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10年~2013年我科收住大面积烧伤患者10例,针对大面积烧伤制定护理计划,给予护理实施,10例患者治愈出院。

  • 标签: 大面积烧伤护理
  • 简介:上肢小面积Ⅱ°烧烫伤临床多见,治疗重点在于预防及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皮肤的自身修复。目前治疗方法很多,疗效评价不一,我们将近3年收治的烧伤面积在20%以下的Ⅱ°烧伤患者,随机分组,以目前常用的4种治疗方法进行对比治疗,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 标签: 小面积Ⅱ°烧伤 治疗方法 上肢 创面感染 自身修复 疗效评价
  • 简介:目的测量正常颈曲、腰曲的弓形面积,为临床观察颈、腰曲变化提供数据。方法按Borden法和seze法的标准,测出正常颈曲和腰曲,然后按数学几何学扇形面积计算公式,即S弓形=πr^2α/360°-1/2Lh计算出正常的颈曲、腰曲的弓形面积,并统计正常颈曲126例,正常腰曲114例,经统计学处理得出均值和标准差。结果正常颈曲弓形面积为均值X14.10cm^2标准差S2.86cm^2)正常腰曲弓形面积为均值X32.36cm^2(标准差S5.26cm^2)。

  • 标签: 颈曲 腰曲 弓形面积 正常颈曲弓形面积 正常腰曲弓形面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近地面臭氧污染的研究现状,探索研究趋势与方向,为今后空气污染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于2020年1月,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科学引文索引(SCI-E)数据库为数据源,以TS=(("Tropospheric Ozone" OR "Low Level Ozone" OR "Ground Level Ozone")AND("Air pollution*" OR "Air quality"))为检索式,对2019年12月31日前发表的关于近地面臭氧污染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共纳入文献2 084篇。运用文献计量学研究和可视化分析工具对全球近地面臭氧污染研究的年代、学科、期刊、资助情况、机构、国家和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论文累积发表量以y=0.05x3+0.80x2+0.74x+4.55(R2=0.999,P<0.01)的三次函数模式增长;发文量最多的学科是生态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s ecology),共1 401篇(67.23%);《大气环境》(Atmospheric Environment)是发文量最多的期刊(332篇,15.93%);美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44.67%,931/2 084),中国居于第2位(17.13%,357/2 084),中国有80.39%(287/357)的论文有资助信息;发文量前10位研究机构中,分别有7所和2所隶属于美国和中国;源解析和人类健康等是近5年出现的高频关键词。结论近地面臭氧污染研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美国在该领域居于领先地位,中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污染源解析和人类健康效应研究是新的研究方向。

  • 标签: 臭氧 空气污染 文献计量学 VOSviewer Citespace
  • 简介:摘要采用暴露疗法结合抗休克、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各种大面积烧烫伤25例。均痊愈出院,效果满意。本文着重从创面处理、营养支持治疗及心理治疗等方面进行经验总结,供临床烧伤工作者参考。

  • 标签: 大面积烧伤 暴露疗法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强对流天气是一种杀伤性较大的灾害性天气,常伴有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局部强降雨,具备突然性强、天气剧烈以及破坏力极强等特点,该类天气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而且还会给地面测报工作带来严峻的考验。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西藏自治区南木林县气象局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实际,对雷雨、冰雹、大风以及龙卷风等几种强对流天气下的地面测报工作要点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几点完善地面测报工作的建议,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

  • 标签: 强对流天气 地面测报 工作要点 分析
  • 简介:摘要依据浙江临安2004对大气近地面臭氧跟其四个前体物浓度变化观测数据,对长江三角洲本地站臭氧浓度和前体物浓度日变化、月变化、周末效应和各污染物出现频率等研究,分析臭氧浓度变化与其前体物、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临安近地面O3浓度存在着较明显日变化规律,且呈单峰型;工作日近地面臭氧浓度高于周末;前体物浓度与臭氧浓度变化呈负相关,臭氧在不同浓度出现频率规律与其前体物基本呈一致臭氧浓度变化也受该区域气温、云量等气象条件影响。

