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黄芪发挥抗肿瘤功用的药理学基础及互为作用的基因网络。方法:于数据库内检索出黄芪,探究构成其的主要化学成分、抗肿瘤功效的药理基础及相应的基因网络。精准选出hub基因并解读其和诸多癌症疾病预后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谷氨酸代谢及氧化还原是影响黄芪生物学功能水平的主要因素;hub 基因 POLR2D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乳腺癌疾病预后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中药黄芪有较为广泛的抗肿瘤功效,POLR2D可能影响着其在人体内的作用分子靶点。

  • 标签: []黄芪 抗肿瘤作用 分子机制网络 药理学基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黄芪发挥抗肿瘤功用的药理学基础及互为作用的基因网络。方法:于数据库内检索出黄芪,探究构成其的主要化学成分、抗肿瘤功效的药理基础及相应的基因网络。精准选出hub基因并解读其和诸多癌症疾病预后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谷氨酸代谢及氧化还原是影响黄芪生物学功能水平的主要因素;hub 基因 POLR2D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乳腺癌疾病预后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中药黄芪有较为广泛的抗肿瘤功效,POLR2D可能影响着其在人体内的作用分子靶点。

  • 标签: []黄芪 抗肿瘤作用 分子机制网络 药理学基础
  • 简介:摘要:当前的新冠疫情已经对全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也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疫情后期,一些感染者和治愈者出现了心理问题,需要进行心理康复。因此,疫情后患者心理康复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与作用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疫情后患者心理康复的必要性、社会支持网络的概念与作用、疫情后患者心理康复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以及社会支持网络作用分析四个方面来阐述这一主题。

  • 标签: 疫情后 心理康复 社会支持网络建设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葛根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成分及靶点,初步探讨葛根多成分、多靶点抗AD的物质基础及机制。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OB≥30、DL≥0.18)筛选葛根活性成分,TCMS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并分析葛根的关键靶点,DisGenet、GeneCards和PharmGKB数据库获取AD相关靶点,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String数据库联合Cystoscope(3.9.0)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AutoDockTools和Pymb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关键成分与靶点的结合性。结果:从葛根中筛选出4个成分,303个靶点,其中与AD相关靶点257个,显著影响MAPK级联、类固醇代谢、外来刺激等2388条生物过程,涉及钙、MAPK、PI3K-Akt、cAMP等多个信号通路,经分子对接验证PPI网络中葛根抗AD的关键化合物与靶点之间有较好的结合性。结论: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确定了葛根抗AD的药效成分、作用靶点及其可能调控的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研究葛根抗AD的物质基础与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葛根 阿尔茨海默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芍药甘草汤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疾病-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121个靶点为芍药甘草汤与胃癌症的共同基因靶点。结论:芍药甘草汤在治疗胃癌中有着多靶点调控、多方面作用的特点。

  • 标签: 芍药甘草汤 胃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信息化已成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而医院全光网络建设作为一种高效、稳定的网络机制,具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医院全光网络建设对医疗信息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阐述了其在数据传输速度、信息安全和医疗资源共享与协同等方面的优势。

  • 标签: 医院全光网络建设 医疗信息化 数据传输速度 信息安全 医疗资源共享与协同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复元醒脑汤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有机小分子生物活性数据库(PubChem)、Uniprot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对复元醒脑汤的药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进行筛选,应用GeneCards、OMIM、TTD、DrugBank和PharmGKB数据库筛选脑梗死疾病靶点,将复元醒脑汤中药物靶基因与脑梗死疾病靶基因相交集,将交集靶点导入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对复元醒脑汤-脑梗死疾病共同靶点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出相关信号通路,运用AutoDock与Pymol软件对预测靶标与其对应的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得到复元醒脑汤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成分80个,复元醒脑汤-脑梗死共同靶点214个,核心靶点MAPK1、RELA、TP53、JUN、AKT1、HSP90AA1等与脑梗死疾病的关键靶点相互关联,参与调控对药物的反应、对脂多糖的反应、对含氧量的反应等生物过程,细胞组成涉及膜筏、膜微区、神经元胞体等;分子功能主要集中于核受体活性、配体激活转录因子活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并涉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化学致癌-受体激活、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槲皮素与HSP90AA1(-9.4 kJ/mol)、山柰酚与HSP90AA1(-9.4 kJ/mol)、异鼠李素与HSP90AA1(-9.1 kJ/mol)、槲皮素与JUN(-8.6 kJ/mol)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复元醒脑汤通过调控血管内皮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修复及改善神经功能、保护血脑屏障、减少细胞凋亡及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等机制防治脑梗死。

