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至成年期腰围身高比(WHtR)变化轨迹与成年期高血压发生风险的关联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基于1991—2015年共9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资料,利用组基轨迹模型识别我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 794例7~40岁人群儿童至成年期WHtR变化轨迹,将≥18岁人群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或舒张压≥90 mmHg或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定义为成年期高血压,采用泊松回归模型分析不同WHtR变化轨迹与成年期高血压发生风险的关联性,采用“E-value”方法评估未观测混杂因素对结果稳健性的影响。结果基于组基轨迹模型共识别出3个轨迹组:持续正常组750例(41.8%),慢速增长组958例(53.4%),快速增长组86例(4.8%);3组成年期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2.1%、4.7%、14.0%(P<0.001)。慢速增长组(RR=1.94,95%CI:1.12~3.36)与快速增长组(RR=5.70,95%CI:2.65~12.24)发生成年期高血压的风险均显著高于持续正常组(均P<0.05),研究结果比较稳健(E-value=3.29、10.88)。结论儿童至成年期WHtR变化表现为不同的轨迹特征,WHtR增长与成年期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呈正向关联。

  • 标签: 儿童 成年人 腰围身高比 高血压 轨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年患者心脏术后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100例心脏手术后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并发症发生率、满意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的应用,可降低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率,可推广使用。

  • 标签: 成年患者 心脏手术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 作者: 李果
  • 学科: 医药卫生 > 骨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5期
  • 机构:巴中市中心医院,四川巴中 636000
  • 简介:小李今年29岁,为某外卖公司配送员,近日因雪天路滑而跌倒,右腿受到电动车压迫,出现行动受限问题,路人发现后,立即拨打120,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对小李进行细致检查未发现出血点,小李自述右腿疼痛明显、有肿胀和灼烧感,医生考虑发生骨折。进入医院后,医生对小李生命体征进行全面检查,如体温、心率、血压等,未发现明显异常,同时对心肝肺等重要脏器进行筛查,均正常,最终通过X线、CT等检查诊断为骨折。结合小李病况,医生建议其选择保守治疗,包括复位、固定等,病情稳定后,小李需要配合医生开展康复训练,加快恢复速度。那么成年人骨折后该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 标签: 成年人;骨折;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现如今,社会上有关“亲子鉴定”的现象屡见不鲜,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鉴定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在鉴定对象为未成年的情况下,未成年无权选择,再加上家长强势操纵,导致未成年的权益无法受到保护。为促使未成年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要灵活根据亲子关系认定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基于儿童的最大利益原则,客观分析有效保障未成年权益的具体措施。

  • 标签: 亲子关系 未成年子女 保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克罗恩病患者的营养状况现状与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149例克罗恩病患者,采用目的抽样,使用MNA(简易营养评价量表)评价。其中男性89例,女60例,平均年龄35.1岁。结果:评定营养状况的四项指标中,BMI、CRP、白蛋白值与营养不良有关(P<0.05);病变累及范围与营养不良有关(P<0.05)结论:克罗恩病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且随发病时间延长,病变累及范围扩大而升高。

