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今年10月23日是佐临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为此特举办“纪念艺术大师佐临百年诞辰研讨会”。这是桩十分必要而意义重大的事,让我不由得想起二十多年前发生的鲜为人知的往事。

  • 标签: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百年诞辰 艺术大师 黄佐临
  • 简介:丁:您好,请您谈谈您是如何想出画这种题材的画?樊:最近的《状态系列》是画自己的种生活状态,只是将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借助水墨这表现形式表达出来而已,而《水墨人体》系列是想以人体做绘画载体,试图打破自己以前固有的绘画习惯和思维模式,在原有的技术层面上做些整合,以使自己的绘画表达能更纯粹些。

  • 标签: 《状态系列》 生活状态 思维模式 技术层面 绘画 水墨
  • 简介:读书的乐趣之,是读书的时候会产生有趣的联想,把这些联想记下来,就成读书笔记。我翻开个笔记本,发现在1998年6月27日那天,我就记过这样页读书笔记。6月27日,读巴拉霍夫的《文学肖像》。作家福尔什认为高尔基的外貌是工人与知识分子的和谐统,他说:“谁要是到工厂车间去走走,就能发现不少工

  • 标签: 知识分子 高尔基 读书笔记 《雍正王朝》 明手 契诃夫
  • 简介:我和妻子陈韫仪有幸随中国青年文工团出团演出,至今已是49年了。想起近半世纪前那段艺术生活十分充实,很值得怀念。中国青年文工团在苏联、民主德国、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巡回演出,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 标签: 中国青年文工团 艺术事业 艺术演出 艺术创作 对外文化交流
  • 简介:“文革”时期,那是个动荡、无法无天的日子,可以任意打、砸、抢,可以造任何部门的反;也有定好处,就是大串连,不用自己花文钱,就可以到全国各地去游玩,不愁吃,不愁住,就连穿的都给你准备好了。吃,只要在接待的地方添上单子,几个人到吃饭时候就可以打几份饭,中午出去不回来,可以带包子。

  • 标签: 李苦禅 交往 “文革”时期 城区工业 毛主席 北方人
  • 简介:2016年6月12目,广州某拍卖公司拍卖西汉菜子侯刻石拓片,经过多轮叫价,最后以2070万元成交。西汉刻石拓片固然珍贵,但我觉得不至于拍到这么高的价格。因此我很关注这条新闻,是我去过邹城,见到过莱子侯刻石,也藏有此刻石的拓片;二是2000多万元的天价。值得研究和思考。

  • 标签: 交往 康生 容庚 拍卖公司 刻石 拓片
  • 简介:在网上看到介绍我们“中心”的文章,说人艺与青话的合并,是“历史的组合”。想想也是,自从上海两大话剧团体强强联手,组成了支新的力量,几年来果然发挥了很大的优势。使上海的话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飞跃,放出了更加夺目的光辉。看到安福路上巍峨壮观的话剧大厦和灯光明亮的小剧场里,频频传出的新戏上演的消息,怎能不令人欣喜、令人惊叹、令人痴迷?抚今思昔,不由得想起句老话,就是《三国演义》上的开篇名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标签: 上海 话剧团体 戏剧艺术 话剧艺术 戏剧事业 戏剧组织
  • 简介:著名苏州评弹艺术家蒋月泉已离开我们十多年,而我亦退休多年。当年我俩曾保持了短暂而珍贵的友谊,多年来始终是美好又难忘的回忆。那是在1983年上半年,通过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空中书场》介绍,我与上海人民评弹团著名评弹艺术家蒋月泉先生取得了联系。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短短的年多时间频繁书信来往中,留下了蒋月泉先生珍贵的亲笔书信23封(1983年5月23日至1984年9月23日共计22封;1991年5月4日来信,仅有第二页,缺第页估计漏寄)。在此期间,我与蒋月泉先生两次面疆畅叙。

  • 标签: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回忆 苏州评弹 90年代 艺术家 书信
  • 简介:我今年近八十岁了,看着过去的老照片和书信,不禁回想起五十五年前在临汾和中央广播说唱团的往事.

