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结合当前医疗机构伦理审查实际情况,通过学习国内外医院伦理委员会管理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和创新,不断探索有效的管理机制,促进伦理审查的发展。同时,拓展伦理委员会在医患关系、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将伦理管理融入医疗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医学伦理的人文色彩,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下,推动大型公立医院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 标签: 伦理 管理创新与实践
  • 简介:摘要基因编辑技术是利用生物体DNA链自然解旋断裂后修复等原理而衍生出来的一种碱基对编辑技术。利用基因编辑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生物体蛋白质表达进而改变生物体的性状。因此,该技术自发明以来便备受重视。在具有广阔应用价值的同时,我们同样不应忽视其可能的发展弊端,正如“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背后所反映出的伦理性、安全性等相关问题等。因此,做到对这一技术全面了解,谨慎利用才是进一步发展该技术的关键。

  • 标签: 基因编辑 CRISPR-Cas9发展 技术伦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士接受护理伦理学教育的情况以及护理伦理学知识水平。方法本次数据分析研究目标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纳入于本院就职的39名临床护士,以问卷调查方式研究临床护士接受护理伦理学教育的情况以及护理伦理学知识水平。结果数据研究显示,不了解比例28.21%、基本了解比例43.59%、非常了解比例28.21%。在学校接受过系统教育占据71.79%;继续教育中接受过系统教育占据20.51%;医学培训中接受过系统教育占据5.13%;未接受过系统教育占据2.56%。缺少指导作用比例10.26%、有指导作用比例33.33%、存在积极指导作用比例56.41%。以伦理讲座形式学教育占据35.9%;以伦理查房形式教育占据15.38%;以小组讨论或者案例分析形式教育占据46.15%;以其他形式教育占据2.56%。结论医院需要对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学教育予以高度重视,有利于提升床护士的伦理素质,且构建护理伦理委员会,给予临床护士更多的伦理帮助。

  • 标签: 临床护士 护理伦理学 伦理学教育
  • 简介:摘要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医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由于医疗新技术存在一系列消极作用,加强、规范医疗新技术的道德伦理建设势在必行。原国家卫生部将医疗技术应用分类、分级管理办法分为三类,新技术的道德伦理审查举足轻重。我院申报医疗新技术的伦理审核流程虽严格,但由于时间紧迫性逐渐流于形式,必须建立信息化平台、加强伦理教育及监管。信息化平台密切观测技术申报动态,加强教育提高伦理意识和审核质量,规范运作。

  • 标签: 医疗技术,伦理审查,信息化平台,人文教育
  • 简介:在当下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形势下,网络已经慢慢地渗透到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生活的诸多领域,进而成了传播社会舆论和发布信息的放大器。网络舆情是民众态度倾向的表征,假如不对网络舆情管理中涉及的伦理问题进行科学防控的话,极有可能将其转化并形成危机,甚至网络舆情管理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还会爆发民众性的情感危机。基于此,加强对网络舆情管理伦理问题与措施的探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就主要围绕网络舆情管理的伦理问题与措施相关的内容进行探讨和分析。

  • 标签: 网络舆情 伦理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度烧伤护理中需关注的伦理问题及处置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30例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切削痂、植皮等手术,分析护理过程中常见伦理问题,并运用伦理学知识制定相应解决措施。记录患者预后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30例重度烧伤患者中,预后良好29例,1例死亡,护理满意度93.33%。结论患者面对功能丧失及毁容而出现的精神压力、伤情与预期值差距较大、治疗费用昂贵、护患矛盾等重度烧伤患者护理过程中常见的伦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伦理学知识制定相应对策,可促进康复,改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重度烧伤 护理 伦理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护理管理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层面的管理,护理管理伦理越来越受到伦理学界和医疗业界的关注。护理管理离不开伦理伦理通过护理管理实践体现其实践价值。护理管理者在护理管理实践中应将伦理道德原则引入护理管理实践,从而内化护理管理伦理理念,加大护理管理伦理原则的贯彻力度,以便促进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