  • 标签: 克罗恩病 营养不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进Masquelet技术在修复成年家兔股骨干缺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0只成年健康实验家兔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只,所有实验在股骨干中构建10mm骨缺损模型,均采用Masquelet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术中无需将股动脉靠上去,研究组则需靠上股脉,Masquelet治疗3个月后解剖联合病理检查,分析包膜壳形成情况,骨回植3个月后骨愈合情况。结果:Masquelet治疗3个月后经解剖联合病理检查发现,对照组薄膜壳较薄,无成骨细胞形成,研究组包膜壳较为厚实,且有部分成骨细胞;骨回植3个月后,对照组愈合率为60.00%,研究组愈合率为80.00%,研究组骨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成年家兔股骨干缺损Masquelet治疗中,将股动脉靠上去可促进骨诱导膜形成和骨干缺损修复,后续可进一步加强动物实验,为以后较大骨缺损和骨感染治疗提供治疗方向。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硬膜外腔注射不同种类糖皮质激素复合液对大白兔硬膜外腔粘连的病理学变化。方法 将健康成年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10)、地塞米松组(n=10)和曲安奈德组(n=10)。手法切开硬膜外置管,正常对照组经硬膜外导管注射生理盐水0.2ml/kg,地塞米松组与曲安奈德组分别经硬膜外导管注射0.50mg/kg地塞米松+2.50mg/kg利多卡因混合液与0.50mg/kg曲安奈德+2.50mg/kg利多卡因混合液,每周1次,持续3周。治疗21天后,取L2-3节段组织,行HE染色观察各组硬膜及神经组织情况。结果 经HE染色后,正常模型组硬膜外腔及神经根有极少量炎性细胞,肉眼未见组织瘢痕增生;地塞米松组硬膜外组织可见炎性渗出,肉眼仍未见组织瘢痕增生;曲安奈德组硬膜外组织可见部分中性粒细胞浸润,量较少,胞质内偶见少量空泡;肉眼仍未见组织瘢痕增生及组织粘连情况。结论 多次连续硬膜外注射颗粒型激素曲安奈德、水溶性激素地塞米松,硬膜外组织病理学可见炎性渗出、中性粒细胞浸润,可能为多次有创穿刺引起。而神经根及硬膜未见粘连及其他器质性变化,此方法用于临床治疗应该是安全的,本研究意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病理学依据。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硬膜外腔 神经根 粘连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脂肪干细胞基质胶对耳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及瘢痕增生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切取42只2~3个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背部完整脂肪垫,制备脂肪干细胞基质胶,并于每只双耳腹侧制备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将左耳创面纳入脂肪干细胞基质胶组(以下简称基质胶组)、右耳创面纳入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分别注入自体脂肪干细胞基质胶和PBS。计算伤后7、14、21 d创面愈合率,并于创面愈合后1、2、3、4个月行创面形成瘢痕组织(以下简称瘢痕组织)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测伤后7、14、21 d创面组织病理学改变和创面愈合后1、2、3、4个月瘢痕组织真皮厚度;行Masson染色观察伤后7、14、21 d创面组织和创面愈合后1、2、3、4个月瘢痕组织中胶原排布,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测伤后7、14、21 d创面组织中微血管计数(MVC)与创面愈合后1、2、3、4个月瘢痕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并行基质胶组瘢痕组织中α-SMA与TGF-β1表达相关性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伤后7、14、21 d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的表达。各组各时间点样本数均为6。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析因设计方差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LSD检验与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伤后7 d,基质胶组创面愈合率为(10.3±1.7)%,与PBS组的(8.5±2.1)%接近(P>0.05);伤后14、21 d,基质胶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75.5±7.0)%、(98.7±0.8)%,均明显高于PBS组的(52.7±6.7)%、(90.5±1.7)%(t值分别为5.79、10.37,P<0.05)。创面愈合后1、2、3、4个月,基质胶组瘢痕组织VSS评分均明显低于PBS组(t值分别为-5.00、-2.86、-3.31、-4.45,P<0.05)。与组内前一时间点比较,除基质胶组创面愈合后4个月(P>0.05)外,2组创面愈合后各时间点瘢痕组织VS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伤后7 d,2组创面肉芽组织再生与上皮化程度接近;伤后14、21 d,基质胶组创面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上皮细胞层数明显多于PBS组。创面愈合后1、2、3、4个月,基质胶组瘢痕组织真皮厚度均明显薄于PBS组(t值分别为-4.08、-5.52、-6.18、-6.30,P<0.05)。与组内前一时间点比较,2组创面愈合后各时间点瘢痕组织真皮厚度均明显增厚(P<0.05)。与PBS组比较,基质胶组伤后14、21 d创面组织中胶原排布更规则且CVF均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3.98、3.19,P<0.05),创面愈合后1、2、3、4个月瘢痕组织中胶原排布也更规则但CVF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7.38、-4.20、-4.10、-4.65,P<0.05)。与组内前一时间点比较,除基质胶组创面愈合后1个月(P>0.05)外,2组创面伤后各时间点创面组织与创面愈合后各时间点瘢痕组织中CVF均明显升高(P<0.05)。伤后14、21 d,基质胶组创面组织中MVC均明显高于PBS组(t值分别为4.33、10.10,P<0.05)。与组内前一时间点比较,除PBS组伤后21 d(P>0.05)外,2组创面伤后各时间点MVC均明显升高(P<0.05)。创面愈合后1、2、3、4个月,基质胶组瘢痕组织中TGF-β1和α-SM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PBS组(t值分别为-2.83、-5.46、-5.61、-8.63,-10.11、-5.79、-8.08、-11.96,P<0.05)。与组内前一时间点比较,除基质胶组创面愈合后4个月α-SMA表达(P>0.05)外,2组创面愈合后各时间点瘢痕组织中TGF-β1与α-SM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基质胶组瘢痕组织中α-SMA与TGF-β1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2,P<0.05)。伤后14、21 d,基质胶组创面组织中VEGF(t值分别为6.14、6.75,P<0.05)和EGF(t值分别为8.17、5.85,P<0.05)的表达均明显高于PBS组。与组内前一时间点比较,2组创面伤后各时间点VEGF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EGF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脂肪干细胞基质胶可能通过促进创面组织中胶原沉积和VEGF、EGF的表达从而显著促进耳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还可能通过抑制瘢痕组织中胶原沉积和TGF-β1、α-SMA的表达进一步抑制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

