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生活饮用水中环氧氯丙烷的检测方法,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以及实际水质检测的需求。方法生活饮用水中环氧氯丙烷经过有机溶剂萃取,萃取液浓缩后,高弹石英毛细管柱分离,用具有ECD的气相色谱仪测定。结果该方法RSD均〈10%,加标回收率为84.4%~105.4%,最低检出限为0.0002mg/L。结论该方法比国家标准方法中经过填充柱分离,用FID检测器检测生活饮用水中环氧氯丙烷灵敏度高,能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以及实际水质检测的需求。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环氧氯丙烷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验室采用顶空气相色谱在测定药品中环氧氯丙烷溶剂残留的实际效果。方法取一定量的所测定药品,加入到特定的顶空瓶之中,以环氧氯丙烷溶剂为内标,同一浓度条件下,在加热3min、5min、8min、12分钟进行样品测定,每个浓度3个样品加热时间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曲线,在60℃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加热5min后,取顶空气1ml进气相色谱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分析,二氯甲烷和环氧氯丙烷能够得到较好的分离,并且在顶空条件下,即上述条件下时效果最佳,符合临床实际检测指标的具体要求。结论使用顶空气相色谱在测定药品中环氧氯丙烷溶剂残留的实际效果显著,该方法简便易行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在今后的药品测定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顶空气相色谱 环氧氯丙烷 溶剂残留 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1-溴丙烷(1-bromopropane,1-BP)诱导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探讨神经炎性反应在1-BP致中枢神经毒性中的作用。方法60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1-BP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组(PDTC组)和PDTC+1-BP组,每组15只。1-BP组和1-BP+PDTC组大鼠灌胃800 mg/kg的1-BP,Control组和PDTC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玉米油,1次/d,连续灌胃12 d;PDTC组和PDTC+1-BP组在灌胃30 min后腹腔注射100 mg/kg的PDTC,Control组和1-BP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干预12 d。实验第7~12天每组随机取10只大鼠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神经行为学指标,定位航行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空间探索实验评价大鼠对空间位置的记忆能力。行为学实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10只大鼠处死,分离大脑前额叶皮质,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F-κB的激活情况,qRT-PCR检测TNF-α及IL-1β mRNA水平;每组剩余5只大鼠经体内灌注固定后,取大脑制作冷冻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胶质细胞激活及神经元损伤情况。采用SPSS 20.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游泳总距离和逃避潜伏期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穿越平台次数及其他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Turkey’s检验。结果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各组大鼠游泳总距离的组别和训练时间交互作用显著(F=3.762,P<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1-BP组大鼠第1~4天的游泳总距离均长于Control组(均P<0.05),而PDTC+1-BP组大鼠第1~4天的游泳总距离均短于1-BP组(均P<0.05)。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的组别和训练时间交互作用显著(F=6.541,P<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与正常Control组相比,1-BP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在第1~4天均长于Control组(均P<0.05),而PDTC+1-BP组的逃避潜伏期在第1~4天均短于1-BP组(均P<0.05)。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四组大鼠的穿越平台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333,P<0.01)。1-BP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1.08±0.29)次]低于Control组[(3.35±0.05)次](P<0.01)。PDTC+1-BP组大鼠的穿越平台次数[(1.95±0.26)次]则高于1-BP组(P<0.01)。四组大鼠脑组织NF-κB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表达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865,23.877,均P<0.01)。1-BP组大鼠细胞质与细胞核中NF-κB表达水平均高于Control组[细胞质:(177.3±32.1)%,(100.0±8.4)%,P<0.01;细胞核:(173.2±27.1)%,(100.0±8.4)%, P<0.01]。而1-BP+PDTC组细胞质与细胞核中的NF-κB表达水平则均低于1-BP组[细胞质:(148.7±22.0)%,(177.3±32.1)%, P<0.01;细胞核:(149.7±18.8)%,(173.2±27.1)%, P<0.01]。qRT-PCR结果显示,四组大鼠前额叶皮质TNF-α及IL-1β的mRNA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464,17.382,均P<0.01)。1-BP组大鼠TNF-α及IL-1β mRNA水平均高于Control组(均P<0.05),PDTC+1-BP组TNF-α及IL-1β mRNA水平均低于1-BP组(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1-BP组大鼠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增加[小胶质细胞:(158.30±9.68)个,(110.20±16.30)个,P<0.05;星形胶质细胞:(122.76±4.35),(80.24±6.96),P<0.05],形态上也表现为激活状态,神经元尼氏体着色浅、数量减少;PDTC+1-BP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均低于1-BP组[小胶质细胞:(131.70±14.67)个,(158.30±9.68)个,P<0.05;星形胶质细胞:(101.54±4.55)个,(122.76±4.35)个,P<0.05],神经元尼氏体着色明显加深。结论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介导1-BP中枢神经毒性的关键机制,PDTC干预明显减轻1-BP染毒大鼠神经炎性反应及改善行为学障碍。

