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一位长者,在与世纪同行中,不曾替自己设定过“功果圆熟”的目标,也从未出现过惑于势利的“聪明”,而始终以其真诚与智慧,用生命润泽着书法世界,用如椽之笔堂堂正正地在中国书法史册上题下他的名字——寿

  • 标签: 沈觐寿 中国 书法艺术 生平 艺术风格
  • 简介:1998年秋,在纪念陈子奋百年诞辰的遗作展上,寿先生1976年2月给笔者的一封信吸引了不少观众。这件唯一非陈子奋手泽的展品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是因为它详细讲述了陈子奋先生去世的经过和追悼会前后的情况。这不但是当时有关此事最详尽的文字记载,而且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名家谈名家的真实历史,因此弥感珍贵。

  • 标签: 爱意 1998年 1976年 百年诞辰 文字记载 追悼会
  • 简介:“金线银针绣乾坤,国色天香巾帼梦”,这是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对寿一生的誉评。的确,寿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刺绣艺术大师,一个多世纪以来,她和她的绣品一直被海内外公认为“针神”和“神针”。

  • 标签: 沈寿 所知 艺术大师 实业家
  • 简介:ShenShouislivingmoderntimessetesuprevolutionaryartofgirlmoderntimeseducation.andselfwardsofftheway.andisthefirsttodotopayattentiontothewestinthepaintingthatglossyimageislightandshadeandtheviewpointthatcopydintherealisticwriting,thetransformationisthawedembroideryinthecentreof,smashsChinacopysinafewthousandtheembroiderytradition,morcoverbymeansofthecombinationagainstthemoderntimesindustrymaneuver,theeffectcomingintobeingcausesthistraditionaltechnologyadvanceupthehithertounknownfreshfieldofvision.

  • 标签: 沈寿 《雪宦绣谱》 刺绣 工艺美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时间飞逝,又是那样无情!父亲白寿彝离我们远去已是5年了,他的好学生、助手和同志马寿千又于春节前归真,离我们而去.我在外公出,意外接到中央民族大学李松茂先生打来的移动电话:"至德,马寿千先生去世了!葬事已办过,当时通知电话他们打到你们家里,家里没人接……"噩耗传来,令我心碎.我没能亲自送走寿千先生,是终身遗憾.想起去年春节期间,两个姐姐与我(在京的,也只有我们姐弟3人)相约,一道去看望寿千先生.他那时身体还算可以,只是比过去消瘦了许多,行走举足困难.他看到我们,又异常地高兴,又是十分亲切!我们称他为大哥,的确他的为人处事都是我们应该效仿的兄长.我们交谈之中,无不看出他对我父亲的敬仰和思念.

  • 标签: 马寿千 白寿彝 父亲 追忆 先生 悼念
  • 简介:河北永年娄山群臣上寿刻石”自清道光年间发现后,成为晚清金石学重要议题之一。涛、刘位坦、张德容、俞樾、赵之谦等先后就其年代论辩数十年,最后同治末年陆增祥折衷诸说考订为西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年)。厘清金石学者在刻石年代问题上的贡献,故宫博物院藏树镛旧藏拓本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拓本记录收藏家、金石学者之间的交游和学术思想异同,为了解晚清学术传播提供了实例。

  • 标签: 群臣上寿刻石 晚清金石学 刘位坦 张德容 俞樾赵之谦沈树镛 陆增祥
  • 简介:寿”通常指人生命的年限,也有年岁大或寿辰、生日之意。自古以来,长寿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所共同的祈愿。在历史上有些帝王甚至请方土为之炼丹制药,以求长生不老,万寿无疆。《尚书·洪范》也把“寿”放在了“五福”之首:“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寿”已成为中国传统幸福观之一,并且在民间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寿”文化。

  • 标签: 文化 民间 中国传统 幸福观 帝王
  • 简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钱币研究进入了历史上又一个高潮时期。1940年5月,以丁福保、罗伯昭为正副社长的中国泉币学社在上海成立。当时已成为钱币研究中心的上海,《古钱大辞典》、《历代古钱图说》等一批很有影响的著作先后问世;《泉币》杂志印行出版了32期.汇集了当时的研究成果;举办泉币学社社友谈话会.每星期聚会一次.研究钱币理论.传观审定钱币实物.自由交易等:还发起寿泉会活动。这寿泉会似乎更超世脱俗,形成的《寿泉集拓》,至今每翻读一次.欣赏着钱币精品的神韵.都觉得是一种艺术享受。

  • 标签: 《历代古钱图说》 钱币研究 三四十年代 研究中心 研究成果 《泉币》
  • 简介:浙江省建德市寿昌镇(俗称万松镇)。已经历了1700多年的历史风云。寿昌东西向狭长分布,南边是清澈的溪流,称为艾溪。北边是蜿蜒的丘陵,称为万松山。明代诗人彭鼎咏艾溪云:"一溪新水绿如萝,整日清风起碧波。来往扁舟人唤渡,满篷烟雨落花多。"清末贡生叶诰书咏万松山云:"缓步松山第

