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傅兴岭、陈章焕主编的《常用构词字典》.这部字典是在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编辑的《现代必读汉字》一书基础上编纂的。根据原书以汉字词构能力强弱选取常用字的原则,并参考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增订常用字表》、《汉字频度表》以及北京几个主要印刷厂的《常用字盘表》等,审订了常用字。另外,还增补了双音节词和词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 字典 构词 语言文字 汉字词 文字改革
  • 简介:白璧微瑕说字典徐向东近日,翻阅一部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且颇获好评、被列为新华书店畅销书行列的专为小学生编纂的字典(姑隐其名),感到该字典确实印制精美,图文并茂,言简意赅,名不虚传,既传道解惑,又赏心悦自,堪称同类字典中的佼佼者。然而,正如前辈辞书编纂家...

  • 标签: 长尾雉 白璧 微瑕 卧佛 释义 小学生
  • 简介:中国古代字典一般称为字书,"字典"名称的出现远在其后,而"字典"作为按一定体式编排、解释汉字形音义专书的通名行于世,更为晚近.关于"字典"的来源与出处,以前学界倾向于源出《康熙字典》,20世纪90年代,专家学者推出新的见解,将"字典"名称的源起上溯至唐.笔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证,认为"字典"可能为唐朝张戬《文字典说》之简称,或另有其说.

  • 标签: "字典" 出处 考证 《文字典说》 《一切经音义》
  • 简介:<正>字典有三个特点:可检索性;资料汇编性;注释性。可检索性,指字典要设计一套方便而准确的查检系统,按这个系统来安排字典的内容。资料汇编性,指将资料汇集在一起,这些资料不是随意取舍的,而是反映了一定系统性;注释性指字典主要内容是注音释义。字音字义存在于语言文字应用之中,编撰者要科学地选取和归纳。这三个特点

  • 标签: 查字典 汉语字典 可检索性 检字法 系统性 汉字输入
  • 简介:<正>《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经川、鄂两省二百多位专家学者十余年的辛勤编写,从1986年起一至五卷先后出版发行了。这部字典的特点是:收字最多,计单字五万六千多个,比《康熙字典》多九千个;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注意吸收今人的新成果;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尽可能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在楷书单字条目下收列了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体,并简要说明其结构的演变;尽可能地注

  • 标签: 《汉语大字典》 小议 《广韵》 去声 《说文》 古入声
  • 简介:文章主要从框架设计和体例规定方面分析《水书常用字典》的不足,指出它在条目安排和释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由此分析民族文字字典编纂中的共性问题,思考其理想的编纂模式。

  • 标签: 水书 字典 评述 民族文字字典编纂模式
  • 简介:文章扼要介绍了《现代汉语通用规范字典》的编写思路,并结合字典条目的实例,概括了为延伸字典功能而采取的三点做法,即:一,用各种方式阐释汉字的本义或在古汉语中最常见的用法,以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汉字的今义。二,解释各种文字现象,普及文字学知识。三,从各方面解释语言文字规范。

  • 标签: 《现代汉语通用规范字典》 编写思路 延伸功能
  • 简介:《汉语大字典》音义指瑕高小方一、注音方面。该书“注音分现代音、中古音、上古音三段”。重视历史语音,这很好。该书的注音工作是做得较为严谨的。当然,也还有些缺憾。(1)对《广韵》、《集韵》所列异读的取舍,仍有较大的随意性。(2)对部分汉字的“又读”、“旧...

  • 标签: 《汉语大字典》 《广韵》 《集韵》 指瑕 引申义 多义字
  • 简介:《可洪音义》是一部辨析手写佛经中的俗讹难字的大型佛经音义,本文以《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为例,从订补已有训释、考释疑难僻字等七个方面举例说明其对大型字典编纂的作用。

  • 标签: 《可洪音义》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 简介:在早期东西文化交流方面,来华传教士的作用不容小觑。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深厚的汉学功底。来自德国的罗存德就是其中一位。可惜的是,这位对我国英汉词典的编写起了很大作用的人在现有的词典史文献中却很少被提及。文章对罗存德做了详细的介绍,并从词典学角度对他的代表作《英华字典》做出全面的评介。

  • 标签: 罗存德 英华字典 词典史 传教士
  • 简介:以单节字作为释文,至今仍是大型语文字典采用的释义方式之一。文章总结了《汉语大字典》以单字释义的一些成功做法,并对单字释义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讨论。

  • 标签: 字典 单音字 释义
  • 简介:《汉语大字典》收录了很多音义不全的未识字,这些未识字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对《汉语大字典》的使用和对古籍的阅读。本文依据佛经文献考辨了其中12个疑难俗字。

  • 标签: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未识字
  • 简介:<正>(一)字典,是我们汉语独特的产物,是以解释单音字为其基本任务的。一个汉字,可能是一个单音词,也可能是一个词素,或者词素中的一个音节。但在语言的实际表达中,人们却总是以词作为一个独立的意义单位来运用,而在对语言进行理解和分析时,也总是以词作为一个独立的结构单位来进行的。这样,人们在翻检词典时,虽然有时查的是“字”之典,却往往需要以理解与字相关的词的

  • 标签: 新华字典 意义单位 基本任务 语言 词素 词作
  • 简介:《说文》:“高,崇也,象台观高之形。”联系甲骨文“高”之字形来看,《说文》所释大致不误,而从高或从高省之“京”、“郭”、“亳”诸字,构形及本义亦当与高建亭屋有关。但《甲骨文字典》“高”字条谓:“(高)象高地穴居之形。П为高地,□为穴居之室,介为上覆遮盖物以供出入之阶梯。殷代早期皆为穴居,已为考古发掘所证明。甲骨文亳、京、郭、复、良、丘等字皆与穴居有关。”考之商代房屋构筑状况,以及高、京、郭、亳诸字构形与字义用法,知这一说解殊有未当:

  • 标签: 《说文》 字典 穴居 本义 构形 字形
  • 简介:<正>正确地考释文字的形义来源,确切地说明其本义,是汉语字典编纂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多数汉字来说,人们凭借《说文解字》、古文字资料及有关的古代文献,已经作了比较深入的考释,并在字典编纂中作了正确的处理。但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汉字,形义来源不明,字义发展线索不清,使字典的编者和读者都视为缺憾。这些遗留下来的疑难问

  • 标签: 甲骨文 说文解字 古文字资料 文字考释 古字 许慎
  • 简介:本文从以下各个方面谈《汉语大字典》存在的问题,供修订时参考:有的字形不统一,有的楷化字头不合演变规律,《笔画检字表》使用不便,释义有讹误,有的例证与释义不能配合,有错字,标点的使用有差错。

  • 标签: 《汉语大字典》 语言学 语文工作者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