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所谓词(语素)的结构,是指(语素)在特定的组合结构(包括语义结构与语法结构、复合结构与句法结构)中所显示的意义。汉语词的组合结构(这里主要指复合结构)不仅可以保存(语素)的古(旧),还可以促成新的衍生。现代汉语语文辞书是断代的语文辞书,但它们也是对处于历史发展长河中的汉语词汇面貌的反映,也须有动态发展的观点方能写出得体的释义。作为以汉字(单音节或语素)为释义基点的汉语语文辞书,对此不能不予以关注。

  • 标签: 词(语素)结构义 保存古(旧)义 衍生新义 释义的动态观
  • 简介:颜色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由于世界各国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地域历史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众多英汉颜色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较大,容易形成理解和表达上的误解。掌握颜色在汉英不同文化背景的具体用法以及差异所在,了解它们的成因,在进行翻译工作和跨文化交流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颜色词汇 中西文化 对比差异
  • 简介:与日本辛岛静志教授讨论了《道行般若经》中的三个词语:自然,本指自性、本性、真性,但这些本无,所以就引申为无自性、无本性、无性以至于无有;恍忽,虚幻不实;佛种,生佛果之种子。

  • 标签: 自然 恍忽 佛种
  • 简介:天津话中有一些分音。这些分音不仅数量上比较大,而且结构上也有其特点:有些分音两个音节都无意义(特殊连绵),有些分音则两个音节都有意义,第一个音节具有词汇意义,第二个音节具有语法意义(派生词:词根+词缀)。

  • 标签: 天津方言 晋语 分音词 派生词
  • 简介:汉语形容的语法性质历来有很大争议。本文从类型学视角,根据充当定语和谓语有无标记的标准,确定属性是饰词性的还是谓词性的,并对世界上72种语言的属性进行考察,归纳出属性的语法性质的五种类型。其中,汉语属于第四种类型,即属性有三类:a谓词性的,b饰词性的,C兼有饰词性和谓词性。针对汉语属性的语法性质,最好的划类方案是把a、c划为形容,把b划为区别。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实体和属性二分的角度提出语义类与词类的原型对应。程度性和恒常性的强弱是恒常属性编码为谓词还是饰词的主要相关因素,不同语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恒常属性的处理上。

  • 标签: 形容词 类型学 实体 属性
  • 简介:"词汇语义—句法语义"的衔接是句法—语义接口的重要内容,也是句法结构生成的关键。句法范畴征是词汇语义与句法语义的衔接桥梁,其提取和标记集的建构是衔接研究的基础。本研究基于语义范畴的征分析和语义子场的概括抽象,共提取句法范畴征61个,经过对《受限元表》中50个常用词(包括名、动、形三类)所形成的组合结构以及汉语简单句型(220个)的验证增补,建构了优化的《句法范畴征标记集》(76个),并对所提取的范畴征进行了界定。作为工程语言学项目,句法范畴征标记集的建构,最终是为句法结构的理解生成服务的。

  • 标签: 句法范畴义征 语义范畴 语义子场 义征分析 标记集
  • 简介:传统联绵理论认为,组成联绵的两字联为一体,不能分训,不能分开使用。但在实际运用中,出现了相当一部分联绵的单用现象,即单用联绵中的一字,也能表达该联绵的整体意义。这种单用现象,已有一些学者注意到,并进行了一些探讨。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这种现象尚没有引起学界的充分重视,也没有对此进行充分的研究,尤其是对其形成原因,尚没有进行更为深入彻底的探讨,得出有针对性的结论。下面试从联绵的单用现象和单用原因两方面来作一些这方面的阐释、探讨。

  • 标签: 联绵词 词义渗透 整体意义 单用 原因
  • 简介:文章从句法学和音系学的界面研究入手,探讨了汉语合成复合的组合结构,认为汉语合成复合的组合结构应该分析为[[N1+V]+N2],而非[[N1+[V+N2]]。文章更进一步认为[[N1+V]+N2]的结构倾向于构词,[[N1+[V+N2]]的结构倾向于造语,这也能够从现代汉语教学方法中得到印证。

  • 标签: 合成复合词 组合结构 重音模式
  • 简介:汉语中不少单音节形容是从名词转来的,比如“草、土、花、神”等。这种语言现象古已有之,在现代汉语中有扩大的趋势。本文全面考察现代汉语中的单音节名词向形容转化的句法表现、语义变化及功能差异。这些单音节名词有的转为具有典型功能的形容,有的转为非典型的形容,有的甚至转为区别。这恰好反映出它们功能转移的不平衡性,其内部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连续统。

