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数字博物馆概念出发,阐述依据馆藏文物分类体系的导航在数字博物馆建设中不可替代的原因。通过和互联网流行的模糊匹配技术的对比,彰显馆藏文物体系分类导航在数字博物馆建设中的必要性,并以认知图式理论解释层级分类导航设计的合理性。

  • 标签: 数字博物馆 馆藏文物体系分类导航 数字库房 认知图式
  • 简介:栈道始于何时,尚无确切定论。《战国策·秦策》有“范雎相秦,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的记载。可见,栈道在战国时已修建。

  • 标签: 栈道 初考 战国策 蜀汉
  • 简介:<正>江淮大地延袤广漠,主干支流纵横交错,湖泊塘汊星罗棋布,犹如人体的经脉相互联串,循环往复。《史记·河渠书》云“于楚……东方则鸿沟江淮之间”,这同《汉书》所称之“东方则通江淮之间”是同一层意思,指的是那个南通长江,北连淮河的江淮水系。在这个水系里,淝水、施水是两条最主要的自然河道,通过它,往南可接巢湖,经栅水直达长江,向北经寿县而入淮河,同时跨淮后又与汝、颍、涡、夏肥诸水相连,组成更广宽的水网,甚至同黄河水

  • 标签: 江淮 水道 淮河 长江 京杭大运河 水系
  • 简介: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天并山中的《西峡颂》,碑文和书法均是书法艺术的瑰宝,与陕西汉中的《石门颂》、略阳的《都阁颂》同列为汉代书法“三颂”,本文通过探微《卑牧题记》来了解隶书的魅力。

  • 标签: 西狭 金石 《卑牧题记》 探微
  • 简介:关于元末朱元璋部与陈友谅部的龙湾之战,以往研究信赖官方宣传材料《实录》,缺乏对战斗所在地建康城西水道格局的认识,对战役真相的了解和对双方行动的理解尚有深化余地。本文以明初俞本《纪事录》和武将传记等与《实录》对照,辨析、解释战斗过程,以现代地图与历代地方志记载对照,复原元末建康城西的水文地理形势,然后以地理状况进一步解释双方的策略与行动,以战况进一步验证所推断的水道格局,初步廓清了地理和战争两个领域的史实。通过这个细节论证,本文在发掘新材料、严格取舍与深入解读、不同领域史料间的对照互补等三方面,尝试拓展明初乃至明代前期史料的使用空间。

  • 标签: 龙湾 明初 陈友谅 江东桥 明代前期 卢龙山
  • 简介:<正>本文所述运河杭州段,是指以今浙江桐乡县崇福镇和德清县城关镇以南、主要流经今杭州市辖境内的运河河段。在德胜桥以南,运河贯穿杭州市主要城区,与钱塘江通,故称杭城段;德胜桥以北,称杭城北段。

  • 标签: 运河 杭州市 钱塘江 杭州段 德清县 道变
  • 简介:就中国航海技术史而言,郑和下西洋"过洋牵星"被看成我国古代先进天文导航术的重要标志,但"过洋牵星"的文化起源却在国际航海技术史学界长期争论。吴春明先生《从南岛"裸掌测星"到郑和"过洋牵星"》一文,对比研究了太平洋南岛语族与华南航海民族志上共存的"星象罗盘"("观星法")和"裸掌测星"技术,探讨传统王朝史学背景下,作为"华南民间历史失忆"的土著航海术在中华海洋文明史上的肇始地位。

  • 标签: 中国海天文 南岛裸 天文导航
  • 简介:洪北江《贵州水道考》,以班志、水经酈注比附考证,多能精合。于唐以后专门之书,与明郭子章《黔记》、清田雯《黔书》、齐召南《水道提纲》皆多所纠正。兹将其经流之水,与古书有名之水,皆溯源竟委,比附古名,录其大略以便记忆,且他日若有所得,亦更证订之也。沅水,源出子黄平县重安长官司北,金凤山山南,即重安江也。经古郡二:牂柯,武陵,经今县黄平、都勾、麻哈、清平、八寨、平越、镇远、施秉、开泰、天柱至湖南之黔阳县,合无水,历辰、常德、长沙为洞庭入大江经流之一。

  • 标签: 召南 洪北江 蠖庵 黔阳县 田雯 黄平县
  • 简介: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除了滋润全流域180万平方公里土地,使其成为天府之国、鱼米之乡以外,更是一条关系民族生计的交通大动脉。长江从青藏高原发源,奔腾6300公里,汇入东海。其干流与许多支流都有极好的通航条件。然而,只是在近代市场发育的情况下,长江才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交通大动脉 自然禀赋 长江流域 沿江城市 经济重镇
  • 简介:都河即今疏勒河,古代又名之为籍端水,或者冥水,或者独利河,是唐代瓜州地区的农业主要灌溉河流,对瓜州地区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汉书》记载的氐置水和籍端水都注入一个湖泽,唐代冥水注入的大泽,实际上是由很多湖泊、沼泽形成的,而曲泽、兴湖泊、玉女泉都是大泽中比较有名的湖泊而已。都河为众流辅凑之意,也可能是集瓜州全州之力修筑而成的人工河流水道。独利河水可能是唯独受利于瓜州。

  • 标签: 瓜州 疏勒河 都河 环境演变
  • 简介:中国古代远洋航行的历史悠久,至明代以郑和下西洋为极盛时期。以朝廷主办的沿海“海运始于元”,“终元不废”;明代少有举行,终以“海运险远”而将其罢除。两相比较,何以彼盛此衰,本文试析其原因。

  • 标签: 中国古代航海 郑和下西洋 大运河 元明海运
  • 简介:19世纪末,日本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然而,明治政府实施的市政制度限制市长权力,排斥市民参与,形成以城市名望家为主体的地方自治。在以东京市上水道事件为代表的市政工程建设中,市政体制的不健全导致官员和政商之间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产生。对此,日本政府采取解散并改选市议会等对策,但收效甚微。日本工业化初期的市政腐败对城市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使社会转型过程中积累了重重矛盾,“城市病”不仅未得到治理,反而随着市政腐败而日益加深。

  • 标签: 日本市政腐败 工业化初期 城市病 东京市上水道事件
  • 简介:关于古代敬讳的方法,前人多语焉不详.笔者在查阅大量古代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古代敬讳方法为18种.其中多数为当代学者所未言及,本文对之作一简介,庶可弥补这一方面的缺憾.

  • 标签: 避讳 敬讳 方法
  • 简介: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特殊的研究方法,方志学自然也不例外。纵观方志学千百年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它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 标签: 方志学研究 研究方法
  • 简介:林耀华所著,其学术价值前人已作充分论证和高度赞誉,但对其研究方法则论及者不多.本文就所展现的民族研究方法略呈管见,以利今之学人于林先生的学术思想有较多认知.1935年经吴文藻引进,英国功能学派研究方法"布于燕京大学".而林先生就读哈佛大学,曾受鲍亚士学派之熏陶,在吴氏所倡"社会学本土化"之框架下,融通各民族学派研究法而著于中,是为西学思想与中学史志研究法相结合之杰作.

  • 标签: 《凉山夷家》 研究方法 林耀华 学术价值 民族学 结构功能
  • 简介:论文分析了"文化线路"概念的内涵、特点、内容和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线路"保护规划的标准和思路:第一,保护对象的确定和价值认定;第二,保护规划内容框架;第三,保护规划的保护控制措施。

  • 标签: 文化线路 保护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