  • 标签: 寿昌 明代 历史风云 浙江省 建德市 松山
  • 简介:1988年,河北省博物馆举办了“河北民俗展”。这个展览力图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清末民初河北中下层人民在衣食住行、礼仪风尚、吉庆娱乐、民间艺术等方面丰富多彩的习俗,在河北省尚属首次。这个展览在陈列形式上做了新的探索,一改过去那种版面文字介绍,橱内文物陈列的旧俗套,而采用了复原的形式,变陈列为景物交融的民间市井,各种民间工艺、民间礼俗用品、店铺招幌等琳琅满目,使观众有一种新奇与身临其境的感觉。寿俗是陈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笔者所知,目前在一些民俗陈列展览中,大多是婚丧嫁娶之类,而对寿俗的介绍实属凤毛麟角,极为少见。为此,笔者在展览的筹备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民俗资料,也走访调查了不少民间祝寿习俗,从而认识到,寿俗在民俗研究中所占的位置是不应被轻视的。我们中华民族从历

  • 标签: 下层人民 民间礼俗 民俗研究 筹备过程 中所 招幌
  • 简介:刀具专家钟寿民赵书钟寿民(1926—1994),爱新觉罗氏,北京市满族人,既是全国闻名的切削刀具专家,又是书画家,他亦工亦艺,平易近人。他于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历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助教、清华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从事教学工作40年,为国家...

  • 标签: 切削刀具 齿轮精加工 满族书画家 齿轮加工 机械制造 金属研究
  • 简介:寿康宫始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二月,竣工于乾隆元年(1736年)十月,是乾隆皇帝即位后专门为其生母崇庆皇太后建造的颐养之所。从乾隆元年十一月住进寿康宫,直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辞世,崇庆皇太后一共在这里度过了42年。继崇庆皇太后之后,寿康宫先后有6位主人,依次是乾隆帝的婉妃陈氏、颖妃巴林氏,嘉庆帝的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道光帝的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同治帝的敦宜皇贵妃富察氏、敬懿皇贵妃赫舍里氏。寿康宫作为清代重要的皇太后宫,见证了乾隆盛世直至清末内忧外患的局面。在这座院落里,既有体现皇太后母仪天下的各类隆重仪典,也有体现笃信藏传佛教而礼佛写经的日常,更有体现太后与皇帝母子关系的闲叙家事国事、同喜同忧的亲情。

  • 标签: 清代 寿康宫 皇太后
  • 简介:2013年在上海参加陶勇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时,张晓卫告诉我,今年也是她父亲张元寿诞辰100周年,到时候请我们去参加纪念活动。她的话勾起我心中层层涟漪:一个远去的身影浮现在眼前,一些淡忘的往事涌进脑海,使我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平凡中的质朴、纯粹、赤诚和高尚。

  • 标签: 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 张元 张元寿 后勤工作
  • 简介:灵石资寿寺彩塑与壁画堪称国中之宝,最初吸引我的是在北京工艺美术总厂,看到资寿寺的彩塑像被编人八十年代出版的《中国佛教塑像》画册上,后又编人大陆与台湾合编的画册中。其中尤以资寿寺的十八罗汉彩塑,独树一帜雕塑之精美绝伦。以至在1993年12月25日晚,资寿寺的十八罗汉头像被盗海外。

  • 标签: 壁画 罗汉 年代 塑像 雕塑 中国
  • 简介:<正>这是我六十多年来所写历史、历史学、历史教育等文章的选集,所收文章写的最早的是在1929年,最近的是在1993年。这些文章原来是跟民族宗教的文章编在一起的,当时称作《困学存稿》,并请周林同志题了字。1992年8月,民族宗教方面的文章以《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的名义单行出版了,剩下更多的文章,编成这部《史学论集》。本书所谓史学,主要是

  • 标签: 民族宗教 历史教育 白寿彝 史学发展 中国史学史 文章
  • 简介:旧时有名人避寿之说,就是在生日的那一天,主人要离家出走,不接受亲朋好友的祝贺。这种风俗不知起于何时,清朝时已很盛行。俞樾在《春在堂随笔》一书中,就载有才子袁枚两次避寿事。并写有避寿诗云:“到处探奇逢地主,避人做寿走天涯”。蒋介石也不能免俗,曾多次避寿,最著名的有两次,一次是1936年去洛阳避寿,一次是1949年去台湾阿里山避寿

  • 标签: 蒋介石 蒋经国 洛阳 空中特技表演 宋美龄 阎锡山
  • 简介:清朝沿袭明代制度,以科学取士,每三年各省学行考试,叫做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以学人试之京师,叫做会试,会试中式后再行殿试,以定甲第。一甲三名,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同进士出身。自顺治三年开科到光绪三十年科举停止,共录取进士两万六千七百四十七人。这种科举制度,弊端甚多,埋没了不少有真才实学的人,也遗留了许多传闻和笑谈。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

  • 标签: 中状元 侥幸中 王寿彭侥幸
  • 简介:寿彝先生于1939年(时年30岁)到云南大学研究云南伊斯兰教史,系统收集云南重点人物赛典赤·赡思丁、杜文秀、马复初资料,曾编写出版了《中国回教小史》、《成同滇变见闻录》,发表了《滇南丛话》,并一度主编《清真铎报》,还写有《云南伊斯兰略史》、《丙辰九十年》两篇文章,感谢云南省昆明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马颖生先生搜集到后两篇文章,展读之下,深感这对当前云南回族、伊斯兰史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本刊特予转载。

  • 标签: 白寿彝 伊斯兰教史 佚文 云南省 大学研究 云南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