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骨折术后患者采取持续性护理措施对其肢体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到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骨折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组分组成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持续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更佳,组间对比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术后患者采取持续性护理措施,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持续性护理 骨折术后 肢体功能恢复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心理干预对卵巢癌生物治疗患者负面情绪、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卵巢癌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生物治疗的方案,其中采用常规护理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加持续心理干预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其负面情绪、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观察组采用持续心理干预后,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持续心理干预后,其外周血IgM、Ig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4+/CD8+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卵巢癌生物治疗患者实施持续心理干预,有助于快速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生存质量,改善护理效果,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生物治疗 卵巢癌 持续心理干预 负面情绪 生存质量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传统的生存分析方法虽在生物医学领域已有广泛应用,但需满足一些前提假设。随机生存森林方法可克服这一弱点。本文以美国梅奥诊所的肝脏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的数据为例,从随机生存森林的原理、建模步骤、实例演示和适用性讨论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读者进行生存分析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模型,统计学 人工智能 随机生存森林
  • 简介:我们每个人都是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结合体。得了癌症,当然也不仅仅是身体的不适,还有心理上的痛苦,比如恐瞑,觉得癌症就等于死亡。曾有患者说:“自从得了癌症,我晚上都不敢睡,总怕睡着了就再也醒不了。”有的患者知道自己得癌后感到愤怒和委屈,说“我又没做什么亏心事,为什么让我得癌症啊?”恐瞑、委屈、愤怒、抑郁等负性情绪不断折磨着患者的内心,让原本的病痛雪上加霜。另外,很多患者因为生病,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不能工作,不能照顾孩子,不能做家务,很多以前自己很擅长的事情现在都做不了,感到非常沮丧。

  • 标签: 心理 带瘤生存 负性情绪 癌症 患者 做家务
  • 简介:2008年10月,国家医改新方案征求意见稿已公布,关于医疗服务体系,该稿提出了“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因此,民营医院的地位也被再次明确。

  • 标签: 民营医院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非公立医疗机构 医疗服务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协同护理在改善高龄心衰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56例高龄心衰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变化和三年内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效果明显更佳,不仅生存率更高,而且就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的上升幅度看,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大;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有意义。结论协同护理模式的实施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能够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和配合力度,有利于患者护理能力的培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行。

  • 标签: 协同护理 高龄心衰 生存率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生存质量与家庭照顾者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190例老年COPD患者[男性111例,女性79例,年龄(68.58±2.41)岁]及其家庭照顾者[男性71例,女性119例,年龄(35.15±4.12)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生存质量量表与家庭照顾者生存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QOL)进行横断面调查,生存质量量表中主要包括医护关注、生活价值、食物关注、社会支持、疏离感、身体不适、生存痛苦及负面情绪维度;家庭照顾者生存质量量表主要包括照顾质量、照顾者状况、经济、照顾者环境、价值观、患者病情等维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家庭照顾者FQOL总分为(2.28±0.43)分,患者的整体QOL为(2.01±0.87)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COPD患者生存质量中身体不适与家庭照顾者关系呈负相关(r=-0.412,P<0.05),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中负性情绪、生存痛苦等各维度与家庭照顾者生存质量中患者病情、照顾者状况、照顾者价值观等各维度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生存质量会对家庭照顾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议临床上护理模式以家庭护理为中心,以提高老年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家庭照顾者 生存质量 相关性
  • 简介:实习医生王浩只是安静地坐在凤湿免疫科医生办公室里距门口最近的位置,面朝墙壁。

  • 标签: 实习医生 尊严 办公室
  • 简介:创办25年来,杏一的目标日渐清晰:成为两岸医疗用品专业领域之领导品牌,以及华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专业医疗保健用品公司。在拥有2340余万人口的台湾,密集分布着7400余间药局,店均服务人口约3160人,与大陆相比可以说是不分上下,后者2014年的相关数值约3145人。

  • 标签: 化生 医疗保健用品 领导品牌 医疗用品 竞争力
  • 简介:最近,美国心身医学学会年会发表一项研究成果显示:悲观情绪会影响心脏病患者的生存,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可能挽救生命。这是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巴夫特博士等对2825例住院心脏病人进行多年的心理评估后得出的新结论。

