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前庭诱发肌源电位(ocularvestibularevokedmyogenicpotential,oVEMP)是起源于椭圆囊的能够客观反映前庭-眼反射通路完整一种无创电生理检查,是一项新的前庭功能检查技术,与眼震电图和颈前庭诱发肌源电位用于眩晕相关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全面评价前庭系统的功能状态。

  • 标签: 前庭上神经 椭圆囊 前庭-眼反射
  • 简介: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1.嗅觉障碍的诊断,应用嗅诱发电位检查嗅觉障碍比应用主观的嗅觉功能检查方法更灵敏[13,术后应用嗅诱发电位检查嗅觉水平

  • 标签: 嗅性 性诱发电位
  • 简介:一、心室晚电位的概念心室晚电位(venlrieularlatepotentials)指发生在心电图上QRS波终末部并延伸到ST段内的延迟的心电活动。利用信息叠加技术(Signal—Add),用具有高分辨性能的记录将晚电位记录下来,这种电位即称晚电位

  • 标签: 心室晚电位 心电活动 QRS波 叠加技术 利用信息 电位记录
  • 简介:目的对野生蹄蝠进行短纯音(ToneBurst)和短声(Click)诱导听脑干反应(ABR)分析,对其ABR特点与已有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其中差异,加深我们对回声定位蝙蝠听觉功能的认识。方法捕捉并饲养野生蹄蝠,运用美国TDT公司(Tucker-DavisTechnologies)TDTSystemⅢ诱发电位仪对蝙蝠进行短声和短纯音的听阈测定,分析其波形变化规律,确定其短纯音听阈阈值,分析听力图的特点。结果(1)蹄蝠听阈呈“W”形分布,经统计学分析各听阈区段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2个听敏区:28kHz处为最敏感的第一听敏区,阈值最低可达15dBSPL,平均29.1dBSPL;40kHz附近出现第二个听敏区,阈值最低25dBSPL,平均35.9dBSPL;在12kHz~64kHz听阈不超过55.9dBSPL。(2)短声引出的蹄蝠ABR可见4个相对稳定的波峰:波I的潜伏期为1.26ms:波Ⅱ较高且尖,潜伏期为1.94ms;波Ⅲ相对稳定,潜伏期为2.47ms;波Ⅴ潜伏期为3.40ms。随着短声强度的上升,在20~80dBSPL声强范围,各个波振幅逐渐增大、潜伏期缓慢缩短。(3)短纯音引出的蹄蝠ABR各波随刺激频率的提高而潜伏期缓慢地缩短,在64kHz以上潜伏期又逐渐延长;在28kHz、80dBSPL条件下,各波潜伏期分别为I波1.74ms,Ⅱ波2.72ms,Ⅲ波3.60ms,Ⅳ波4.58ms,Ⅴ波5.76ms。频率28kHz、声强在45~100dBSPL范围内上升时,主波振幅逐渐增大;但在部分蝙蝠出现主波振幅在达到最大后,随着声强的上升.振幅逐渐减小。(4)在高声强诱发下,短纯音和短声诱发的ABR均可见Ⅰ波分化为2个波峰,Ⅰa和Ⅰb波。(5)越接近敏感频率,ABR波形就越典型,振幅越大。结论(1)蹄蝠听闯呈“W”形分布,类似我们已知的其他回声定位蝙蝠,存在2个听敏区:28kHz处达到最敏感的第一听敏区,40kHz附近出现第二个昕敏区,在12kHz。64kHz听阈不超过5