  • 标签: 护理管理伦理 实践路径
  • 简介:讨论优生健康检查中的伦理思考,同时结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育龄夫妻参与积极性不强,或风险评估不到位,专业技术人员认证体系等问题,提出新的优生健康检查必须遵循自愿、知情同意、保密等医学伦理原则,为孕前检查服务机构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伦理思考 健康伦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受人们饮食习惯和工作压力增加的影响,诸多慢性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升高之势,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我国居民的健康指数也在不断下降。为了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解决,实施必要的医疗体系改革便显得尤为急迫和重要。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医疗体制改革中的一项措施,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具有积极和促进作用。基于此背景下,本文特就现阶段家庭医生签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展开探究。旨在为该措施今后更好的执行,提供可借鉴和参考价值。

  • 标签: 签约 家庭医生 社区居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间我区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60例)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家庭干预,家庭干预内容包括心理干预、行为干预、改善饮食习惯、适量的身体锻炼。对照组(60例)只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高血压患者经过家庭干预,在血压控制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只进行健康教育的患者情况。试验组患者血压控制率提高36.66%,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率提高了6.67%,试验组血压总控制率为76.67%,对照组患者为51.67%。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都有很多不良的生活方式,经过家庭干预可明显减少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高血压血压控制情况,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便于推广。

  • 标签: 家庭干预 社区高血压患者 家庭生活方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评价对高血压患者家庭管理提供家庭医生制服务的效果。方法对照组使用传统高血压管理模式,观察组使用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血压防治知识普及率、家庭医生制服务知晓率、家庭医生制服务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家庭管理提供家庭医生制服务,能对高血压患者的家庭管理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

  • 标签: 家庭医生制 高血压 家庭管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近些年基因检测及治疗、干细胞治疗、遗传生殖学科等高新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不但使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更加纯熟,也是医院发展的综合体现1,这些高新技术的实际运用能给民众的健康资料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是推进医疗事业发展的驱动力。同时,国家对科研项目给予了高度关注,科研经费持续投入,临床研究项目随之增长。但可能因为基础研究不完整,医疗技术不标准,介入药物或者手段质量不一,监督管理部门松懈等原因而导致受试者需要承担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同时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这些伦理争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

  • 标签: 临床试验 医学伦理学 伦理委员会
  • 简介:摘要腹膜透析具有较多的优势,例如快捷、简单、方便等,目前这种治疗措施应用在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患者的治疗中。腹膜透析以居家治疗为主,本研究通过对腹透患者实施有效的家庭护理,提高患者依从性,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 标签: 腹膜透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归纳腹膜透析患者的家庭护理方法,为终末期肾病患者切实获取到最佳临床治疗干预效果创造支持条件。方法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将46例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居家终末期肾病患者选做研究对象,针对所有入选患者均实施系统化的家庭护理支持干预,总结归纳患者实际获取的临床结果。结果本组入选患者经由接受系统化家庭护理干预,其腹膜透析治疗过程均获取较好预期效果,生存质量实现了显著改善优化。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46/46)。结论为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干预的终末期肾病居家患者展开系统化的家庭护理支持干预,能支持和确保患者获取到良好优质腹膜透析治疗效果,优化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腹膜透析 家庭护理 临床效果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医生对失独家庭进行健康评估及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本镇25户失独家庭进行健康状况评估,通过分析的结果制定详细的健康干预计划,比较失独家庭人员干预前与干预后各项指标及生活质量的改善(观察期6个月)。结果干预后失独家庭的身心健康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也获得了提高。结论家庭医生对失独家庭的健康评估及评估后的干预非常有效。

  • 标签: 家庭医生 失独家庭 健康状况评估及干预
  • 简介:【目的】探索以家庭为单位的"1+1+1"家庭医生双签约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从健康到康复的全科医疗服务。【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居委会,确定试点家庭,选拔优秀的家庭医生,落实签约服务,细化工作流程,提供优质的签约服务,探索"1+1+1"家庭医生双签约服务工作。【结果】以家庭为单位的"1+1+1"家庭医生双签约服务,可提升家庭医生诊疗和健康管理水平,促进分级诊疗,方便病人就医。同时,也可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活动参与率、就医依从性及满意度。【结论】家庭医生双签约服务试点工作,规范了家庭医生团队的医疗服务工作,推进了分级诊疗,加强了健康管理,有利于提升全人群医疗服务水平。

  • 标签: 家庭医生 “1+1+1”签约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家庭管理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患者例数为100例,其研究时间选择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社区卫生服务,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各项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同时还能提高患者自我的管理程度,保证患者的健康。

  • 标签: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社区糖尿病 家庭管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