  • 标签: 脑梗塞 复元醒脑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模拟 方邦江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 简介: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刺五加治疗结直肠癌作用机制 方法 利用Pubchem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网络平台进行刺五加作用靶点预测;通过 GeneCards、OMIM、DiGseE 数据库获取治疗结直肠癌靶点蛋白,借助 Cytoscape 3.7.2 软件构建“刺五加-主要活性成分-结直肠癌靶点”网络图,并通过Degree值排名前10筛选核心成分;使用 STRING 平台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采用 DAVID 数据库对刺五加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靶点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使用 AutoDock vina 软件对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 结果 刺五加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硬脂酸、山奈酚等;预测得到“刺五加-结直肠癌”AKT1、GAPDH、ALB、TNF、CTNNB1,5个关键靶点;基因富集分析得到GO功能条目1329个 (P<0.05),包括细胞成分184个、生物学过程695个、分子功能450个;KEGG通路富集得到信号通路195条(P<0.05);分子对接验证说明靶点与其成分的结合能较强。 结论 初步研究表明刺五加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方式调控和治疗结直肠癌,为研究中药刺五加治疗癌症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 标签: 刺五加 结直肠癌 靶点预测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当归补血汤改善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主要活性成分,预测其关键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建立多层次网络结构,全面揭示当归补血汤多成分、多靶点改善本病的协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TCMSP获得当归补血汤组成药物的主要成分,结合文献补充完善。将化合物作用的蛋白质靶点在UniProt蛋白质数据库进行规范。借助TTD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OMIM数据库检索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疾病靶点。筛选当归补血汤有效成分和疾病共同靶点,利用STRING 11.0数据库进行PPI网络分析,构建有效成分-疾病靶点PPI网络。借助Metascape对候选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将富集结果可视化。利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探究核心靶点与活性成分的相互作用,将结果导入PyMOL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当归补血汤改善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中药活性成分共22个,潜在作用靶点294个,疾病作用靶点3 301个,中药与疾病共同靶点210个;通过网络拓扑分析及分子对接得到核心靶点,前5个分别为ESR1、MAPK1、RELA、AKT1、PIK3R1;GO功能富集到2 430个生物过程、125个细胞组分和217个分子功能,主要涉及对无机物质的反应、膜筏、微膜区、转录因子结合等;KEGG通路富集通路385条,其中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为主要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当归中β-谷甾醇与HSP90AA1、黄芪中芒柄花素与RELA等结合性能较好。结论当归补血汤通过槲皮素、芒柄花素、β-谷甾醇等多种有效成分,调节ESR1、MAPK1、RELA、AKT1等核心靶点,干预PI3K-AKT等相关信号通路改善化疗所致骨髓抑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当归补血汤 化疗反应 骨髓抑制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模拟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白花蛇舌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TCMSP与Uniprot数据库,筛选白花蛇舌草有效成分及靶基因。通过GeneCards及OMIM数据库筛选肝纤维化的疾病靶基因,使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疾病-成分-靶点”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借助Cytoscape 3.8.2软件筛选核心靶点,并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实验验证。腹腔注射40%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及白花蛇舌草组,每组10只。另以10只健康大鼠为空白对照组。白花蛇舌草组灌胃白花蛇舌草水提液2.7 g/kg,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1次/d,连续4周。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血清GPT、GOT、Alb水平;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6、IL-1β、TGF-β1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HIF-1α、VEGF蛋白表达。结果获得白花蛇舌草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成分5个,有效靶点118个。度值较高的有效成分为豆甾醇、β-谷甾醇、槲皮素等;度值较高的作用靶点为VEGF、EGFR、HIF-1α、IL-6。PPI网络中核心基因为HIF-1α、IL-6等;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可能影响RNA转录、蛋白结合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显著富集的通路为癌症通路、乙型肝炎通路、PI3K/Akt、HIF-1通路等。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白花蛇舌草组肝脏组织病理学明显改善,白花蛇舌草组大鼠血清GPT、GOT、IL-6、IL-1β、TGF-β1水平降低(P<0.01),Alb水平升高(P<0.01),肝组织中PI3K、Akt、HIF-1α、VEGF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白花蛇舌草可通过作用VEGF、EGFR、HIF-1α与IL-6靶点,调控PI3K/Akt、HIF-1通路等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并具有抗炎、抗血管新生、抗肿瘤等生物学功能。