  • 标签: 瘢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表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脂肪干细胞基质胶 创面愈合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 简介:摘要人工耳蜗植入者在安静环境下可达到较好的言语辨识水平,但音乐聆听的体验并不理想。纵观国内外音乐测试评估系统的发展,本文着眼于人工耳蜗植入者音乐客观感知能力与主观欣赏水平的评价方法,对主要的测试系统、评估方法、核心结论进行整理分析,为开发符合我国文化背景的音乐评估系统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预测成年人4年后2型糖尿病(T2DM)发病风险的列线图并进行验证。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在北京市石景山区苹果园社区年龄≥40岁且无T2DM的成年人中进行基线调查,4年后进行随访调查。最后共纳入8 058名受试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7∶3的比例分成建模组和验证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建模组发生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构建列线图,用C指数和校准图评估列线图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预测4年发生T2DM风险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基线调查无T2DM的5 641名建模组受试者和2 417名验证组受试者4年后随访时分别有265例和106例发生T2DM。建模组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R=1.349,95%CI 1.011~1.800)、体重指数(HR=1.347,95%CI 1.038~1.746)、高脂血症(HR=1.504,95%CI 1.133~1.996)、空腹血糖(HR=4.189,95%CI 3.010~5.830)、糖负荷后2 h血糖(HR=3.005,95%CI 2.129~4.241)、糖化血红蛋白(HR=3.162,95%CI 2.283~4.380)、γ-谷氨酰转移酶(HR=1.920,95%CI 1.385~2.661)是T2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经验证显示,建模组和验证组C指数分别为0.906(95%CI 0.888~0.925)和0.844(95%CI 0.796~0.892)。校准图显示,T2DM的估计概率与实际观测概率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构建的列线图是预测成年人4年患T2DM风险的简单可靠工具,便于早期识别高危人群。

  • 标签: 列线图 糖尿病,2型 危险因素 前瞻性研究 队列研究 C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减数矫治的成年双颌前突患者矫治前后及保持阶段的前牙牙槽骨形态的变化,为临床安全内收前牙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完成正畸治疗,并且减数4颗第一前磨牙强支抗内收前牙的成年患者15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1例,年龄(22.2±3.1)岁(19~28岁),对全部患者进行回访追踪,拍摄锥形束CT,分别于矫治前(T1期)、矫诊结束时(T2期)及随访时(保持期2年以上,T3期)测量患者上下前牙唇腭侧牙槽骨高度,以及根颈部、根中部、根尖部的牙槽骨厚度,通过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阶段牙槽骨形态的差异,对矫治前后(T1-T2)牙槽骨变化量、治疗结束至随访时(T2-T3)牙槽骨变化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T1、T2、T3期上前牙腭侧、上颌侧切牙及尖牙唇侧、下前牙唇舌侧牙槽骨高度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期前牙腭侧牙槽骨高度变化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下中切牙腭侧牙槽骨高度分别降低(1.52±0.32)和(4.96±0.46)mm;T2-T3期,前牙腭侧牙槽骨高度变化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下中切牙腭侧牙槽骨高度分别增加(1.20±0.27)和(3.14±0.35)mm;T1-T3期前牙腭侧牙槽骨高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下中切牙腭侧牙槽骨高度分别降低(0.33±0.11)和(1.82±0.39)mm。上、下前牙根颈部及根中部牙槽骨厚度的3个时间点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期前牙根颈部及根中部牙槽骨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下侧切牙根颈部的牙槽骨厚度分别减少(0.63±0.10)和(0.67±0.09)mm。T2-T3期,下前牙根颈部牙槽骨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中切牙根颈部牙槽骨厚度增加(0.09±0.03)mm。T1-T3期上下切牙根颈部及根中部牙槽骨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根中部分别减少(0.38±0.16)和(0.63±0.13)mm,其他测量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上前牙腭侧牙槽骨高度变化量与其在T1-T2变化量为极强负相关(r≤-0.8,P<0.001),T2-T3上前牙唇侧、下前牙舌侧牙槽骨高度变化量及切牙根颈部厚度变化量与其在T1-T2变化量呈中强负相关(-0.8<r≤-0.4,P<0.05)。结论成年双颌前突患者减数矫治后,前牙区牙槽骨高度与厚度均明显减少。在保持阶段,会发生相应的骨增生,但牙槽骨较治疗前还是有所减少。保持阶段的牙槽骨变化量与矫治阶段牙槽骨变化量相关。

