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环庆路是北宋防御西夏的重要军事区域,其主要作用在于配合其他帅司路牵制西夏和经略沿边蕃部。散布在宋夏沿边地区的蕃部是环庆路防御西夏的重要力量。作者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梳理,试对北宋环庆路蕃部的一些问题加以论述,进而对北宋环庆路的蕃部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 标签: 北宋 环庆路 蕃部 西夏
  • 简介:本文对北宋时南北朝七史首次校刻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展开考辨,包括诸史校成奏上时间、刊刻成书时间、各史目录序的相关问题,主要利用晁说之、韩维等宋人文集中新见之线索,对前人观点有所推进和订正。并以此为基础,重新勾勒所谓“嘉佑七史”校刻始末,指出嘉佑末年,南朝四史校毕进上;治平时期,校、刻并举;熙宁中,北朝三史相继校毕进上;自熙宁中七史全部校毕迄政和中,纯是刊刻阶段。继而对熙宁以後诸史刻印迟缓之缘由提出新说,认为学者历来将此归因于书多脱误,校雠艰难,未中肯綮,实因受北宋後期政局、时风的影响,王安石新学成为当时学术的绝对主流,七史地位边缘化,王氏新学经解大量占用了刊书所需的物资、人力,以致七史的刊刻迁延日久。

  • 标签: 南北朝七史 校刻 晁说之 韩维 王安石新学
  • 简介:北宋至今已有一千年多年,我国的古代建筑历经自然灾害,人为破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有的甚至破坏殆尽,只留在史书之中。文章针对北宋时期的佛塔进行型式划分,以便更好地了解北宋时期河南地区佛塔的发展与变化。

  • 标签: 北宋 佛塔 型式 演变
  • 简介:宋代等级安排的基本理念,是在优先保证务实性的前提之下,最大限度地维系官僚集团内部的稳定、协调,以达到巩固统治秩序的目的。班位,是彰显官员身份、排定等级的重要工具之一。北宋前期,以无权责的本官为班位的“衡量基准”,根据不同的等级季体“官与差遣分离”程度的不同,采用“分层”的安排模式;元丰改制期间,等级结构发生了改变,以注入职掌的职事宫为“重心”,此时,影响班位高下的“基准项”与“优先项”二者走向了合一,班位安排的繁琐程度也随之降低。元佑以後,为了使君主控御臣下的手段更加多元,避免频繁的等级下调对朝臣构成较大的心理冲击,资序、贴职、“二府旧臣”、“曾任侍从”等要素再次介入到等级安排之中,这也使排班的原则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 标签: 班位 文官 身份等级 元丰改制
  • 简介:北宋为巩固西北边防,不但因山川形胜在宁夏北部设置了众多州、县,而且出于战略需要在宁夏南部修筑了大量堡寨。州县的弱化与堡寨的政区化对唐代以来所形成的传统州、县政区造成巨大冲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西北边防与政区之间的相互关系。

  • 标签: 西北边防 宁夏南部 北宋时期 政区 战略需要 堡寨
  • 简介:北宋前期,三司通過審覈勘驗帳薄、請受曆、文旁等財務文書所載信息,實現對京師倉庫場務錢物出納的監管,是謂"薄書期會"之職。其形式主要有二:一爲庫藏錢物支給官吏軍兵等人員,二爲官司間的錢物出納。二者運作模式存在相似之處,三司多須參與事前支撥審批,事後文帳勾銷,以保障京師錢物出納的真實、合法、準確性;惟前者涉及人員身份驗證等問題,相關財務憑證、審覈流程更爲複雜。"薄書期會"作爲三司日常行政的重要内容,不但是監管錢物收支的基本方式,也是三司"總國計"得以實現的基礎與保障。

  • 标签: 北宋 三司 審覈 財務憑證 文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