脉瘤组相比,破裂镜面动脉瘤组最大径、颈宽及尺寸比[M(Q1,Q3)]更大[4.98(3.18,6.79)mm比3.20(2.10,4.31)mm,4.19(3.46,5.95)mm比4.05(3.23,5.02)mm,1.69(0.81,2.28)比0.96(0.67,1.49)](均P<0.05)。在镜面动脉瘤亚组血流力学分析中,破裂侧镜面动脉瘤WSSCV和WSSGCV均较对侧未破裂镜面动脉瘤大[1.00(0.87,1.21)比0.65(0.57,0.87),1.09(0.56,1.90)比0.57(0.50,1.13),1.52(1.34,1.80)比1.21(1.07,1.38),1.52±0.46比1.21±0.23](均P<0.05),而PCV均小于对侧未破裂镜面动脉瘤[0.004(0.002,0.008)比0.010(0.006,0.013),0.003(0.002,0.011)比0.009(0.002,0.066)](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WSSGCV为镜面动脉瘤破裂的独立相关因素[OR=279.20(95%CI:1.10~71 028.28)]。结论动脉瘤最大径、颈宽和尺寸比是区分镜面动脉瘤破裂状态的可靠形态学参数,动脉瘤囊内高WSSGCV与镜面动脉瘤破裂状态相关。

  • 标签: 放射学 镜面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破裂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颅脑外科手术全麻苏醒期血流力学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择期行颅脑外科手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结束前30min观察组患者采用微量泵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15min内输完,对照组患者采用微量泵注同体积的0.9%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两组手术结束前30min(T1)、拔管时(T2)、拔管后3min(T3)、10min(T4)和30min(T5)病人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拔管期间躁动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T2、T3和T4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5时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躁动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科手术结束前静注右美托咪定可稳定全麻苏醒期血流力学,有效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可提高颅脑外科手术术后全麻苏醒期的苏醒质量。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血流动力学 全麻苏醒期 苏醒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长期有氧训练对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流力学、运动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以期为此类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提供理论支持。方法:92名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60~70岁)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安静对照组(n=46)和有氧训练组(n=46),安静对照组保持原有生活习惯,有氧训练组进行3个月有氧训练干预。分别于实验前后测定两组受试者的安静心率和血压;利用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测定最大摄氧量(V·O2max)、力竭时间和力竭距离并描计运动过程中的心率曲线、血压曲线和主观疲劳感觉(RPE)曲线;利用软件测试受试者基本认知能力(包括知觉速度、心算效率、空间表象、工作记忆、记忆再认和总成绩共6个得分)。结果:安静对照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有氧训练组进行运动后安静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P〈0.05);递增负荷运动试验中,V·O2max、力竭时间和力竭距离升高(P〈0.05),心率曲线、血压曲线和RPE曲线右移(P〈0.05);认知能力测验中,知觉速度、工作记忆和总成绩显著提高(P〈0.05)。结论:长期有氧训练能够改善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流力学异常,提高运动能力和认知功能中的短暂信息处理能力。

  • 标签: 有氧训练 高血压 运动能力 血流动力学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FFRCT)对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纵深型心肌桥患者血流力学改变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诊断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纵深型心肌桥的113例患者资料。测量心肌桥的位置、长度、深度以及收缩期管腔狭窄率。利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冠状动脉FFRCT软件计算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纵深型心肌桥的FFRCT值。以0.80为界,将所有患者分为FFRCT正常组(FFRCT>0.80)及FFRCT异常组(FFRCT≤0.80),分析FFRCT异常与左前降支纵深型心肌桥位置、长度、深度、收缩期狭窄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心肌桥长度、深度及收缩期狭窄率预测FFRCT异常的效能。结果FFRCT正常组(n=79)和FFRCT异常组(n=34)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及高危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临床症状中,FFRCT正常组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稳定性心绞痛占比分别约15.2%、41.8%、32.9%,FFRCT异常组患者以上临床症状占比分别约32.4%、23.5%、35.3%,两组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32,P=0.038),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稳定性心绞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3.42、0.06,均P>0.05)。FFRCT正常组及FFRCT异常组患者纵深型心肌桥长度分别约(36±5) mm、(44±5) mm,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03,P<0.001)。ROC曲线显示纵深型心肌桥长度的最佳截断值为39.7 mm,曲线下面积为0.88(95%CI:0.81~0.95,P<0.001),其诊断FFRCT≤0.80的准确率为82.3%。结论FFRCT值在评估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纵深型心肌桥患者的血流力学方面有重要价值,且纵深型心肌桥的长度是影响FFRCT值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心肌桥 人工智能 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生长抑素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胃肠激素及血流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9月份之间接收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取86例,并按照随机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特利加压素2毫克,继而静脉微泵以每小时0.5毫克的速度持续滴注。观察组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生长抑素0.25毫克,继而静脉微泵每小时0.25毫克的速度持续滴注。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三天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门静脉压、血清胃动素、胃泌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生长抑素和特里加压素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并且对于胃肠激素及血流力学的影响最小,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生长抑素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胃肠激素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0.5%等比重布比卡因在坐位或左侧卧位腰硬联合麻醉中对产妇麻醉效果和血流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剖宫产产妇80例,ASA分级I-II,随机分为坐位组(S)和左侧卧位组(L)。穿刺成功后给予等比重0.5%布比卡因2.0ml,保持原体位5min后平卧。结果两组产妇腰麻后,20min内感觉阻滞平面达T5所需时间,L组短于S组;达到T5的例数,L组多于S组;硬膜外用药比率,S组多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血流力学指标,一次穿刺成功率,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麻醉体位均适合剖宫产手术麻醉,左侧卧位较坐位更少引起麻醉平面不足,避免硬膜外追加用药。

  • 标签: 麻醉体位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