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新史学"的建立是个破旧立新的过程。顾颉刚于20世纪20年代初提出"民族不出于论"是个绝佳例证。此说破坏力之大,与"层累说"相类似,堪称"轰炸中国古史的个原子弹"。从现有资料来看,顾颉刚之所以能够提出这论点,不仅是从前人如欧阳修、洪迈、崔述、王国维、梁启超的相关论述中得到了定的启发,更在于其运用了近代的史学方法——"历史演进的方法"。是故,此论自问世后,不仅得到了"疑古"派的肯定和支持,还对"信古"派、"考古"派以及"释古"派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于今来看,这论点仍可以被视为是运用近代史学方法研究上古史的基本原则和总纲领之

  • 标签: 顾颉刚 “民族不出于一元论” 近代古史研究
  • 简介: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因考古学而来,又随考古学的发现而不断深入.检索20世纪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历程,大致可以195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从西来说到东西二对立说;后期是从说到多元说①.张光直先生没有机会参与前半个世纪的讨论,那是他的老师李济和第代考古学家的任务.但是,张光直先生却对后半个世纪中国文明起源的讨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了让大家对这个过程有个清楚的了解,我这里把前后两期的讨论撮要如下.

  • 标签: 中国文明 考古学家 李济 起源 前期 贡献
  • 简介:"以多线论为基础的现代化范式"把"现代化"主要看做个有特定内涵的全球历史大变革进程,看做个并不具备终极目标价值而且道路模式选择多样的历史范畴,从而使之成为史学研究的对象.它和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现代化论有原则上的不同,也不同于建立在"五种生产方式序列"基础上的"革命范式".东、西方两种对立的单线演进历史模式,在史学方法论上都有绝对主义和排他性色彩.多线历史发展观则是开放的、包容的、多面向的.现代化范式的出现打破了史学长期由单范式支配的局面.史学范式的多样化,是中国史学繁荣之道.

  • 标签: 一元多线论 现代化 现代化范式 史学范式
  • 简介:“乾重宝”是唐朝由官方铸造发行的铜质铸币。有“乾重宝”和“重轮乾重宝”两种。因在唐乾元年间发行,所以称为“乾重宝”,民间俗称“乾大钱”。

  • 标签: 乾元重宝 古钱 白铜 发行 唐朝 铸币
  • 简介:温都水城在北京是成功的文化地产项目,水城的前身是“郑各庄皇城”,有厚重的文化背景,最近“红楼梦中人”的选拔比赛又在温都水城举行。温都水城又叫郑各庄,过去是个村,面积4000多亩。

  • 标签: 住宿 王府 文化背景 地产项目 水城
  • 简介:对《典章》中“速纳”词,学界均认为即“圣行”,无异议,但对“做速纳”的理解则产生分歧,有认为是按教规行事,有认为是“圣行拜”。实际上都不正确。据考证,“做速纳”的本义是婉指“割礼”。

  • 标签: 速纳 木速蛮 蒙古习俗 伊斯兰教规
  • 简介:1956年九十岁高龄的张济老先生,已半身不遂,躺在病榻上,但还是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为了祖国的统大业,准备写信劝蒋介石归顺。他先写了封信寄去北京征求好友陈叔通先生的意见。没几天,陈叔通回信说:“劝归顺书(致蒋介石书),可以交统战部寄香港转递,属为秘密。昨日因在毛主席座谈席上亦曾提到,云千万代为致念。”说毛主席也赞同他此举,他受到极大鼓舞。

  • 标签: 蒋介石 张元济 毛主席 统一 准备 意见
  • 简介:2004年4月9日《兰州晚报》24版登了万全琳、赵永胜同志题为《室皇裔“黑虎赵”姓考》的文章。该文在追迷被称为“黑虎赵”的赵姓人家民族渊源和姓氏来历时写道:“黑虎赵姓乃烈祖也速该之三子,成吉思汗之三弟哈赤温族也。”

