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正畸科托槽与带环时的应用情况及护理体会。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014-2015年中的100例在我院做口腔正畸治疗的托槽和带环的患者,其中实验组50例,采用四手操作护理技术;对照组50例,由医生独立完成托槽以及带环的工作,护士仅参与常规椅旁巡回护理。之后再分别计算其平均操作时间、首次复诊时托槽脱落率的调查,最后分别对患者发放简易的的问卷调查表,用以评价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四手操作技术在提升医师平均操作时间、托槽等零件的脱落率,以及提高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方面,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手操作应当在口腔护理中得到推广应用。

  • 标签: 四手操作 护理 口腔 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铸瓷高嵌的护理配合及效果。方法选择17例需口腔铸瓷高嵌的患者,术前做好医患沟通并加强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医生完成;术后配合医生进行医学数码摄影以及修复后健康宣教及定期回访。结果17

  • 标签: 口腔 铸瓷高嵌 粘接 护理 配合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一例MICD微创瓷贴面的围术期护理配合,以期为口腔专科护理临床工作提供参考。采用四手操作对一例瓷贴面患者进行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的贴面护理,注重治疗前的医护患沟通、治疗中的四手配合和治疗后的健康宣教,患者对修复的效果满意。通过护士熟练的四手操作配合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诊疗过程中注重细节的规范化操作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令患者舒适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瓷贴面 粘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soft-start光聚合技术在全瓷修复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正畸治疗需要拔出第一前磨牙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填充治疗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高强度光聚合模式治疗,观察组采用soft-start光聚合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8例治疗成功,成功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后22例成功,成功率为73.33%,两组疗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进行6个月随访,两组均未发生并发症(P>0.05)。结论正畸治疗需要拔出第一前磨牙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填充治疗患者全瓷修复体中采用soft-start光聚合技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soft-start光聚合技术 高强度光聚合模式 全瓷修复体粘接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粘接剂对氧化锆全瓷冠强度及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90颗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四组,根据粘接剂的不同,分别为A组(KerrOptibondVersa+MaxcemElite组)、B组(3MRelyX~(TM)Unicem组)、C组(玻璃离子水门汀CX组)、D组(KerrMaxcemElite组)。制作氧化锆全瓷冠后分别应用不同的粘接剂对其进行,先后进行冷热循环实验及亚甲蓝染色,沿牙体长轴切开后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冠边缘染料微渗漏情况,并进行分级评估;制作氧化锆与牙本质的试件,对各组的剪切强度进行测试,并比较分析。结果:A组、B组、D组间冠边缘微渗漏等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与A、B、D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剪切强度方面,除B组与D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全瓷冠的接来说,树脂类粘接剂的性能优于玻璃离子类粘接剂,预先应用处理剂更有利于提高全瓷冠的强度,且能够减少冠边缘微渗漏的发生。

  • 标签: 粘接剂 氧化锆 剪切强度 微渗漏
  • 简介:摘要目的性牙周夹板固定修复应用在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80颗松动患牙),比较治疗修复后的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后的患者牙周情况变化,比较患者的血链球菌和龈沟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数量,比较患者对于夹板固定的功能性和美观性等方面的满意程度。结果患者对于夹板固定的功能性和美观性等方面的满意程度为85%以上,初诊基线时与治疗后相比血链球菌以及牙龈卟啉单胞菌数量显著增多,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牙周夹板固定后时期内,牙周情况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个时期的牙周情况变化与未进行治疗时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性牙周夹板固定修复应用在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中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效果分析 固定修复 牙周夹板
  • 简介:摘要自锁托槽自1935年问世以来,就以其较低的摩擦力、便利高效的临床操作、患者的舒适感、美观度等优势得到了医师及病人的青睐。但关于自锁托槽的优缺点人们持不同的观点。本文对目前市场常用的自锁托槽矫治器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作一概述

