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比中美两国临床研究方法培训现状,介绍了美国在院校内与院校后较为全面的培训体系,对比探讨了中国在临床研究方法培训上存在的问题,即中国在校医学生没有接受临床研究专业课程培养,在其进入工作后也缺少专业精准的临床研究方法培训。这导致医生很难独立开展临床研究。因此,建议中国医学院校也需要系统建立面向本科和研究生的临床研究方法课程,系统培养医学生的临床研究能力。其次,根据开展临床研究的医生的层次,提出了不同层次的培训模式,以及科学引导现有的社会资源,从而为中国临床研究方法的提升给出一些参考,逐步提升临床医生独立负责开展临床研究的能力,推动国家医学水平。

  • 标签: 中美对比 临床研究方法学 培训资源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新成生物赛盟自免产品抗双链DNA抗体IgG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法)与A厂家已批准上市的同类产品针对临床样本进行对比试验研究,验证新成生物赛盟自免产品与已上市产品等效。方法选择B医院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55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9例,用新成生物赛盟自免产品与A厂家产品平行测定,观察其相关性。结果新成生物赛盟自免测定抗双链DNA抗体结果与A厂家测定结果作线性回归分析,相关系数R2=0.9683,相关性良好,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作Kappa系数检验,Kappa系数=0.921,与A厂家试剂有高度一致性。结论新成生物赛盟自免产品抗双链DNA抗体IgG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法)与A厂家已批准上市的产品具有等效性,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准确有价值的诊断指导依据。

  • 标签: 赛盟自免 抗双链DNA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线性回归 Kappa系数
  • 简介:摘要通过运用追踪方法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方法全面了解医院运行情况,评价医院管理体系、综合服务能力,查找隐患并进行分析、整改,落到实效,使护理服务质量得以持续改进,本文对追踪方法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总结探讨。

  • 标签: 追踪方法学 护理 质量 安全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随机对照试验是用于确证干预措施能否改善临床结局的金标准。但是诸多研究方法因素,都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本文将介绍荟萃流行病学,一种系统性探索研究方法对结果影响的研究,并综述样本量,分配隐藏和盲法,研究基金来源,和研究注册对试验结果影响的荟萃流行病学研究。并介绍适应性试验设计,一种更高效并有助于识别优效性干预措施的方法

  • 标签: 随机对照试验 荟萃流行病学 适应性试验设计 重症医学
  • 简介:摘要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的、系统性的传染病。近年来梅毒的发病明显上升,临床症状和体症也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梅毒检测方法尤为重要。本文对比多种梅毒检测方法,为不同要求下的血站筛查、复查、临床检验人员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性病 梅毒 诊断
  • 简介:人类的科学研究活动主要朝向两个方向:一是探索自然界,一是了解人类自身。在研究活动的过程中,由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参数和数据积累方式以及描述所研究规律的表达方式的不同,逐渐形成了界限分明的不同学科。一个成熟的学科应符合以下条件:明确的定义(包括内涵的排他性和外延的自限性),规范的参数配置和检测手段,稳定的方法(包括数据积累和度量的可重复性,结论论证的逻辑性),准确的规律性和规范的表达。自然界和人体自身的规律是复杂多样的,限于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发展水平,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认识只能是逐步深化的。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中,仅囿于古老、传统的方法研究,往往不能探究到客体的复杂规律。为了深人揭示内在规律,除了多学科的联合研究外,采用邻近学科的方法为本学科服务是科学研究方法发展中的一个方向。这种趋势使得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应运而生。森严壁垒的学科界限被打破,但学科方法的规则并未“破”,也不能“破”,即所谓“隔行不隔理”。在跨学科研究中,尤其要强调方法的严谨性、对结果解释的局限性、对概念和术语外延的限制性等原则。违反这些原则,所得结果会引起错误的判断,不当的推论又会引起错误导向。

  • 标签: 跨学科研究 研究方法学 研究活动 自然界 研究对象 检测手段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当前临床实践指南循证制定的方法现状。方法收集中华医学会2010~2012年公开发表的临床指南,以关键词"临床指南、实践指南"检索CNKI、VIP、WanFangData及中国临床指南文库网站(www.cgc-chinaebm.org/index.aspx),同时补充检索临床常见大病指南,而后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选取AGREEII量表中指南开发严谨性领域相关8个条目对纳入指南进行评分,符合评价指标者计1分,否则计0分。结果①共纳入22个国内循证制定的指南,其中13个是首版,9个是更新版,指南平均更新时间为3~5年。②纳入指南涵盖领域包括中风、糖尿病、慢性乙型肝炎、高血压和儿科营养等。③指南参考文献数在10~218篇不等,有9个指南共引用了24篇Cochrane系统评价,占总参考文献数的2.62%(24/916),引用Cochrane系统评价最多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南共7篇。④每个指南参与制定的专家人数在2~95人不等。⑤每个指南总页数在4~150页不等。⑥纳入指南评分在4~7分不等,推荐意见强度与证据质量相对应。但不少指南在检索方法、外部专家审阅和更新程序未清楚描述。结论循证制定临床实践指南是当前国内临床实践指南发展趋势,但指南开发方法的严谨性和报告规范等有待提高。Cochrane系统评价引用率较低。我们提倡指南推荐意见强度与证据质量水平相对应,同时应考虑国情、配套政策对实际操作性的影响。未来应注重对指南开发方法、报告规范、指南可及性及相关人员的规范化培训。