  • 标签: 蝙蝠 回声定位 听性脑干反应(ABR) Tucker-Davis Technologies(TD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转基因小鼠在恐惧记忆活动中峰电位与场电位Gamma节律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将6月龄APP/PS1/tau三转基因(3xTg)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分为3xTg组和WT组,每组10只。无菌条件下在每组小鼠海马内埋置电极,两周后进行条件恐惧箱的行为学实验。通过小鼠头部埋置的无线遥测装置同步监测分析Gamma节律、Spike和Burst发放频率的变化情况,最后使用熵值计算Gamma节律与Spike的相关。结果(1)在行为学实验中,3xTg小鼠因条件刺激引起的僵直比率为[(54.07±2.32)%],显著低于WT小鼠[(76.21±2.88)%](t=4.796,P<0.01)。(2)同步记录到WT小鼠在Pre-CS期Gamma节律的功率为[(11.574±1.147)dB],给予CS后上升为[(18.108±1.177)dB](t=3.386,P<0.01)。3xTg组在给予CS之后Gamma功率[(12.346±1.345)dB]明显低于WT组(t=3.423,P<0.01)。(3)WT小鼠在Pre-CS阶段Spike发放频率为[(5.667±1.475)次/s],给予条件刺激后显著升高[(11.008±1.335)次/s](t=3.542,P<0.01)。而3xTg小鼠的Spike发放频率在CS之后为[(5.249±1.033)次/s]明显低于WT组(t=4.788,P<0.01)。(4)WT组在Pre-CS和CS阶段Burst间隔时间分别为[(0.550±0.043)s]和[(1.075±0.034)s],可见WT组Burst发放频率在给予条件刺激之后显著增加(t=5.188,P<0.01)。而3xTg组经过条件刺激后发放间隔为[(0.619±0.033)s],显著低于WT组(t=3.352,P<0.01)。(5)给予条件刺激后,WT小鼠的Spike-Gamma熵值曲线始终高于3xTg小鼠,其中WT组和3xTg组的相关最高值分别为(0.403±0.031)和(0.314±0.028),3xTg组的Spike-Gamma相关与WT小鼠相比显著下降(t=3.372,P<0.01)。结论AD恐惧记忆的缺陷可能是由于Spike-LFP(Gamma)发放不协调导致的。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 条件恐惧记忆 无线神经遥测技术 场电位 峰电位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球不同注视方向对眼前庭诱发肌源电位的影响,以及各方向oVEMP的眼外肌起源。方法用500Hz短纯音刺激,当受试者眼球向外上方、正上方、內上方、正前方、外下方、正下方及内下方注视时分别诱发oVEMP,比较其潜伏期和振幅改变。结果眼球上视时oVEMP振幅明显增大,以正上方时最大,向正前方和下方注视时,oVEMP振幅减低,潜伏期延长。结论眼球不同注视方向对oVEMP振幅及潜伏期均有显著影响。

  • 标签: 注视方向 下斜肌 下直肌 眼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
  • 简介:脑血管病是老年期痴呆的常见原因。脑梗塞患者约有2%~5%出现智能障碍。利用听觉刺激序列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32例脑梗塞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32例患者采用长谷川智测量表(HDS)评分。其中9例小于20分,其P300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均延长,而23例HDS评分正常者其中10例P300潜伏期延长。研究结果提示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检测技术可早期发现脑梗塞患者亚临床痴呆。

  • 标签: 脑梗塞 痴呆 事件相关电位
  • 简介:持续植物状态(persistentvegetativestate,PVS)又称植物生存。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使重症病人死亡率明显降低,随之出现大量PVS病人,粗略估计美国每年用于PVS治疗费用高达10亿至70亿美元,因此PVS已成为当前国内关注的问题。对PVS的研究国内外已陆续展开,而PVS的