  • 标签: 白花蛇舌草 肝纤维化 网络药理学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级培训模式联合网络精品课程教学对降低手术室术中护理失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在该院手术室工作的护士42名,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对手术室护士实施分级培训模式联合网络精品课程教学培训,比较培训前(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与培训后(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手术室护士术中护理失误、核心胜任能力、护理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分级培训模式联合网络精品课程教学后,护士术中护理失误率显著低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核心胜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培训模式联合网络精品课程教学培训可显著降低手术室护士术中护理失误率,提升手术室护士的核心胜任能力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分级培训模式 网络精品课程教学 手术室护士 术中护理失误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旨在深入探讨清热类中药在治疗缺血性脑病中的潜在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 方法:本研究利用BAT-MAN数据库获取清热类中药的关键活性成分及其相应的药物作用靶点。同时,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检索与缺血性脑病相关的疾病靶点。研究中将这些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交叉比对,并运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从而识别出关键的核心靶点,并进行生物过程及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本研究首先通过BAT-MAN数据库检索清热类中药的活性成分及其药物靶点。同时,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缺血性脑病相关的疾病靶点。通过取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集,并应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并进行生物过程及通路富集分析。  结论:本研究表明,清热类中药通过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机制,可能在治疗缺血性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发现为清热类中药在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并为未来的临床研究和药物开发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网络药理学 清热类中药 缺血性脑病 分子对接 药物靶点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验证,讨论北青龙衣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Pubchem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对北青龙衣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靶点预测;结直肠癌的主要靶点利用GeneCards、DisGenet和OMIM数据库获得;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得北青龙衣-结肠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筛选潜在的蛋白质功能;基于Cytoscape 3.9.1软件对北青龙衣主要活性成分-结直肠癌靶点网络图进行可视化分析;将北青龙衣与结肠癌的交集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Autodu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北青龙衣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活性成分是Ellagic acid、Quercetin、Kaempferol等,相关的主要靶点包括AKT1,TNF,GAPDH,等。GO富集分析结果包括181条目细胞成分;1463条目生物学过程;415条目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共富集到191条信号通路。以结合能≤−5.0 kcal/mol(-1.2 KJ/mol)为筛选标准,对北青龙衣成分与结直肠癌核心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表明两者对接的结合能较强,证明北青龙衣是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药物。结论 初步研究表明,北青龙衣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调控结直肠癌,为中药调控结直肠癌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北青龙衣 结直肠癌 靶点预测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验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医院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开展医务工作,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必然发展方向。本文作者通过阐述现阶段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意见。

  • 标签: 网络环境 医院 计算机网络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国医大师刘柏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核心处方和作用机制,为治疗LDH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并分析刘教授2011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LDH的病例,运用层次聚类和关联规则分析其用药规律和核心复方。利用TCMSP、GeneCards、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中医药证候关联数据库(SymMap)、DAVID数据库等对核心复方治疗LDH及症状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揭示作用机制。结果共纳入处方1 334首,涉及中药201味,其中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甘味为主,主要归肝、肾经;附子、鸡血藤、肉桂、延胡索、杜仲、鸡矢藤、砂仁为其治疗LDH的核心方药,体现刘教授常从肾虚的角度论治LDH,常用祛风止痛、温阳益肾的治法。核心方剂主要涉及PI3K-Akt、TNF、FoxO等癌症、免疫、细胞代谢三方面通路。结论刘教授治疗LDH着眼于整体辨证治疗,以祛风止痛、温阳益肾为主,核心处方作用机制可能为改善炎症反应,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和细胞生理功能等途径治疗。

  • 标签: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中医药 刘柏龄 腰椎间盘突出 用药规律 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