  • 标签: 营儿门 马氏家族 历史考证 家谱
  • 简介:1937年“七·七事变”后的12月14日.日本帝国主义手扶植的以大汉奸王克敏为首的伪华北临时政府在北京粉墨登场。1938年1月7日.伪政权发表声明,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并于3月10日正式开业.11日即开始发行纸币.简称“中联券”。

  • 标签: “中国联合准备银行”伍百元券 文物考古 钱币学 面值 图案设计
  • 简介:江西吉安县固江乡位农民,于1986年9月,在挖掘棵樟树残根时,挖出古币三百多斤,约计三万余枚,其中绝大多数是北宋钱,南宋钱次之,也有少量唐、五代十国、辽、金铸币。从中发现丰通宝行、篆铁母和祐通宝行、篆铁母各对,甚为珍贵。

  • 标签: 铁母 元丰通宝 生坑 字口 江西吉安 铁钱
  • 简介:<正>笔者提出“文化典”概念,用以称呼各文明民族的首创性文本.本篇讨论这种特殊文本的内涵、外延及产生的历史背景.(“文本”又称“本文”,指由书写固定下来的话语,构成诠释的对象和基础.)关于“典”之含义,见本文之附论部分.

  • 标签: 元典 轴心时代 公元前 希腊 希伯莱 民族
  • 简介:佑学术”不仅体现了北宋蜀学、洛学、朔学三大学派的某些相同的经学思想,而且辐射到了文学、史学、制度等多个文化层面,是佑党人用来排斥“荆公新学”、废弃熙丰新法的理论依托。绍圣以后,“佑学术”遭致严厉禁锢,也成了“绍述”新党排斥政敌的个专门术语。南宋士大夫在反思北宋覆亡的历史过程中,却以种过於偏执的认同,以及简单的二分法和柔性叙事的手段,展开了以“佑学术”为判断标准的历史叙事:并将“佑学术”视为宋代进入“后三代”的重要标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实,从“佑学术”的形成与被禁,到“佑叙事”的展开,均与朋党之争息息相关,典型地体现了宋代士大夫优劣杂陈、得失参半的政治文化性格。

  • 标签: 元佑学术 元佑叙事 朋党之争 政治文化性格
  • 简介: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松口镇,始建干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历十载,于崇祯二年(1629)竣工。该塔为九层八角楼阁式砖塔,高42米。塔腔为穿壁绕平座结构,内设螺旋式阶梯至第八层。顶层设宝瓶状塔刹。每层均用青砖砌成犬牙状出檐,塔身各层交互置四个口望窗和采光孔,

  • 标签: 松口镇 梅州市 广东省 砖塔
  • 简介:宋神宗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所铸的丰通宝钱,是宋代铸钱额最高,传世最多的钱币。当时铸钱监已由宋初的四监增至十七监,每年铸额达502万贯,因此丰通宝版别很多。丰通宝钱文多为篆、行两种书体,此外,还有种隶书小平钱,其“”字第二

  • 标签: 元丰通宝 铸钱 小平钱 版别 钱文 四监
  • 简介:元朝从公元1260年世祖忽必烈即位,靠武力统治中国,到1368年被推翻,统治时期不算很长,但在中国历史上却是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朝代。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次非汉族统中国,对我国多民族统国家的形成起了举世瞩目的不可低估的作用。仅就文学而论,元曲固然彪炳于中国文学史,其

  • 标签: 元诗 中国文学史 元世祖忽必烈 燕昭王 登进士第 吴师道
  • 简介:长期以来对于元代是否有藏文雕版印刷,后世的相关研究论著中提法不,颇有争议。文章以新发现的几部藏文“版”为根据,为这争议第次找到了实物根据。文章还根据这些文献的题款及发愿文,对主持这些文献的编修、资助印施、刻印、校对人员的名字、地位、社会关系等均作了相关考证。

  • 标签: 元代 藏文 木刻本
  • 简介:《全诗》是部大型断代诗歌总集,学术意义重大,但在编纂中也存在些疏漏。本文对部分诗人小传进行补充,且对部分误收宋人、明人诗篇进行辨正。

  • 标签: 《全元诗》 元代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