  • 标签: 自锁托槽 分类 优点 前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矫治牙列拥挤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个评价。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9例恒牙列轻、中、重度拥挤错颌患者,利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其进行矫正,并观察排齐的阶段性变化。结果9例患者中,有4例达到了解决拥挤的排齐矫正目标,有2例转入了传统的固定在矫治中,有3例调整了邻面去釉,需要继续排齐。结论利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牙列拥挤的矫正需要注意适应症的选择,而且在设计后牙支抗设计方面也需要注意。在合理的条件下,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可以满足医生和患者的需要,从而达到矫治的目的。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矫治 牙列拥挤
  • 简介:【摘 要】目的:通过在借助自锁托槽类型的不拔牙矫正治疗之后,对牙弓与之前相比出现的形态方面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方法:从本院在 2015年 12月至 2016年 8月期间接受的在不拔牙的前提之下接受矫正治疗的牙病患者中选取 40例作为本次牙科实验的研究材料,其中有 20例患者通过自锁托槽来对牙齿进行矫正,另外 20例患者主要借助 MBT型托槽进行矫正,医疗人员对患者接受矫正治疗之前的牙弓形态进行记录与定点测量,将其用 β函数类型的曲线来表示,完成矫正之后,用同样类型的曲线来表示牙弓性形态,对其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借助自锁托槽来完成矫正需要的患者的牙弓形态变化比较明显,其相关系数以及拟合度均低于 0.96,采取 MBT型托槽的患者的牙弓形态变化不明显。结论: β函数的图像能够有效地牙弓位置出现的形态变化进行表示。且自锁托槽对牙齿的矫正效果相对比较好。

  • 标签: 牙弓形态 β函数 自锁托槽 医学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自锁托槽在非拔牙矫治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非拔牙矫治正畸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矫治器具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自锁托槽进行正畸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扩弓后牙齿变化进行比较,并对其矫治时间进行记录。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矫治前的第一前磨牙间宽度,第二前磨牙间宽度,UI-SN,UI-NA等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扩弓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均显著升高,与扩弓前以及扩弓后的对照组患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尖牙宽度在扩弓前后均未见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矫治时间分别是(10.21±1.33)个月和(14.75±1.98)个月,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非拔牙矫治正畸治疗中应用自锁托槽不仅可以降低弓丝与托槽槽沟间的摩擦力,而且扩弓效果好,矫治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锁托槽 直丝弓矫治器 非拔牙矫治正畸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与固定矫正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85例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固定矫正技术、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观察患者的疗效及转位牙扭正时间、倾斜牙矫正时间。结果观察组正畸治疗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转位牙扭正时间、倾斜牙矫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固定矫正技术相比,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的矫正效率更高,外形美观,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 固定矫正技术 转位牙扭正 倾斜牙矫正
  • 简介:摘要该文选取1991至2011年在册的县以上企业中2012年前诊断的所有尘工人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旨在探讨尘肺发病情况。从此次研究看,尘肺平均发病率为0.22%,阶段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尘肺发病年龄遍布23到74岁,发病工龄也从1年一直到48年。这提示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防尘措施,才能早日实现WHO提出的消灭矽肺病的目标。

  • 标签: 接尘 尘肺发病率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自锁托槽矫治用于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中对于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牙科门诊接受正畸治疗的牙周炎患者中选出2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托槽矫治器,观察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对比两组的牙周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3-5个月的牙周序列治疗,PD、TM、GR和BI指标值有明显的好转,P<0.05;在正畸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在牙周炎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有利于维持牙周组织健康,利于牙周组织的重建修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自锁托槽矫治器 牙周炎 正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女性尿器在骨科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分析。方法对我科50例骨科住院的女性患者采用自制女性尿器,对比既往的导尿方式,对比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尿路感染率、尿道损伤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尿路感染率、尿道损伤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恢复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女性尿器在骨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锁托槽矫治技术治疗牙周炎正畸患者对其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牙周炎正畸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托槽矫治,观察组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对比两组患者牙周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SBI)、附着丧失(AL)及菌斑指数(PLI)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技术治疗牙周炎正畸患者可有效减轻牙周组织炎症。

  • 标签: 自锁托槽矫治技术 牙周炎正畸 牙周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中选择64例进行此次研究,共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托槽矫治治疗,观察组则应用自锁托槽矫治技术进行治疗,各组均纳入病患32例。结果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也提示观察组更高(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的PD、CAL、SBI、PLI水平,均提示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但对比而言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高(P<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可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故值得推广。

  • 标签: 自锁托槽矫治技术 牙周炎 正畸治疗 牙周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托槽连接方案在中重度氟斑牙正畸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正畸治疗的中重度氟斑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组进行研究。A组采用京津釉质粘合剂进行托槽连接,B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托槽粘结,C组采用釉质局部磨除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托槽连接,D组给予牙齿表面复合树脂贴面托槽连接,先从牙尖至牙颈均匀磨除釉质约0.1~0.2mm,随后按照B组方法进行操作。对比分析患者的托槽脱落情况。结果A组的托槽脱落率最高,其他三组从高到低依次为B组、C组和D组。D组的托槽脱落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托槽连接方案在中重度氟斑牙正畸治疗中的托槽脱落率存在显著差异,以釉质局部磨除光固化复合树脂与复合树脂材料进行托槽连接的脱落率较低,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托槽连接方案 中重度氟斑牙 效果 正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