  • 标签: 循证医学 COCHRANE系统评价 临床指南 循证临床指南 制定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在痰标本细菌培养中,对本科自主创新的女性拭子研磨涂布痰标本预处理方法进行评价。方法收集我院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合格标本206份,采用直接接种培养法、二硫苏糖醇均质化法和女性拭子研磨涂布三种方法接种平板培养,观察培养结果,统计分离出致病菌的阳性分离率。通过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三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异。结果经预处理后接种培养法阳性率均比直接培养法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硫苏糖醇均质化法和女性拭子研磨涂布两种方法间比较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处理后的培养结果阳性率比直接接种培养阳性率高,女性拭子研磨涂布与传统的痰标本预处理方法(二硫苏糖醇均质化)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阳性分离率较高,而且女性拭子研磨涂布预处理痰标本方法操作简单,材料易得,不需要特殊试剂,成本低廉,省时省力,不容易被污染,处理后的标本几乎没有杂菌干扰,致病菌阳性检出率高,所以方法可行,便于临床实际操作,适合在细菌室预处理痰标本时推广应用。

  • 标签: 痰培养 预处理
  • 简介:摘要胆道闭锁以肝内外胆道系统进行性纤维性闭锁为特点,造成严重的胆汁淤积和胆汁性肝硬化,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导致死亡的肝疾病。在胆道闭锁的治疗中,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获得自体肝长期生存、改善临床转归及预后的关键因素。用于胆道闭锁的诊断学方法较多,各有优缺点,近年来一些新的诊断学方法和指标亦不断研发提出,本文对其进行综述分析。

  • 标签: 胆道闭锁 早期诊断 生物标志物 影像学诊断 产前诊断
  • 简介:就的课题成果进行方法追踪,逐一例析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系统方法、契合差异并用、专史断代、数学统计、文字学和临床验证等方法在课题研究中的实际运用.并藉此提出中医文献和中医学术理论的深度开掘有赖于多种科研方法的优化组合和准确切入.

  • 标签: 名医类案 方法学 研究 江Guan
  • 简介:<正>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主体时采用的手段,人们的认识水平高低与认识过程中采用手段有关。中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斗争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药的方法也在这个进程中不断提高与完善,表现出阶段性与层次性的特点。最初,中药治疗疾病的作用源自于它们的“四气五味”。然而,现代分析手段的介入,阐明中药的药效作

  • 标签: 方法学 中药研究 中药现代化 中药质量控制 中药复方 质量标准
  • 简介:大量的临床实践显示对偏颇体质进行调理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体质干预的效果需要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科学评价。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系列研究、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循证病例报告以及定性研究等。结合中医体质研究的特点,对以上临床研究方法在中医体质干预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中医体质临床研究者提供方法上的启示。

  • 标签: 体质 干预研究 评价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中药药剂质量的方式方法,为中药制剂质量优化提供保障基础。方法:对中药制剂的制作流程和操作工序进行探究分析,对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明确,并加以分析了解,然后借鉴其他优秀文献中提供中药制剂质量的控制方式方法,结合中药质量控制实际,给予制定针对性中药制剂重量控制方法,提高中药制剂质量保障。结果:通过综合分析发现,影响中药制剂质量主要因素包含,药制剂工艺、中药仓储条件、药物存储库房、中药药剂制药师专业水平等多方面。结论:要想保障中药制剂的整体质量,就必须要重视对中药制剂制药各环节流程的有效管理,加大审方管理力度,以为中药制剂的优质化提供基础保障。

  • 标签: 中药制剂 质量控制 方法
  • 简介:摘要全表型组关联研究(PheWAS)是一种反向遗传学分析方法,旨在研究哪些表型可能与给定的遗传变异相关联。随着生物医疗数据库和电子病历信息的开放获取,PheWAS已逐渐成为探索暴露因素与多种健康结局之间关联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同时探索某一种暴露与多种疾病表型之间的统计学关联的独特优势,从而有助于揭示多重因果关联以及各疾病间共同的致病机制。然而,PheWAS目前也面临诸多挑战。该方法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工具变量的选择是否具有代表性以及繁重的多重校正负担。此外,如何应用生物学知识阐释研究结果是PheWAS的另一重点问题。本文将围绕PheWAS方法进行概述,以期为后续更好地开展PheWAS提供思路和建议。

