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怎样既廉价又方便地获得电能,是19世纪科学家们认真研究并亟待解决的课题.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成功地实现了“电生磁”的实验,即发现了通电导线能使磁针发生偏转.在此基础上,当时不少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并由实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磁针之所以会发生偏转,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这种力来自于电荷流动的电力.

  • 标签: 法拉第 科学家 通电导线 奥斯特 实验 偏转
  • 简介:为解决舰载主惯导与机载子惯导之间大准角问题,同时满足对准快速性的需求,提出了从舰载机进入弹射位置开始,到舰载机飞离甲板时间内,基于虚拟惯导(VINS),综合利用舰载主惯导信息、跑道航向信息以及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信息,利用速度匹配方法实现舰/机惯导传递对准的方法,并建立了传递对准误差模型.该模型利用舰艇坐标系与跑道坐标系之间的方向余弦矩阵,将舰载坐标系与机载坐标系之间的大准角问题,转化为机载坐标系与跑道坐标系之间的小方位准角问题.考虑弹射过程舰艇及舰载机的运动模型,利用数学仿真对传递对准误差模型进行了验证,并与UKF滤波方法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8s内实现舰/机惯导的传递对准,对准性能与UKF滤波方法相当,且对准过程不需要舰艇进行任何机动运动.

  • 标签: 舰载机 弹射起飞 传递对准 速度匹配 大方位失准角
  • 简介:捷联惯性导航系统静基座初始对准时一般先进行粗对准,使准角缩小到一定范围内从而满足小准角假设下的线性误差模型,然后再进行精对准。在不进行粗对准时准角一般为大角度,需要采用复杂的非线性误差模型和非线性滤波方法。研究发现通过设置合理的误差协方差矩阵初值,采用反馈校正滤波结构,并引入强跟踪滤波算法可以在大准角情况下既无需粗对准,又无需采用非线性模型来实现精对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大准角初始对准,鲁棒性好,在任意姿态初值下都可以使航向角在300s内收敛到0.05°的理论极限精度,与小准角精对准方法的速度和精度相当但省去了粗对准因而耗时更短,与无迹卡尔曼滤波在600s时才收敛到0.5°的速度相比大为改善。

  • 标签: 捷联惯性导航 初始对准 大失准角 强跟踪滤波器
  • 简介:采用热重分析法(TGA)测量矿产品中的吸附水及烧减量,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及精密度。对多种矿产品样品采用TGA法和常规马弗炉加热法进行测量,对比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TGA法具有方便快捷、准确可靠等优点,是矿产品吸附水及烧减量检验的首选。

  • 标签: 矿产品 吸附水 烧失减量 马弗炉
  • 简介:探讨了一水铝土矿与三水铝土矿烧量的差异在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中造成的影响。采用实验的方式考察了硼酸锂熔融制样过程中铝土矿的烧量损失情况,实验表明,在熔融过程中,烧量越大的样品质量损失也越多。运用理论计算分析了烧量损失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一水铝土矿绘制工作曲线测定三水铝土矿样品时,将导致三水铝土矿中各组分测定结果偏高;烧量的差异对主量元素测定结果影响较大,而对微量元素测定结果影响较小;待测物质的烧量与基准物质烧量差异越大,测定结果的偏差也就越大。

  • 标签: 铝土矿 烧失量 硼酸锂熔融 X-射线荧光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