  • 标签: SSEP 持续性植物状态 脑诱发电位 皮质反应 出血灶 急诊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单项检查与联合应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对高危儿发育协调障碍(DC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脑瘫高危儿89例,根据Vojita姿势反射的异常将89例脑瘫高危儿分为DCD组和非DCD组,另选取健康婴儿3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3组受试婴儿进行BAEP和F-VEP检查。计算BAEP、F-VEP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诊断DCD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以及Kappa值(κ值)。以Vojta7种姿势反射测试为标准,评价BAEP、F-VEP单独和联合应用诊断DCD的可靠。结果DCD组(包括≤3个月和>3个月~6个月2个年龄段)BAEP的Ⅲ、Ⅴ、Ⅰ~Ⅲ潜伏期均明显延长,与非DC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D组(包括≤3个月和>3个月~6个月2个年龄段)F-VEP中P1和N2潜伏期均显著延长,且DCD组中>3个月~6个月受试婴儿的N1潜伏期亦明显延长,与非DCD组同年龄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EP+F-VEP联合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4.29%,87.88%,73.03%,与Vojta姿势反射测试呈中度一致(κ值为0.47);BAEP单独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0.71%,87.88%,70.79%,与Vojta姿势反射测试呈中度一致(κ值为0.44);F-VEP单独应用的敏感度和准确度较低,特异度很高,与Vojta姿势反射测试的一致较差。56例DCD患儿中,BAEP单独应用诊断的阳性率为60.7%,F-VEP单独应用诊断的阳性率为44.6%,BAEP+F-VEP联合应用诊断的阳性率为64.3%,BAEP+F-VEP联合应用与BAEP单独应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与F-VEP单独应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BAEP单独应用与F-VEP单独应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BAEP、F-VEP的异常可提示存在DCD,两者联合应用对DCD的早期筛查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高危儿 发育性协调障碍
  • 简介:一、概况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ERP)1965年由Sutton提出.一般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指ERP的全部成分,包括P1、N1、P2、N2、P3,MMN、N400、CNV,而狭义仅指P1、N1、P2、N2、N3.关于刺激模式,国内外大多采用听觉刺激.目前国内使用的仪器也大多是听觉刺激,而用视觉刺激诱发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相对较少.听觉刺激采用oddball序列,即2000Hz短促高音作为靶刺激(TargetStimulus),随机无规律出现.这种刺激一般为低概率(20%).另一种声音为750Hz的短促低音作为非靶刺激(NonTargetStimulus),这种刺激一般为高概率(80%).当受试者听到2000Hz高音时立即作出反应.近十年,我院分别用视觉、听觉刺激来诱发ERP,在临床上作了一些尝试.我们在某些疾病和人群中,采用听觉和视觉刺激诱发产生P300波并进行了比较.现向同道们作一简要的介绍.

  • 标签: 视觉事件相关电位 随机作业 P300波 视觉刺激 听觉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种眼位状态下眼前庭诱发肌源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的波形特征,探讨oVEMP检测的适宜眼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行oVEMP检查的15例(30耳)眩晕患者(患者组),其中男7例、女8例,平均年龄(51±13)岁;另外选择22名(44耳)健康青年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0名、女12名,平均年龄(23±5)岁。全部受试者分别采取正中向上30°凝视(中上位)、右上45°凝视(右上位)以及左上45°凝视(左上位)三种眼位进行oVEMP检测,分别记录三种眼位oVEMP的引出率、N1潜伏期、P1潜伏期、N1-P1间期、N1-P1幅值以及耳间幅值不对称比,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内、患者组内以及总体受试者三种眼位oVEMP的引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N1潜伏期、P1潜伏期、N1-P1间期、N1-P1幅值、耳间幅值不对称比的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中上位、右上位以及左上位均可作为临床oVEMP检测的眼位,其引出率和波形特征不存在差别,当其中一种眼位凝视困难或不容易得到重合曲线时,可以采用另外两种眼位进行检测。

  • 标签: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注视,眼 动眼肌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心室晚电位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信息叠加技术来观察心率变异性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A组)和体检身体健康者( B组)中的变化趋势。进行急性心肌梗死与心室晚电位的相关研究,并且对所得数据进行 χ2检验,用精确概率法求得 P值, 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心室晚电位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阳性指标明显增加( P <0.01 )。结论 心室晚电位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 标签: 心室晚电位 急性心肌梗死 信息叠加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心室晚电位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信息叠加技术来观察心率变异性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A组)和体检身体健康者( B组)中的变化趋势。进行急性心肌梗死与心室晚电位的相关研究,并且对所得数据进行 χ2检验,用精确概率法求得 P值, 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心室晚电位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阳性指标明显增加( P <0.01 )。结论 心室晚电位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 标签: 心室晚电位 急性心肌梗死 信息叠加技术
  • 简介:摘要头痛是非常常见的症状,其发病原因总体来讲比较复杂。因为有些全身性疾病都可能引起头痛。整体来讲,由于颅内外组织发生病理变化而引起的头痛,称“头痛”;若无实质性病理变化的头痛,称“非头痛”。