  • 标签: 影响患者 患者生存 悲观影响
  • 简介:尽管,每一个人都不能逃避死亡,但我们如果能减少影响生存的危险因素,那么我们便可使生命变的尽可能的长。

  • 标签: 保健法 死亡原因 医学 血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8年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与2007年未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妇科肿瘤化疗患者进行生存质量、患者满意度、存活率及症状改善等方面的数据对比,分析综合护理的实施方法及临床意义。结果两组在相关生存质量数据的比较上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有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以极大的改善妇科肿瘤化疗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妇科肿瘤化疗综合护理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分析1975至2019年无锡市矽肺患者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8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通过无锡市居民死因监测、历年诊断纸质材料与网报系统,并结合公安与人社系统获得3 721例矽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Kaplan-Meier法与寿命表法结合,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通过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结果无锡市1975至2019年共报告矽肺3 721例,死亡1 274例,病死率34.24%,中位生存时间30.9年。随着诊断时间的推移,矽肺患者病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χ2=747.75,P<0.05)。与壹期矽肺患者比较,叁期矽肺患者生存时间减少的风险增加(HR=1.486,P<0.05);与不吸烟患者比较,吸烟患者生存时间减少的风险增加(HR=1.136,P<0.05)。与发病年龄<30岁比较,发病年龄40~49岁、50~59岁、≥60岁患者生存时间减少的风险增加(HR=9.641、13.650、26.794,P<0.05);与工伤保险保障患者比较,用人单位赔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他保障、无保障的患者生存时间减少风险增加(HR=3.137、3.119、5.129、8.442,P<0.05)。结论矽肺患者的生存时间与矽肺期别、吸烟情况、发病年龄和保障情况均相关。应重点关注并控制上述风险因素,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

  • 标签: 矽肺 寿命表 生存分析 Kaplan-Meier Cox回归
  • 简介:本文描述了一个理想的危重患者由“院外→ICU”收治的全过程,讨论在院前,急诊部,辅助科室,手术室,ICU几个站点,以及危重病患者的转运过程中和群体伤急救时,医院危重病部门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程序,设施及设备,医护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观念,知识与技能,危重病人的生存与痊愈,有赖于整个过程中得到医疗队伍持续而适当地纠正病理与生理失常的处理,医院危重病部门应该建立由“现场→ICU”的无缝连接,甚至将此连接延续到社区。

  • 标签: 无缝连接 危重症 患者 生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溶栓(发病≤3h)与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发病≤12h)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远期生存率影响的对比研究。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动态心电图、6分钟步行法分别对上述两种冠脉再灌注疗法各33例AMI患者进行6-36个月的随访对比。结果1.早期静脉溶栓成功+择期PCI与急诊PCI(发病≤3h)患者比较梗死后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心功能变化比较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早期静脉溶栓成功(发病≤3h)未行择期PCI的患者与急诊PCI(发病6-12h)患者比较,远期心功能的各项指标优于PCI组,而梗死后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PCI组(P<0.05)。结论1.早期静脉溶栓(发病≤3h)成功+择期PCI对改善AMI患者远期生存率疗效显著,与急诊PCI(发病≤3h)疗效相当。2.单纯静脉溶栓(发病≤3h)成功与急诊PCI(发病6-12h)患者对改善AMI患者远期生存率方面对比则各有利弊,需综合评价。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静脉溶栓 急诊冠脉介入 远期生存率
  • 简介:摘要手卫生是一种最基本、最简便、最易行的有效预防病原微生物传播的手段,是降低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加强手部卫生,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保证病人安全,已为全球所关注。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越来越困难,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很多,而手是接触传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最重要媒介,医护人员的手是造成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医护人员 手卫生 医院感染
  • 简介:生存分析(survivalanalysis)是一种既考虑事件结局,又考虑出现结局时间(即生存时间)的统计分析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医学领域,如临床试验、疾病预后分析、疾病预测等,已成为医学统计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 标签: 统计学 寿命表 统计学 非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