  • 标签: 临安 夏季臭氧浓度 前体物 频率 气象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空中交通拥挤问题的日益严重,飞机的地面等待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地面等待的做法是在目的地机场预计将出现拥挤的时候推迟飞机的起飞时间,因为对于飞机来说在地上等待比在空中等待更经济和安全。

  • 标签: 空中交通管理 指派问题 地面等待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观测工作逐渐朝着自动化观测的转变,在增强气象观测数据时效性和准确性的同时,也对气象观测的整体效率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很容易影响地面观测数据文件质量。基于此,本文结合哈密市十三间房气象站开展地面测报工作的实际,在分析影响地面观测数据文件质量因素的同时,重点给出了几点提升地面观测数据文件质量对策,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

  • 标签: 地面观测 文件质量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大面积烫伤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护理干预方式和基础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治疗后患儿的整体恢复情况以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评定。结果整体治疗效果,观察组总优良率为92.5%,对照组总优良率为75.0%,观察组整体效果明显更佳;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患儿家长总体满意率为90.0%,对照组患儿家长总体满意率为71.9%,观察组优势比较明显,以上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大面积烫伤在治疗的同时采用护理干预方式进行全程、全面护理,对于提高患儿的整体治疗效果具有明显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大面积烫伤 治疗效果 护理体会
  • 简介:面积深度烧伤后治疗面临的难题之一是创面覆盖.微粒植皮术[1]应用以来,比较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我科自1993年1月至2004年6月应用微粒植皮术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3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烧伤 微粒植皮
  • 简介:蟑螂已成为危害新疆城市的主要害虫之一,常规的防治方法,其效果越来越差,目前,由于不科学,不合理地使用杀虫剂,滥用和随意提高杀虫剂的浓度,使蟑螂的抗药性日趋严重,导致了蟑螂防治的恶性循环,防治工作难度较大,对杀虫剂抗性水平越来越强,已成为灭蟑的主要难题。为探索适口性好,经济有效的灭蟑方法,我们对毒饵灭蟑进行了研制和效果观察。

  • 标签: 灭蟑效果 毒饵 蟑螂防治 面积 杀虫剂 恶性循环
  • 简介: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的综合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1日至2005年1月1日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共93例,以1999年1月1日为界分成两组,之前的49例为A组,之后的44例为B组。A组治疗方法较为局限,B组应用新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休克期快速补液,早期胃肠道营养,早期大面积切削痂手术,功能部位早期大张自体皮覆盖,早期进行系统功能锻炼等。比较两组补液量、切削痂时间及面积、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结果与A组相比,B组补液量明显增加(P〈0.01),切削痂时间提前、面积增加(P〈0.05),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缩短(P〈0.01)。A组发生并发症27例,B组15例;A组死亡12例,分别死于烧伤脓毒症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B组死亡4例,分别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烧伤脓毒症2例、呼吸道大出血窒息1例。B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A组(P〈0.05)。结论大面积烧伤的综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烧伤
  • 简介:开水、火焰、电弧都可造成小儿烧伤,最常见的是开水烫伤,由于小儿与成人的生理机能有所不同,所以在治疗、护理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过对140例患儿的护理,体会到小儿患者疼痛耐受性差,神经系统功能尚不健全,病情变化快,较成人重。故加强病情观察,密切注意输液速度,保持创面外敷料干燥,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护理工作。达到尽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使其平稳度过休克期,提高小儿烧伤治愈率。

  • 标签: 休克期 护理 病情变化 小儿烧伤 大面积烧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3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的病人,其中大脑半球梗死11例,小脑半球梗死2例。结果依据GOS预后评分进行预后判断恢复良好3例,中残5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结论外科手术可降低大面积脑梗死的死亡率,使大部分病人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大面积脑梗死 外科手术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