  • 标签: 全表型组关联研究 生物医疗大数据 电子化病历 多效性
  • 简介:目的:对MTT法肿瘤药物敏感试验的方法进行选择,旨在建立一种MTT肿瘤药敏试验的规范化操作流程。方法:MTT法测定K562细胞对抗癌药卡铂与紫杉醇的敏感性实验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在每孔K562细胞数为5×10^3(浓度为5×10^4个/ml)、药物作用时间48h、MTT20μl作用6h、单波长570nm处测OD值时,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较高,实验效果较好。结论:规范化的MTT肿瘤药敏试验可以为临床医师开展和实现化疗个体化提供较为可靠的实验依据。

  • 标签: 肿瘤 化学治疗 K562细胞株 MTT法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诺氟沙星胶囊药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分别测量三个批次的诺氟沙星胶囊样品的波长、线性关系、稳定性和回收率,然后分别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 HPLC法测量三个个批次的诺氟沙星胶囊药品含量。结果:使用紫外分光光度对三个批次的诺氟沙星测量结果分别为 96.24%、 98.14%和 97.98%,使用传统的 HPLC方法测量的药品含量分别为 96.38%、 99.03%和 97.24%,这两种方法测量出来的含量基本相同,根据统计学判断分析这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和 HPLC法对诺氟沙星胶囊含量的测量结果基本相同,而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更为简便、用时更短,成本更低,值得推广。

  • 标签: 诺氟沙星 药物含量 测定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诺氟沙星胶囊药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分别测量三个批次的诺氟沙星胶囊样品的波长、线性关系、稳定性和回收率,然后分别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量三个个批次的诺氟沙星胶囊药品含量。结果使用紫外分光光度对三个批次的诺氟沙星测量结果分别为96.24%、98.14%和97.98%,使用传统的HPLC方法测量的药品含量分别为96.38%、99.03%和97.24%,这两种方法测量出来的含量基本相同,根据统计学判断分析这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对诺氟沙星胶囊含量的测量结果基本相同,而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更为简便、用时更短,成本更低,值得推广。

  • 标签: 诺氟沙星 药物含量 测定方法
  • 简介:摘要:由于卫生部颁药品标准中对妇炎康复片的性状、鉴别等检查项目均做出的相关规定,因此本实验对国家标准中未做出规定的含量测定项目进行了相应的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对专属性、线性关系、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耐用性以及中间精密度的考察,建立了简便、快速、准确、稳定的测定妇炎康复片中三种芍药苷、橙皮苷、黄芩苷有效成分的含量的方法,能够有效地用于妇炎康复片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妇炎康复片 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 简介:卫生系统中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TheGradingof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andEvaluation,GRADE)系统是循证医学的最新进展,是当前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的国际标准之一,适用于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价和卫生技术评估^[1]。GRADE系统被逐渐介绍和引入中国,已有中文的系统评价和临床实践指南采用了GRADE系统。

  • 标签: E系统 方法学 临床实践指南 卫生技术评估 证据质量 卫生系统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精密度高、操作简便的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对临床标本中的TTVDNA进行定量检测。方法:设计针对TTV基因保守序列非转录区(UTR)的一对引物和一条荧光基团双标记探针。将PCR扩增所得的产物片段与PUCm—T载体连接并进行克隆,提取重组质粒以极限稀释法进行定量,作为定量检测的标准品。通过对重组质粒的测序来验证方法的特异性。通过与套式PCR—ELISA方法阳性检出率的比较,显示本方法的高灵敏度。在临床研究中,通过对36例丙肝患者及123例不同血清标志物阳性的乙肝患者,16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TTVDNA的定量检测,评估TTVDNA在不同人群中检出阳性率的差异显著性。此外还观察了乙肝患者不同血清ALT水平组别TTVDNA阳性检出率的差别。结果:本方法检测TTV—DNA的灵敏度高于基于ORFl的普通套式PCR—ELISA方法,重组质粒测序结果显示方法有很好的特异性;通过重组质粒标本梯度稀释检测显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2-7拷贝/ml;批间CV为13.2—16.0%,批内CV为6.5.0—11.3%。健康体检者、丙肝患者、乙肝患者三组人群的血清TTVDNA定量结果分别为10^4.11±0.97、10^3.91±1.07、10^3.89±0.99拷贝/ml;三组人群TTVDNA阳性检出率无差异显著性;且乙肝患者(TTVDNA+)血清ALT水平与TTVDNA载量无相关显著性(P>0.1);乙肝患者血清ALT异常与正常两组TTVDNA阳性检出率无差异显著性(P>0.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结果数据化,适合于临床实验室进行临床标本的TTV—DNA定量检测。

  • 标签: 荧光定量PCR 检测 TTV 方法学 临床应用 实验室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