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6 个结果
  • 简介:清代的贵州,经济、文化都很落后。由于新学风气的传入,加上一批热心教育人士的倡导,新式学堂逐渐兴起,师范教育也随即产生。清代贵州的师范教育机构以贵阳为中心,特点是以公(私)立师范为首创,以女子师范为较多。从1902年贵阳公立师范学堂成立到1911年间,形成了既有初级、简易师范培养小学教员,又有优级选科培养中学教员的高、中两级师范教育体系。此外,还有以当时任教职的

  • 标签: 师范教育 小学教员 教育人士 师范学堂 新式学堂 新学风
  • 简介:俄罗斯学者安德烈·莫鲁阿说:'加基列夫的俄罗斯芭蕾震惊了法国并唤醒了冉?可多。'[1]可以说,法国艺术家冉·可多是在接触了俄罗斯优秀音乐戏剧之后才步入现代艺术殿堂的。俄国谢尔盖·巴甫洛维奇·加基列夫剧团的首映以及与这些戏剧创作者的交流大大改变了冉.可多的生活方式及个性和思维。通过对新俄罗斯艺术的理解和后来进行的一系列'神秘试验',冉·可多开始了自己对法国音乐中民族方式的理解。

  • 标签: 法国 冉·科可多 音乐 民族趋向 艺术思想 剧作家
  • 简介:《贵州文史丛刊》1988年三期所载《清代贵州师范教育》(以下简称《清》)一文,对贵阳的师范学堂情况,叙述颇详。笔者僻处黔北,对全省情况未窥全豹,无可置喙。但对于《清》文最后一段:“当时……师范教育机构皆设于贵阳,黔北遵义到民国初年始有师范”之说,则尚有疑义。最近因协助纂集遵义县教育志及为遵义县志编纂委员会将《续遵义府志》断句,得知该书所载与笔者幼时耳食之言相符,而与《清》文所述,则有未合。据《续遵义府志卷十五·学校二》载:师范传习所在城北火神庙。光绪三十一(公元1905)年,袁玉锡(当时遵义知

  • 标签: 续遵义府志 师范教育 师范学堂 编纂委员会 未窥全豹 传习所
  • 简介:<正>“夫中国之有师范学校,自光绪二十八年始,民间之自立师范学校自通州(今江苏南通市)始”.这是张謇在创办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后向世界所发出的豪迈宣言.张謇(1853~1926年),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1894年中状元,做了一年多的京官.张謇是通过科举跻身仕途的,多年的幕僚磨练,加上一贯的好学,使他的学说和才干有了长足的进步,声誉鹊起,为朝野所瞩目.他自己也想为国家有所作为,但是清廷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官场的倾轧,伤透了他的报国之心.从此,他便弃官从商,开始兴办实业,成为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值得一提的是张謇还曾是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的首创者.

  • 标签: 师范教育 师范学校 张謇 大生纱厂 近代中国 通州
  • 简介:历史沿革湖北省立乡村师范学校创办于1928年8月,租借武昌大东门外教会协和师范学校(今武汉市二师)为校址,学校经费由省政府拨款,旨在培养乡村小学教师,在校学生一律为公费生.毕业学生需在乡村服务6年,由省教育厅委派到湖北各县及乡村小学任教.

  • 标签: 湖北 立乡村师范学校 校史 杨子俊 校址 办学理念
  • 简介:盐城师范学校,是我的母校,如今已升格为盐城高等师范学校,这是由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陈毅于1941年倡导创办的学校。1982年,我以高分考取母校,开始了三年的师范生活。对于我来说,那三年,是累积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三年,是奠定基础与树立自信的三年,给我留下了太多的记忆与感动。

  • 标签: 高等师范学校 生活 培养能力 刘少奇 革命家 盐城
  • 简介:<正>在“七·七”事变以后,马松亭阿訇几次南下,找唐柯三校长商议成师前途,原拟迁校南京,具体措施尚未议妥,1937年12月南京已经沦陷。1938年初马再到武汉与正在该地的唐校长商议,得到国民政府要员白崇禧(回族)的同意,把成师迁到他的家乡桂林,借用桂林西门外清真寺作为校址。桂林西门外和北京牛街地区一样,是个回民聚居区,这里的清真寺是桂林最古老、最大的,位于风景秀丽的漓江之畔。成师在北平的学生得到迁校消息后,北平已沦陷,去南方无法直达,在1938年1~2月间,分两路南下。水路由马松亭、常子春、谢松涛等人率领,连同部分在平学生先到天津,然后乘船到广州,由广州转湖南衡阳;陆路南下是从河南郑州集中的。早在1957年6月,庞士谦

  • 标签: 回民 北平 成达师范 桂林 简师 清真寺
  • 简介: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贾湖骨笛的出土,将中国器乐史推进到距今八九千年的史前聚落文明,而陶埙、陶铃、陶钟、陶角、石磬、摇响器,以及岩画、陶纹等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则让我们得以一窥原始音乐歌舞的场景。庖牺氏作埙、夔作鼓、舜制五弦、伶伦造律吕.