  • 标签: 名词 形容词 功能 转变
  • 简介:为了进一步认识多义词形成的原因和认知手段,讨论了认知语义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观与英语多义的关系以及为英语多义教学带来的重要启示,旨在提高多义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认知语义 原型范畴理论 多义词 隐喻 转喻 多义词教学
  • 简介:语气He是俄语中所有语气中最常用的一个,它的应用非常广泛。语气He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否定手段。但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在某些复合句式中,语气He的否定意义以及在汉语中的对照中,否定意义的有无和翻译有时难以把握,这需要我们对这些特殊句式予以重视。

  • 标签: 语气词He 否定 肯定
  • 简介:关于满文外音字,《满汉字清文启蒙》只列有其独立形及词尾形。现已出版的诸满文教材、辞书中,其词头、中形式多为在下牙上接出长牙,从而书作、,甚至将其独立形与词尾形也书作、。从发生学角度看,其辅音当来源于,参照、而书为、乃顺理成章之举。《五体清文鉴》中藏文、维吾尔文的满文切音、对音拼写及满文诸佛经刻本,乃至御制碑文、殿本刻书等文献中之外族人地名、满人汉名连写,以及清代民间满语文学习范本《抄本初学满文指蒙歌》中,即分别书作、,而、写法从未一见。作为御制大型辞书,《五体清文鉴》满文注音拼写规范之权威性不容置疑;作为成熟的字母系统,其相应位形应当具有规范性。因此,有必要为满文不之词头、中形式正形,确立、的书写规范。

  • 标签: 满文外音字■ 形态学 词头形 词中形 正形
  • 简介:形容化短语和其他静相同,与复数附加成分、从属附加成分、格附加成分、构词轻动词等合并,亦与普通形容相同有级变化,和相应的语缀合并后可名词化、副词化,在句中充当表语等各种成分。

  • 标签: 维吾尔语 形容词化短语 语缀
  • 简介:本文从词频统计角度出发,通过对汉语历代文献的分代研究,分析推断汉语基本颜色的演变过程,并试图构建汉语基本颜色的演变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此进化过程与K&M的进化理论相验证,讨论了汉语基本颜色的发展阶段、颜色范畴与语言、文化、思维及民族的可能联系。

  • 标签: 基本颜色词 历时研究 进化阶段 颜色范畴
  • 简介: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个重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派别,是儒释道相结合的特殊产物,对中国思想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记录禅宗的典籍很多,文体也很多,有传记、谱牒、语录、灯录、拈古、颂古、评唱、笔记、文集等。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语录和灯录,多达数百部。由于语录和灯录都是以对话为主,因而广义的禅宗语录也将灯录包括在内,统称为禅宗语录。本文所指的禅宗语录就是这种广义的语录,包括灯录在内。

  • 标签: 禅宗语录 疑问语气词 唐宋 中国思想文化 中国佛教史 宗教派别
  • 简介:通过读后访谈的方式,我们对20名中级汉语学习者阅读时猜测78个词语的过程进行了分析,从猜步骤和猜依据使用率两个方面,总结了汉语为二语时猜过程的一般步骤。我们认为,汉语阅读者的猜过程体现其阅读模式:既有自下而上的加工,也有自上而下的加工,少数水平较高的学习者还会利用多种语料“交互式”地加工。学习者的具体猜过程没有固定顺序,存在一些个体差异。总的来说.先利用语素自下而上地猜,再借助语境自上而下地猜的比例较高,这说明中级学习者正处于汉语水平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中。最后本文将英、汉为二语的猜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两者的异同及其词汇特征方面的原因。

  • 标签: 汉语阅读 猜词过程 阅读模式
  • 简介:本文将科技文献作为主要考查范围,对政府公文和新闻语体文献也进行了考查,在扩大语料观察范围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关于名量式合成的有关结论。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名量式合成属于派生词,居后的量素是词缀。名量式合成具有较高的正式度和庄雅度,是应严肃语体的需要而产生的。名量式合成的量素后缀已有明显的领域分工趋向。

  • 标签: 名量式合成词 词缀 语体 庄雅度
  • 简介:对四名普通话儿童自发话语的分析、输入与输出的对比研究表明,两岁至两岁五个月(02;00—02;05)是疑问知识发展的关键年龄段;疑问用法要比非疑问用法获得时间早、使用频率高;论元问句要比附加语问句获得时间早;非疑问用法在儿童的自发输出中均出现在含“也/都”的否定句中.表任指。

  • 标签: 儿童早期语言获得 特殊疑问词 疑问用法 非疑问用法
  • 简介:离合离析结构"A一个B"中的"个"跟普通量词"个"有很大区别,离合中插入的"一个"已经失去了名量词的功能,而过渡为具有动量词功能的成分。插入"一个"的离析结构主要体现了说话人的主观视角,"一个"是一个主观标记。

  • 标签: 离合词 一个 主观视角 主观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