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浅析成分制备过程发生血液外泄情况。方法 统计2019年~2021年成分制备科成分制备中血液外泄袋数,分析相关因素。结果2019年~2021年血液外泄总发生率0.102%,其中2019年为0.097%、2020年为0.107%、2021年为0.102%。经过分析主要的原因包括:离心后导管热合口漏、离心前袋渗漏、离心后袋破损。结论 成分制备过程发生血液外泄与众多因素相关,需要有针对性的加强管理,才能减少血液外泄。

  • 标签: 成分血制备 血液外泄 离心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辐照血液各种成分在临床的应用情况。方法 分析2021年7月-2022年6月中心血站辐照血液各种成分在临床治疗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对比2021年7-12月、2022年1月-6月两个时间段内辐照血液各种成分用于临床的差异。结果 2022年1月-6月中心血站辐照血小板成分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比率为7.16%,2021年7-12月为2.11%,2022年上半年较2021年下半年显著增加,p<0.05;2022年1月-6月中心血站辐照血红细胞成分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比率为2.05%,2021年7-12月为0.63%,2022年上半年较2021年下半年显著增加,p<0.05。结论 辐照是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重要方法,在临床输血中,辐照血液各种成分在临床的应用比率逐渐增高,表明一线临床医师对辐照的较为认可,辐照在临床中的应用将会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

  • 标签: 中心血站 辐照血 血液成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辐照血液各种成分在临床的应用情况。方法 分析2021年7月-2022年6月中心血站辐照血液各种成分在临床治疗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对比2021年7-12月、2022年1月-6月两个时间段内辐照血液各种成分用于临床的差异。结果 2022年1月-6月中心血站辐照血小板成分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比率为7.16%,2021年7-12月为2.11%,2022年上半年较2021年下半年显著增加,p<0.05;2022年1月-6月中心血站辐照血红细胞成分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比率为2.05%,2021年7-12月为0.63%,2022年上半年较2021年下半年显著增加,p<0.05。结论 辐照是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重要方法,在临床输血中,辐照血液各种成分在临床的应用比率逐渐增高,表明一线临床医师对辐照的较为认可,辐照在临床中的应用将会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

  • 标签: 中心血站 辐照血 血液成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选取70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入院时、术后第1、2、3天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分别为(51.6±3.1)、(16.7±1.7)、(19.5±2.1)、(20.8±2.3)pg/ml,血清钙分别为(2.381±0.013)、(2.105±0.023)、(2.071±0.020)、(2.074±0.020)mmol/L。术后血清PTH明显低于入院时,术后第1天下降百分比>82.00%时出现低钙症,下降百分比>88.35%时出现低钙症状。PTH在术后第3天开始恢复,而钙的恢复时间滞后于血清PTH。术后第1天血清PTH下降程度可作为术后出现低钙症或低钙症状的预测指标,为术后是否需要补钙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输血治疗中应用成分,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输血治疗(输入悬浮红细胞),观察组应用计划性输血方案(输入成分)。比较两组的首次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以及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首次止血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0%,再出血率为3.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35%,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HCT、Hb、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输血治疗中应用成分能够提高止血效果,减少再出血发生,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成分血 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透高磷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我院透高磷症患者96例,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试验组(优质护理),各43例,对比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更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措施对于透高磷症患者,有着更好的干预效果,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 标签: 护理干预 血透高磷血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透患者磷水平、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长期透患者64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32例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后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并对比分析不同的干预效果。结果 磷水平,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综合护理 长期血透 生活质量 心理状况 血磷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临床透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短信精准招募策略在高校献血者招募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自2021年起运用短信精准招募的方法招募高校献血者,比较数据并分析。①在2021年1至6月的高校不通过智能区域短信平台进行短信激励,在2022年1至6月通过智能区域短信平台进行短信激励,分析其对高校献血人数、献血量、日均献血人次和日均献血量的影响,②2021年在四所高校进行随机抽取献血者进行承诺试验,并进行跟踪比较承诺组和未承诺组在1年内的重复献血率。结果 不同条件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应用短信精准招募策略招募高校献血者,可以促进献血者保留,保障临床血液供应。