  • 标签: 说唱 广播 中央 回忆 老照片 书信
  • 简介:“哥本哈根之谜”确是戏剧的好题材。两个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下牵扯了太多的关系老师与学生、学术上的战友、生活中的朋友、战败国子民与侵略国国民、正义方与非正义方的国民,后者的关系即将摧毁两人长达近20年的深厚情谊,两人却又同时面对物理与政治、民族与国家、科学与伦理等系列的共同命题。

  • 标签: 《哥本哈根》 思维 非正义 战败国 国民
  • 简介:民国时期,京剧盛行南北,京、津、沪等地戏院林立,夜夜笙歌。普通戏迷能在戏院睹名伶风采,已心满意足了,要想获得名家亲炙,不啻难于上青天。近代宁波帮富商“五金大王”叶澄衷的曾孙叶惟德,缘于特殊的家庭背景,幼年便有幸结识“四大须生”之的马连良,并受到这位名满天下的京剧泰斗的当面指点。前不久,年过八句的叶惟德老先生在其上海寓所向笔者谈起这段往事时,依然兴奋异常。

  • 标签: 马连良 交往 民国时期 家庭背景 宁波帮 京剧
  • 简介:《萧何月下追韩信》是周信芳先生,人称“麒派”的代表剧目,其中“金殿”(萧何唱)最有名。我十四岁进团时,因嗓音条件和个人喜爱,在京剧老生诸多不同流派中选择学习杨派(杨宝森)的演唱风格、技法。当时青春年少,总感觉“麒派”沙哑,吐字、声腔“古怪”,很不以为然。但随着阅历的不断增长,愈发觉得“麒派”深厚广博而多彩,尤其是吐字收声和润腔之技巧非般演员所能企及。

  • 标签: 《萧何月下追韩信》 唱法 嗓音条件 演唱风格 选择学习 周信芳
  • 简介:马尔克斯故去,在中国引发反响和悼念是必然的。这位拉丁美洲的文学巨匠可以说是近三十年来在中国文学中影响最大最深的外国作家,也似乎是具有某种“中国性”的外国作家。《百年孤独》不用说了,这是许多中国作家在创作开始阶段最重要的参照,

  • 标签: 中国文学 马尔克斯 授权 《百年孤独》 外国作家 拉丁美洲
  • 简介:话剧《红星照耀中国》是个独特的主旋律作品。其独特之处在于,全剧始终借助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视角,让观众看到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及其改变旧中国的思想和行动。基于这个视角,《红星照耀中国》摒弃了传统的幻觉式舞台叙事方法,而是采用叙事体,在叙述者、结构、时空与修辞等各方面作了独到而精心的安排。

  • 标签: 《红星照耀中国》 叙事结构 话剧 中国共产党人 主旋律作品 美国记者
  • 简介:《惊心动魄》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继2003年华表奖最佳影片《惊涛骇浪》后另部隆重推出的重大题材电影。作为“惊”片三部曲之二的《惊心动魄》沿袭着《惊涛骇浪》中那种关注社会和人性、体现人类战胜自然以及中华民族特有的万众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内涵,以宏大的场面和恢弘的气势震撼人心。

  • 标签: 《惊心动魄》 八一电影制片厂 惊险灾难电影 影视宣传 “非典”疫情
  • 简介:<正>电影《美国往事—我们的星条旗》(AmericanPastime)是日裔美国导演中野迪斯蒙德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献给自己的父亲中野莱恩的部感人至深的电影作品。曾执导过电影《白人教父》

  • 标签: 日本移民 美国人 日本人 集中营 爵士乐 美国总统
  • 简介:《亲兄弟》由著名导演陈力执导。河北电影制片厂和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华夏电影发行公司全国发行.这是部描写由部队转业的年轻党员主动回乡.不顾个人病痛.以独特的方式带领兄弟和乡亲们建设环境友好、人际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故事.这是个描写兄弟亲情的故事……

  • 标签: 友情故事 兄弟 亲情 八一电影制片厂 电影发行公司 社会主义新农村
  • 简介:红橙黄绿青蓝紫,年十二个月下来,几乎写完了所有的主色。每个月也因为那些不同色调的电影故事而变幻着阴晴不定的情绪。在2005年即将挥手离去的时候.我惟愿新的年能继续光影流转,充满斑斓的色彩。其实.幸福美满都源自内心,五颜六色的美丽生活有时只需要餐美食.爱情,几多知己。

  • 标签: 经典电影 爱情 电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