  • 标签: 中医 推拿 治疗 头痛 头晕
  • 简介:目的观察心室晚电位在阳性、阴性两种不同状态下患者室期前收缩(PVS)、室心动过速(VT)的发生率。方法对85例同时做心室晚电位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的患者PVS、VT的发生率作临床回顾分析。结果85例中的心室晚电位阳性为35例(A组),阴性为50例(B组)。A组有多源、多形性PVS者8例(22.9%),B组有多源或多形性PVS者1例(2%),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A组VT7例(20%),B组VT2例(4%),差异有显著的意义(P〈0.05)。A组单纯PVS〉1%者为4例(11.43%),B组为2例(4%),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心室晚电位阳性患者其多源型多形性PVS、VT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两组单纯PVS的发生率无明显的差异。

  • 标签: 心室晚电位 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心动过速
  • 简介:目的探讨功能构音障碍(FAD)患儿中枢听觉加工特点及儿童FAD的可能病因。方法选择符合FAD诊断标准的27例患儿作为病例组,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个人语言发育史阳性病史率,检测二组儿童事件相关电位,比较其失匹配负波(MMN)形态学、潜伏期及峰振幅。结果病例组个人语言发育史中阳性病史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VS8%,P〈0.01);其MMN峰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9±31ms175±32ms,P〈0.01);其峰振幅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枢听觉加工时间延长可能是儿童FAD的发病原因之一。

  • 标签: 失匹配负波 功能性构音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 中枢听觉加工 儿童
  • 简介:摘要渗出多型红斑严重者为斯~琼综合征,是一种自限性皮肤炎症性疾病,有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疹,对称分布,并有特征的靶形成虹膜惮红斑,严重时皮疹分布广泛,出现紫癜红斑、水疱和大疱,黏膜损害,以及严重的全身症状。该病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感染及药物有关。我科于2010对一例混合感染引起的渗出红斑经过酸化电位水辅助治疗,使全身的红斑、疱疹、结膜充血、口角溃烂很快恢复,并在治疗过程中减轻了疼痛,缩短了病程,加上抗感染治疗住院12天治愈出院。

  • 标签: 酸化电位水 治疗 渗出性红斑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PPV)患者发作时及经复位治疗恢复后前庭诱发肌源电位(VEMP)特点,探讨BPPV的发病机制与耳石器功能的关系。方法在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耳鼻咽喉科接受治疗的单侧原发性BPPV患者37例,在BPPV发作时及复位治疗恢复后分别进行气导声刺激条件下的颈肌VEMP(cVEMP)和眼肌VEMP(oVEMP)检查,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的cVEMP和oVEMP异常率的差异。结果BPPV发作时,14例(37.84%)cVEMP 异常,22例(62.12%)oVEMP异常。复位治疗后,7例(18.92%)cVEMP 异常,12例(32.43%)oVEMP异常。复位后oVEMP及cVEMP的异常率均低于发作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PV患者发作时耳石器功能异常可能是暂时的,经复位治疗恢复后,部分患者的耳石器功能可能恢复正常,提示耳石器及其传导通路的功能异常可能未参与原发性 BPPV的发病机制,而是BPPV发作的结果。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对外伤视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经临床诊断为外伤视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VEP检测。结果通过视神经患者受伤眼VEP与自体健眼进行比较,P100的振幅,潜伏时均有不同程度异常,VEP对视神经损伤程度反应灵敏。结论VEP能为外伤视神经损伤的早期临床诊断视功能评价提供重要客观依据。

  • 标签: 视神经损伤 视觉诱发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