  • 标签: 短信 精准招募 无偿献血 承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腺切除术后低钙症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甲状腺切术的3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22例;手术时的中位年龄为12岁(6~17岁)。分析手术方式、病变类型、原位甲状旁腺保留数(parathyroid glands remaining in situ,PGRIS)评分、围术期钙、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等低钙症的危险因素。结果病理改变为滤泡/乳头状甲状腺癌81.1%(30/37),结节性甲状腺肿13.5 %(5/37),Graves病5.4%(2/37)。32.4%(12/37)的患儿行颈部中央组淋巴结清扫,16.2 %(6/37)的患儿行颈部中央组+侧方组淋巴结清扫。10.8%(4/37)的患儿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40.5%(15/37)的标本中发现≥1个甲状旁腺腺体。29.7%(11/37)术后24 h内出现低钙症,16.2%(6/37)出现低钙症的临床症状。单因素分析提示手术方式、PGRIS评分、甲状腺最大径、术后2 h的PTH、术后24 h的PTH与术后低钙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无永久性低钙症发生,6个月后钙和PTH均恢复正常。结论儿童甲状腺切除术后低钙症的发生率较高,且均在术后24 h内发生。颈部中央组+侧方组淋巴结清扫、PGRIS评分低和术后2 h的PTH降低是术后低钙症的危险因素。术后2 h监测PTH可帮助预测低钙症的发生。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低钙血症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输血病人受者和供者交叉配技术。对病人红细胞输注前进行“交叉”配试验,试验方法为混装检测,对检测结果与常规交叉配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分析混装交叉配试验对临床输血标本的检测结果是否相容,达到省时、节约成本、保障临床输血安全的目的。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一年期间的200例受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进行常规盐水交叉配和低离子凝聚胺技术交叉配,每组100例。观察两组交叉配相容率。结论 研究组和对照组相容率分别为99.00%、98.00%。研究组和对照组交叉配一样达到输血相容性检测的目的,同型输注:相容。相容性检测效果(P

  • 标签: 红细胞 交叉配血 混装 省时 节约 安全
  • 简介:摘要:根据我国卫生部门针对采血机构的管理内容,应该全面的掌握各个储点的主要工作状况,充分的落实《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以及《血站管理办法》内容,加强用血的管理质量,提高供的安全性,保证供程序有序的进行。在临床当中用血时可以充足及时的进行供应,针对血站的储点采用网络管理的形式能够提高血站的管理质量,本文以血站储点供网络管理为主要内容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 标签: 血站 储血点 供血 网络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合理使用成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应用输血申请单输血,观察组则为输血科参与输血方案制定。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结果 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对比存在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对比存在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合理使用成分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合理使用成分血 输血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成分制备过程中各环节血液损耗原因与控制措施。方法 本次将本站2021年1-12月制备审核报废的100袋成分纳入研究,分析成分制备过程中各环节血液损耗原因,然后提出相关控制措施。结果 本次100袋在制备过程中各环节发生血液损耗的成分,报废血液损耗的主要原因为:脂肪(66.00%)、溶血(23.00)、血液凝块(5.00)、离心破碎(4.00)、其他渗漏原因(2.00)。 结论 成分制备过程中各环节血液损耗原因较多,需实施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使成分制备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 标签: 成分血制备 血液损耗 原因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互动式护理对透高磷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笔者选择46例透高磷症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实验组、对照组分别采用互动式护理、常规护理,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组间数据。结果:比较对照组患者得出,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护理后数据、知识评分、生化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前数据,P>0.05。结论:互动式护理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透高磷症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 标签: 血透高磷血症 互动式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即时检测血糖仪检测指尖和静脉的血糖结果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计81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展开分组,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运用即时检测血糖仪检测静脉,观察组运用即时检测血糖仪检测指尖,比较血糖值与偏移量。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糖值显著较高,偏移量观察组显著较低(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运用即时检测血糖仪检测指尖和静脉的血糖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即时检测血糖仪检测指尖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即时检测血糖仪 指尖血 静脉全血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的锌水平,并观察其补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所有患儿均进行血锌水平检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应用葡萄糖酸锌治疗。比较不同年龄段患儿水平锌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本组86例患儿,不同年龄段患儿的锌水平与正常范围相比均偏低。观察组患儿临床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为74.42%,差异明显(P<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存在缺锌情况,给予患儿补锌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血锌水平 轮状病毒性腹泻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