  • 标签: 音乐史 器乐艺术
  • 简介:师范传习所是清政府酝酿新学制改革时,为普及小学教育和培养初等教员而出台的师资培训机构。师范传习所在清末最后数年间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推广和实践,为初等教育输送了大量师资,起到了“养成多数之小学教员”的作用。师范传习所简约便捷的办学模式,促成其在短时间内得以较快推广,但也制约了它进一步的发展。尽管自始至终都被视作权宜性质的过渡,但由于需求广泛,简约便捷,师范传习所日趋兴盛。师范传习所的普及有助于全社会对初等师资培养的重视,其所取得的成就及累积的经验,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

  • 标签: 初等教育 师资 师范传习所 私塾改良
  • 简介:1978年3月,当我踏进江苏省洛社师范学校(以下简称“洛师”)时,弯弯铁路,青青绿树,巍巍红楼……乡村师范所特有的质朴醇厚吸引了我。从那时起,我和师范教育的跌宕起伏紧密相连。师范二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我上节语文课,当时心里很紧张,但还是勇敢地上了讲台。

  • 标签: 师范教育 三十年 情缘 台阶 师范学校 江苏省
  • 简介:上个世纪后期的中国中等师范教育一直活跃着一个人的身影,他就是朱嘉耀。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综合世界师范教育价值观的嬗变,对教师专业化要求的提高和我国素质教育对教师新的期待,时任南通师范校长的朱嘉耀先生明确提出了“人格化师范教育”的主张,

  • 标签: 中等师范教育 人格化 思想述评 朱嘉 教育变革 教师专业化
  • 简介:<正>孙,字哲生,1891年10月20日生于广东香山翠亨村,是孙中山先生的哲嗣.早年曾受过良好的中西学教育.孙出生后第二年,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随后在澳门设中西药局,执业行医,孙遂与母亲卢慕珍搬至澳门.后因药局迁往广州,改名东西药局,孙又与其母迁居香港.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兴中会,因深知今后将以身许国,自己的行踪飘忽不定,安危莫卜,对家人须有妥善的安排.于是,1895年第一次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与祖母、母亲、妹妹一起在陆燦的陪同下,自香港经日本到了檀香山伯父孙眉处,以策安全.孙眉经营的农场,叫做姑刺山牧庄,在檀香山的茂宜岛上,是该岛上最大的农场,占地100O多英亩,畜牛马数千头.孙眉亦被人戏称为“茂宜王”.孙初到檀香山时,因年龄尚小,且附近没有学校,故没有正式读书.母亲卢慕珍教以“三字经”、“千字文”、“唐诗三百首”等启蒙之学,并详加解释,务使其领悟.除此之外,孙开始临摹习字.牧庄牛马多,孙六七岁就学习骑马,马是没有鞍子和缰辔的,只在马颈上系一根绳子,即纵身跃上马背,不到一年孙即能驰

  • 标签: 孙科 孙中山 加州大学 香港西医书院 兴中会 西学教育
  • 简介:“宾贡”一词自《周礼》中出现直至唐代,其意涵不断演变和丰富。在唐代,“宾贡”既指外邦纳贡献方物和地方荐举人才时所行礼仪,又指地方贡荐士子。唐代出现留学生以后,“宾贡”又指宾庭贡士,也成为专为留学生设置的宾贡的简称。唐代宾贡针对留学生的“每自别试”并非另行考试,而是阅卷时区别对待,放宽判卷标准。宋代仍设宾贡,但因实行糊名誊录制度,单独举行考试。“附名榜尾”的放榜方式,唐宋没有变化。唐代宾贡及第留学生有多种去向,既可在唐为官,也可回归本国,甚至充任唐朝使者,愿意终老唐土者朝廷也不作干涉。

  • 标签: 唐代 留学生 宾贡科 教育
  • 简介: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大通县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部门合并为社会发展局,面对新形势和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将按照建设"全省最强县"的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狠抓科技、文化、体育和卫生工作,力争实现各项社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 标签: 卫与时俱进 文体卫 科文体
  • 简介:从历史记载上来看,葛天氏音乐是中国最古老的音乐活动,具有原始性、朴素性及群众娱乐性。葛天氏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的源头,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古葛天氏音乐在宁陵的历史事实,证明了中原音乐文化的历史源头,从中可以看到葛天氏音乐对中原音乐的影响乃至对中华音乐的影响。

  • 标签: 葛天氏音乐 中原音乐 中原文化
  • 简介:小学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开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在新课改等教育改革措施的推动下,我国愈加重视教学方法与手段对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所起到的作用,同时鼓励教师利用游戏法代替传统教育方法,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音乐教育教学效果。为此,本文针对我国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加以分析,并对该游戏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的有效途径展开讨论。

  • 标签: 小学音乐 教育现状 音乐游戏 重要性 实施途径
  • 简介:近年来,盐城师范学院坚持解放思想,注重内涵建设,着力打好“师范、沿海、老区”三张牌,办学质量显著提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了一批批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师资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盐城师范学院主动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打造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046人,其中正高职人员122人、副高职人员339人、博士264人(含在读75人)、硕士627人。有65名教师受聘担任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时代先锋、全国优秀教师王强教授是教师的杰出代表,他“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是中宜部2014年推出的全国重大宣传典型。

  • 标签: 盐城师范学院 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应用技术型人才 硕士生导师
  • 简介:对于长住武汉的中老年人来说,武汉第一师范学校(简称"武汉一师"或"一师")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这所创办于1951年的中等师范学校体现了人民政府对发展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培养师资的紧迫性的思考与决策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还是一个相当贫穷与落后的国家,不仅经济困难,教育也相当落后,文盲充斥,人才不济,严重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

  • 标签: 武汉第一师范学校 高等教育 中国 教育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