  • 标签: 1-溴丙烷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NF-κB 认知功能 神经炎症 大鼠
  • 简介:摘要制冷空调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多好处,同时其造成的过渡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也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对于制冷空调而言,进行节能减排已经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就制冷空调能耗存在的问题以及减排节能技术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了行业目前主流热点节能方式,以供参考。

  • 标签: 制冷空调 能耗 减排 节能技术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制冷空调能耗及减排节能技术的相关内容,首先从温室效应和能源消耗两方面入手,讨论使用制冷空调所产生的能耗问题,然后探讨减排节能技术的应用情况,太阳能技术的应用,有效缓解现今能源紧缺的问题,蓄冷技术使得空调制冷剂的使用量有所降低,变频压缩机节能的关键在于控制,设备不会频繁启停,维持稳定的室内温度。

  • 标签: 温室效应 太阳能技术 制冷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去细胞过程及环氧氯丙烷预处理(EC)对猪主动脉瓣纤维结构的影响,探讨EC对去细胞猪主动脉瓣钙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三组新鲜瓣叶组(F组)新鲜猪主动脉瓣未作任何处理。去细胞瓣叶(A组)以胰酶消化,TrintonX100漂洗法去除瓣叶的细胞成分。EC预处理去细胞瓣叶(E组)以2%的EC/PBS溶液预处理去细胞猪主动脉瓣48h。以电子万能拉力计测定各组瓣叶的断裂强度。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各组瓣叶的游离羧基、酰胺基团变化。原子吸收法测定SD幼年大鼠皮下埋藏8周后钙含量,vonkossa染色观察钙沉积。结果1、A组的断裂强度与F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619±98.9g/mm2vs632±89.8g/mm2p>0.05),E组较F组稍有增加(799±37.4g/mm2vs619±98.9g/mm2p<0.05)。2、红外光谱图显示F组瓣叶在1700~1750cm-1波长范围(游离羧基的特征性吸收光谱)内没有明显的吸收峰,A组吸收峰深大,而E组又有明显的回落。在1600~1650cm-1范围内(酰胺基的特征性光谱)F组吸收峰明显,A组吸收峰回落,E组吸收峰介入两者之间且较前两者均左移。3、体内埋藏2周后各组瓣叶钙含量开始增加,到达第六周时,新鲜瓣膜组钙含量有显著增加。去细胞瓣膜组增加缓慢,而经EC处理去细胞瓣膜组钙含量始终维持较低水平。4、vonkossa染色显示F组瓣叶被破坏吸收,未见有新的细胞生长,有大量钙化斑存在。A组及E组瓣叶均可见大量的新细胞生长,前者仅出现散在的微小钙化灶,后者未见有明显的钙化灶。结论去细胞后瓣叶的机械强度没有明显减低,游离羧基有明显的暴露,酰胺基团减少。经EC预处理可封闭游离羧基,增加酰胺基团含量,使瓣叶结构紧密,增加去细胞瓣叶的机械强度,具有减缓钙化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半导体技术不断发展,半导体制冷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饮水机、便携式汽车冷暖箱等小功率温控系统使用半导体技术,操控简便且安全可靠。本文主要是对半导体制冷器件在饮水机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详细分析半导体器件工作原理、半导体制冷器件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半导体制冷器件在饮水机中的工作情况,从而探究半导体制冷器件在饮水机中应用和工作机制。

  • 标签: 半导体制冷技术 半导体制冷器件 饮水机 应用
  • 简介:摘要文章阐述了天然气天然气脱水工艺流程,***作业区****站天然气脱水采用氨制冷工艺,在生产中遇见环境温度高引起压缩机排温高,氨机负荷大排温高,采取一系列排油、排空气等措施,摸索改变氨蒸发器液位等方法解决。

  • 标签: 天然气 氨机 排温 氨制冷工艺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制冷空调等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并且推动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使其成为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但是,制冷空调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和应用数量不断增多,在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和舒适的同时,由于制冷空调的能源过渡消耗,表现出环境污染加剧的问题。对制冷空调能耗存在的问题分析可知,目前主要的问题是能耗过高以及环境破坏较大。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同时,建筑行业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建筑工程中,其运行能耗占到我国总能耗的1/4左右,其中的制冷空调能耗则占到了一半以上,此比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提高。文章对目前我国制冷空调的能耗现状以及制冷空调能耗问题进行介绍之后,重点研究目前比较常用的几种制冷空调节能减排技术,并对未来制冷空调能效标准的新发展进行展望,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希望提供一些借鉴,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 标签: 制冷空调 能耗 减排节能技术
  • 简介:摘要:虽然冷链设备都有商业化产品可以选择,但医院必须考虑药品作为特殊商品有其特殊的贮存要求,在充分了解各种冷链设备的技术特点前提下,结合各自医院的实际操作特点和存在的影响因素,在冷链建设质量保证、冷链设备选型、冷库建设、监控系统完善、防范温度控制异常和报警异常等方面仍需做出努力

