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状窦后内窥镜锁孔入路三叉神经部分切断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例适应症病人,全麻,参考颅骨表面标志,状窦后入路,“s”形小切口,骨窗直径约2.5cm,“十”字形切开硬脑膜,置入内窥镜,观察桥小脑角区复杂的血管神经及其相互关系,部分切断三叉神经。结果全部病例术后疼痛均消失;切口均Ⅰ期愈合。结论内窥镜锁孔入路操作有其优势,可以多角度观察桥小脑角区结构,对脑组织的损伤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反应轻,术后恢复快等。也存在图像缺乏立体感,单手操作,对术者操作技术要求较高等不足。

  • 标签: 乙状窦后入路 内窥镜 锁孔 三叉神经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非心脏手术前应用丙盐酸戊奎醚0.02mg/kg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全麻下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40例,在手术麻醉诱导前十分钟静脉注射丙盐酸戊奎醚0.02mg/kg,麻醉诱导后持续微量泵注射丙泊酚及瑞芬太尼、间断注射阿曲库铵维持麻醉。分别在麻醉前和术后3天内间断采用简易智力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有35例患者完成全部测试,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为12.5%。结论术前静脉注射0.02mg/kg丙盐酸戊奎醚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 标签: 丙盐酸戊乙奎醚 老年人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左拉西坦对治疗癫痫的脑保护疗效进展。方法本文采用文献学研究的方法,在陈述了有关左拉西坦理论和治疗方面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阐述了治疗癫痫脑保护作用的机制,简单分析了脑保护作用的可行性。结果左拉西坦治疗癫痫具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结论左拉西坦治疗癫痫具有较好疗效,是一种广谱、安全、耐受性好的新型抗癫痫药物。

  • 标签: 左乙拉西坦 治疗 癫痫 脑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戊奎醚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肺损伤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都行常规治疗,同时对研究组的患者辅以盐酸戊奎醚肌注。对比治疗前、治疗24小时后的呼吸、心率、动脉血氧情况。结果治疗前研究组的呼吸、心率、PaO2及PaO2/FiO2依次为(32.06±5.09)次/分、(122.53±18.13)次/分、(61.56±8.02)mmHg、(235.81±22.37)次/分;对照组则依次为(31.93±5.58)次/分、(121.06±17.55)次/分、(60.96±7.55)mmHg、(230.49±23.09);治疗24小时内无死亡病例出现,研究组的呼吸、心率、PaO2及PaO2/FiO2依次为(21.87±4.93)次/分、(98.64±11.32)次/分、(96.73±8.52)mmHg、(338.67±21.63);对照组则依次为(23.06±5.16)次/分、(99.25±11.85)次/分、(89.33±9.85)mmHg、(319.72±21.88)。结论盐酸戊奎醚能有效的改善急性肺损伤患者的血氧情况。

  • 标签: 盐酸戊乙奎醚 急性肺损伤 血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2013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行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配合过程,总结护理配合要点。结论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体位特出,术中配合繁琐,专业性强,术中配合专业化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缩短手术时间的关键。

  • 标签: 乙状窦后入路 显微血管减压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在此探讨盐酸戊奎醚与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效果对比。方法治疗组38例采用盐酸戊奎醚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阿托品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用药次数、胆碱酯酶恢复时间、治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以盐酸戊奎醚作为抗胆碱药救治AOPP,其死亡率明显下降,治愈时间明显缩短,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使用方便,疗效优于阿托品。

  • 标签: 中毒 有机磷 盐酸戊乙奎醚 阿托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五味子素与丙戊酸钠的协同抗癫痫作用。方法将80只昆明种小白鼠分成4组对照组,五味子素组,丙戊酸钠组,五味子素+丙戊酸钠组。连续给药2周后观察小鼠癫痫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五味子素组及丙戊酸钠组全部有癫痫发作表现,而五味子素+丙戊酸钠组仅有5只,抗癫痫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各组。结论五味子素与丙戊酸钠有协同抗癫痫的作用,为中西药结合抗癫痫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五味子乙素 丙戊酸钠 抗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盐酸戊奎醚与阿托品对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48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其中使用盐酸戊奎醚治疗24例,用阿托品治疗24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盐酸戊奎醚组,毒覃碱(M)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结论盐酸戊奎醚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多方面均明显优于阿托品,在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可完全取代阿托品。

  • 标签: 盐酸戊乙奎醚 阿托品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 简介: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中腈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聚乙二醇-20000毛细管柱(30m×0.32mm×0.5μm),载气为氮气,压力0.3MPa。火焰电离检测仪(FID)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200℃。顶空进样,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30min,分流比为20∶1。水为溶剂,外标法测定18F-FDG中腈的残留量。结果在此色谱条件,被测物峰面积与检测浓度在所考察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102.5%,相对标准误差为2.53%。腈的最低检出限为1μg/mL。结论本实验建立的色谱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18F-FDG等正电子放射性药物腈残留量的检测。