  • 标签: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正畸学,矫正 双颌前突 牙槽骨改建 保持阶段
  • 简介:【摘要】乳腺癌在临床有较高的发病率,尤其常见于已婚女性中,母亲若是确诊乳腺癌,除了会对其本身机体健康、心理健康造成影响以外,还会对未成年女子造成一定影响。基于此,为了更好的探究母亲罹患乳腺癌给未成年子女造成的影响和干预措施,本文围绕该主题就此展开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未成年 肿瘤研究 干预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法体外分离培养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情况。方法:用全骨髓贴壁法对成年大鼠BMSCs分离,创设含胎牛血清10%(FBS)的DMEM/F12培养组是对照组,含10%FBS、10ng/mL表皮生长因子(EGF)的DMEM/F12培养组是实验组,经对显微镜倒置对两组原代、传代后BMSCs形态与生长进行观察,用流式细胞仪对观察组P6、P10细胞表面展开标记。结果:换液时,造血细胞渐渐消除,BMSCs按集落为中心逐渐分裂增殖,对照组BMSCs原代培养7-9d时,细胞会融合为单层。观察组BMSCs原代细胞到融合时间达5-6d。原代BMSCs形态不相同,是由梭形、宽大的扁平状细胞构成。结论:10%FBS、10ng/mL表皮生长因子(EGF)的DMEM/F12全骨髓粘壁法培养BMSCs可使其更加稳定与边界,短时间取得较多纯度高的成年大鼠BMSCs,满足组织工程对种子细胞要求。

  • 标签: 改良法体外分离培养 大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硒酵母对成年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氧化应激指标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期间于本院治疗的成年桥本甲状腺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行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实验组加用硒酵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PO-Ab、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组间临床疗效,实验组较高,P<0.05。两组TPO-Ab、MDA对比,实验组较低,P<0.05;两组SOD对比,实验组较高,P<0.05。结论:成年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治疗中应用硒酵母,可调节TPO-Ab、氧化应激指标表达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硒酵母 成年桥本甲状腺炎 TPO-Ab 氧化应激指标
  • 简介:摘要:心跳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第一目击者在心跳骤停发生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快速反应和正确的行动可以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本文旨在探讨第一目击者在心跳骤停时应采取的措施,并呼吁加强社会大众的培训和参与,提高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率。通过提高公众对心跳骤停的认知和行动能力,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急救救治,提高心跳骤停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跳骤停 第一目击者 心肺复苏 AED 急救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淮安市CT检查所致成年受检者的剂量水平,探讨本地CT诊断参考水平(DRLs)。方法选取全市45台CT,对医院信息、设备信息、扫描参数、辐射剂量表征量等信息进行调查。使用经验公式估算CT检查所致成年受检者的有效剂量。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辐射剂量水平在CT役龄和医院级别等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共收集3 483例受检者剂量信息,头部890例、胸部890例、腹部846例、腰椎857例。头部、胸部、腹部、腰椎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第75百分位数分别为63.0、12.4、20.0、24.0 mGy;剂量长度乘积(DLP)第75百分位数858.6、416.0、620.7、559.2 mGy·cm,男性的DLP第75%百分位数均高于女性。剂量水平随着设备役龄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移(头部:U =10 326.00,P<0.05;胸部:U=36 094.50,P<0.05;腹部:U= 7 859.00,P<0.05;腰椎:U=42 408.00,P<0.05),不同级别医院之间同部位CT检查的辐射剂量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头部:H=14.28,P<0.05;胸部:H=17.85,P<0.05;腹部:H=97.18,P<0.05;腰椎:H=138.94,P<0.05)。结论淮安市CT辐射剂量水平与卫生推荐标准值基本一致,符合我国CT设备剂量水平现状。有必要加强CT设备的质量控制和保养力度。

  • 标签: 容积CT剂量指数 诊断参考水平 有效剂量 集体有效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国成年男性和女性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第二次重复调查的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COPD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级与跟骨骨密度指标(宽带超声衰减、超声声速、强度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3 876名研究对象,男性COPD患病率为34.3%(3 130/9 125),女性COPD患病率为23.2%(3 416/14 751)。以健康男、女性为参照,男、女性COPD患者的宽带超声衰减、超声声速、强度指数均降低,男性对应的β值(95%CI)分别为-0.87(-1.37~-0.36)、-3.42(-5.42~-1.43)、-1.53(-2.34~-0.71),女性对应的β值(95%CI)分别为-0.66(-1.09~-0.23)、-2.24(-3.92~-0.55)、-1.06(-1.71~-0.40),男性中下降幅度更大(交互作用均P<0.05)。GOLD分级与宽带超声衰减、超声声速、强度指数呈负相关,且存在线性趋势(线性趋势检验均P<0.001)。亚组分析显示,男性年龄≥60岁、男性低体力活动水平者、男、女性非超重/肥胖者中COPD患者骨密度下降幅度更大。结论COPD与骨密度呈负相关,应加强对COPD患者骨密度的关注,尤其应关注年龄大、体力活动水平低、非超重/肥胖的COPD患者。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分级 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