  • 标签: 冷链系统 药品 记录仪 冷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口1,2-二氯丙烷(1,2-DCP)所致BALB/cA-nu小鼠急性肝损伤特点,为进一步亚慢性、慢性毒性及致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于2018年10月,将清洁级健康BALB/cA-nu小鼠随机分成5个染毒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一次性灌胃1,2-DCP 860、1 150、1 500、1 950、2 535 mg/kg,同时设立空白组和溶剂对照组(玉米油)。染毒后24 h内及时对小鼠眼球采血并取肝胆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LI)、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1,2-DCP染毒剂量的增加,小鼠肝细胞内微泡逐渐增多,炎细胞浸润增多,胆囊未见病理改变。与空白组和溶剂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小鼠血清ALT含量增高,860、1 150、1 950、2 350 mg/kg染毒组血清IL-6、TNF-β含量增高,1 950、2 535 mg/kg染毒组血清TNF-α和TBLI含量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性小鼠血清中ALT、TBLI、TNF-β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性小鼠血清中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1,2-DCP可能引起BALB/cA-nu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炎症因子表达升高,且雄性小鼠活化的炎性因子种类多于雌性小鼠。

  • 标签: 小鼠 1,2-二氯丙烷 肝损伤 谷丙转氨酶 血清总胆红素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类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制冷冻片微型载体(Strawtop)法与麦管法冷冻保存人微量精液的冻存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2018年5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助孕治疗的患者捐献的部分精液样本,比较自制Strawtop法与麦管法冷冻人精子复苏后的冷冻复苏率、DNA碎片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超显微结构和受精能力与胚胎发育情况。结果Strawtop法冻存人精子的冷冻复苏率(46.8%±17.1%)显著高于麦管法(23.1%±13.7%,P=0.001);与冷冻前(18.9%±11.6%)相比,麦管法(33.5%±15.0%)冷冻精子复苏后的DFI显著增加(P=0.019),而Strawtop法冻融人精子的DFI(23.4%±11.7%)与冷冻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5);Strawtop法对冷冻精子超显微结构的损伤低于麦管法;Strawtop法冻融精子、麦管法冻融精子和新鲜精子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和受精后48 h(第2日)的优质胚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rawtop法冷冻人微量精液冷冻复苏率高于麦管法,复苏精子的损伤较小,且复苏后无需离心洗涤即可直接用于ICSI,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无精子症 严重少精子症 微量精液冷冻 麦管法 Strawtop法
  • 简介:系统评价也叫系统综述,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方法,是指针对某一具体临床问题(如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护理等),系统、全面地收集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同时,随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的出现,系统评价还要及时更新,随时提供更新的知识和信息作为临床实践和研究的决策依据。

  • 标签: 系统综述 临床流行病学 临床研究 临床问题 严格评价 质量标准
  • 简介:发展了一种以果糖衍生物为手性辅基,高立体选择性合成(1S)-反式一环丙烷衍生物的方法。将手性辅基丙烯酰化再与叔胺反应生成铵盐,用碳酸铯处理生成叶立德中间体,引发环丙烷化反应。本论文提供了一种有效合成二取代或多取代手性环丙烷的方法。

  • 标签: 手性辅基 不对称合成 环丙烷化
  • 简介:摘要目的充分运行系统来验证系统各部件都能正常工作并完成所赋予的任务。方法恢复测试、安全测试、强度测试、性能测试。结果成功的系统测试保证了医院信息系统的质量。结论系统测试是系统设计完成后最后一个找出并纠正各种错误的机会,应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

  • 标签: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测试
  • 简介:摘要:医院信息系统(HIS)和病案统计管理系统是现代医院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医院管理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效地运用HIS系统和病案统计管理系统成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医院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简单讨论HIS系统与病案统计管理系统,深入探讨HIS系统与病案统计管理系统运用,以供参考。

  • 标签: HIS系统 病案统计 临床信息
  • 简介:摘 要:本文深度学习的基础上,针对人脸检测与识别模型在身份认证上的准确性和嵌入式系统算力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人脸监测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人脸检测、人脸姿态优选、人脸识别以及人脸监测系统设计四个方面,研究成果在医院病人行踪溯源中进行了应用。

  • 标签: 人脸检测 人脸识别 身份认证 姿态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