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扬对人工流产术患者麻醉深度和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自愿接受人流流产术终止妊娠的初产妇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扬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深度及镇痛效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诱导后脑电双频指数(45.26±6.34)高于对照组(34.22±5.32),观察组丙泊酚总使用量(121.34±10.33)mg少于对照组(154.32±12.34)mg,观察组的体动率为38.70%(12/31)低于对照组77.41%(24/31),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采用扬进行麻醉诱导,可有效控制患者的麻醉深度与术中体动反应,减少丙泊酚的使用量。

  • 标签: 诺扬 人工流产术患者 麻醉深度 镇痛效应
  • 简介:如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多寄存于人或动物肠道,主要感染对象是儿童。如病毒目前已被欧美国家公认为是导致成人病毒性腹泻及急性胃肠炎的首要病因,在儿童病毒性腹泻中仅次于轮状病毒。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畏寒、肌肉酸痛等,儿童患者呕吐症状普遍,成人患者以腹泻症状为主。

  • 标签: 诺如病毒 急性肠道传染病 病毒性腹泻 肠道病毒 轮状病毒 感染性腹泻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头孢米在感染性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并对药物的优势和不足进行评价。 方法: 选取 我院 2016 年 5 月 ~2017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104 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头孢米)和对照组(阿奇霉素)各 52 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96.15% > 84.62% )相对更高( P < 0.05 ),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相对更短( P < 0.05 ),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相仿( P < 0.05 )。 结论: 头孢米是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有效药物,能够更快、更好的减轻和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容易一定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需要在治疗中,对用药方法和用药剂量予以合理的把握。

  • 标签: 头孢米诺 临床应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锐30与和灵30R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于我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6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和灵30R治疗,观察组用和锐30治疗;将两组患者各项研究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和锐30治疗的效果显著,患者血糖水平控制良好,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诺和锐30 诺和灵30R
  • 简介:知蜂堂普宁思蜂胶胶囊,以有“紫色黄金”之称的蜂胶为主要原料,采用获得国家专利的提纯技术精制而成,既保证了蜂胶中有效成分得到完全提取,

  • 标签: 蜂胶胶囊 行业 国家专利 有效成分
  • 简介:大多数的Meta分析都会用到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中的一种,固定效应模型假设所有的纳入研究拥有共同的真实效应量,而随机效应模型中的真实效应随纳入研究的不同而改变。运用的模型不同,所得到的合并后的效应量均数值也不相同,这不仅体现在效应量的均值上,更多的体现在每个纳入研究权重的分配上,本文主要目的是深度解剖两种模型以及两种模型的假设,区分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并通过两种模型计算每个研究所占的权重和合并后效应量的均数值,最后指出并比较其优缺点。

  • 标签: 随机效应模型 固定效应模型 效应量 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药药剂头孢米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和75例泌尿系感染患者,共1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头孢米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西药药剂头孢米在临床中对泌尿系感染有影响,其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3例。结论头孢米治疗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疗效确切,杀菌效果显著,但是易发生过敏等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应密切注意。

  • 标签: 西药药剂 头孢米诺 临床运用
  • 简介:自20世纪中叶发现第一个喹酮类抗菌药萘啶酸以来,目前该类药物已发展至第四代,以氟喹酮类为代表,表现出更强的抗菌作用和更广的抗菌谱,其市场占有率仅次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但随着该类药物临床广泛使用,耐药问题频现,同时也发现部分氟喹酮类药物具有心脏毒性、肝脏毒性和光毒性等不良反应,致其应用受限。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耐药问题 肝脏毒性 萘啶酸 光毒性 抗菌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喹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50例服用氟喹酮类药物治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点。结果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是促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氟喹酮类药物;氟喹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多种多样,涉及到运动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肝胆系统、胃肠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及其附件等,还有患者同时会合并有多种不良反应出现;氟喹酮类药物静脉注射给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口服给药,差异显著,P<0.05。结论氟喹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多种多样,临床用药时,要对其适应征进行严格掌握,并且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对用药安全性进行有效确保。

  • 标签: 氟喹诺酮 不良反应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喹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中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抽取我院84例临床患者进行研究,对使用喹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头痛,失眠,情绪反常不良反应由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出现39例,占总例数46.43%,皮肤组织出现红斑,过敏和皮疹等不良反应24例,占总例数28.57%,喹酮类抗菌药物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居多,其次是皮肤组织不良反应。结论对喹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要严格遵守用药原则,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对药物的剂量和滴注速度进行合理的调整,用药前后要加强护理,同时用药时要时刻注意,并观察患者反应,保证喹酮类抗菌药在临床中的安全性。