  • 标签: 2-氟-2-脱氧-D-葡萄糖 乙腈残留量 顶空气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测量ICU护理工作量,对科学配置ICU护理人力资源和合理排班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7~9月入住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ICU的180例病人,应用治疗干预评分系统28版(TISS-28)和护理活动量表(NAS)联合测量患者所需的护理工作量,记录每班护士人数。结果周一至周日每天总的护理工作量比较和周一至周日每天人均护理工作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班次护士的人均护理工作量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护理人力的配置应以实际工作量测算为基础,同时要考虑护士技能熟练度。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川贝末胶囊中贝母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器(HPLC-ELSD)法。方法采用Inter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腈-0.1%二乙胺(70∶3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贝母素进样质量的线性范围为0.6~6.0μg(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6%,RSD为1.69%(n=6)。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能准确测定川贝末胶囊中贝母素的含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器法 川贝末胶囊 贝母素乙
  • 简介:[目的]建立滇桂艾纳香乙酸酯部位薄层色谱鉴别与水分、灰分含量测定方法,为制定滇桂艾纳香的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不同产地滇桂艾纳香乙酸酯部位进行定性鉴别;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X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一法和附录IXK灰分测定法分别进行水分、灰分测定。[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显示,在各批次供试品色谱图中均能显现出木犀草素对照品的斑点,且斑点圆整清晰;水分灰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水分含量均不超过3.59%;总灰分含量不高于2.93%,酸不溶性灰分不高于0.3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为制定滇桂艾纳香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滇桂艾纳香 乙酸乙酯部位 薄层色谱鉴别 水分灰分测定
  • 简介:目的研究盐酸戊奎醚对重度有机磷并发接触性皮炎患者的治疗机制。方法40例重度有机磷并发接触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戊奎醚治疗组及阿托品治疗组;采集入院12、48、72h接触性皮炎患者皮损渗出物,用ELISA法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l)、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结果盐酸戊奎醚治疗组皮损渗出物中HMGBl、TNF-α浓度低于阿托品治疗组,二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戊奎醚通过抑制接触性皮炎皮损处炎症细胞中HMGBl、TNF-α的表达,减轻有机磷中毒的皮肤炎症反应。

  • 标签: 有机磷中毒 重度 接触性皮炎 盐酸戊乙奎醚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肿瘤坏死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戊奎醚在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清醒镇静镇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级行人工流产者72例,随机分为戊奎醚-咪达唑仑-瑞芬太尼组(A组)与咪达唑仑-瑞芬太尼组(B组,对照组),各36例。结果各组术中1、3minBIS值较术前降低(P<0.05),A组术中镇痛显效例数较B组多(X2=4.74,P<0.05),患者术后回顾术中VAS最高值分别为(25±4.8)mm和(30.3±6.4)mm(t=3.98,P<0.05),术前术中情绪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感觉舒适者较B组多(X2=4.53,P<0.05),术者满意度分别对94.4%和72.2%的患者受体条件满意(X2=6.4,P<0.05),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均在35分以上,无严重呼吸或循环抑制不良事件,无人流综合反应发生。结论戊奎醚可较有效地改善咪达唑仑-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效果,戊奎醚-咪达唑仑-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技术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清醒无痛人流术中。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红核妇洁洗液联合菧芬溶液治疗婴幼儿外阴阴道炎临床效果.方法全部患者均使用红核妇洁洗液联合菧芬溶液治疗,对于特异性外阴阴道炎再加用特异性药物,每天1次,连用7天,为1个疗程,停2周后复查阴道白带常规并记录症状.结果150例患者中143例患者阴道白带常规正常,症状消失,治愈率达95%.结论红核妇洁洗液联合菧芬溶液用于治疗婴幼儿外阴阴道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 标签: 红核妇洁洗液 乙菧芬溶液 婴幼儿 外阴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戊巴比妥钠,水合氯醛,氨基甲酸酯三种常用动物实验麻醉药对小白鼠的麻醉效果比较分析。方法采购实验动物健康小白鼠200只,每只体重约50g,使用市售戊巴比妥钠,水合氯醛,氨基甲酸酯三种麻醉药对小白鼠分组、分批不同剂量注射麻醉,观察记录麻醉后的各种数据。结果氨基甲酸酯,水合氯醛,戊巴比妥钠三种常用动物实验麻醉药对小白鼠的麻醉效果不同。其麻醉致死量、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对动物实验成功与否起关键作用,采用正确的麻醉剂量是动物实验成功的先决条件。

  • 标签: 动物实验 药物麻醉 小白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听神经鞘瘤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手术技巧,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听神经瘤病人术后生存质量。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20例听神经鞘瘤患者进行整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均采用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显微手术,肿瘤全切率90%,无死亡比例,无脑脊液漏、无假性脑膜膨出,无术后枕颈部顽固性疼痛等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结论熟练掌握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技巧可避免一些手术并发症,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对于提高听神经瘤综合手术质量意义重大。

  • 标签: 听神经鞘瘤 乙状窦后入路 骨瓣开颅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药物对小儿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44例患儿有机磷农药中毒;儿童分为盐酸戊奎醚组(22例),阿托品组(22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中毒程度等数据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盐酸戊奎醚组chE动态变化数据为37.2±6.5。M样症状消失时间0.5±0.01。用药次数6次。用药量6.2±0.3。平均治愈时间2.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分别数据26.4±5.8。2.0±0.61。12。20.6±8.1。3.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儿童 有机磷农药中毒 阿托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盐酸戊奎醚联合丙泊酚减轻人工流产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ASAI-II级人工流产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处理组先缓慢静脉注射盐酸戊奎醚注射剂1mg,30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5mg/kg;对照组单独静脉注射丙泊酚2.5mg/kg。两组丙泊酚静注速率均为5mg/s。结果处理组苏醒即刻苏醒后15min和30min宫缩痛的VAS评分分别为(3.13±0.15)、(2.02±0.11)和(0.87±0.0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7±0.35)、(3.54±0.14)及(2.01±0.12)(P<0.01)。结论盐酸戊奎醚联合丙泊酚镇痛能减轻人工流产术后的疼痛。

  • 标签: 盐酸戊乙奎醚 丙泊酚 人工流产术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抗胆碱药盐酸戊奎醚(长托宁)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8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与阿托品组并给予氯解磷定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阿托品组相比,长托宁组中毒症状消失快,胆碱酯酶(ChE)恢复快,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病死率低,住院时间短。结论长托宁临床疗效确实可靠,应值得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盐酸戊乙奎醚 阿托品 氯解磷定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