  • 标签: 喹诺酮类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伊舒对呼吸系统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随机抽签法将12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抗生素+吸氧)治疗,观察组则加用伊舒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患者总有效率(98.33%)明显好于对照组(81.67%)(P<O.05);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及过敏反应情况多与对照组(P>O.05)。结论采用伊舒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效果明确,安全性高。

  • 标签: 呼吸系统 伊诺舒 保护作用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牙周炎采用米环素辅助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6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实施常规治疗方案者设定为对照组,辅助外加米环素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各组34例患者,不同方案治疗28天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牙周附着水平(AL),评估方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PLI、GI、AL均比较优,且观察组以97.06%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慢性牙周炎患者使用常规方案的同时,辅助米环素治疗,可加快症状的缓解,增进治疗总有效率,故更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米诺环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西药药剂头孢米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和86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的年龄将其分别分为未成年组和成年组,每组43例患者。观察对比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呼吸道感染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86%,泌尿系统感染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69%;呼吸道感染组未成年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2%,成年组为13.95%,泌尿系统感染组未成年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成年组为13.9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药剂头孢米杀菌效果显著,但是容易发生不良反应,临床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在使用前应进行皮试,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

  • 标签: 西药药剂 头孢米诺 临床应用
  • 简介:如病毒(NoVs)是引起人感染性胃肠炎和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通常会造成群体性的暴发疫情,给患者造成心理恐慌,同时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然而,NoVs尚不能在体外培养、基因型众多且容易变异,导致NoVs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研究进展缓慢。随着病毒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深入,NoVs基因组结构、复制特征、致病机制以及机体的免疫应答等方面已取得新的突破。本研究在介绍NoVs基因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着重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将近些年有关NoVs发病机制、体内外模型、感染的诊断以及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和展望。

  • 标签: 诺如病毒 衣壳蛋白 发病机制 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米环素软膏在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将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慢性牙周炎治疗的106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意愿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各有患者53例,常规组患者给予慢性牙周炎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盐酸米环素软膏。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附着水平、牙龈指数、牙齿松动度和牙周袋深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慢性牙周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米环素软膏提高了临床效果,改善了患牙的附着水平、牙龈指数、牙齿松动度和牙周袋深度,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慢性牙周炎 牙齿松动度 牙周袋深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氟喹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并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氟喹酮类抗菌药物的用药安全。方法将我院ADR收集中心选取从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接受喹酮类抗菌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14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和分析。结果在采用了氟喹酮类抗菌药物治疗的145例患者当中,主要包含3种氟喹酮类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为75例(51.7%)、环丙沙星为37例(25.5%)、加替沙星为33例(22.8%);

  • 标签: 氟喹诺酮类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卡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7年收治的10例卡菌感染病例为观察组对象进行研究,同期选择卡菌体健病例10例为对照组。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病例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例卡菌感染病例中,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咯血、气促、胸痛、咳痰、咳嗽、发热等;主要体征为胸腔积液、肺部呼吸音粗、凹陷性水肿、肺部湿性啰音等。其中两组凹陷性水肿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诊断治疗,研究组治愈4例(40.0%),未治愈6例(60.0%),而对照组治愈10例(100.0%),两组治愈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无显著异质性,且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经诊治患者愈后异质性显著,而治疗此类患者的首选药物仍然为复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

  • 标签: 诺卡菌 感染病例 临床特点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药学干预在喹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影响中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我院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所接收的60例使用喹酮类药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将这些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对其进行一定的药学干预,然后将两组患者使用喹酮类药物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指导临床药物的运用。结果在对照组中,显效的有6例,有效的有20例,无效的有4例,总有效率为87%;在实验组中,显效的有10例,有效的20例,无效的为0,总有效率为100%,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值<0.05,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喹酮类药物治疗中进行一定的药学干预,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药学干预 喹诺酮类药物 临床应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小水囊联合利凡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期妊娠引产患者6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进行引产,观察组患者给予小水囊联合利凡进行引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宫缩开始时间(24.5±9.7)h、胎儿及胎盘娩出时间(9.2±4.1)h、总引产程时间(22.5±3.6)h及阴道出血量(91.5±18.6)ml等各项引产手术指标,均好于对照组患者的宫缩开始时间(36.7±10.8)h、胎儿及胎盘娩出时间(12.3±5.4)h、总引产程时间(46.8±5.3)h及阴道出血量(109.2±22.1)ml,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水囊联合利凡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小水囊 利凡诺 中期妊娠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