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于一定时间内无法经胃肠道喂养的患者而言,静脉营养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静脉营养成分多且复杂,其稳定就成为安全治疗的重要前提。本文就全合一静脉营养的稳定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静脉营养 胃肠外营养 稳定性
  • 简介:目的:考察蜂地麻涂剂的稳定,为临床合理贮存、使用该药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梯度HPLC法同时测定盐酸丁卡因和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药物制剂稳定试验指导原则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蜂地麻涂剂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外观性状、pH以及主成分(盐酸丁卡因和盐酸麻黄碱)含量变化。结果:影响因素试验结果显示,样品在60℃及高湿条件下含量有所下降;长期试验考察结果显示各项质量指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蜂地麻涂剂的稳定较好,可将其有效期暂定为1年。

  • 标签: 蜂地麻涂剂 稳定性 影响因素 长期试验
  • 简介:目的全面、系统地考察鱼腥草注射液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鱼腥草注射液进行加速6个月、长期12个月稳定研究。结果随着贮存时间的推移,福建三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鱼腥草注射液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含量波动甚微;鱼腥草素含量变化极小。结论鱼腥草注射液在考察期内质量稳定

  • 标签: 鱼腥草注射液 稳定性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化生平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并考察其在加速和室温条件下的稳定。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化生平合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稳定试验和长期稳定试验考察化生平合剂的稳定。结果RP-HPLC法测定化生平合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影响因素试验、加速稳定试验和长期稳定试验表明,黄芪甲苷含量在上述条件下无明显改变,稳定较好。结论RP-HPLC法能简单、准确的应用于化生平合剂的质量控制中,且本品稳定良好。

  • 标签: 化生平合剂 RP-HPLC法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死亡人体胸肌组织中rRNA亚基的稳定。方法在我司法鉴定中心选取30例死亡案例,尸体存放时间不超过1天,无明显尸体腐败征象。派专人负责记录尸体死亡时间、年龄、性别。在标本胸大肌取组织块,PBS清洗,RNAlater处理后,放入冰箱统一测定RNA的两类亚基18srRNA、28srRNA。结果18srRNA亚基在24小时、48小时、96小时、168小时的Ct值分别为(23.4±5.6、21.4±7.5、20.3±5.6、18.9±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srRNA亚基在24小时、48小时、96小时、168小时的Ct值分别为(22.9±8.3、21.3±6.4、20.2±7.4、19.4±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胸肌组织中18srRNA和28srRNA亚基稳定好,适于作为晚期死亡的推断的内参基因。

  • 标签: 18srRNA 28srRNA 胸肌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主要对不同年份林蛙油(线状)的稳定进行研究,以确定林蛙油最佳的加工、干燥、贮藏方法。方法林蛙的处死方式采用电击处死方法,干燥方法分别采用自然干燥(ND)和真空冷冻干燥(FD),其中自然干燥法的贮存采用密封、阴凉干燥处和冰箱-3℃处两种方式,然后分别对不同干燥方法、不同贮藏条件、不同年份的新方法加工的林蛙线油进行稳定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真空冷冻干燥的林蛙线油,其颜色、蛋白质、酸度、过氧化值、水份、微生物限度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年份自然干燥的林蛙线油,其水份无显著差异,颜色、蛋白质、酸度、过氧化值、微生物限度有显著差异;经自然干燥后,冷冻贮藏的不同年份林蛙线油,其颜色、蛋白质、酸度、过氧化值、水份、微生物限度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林蛙油新加工方法是可以推广的最佳取油方式,可以替代原始的采油方法;真空冷冻干燥方法可以保证林蛙油5年不变质;冷冻方法贮藏林蛙线油同样可以保证其质量不变,其缺点是运输不方便。

  • 标签: 林蛙线油 新加工方法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安舒汤治疗慢性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安舒汤,共4周。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评定心绞痛分级及心肌缺血总负荷。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分级以及心肌缺血总负荷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安舒汤可明显改善慢性稳定心绞痛症状。

  • 标签: 心绞痛 抑郁 焦虑 养血安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稳定心绞痛患者按稳定心绞痛的分级方法(加拿大心血管学会的分级法)分为四级,将治疗前后作分级比较,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能很好提高稳定心绞痛患者的分级,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浙江省“订单式”社区临床医生职业稳定情况,提出相应建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浙江省“订单式”社区临床医生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订单式”社区临床医生总体满意度一般,对医患关系、付出与回报和医院管理3方面评分较低。结论应采取有效措施缓和医患关系以及采取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提升社区临床医生的福利待遇。

  • 标签: 社区临床医生 职业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稳定心绞痛PCL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36例,均伴有焦虑、抑郁情绪表征,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常规药物和护理的68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设为比对组;在比对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焦虑药物和心理护理干预的68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设为观察组。评价两组患者在6周连续服药和心理干预半年后的疗效。结果经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与比对组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心肌缺血改善效果明显优于比对组,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发作心绞痛的次数明显优于比对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可成为不稳定负面躯体化行为的障碍,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不稳定性心绞痛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考察辅酶Q10在其异构体检测配制的正己烷溶液中的稳定情况。方法参考《美国药典》、《欧洲药典》、《中国药典》2010年版等法定标准要求的辅酶Q10原料异构体检测方法,最终采用《中国药典》方法,选取5批,3个不同来源的辅酶Q10产品,分别将异构体检测溶液置于棕色量瓶和透明量瓶中,放置0、3、5h,对比异构体检测HPLC图谱各杂质峰面积归一化百分比的变化情况。结果该研究通过一系列试验证实了异构体检测溶液在存放过程会发生降解,从而导致检测结果的偏差。结论辅酶Q10异构体检测样品溶液配制必须临用新配,避光操作。

  • 标签: 辅酶Q10 异构体(2Z)-异构体 HPLC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全自动胶囊充填机的装量稳定对比研究。方法国内外的胶囊充填机按计量及充填装置结构有计量盘式和计量管式等,研究计量盘式和计量管式计量系统胶囊充填机充填的装量稳定。结果在生产粘性大或流动性差的粉剂时,计量管式的计量系统具有装量稳定的优点,解决胶囊剂装量差异不合格的问题,保证产品质量。

  • 标签: 胶囊充填机 计量 装量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依那普利对稳定心衰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稳定心衰患者32例,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脏超声多普勒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LVESD、LVEDD、LVEF分别为37.87±5.56、54.37±5.34、34.27±4.26和25.55±4.34、36.12±3.25、65.63±3.34,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小剂量依那普利能够抑制心肌重塑,改善左心室结构,提高射血分数,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剂量 依那普利 稳定性心衰 左心功能 心室重塑
  • 简介:目的探讨腓骨近端切除术后重建膝关节外侧稳定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腓骨近端切除的36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共28例,腓骨近端切除后行外侧副韧带和股二头肌腱止点骨性重建;对照组8例,不行韧带重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行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X线片测量膝关节外侧间隙,与健侧对比并分级。参照美国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功能评分标准对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52个月,平均35个月。末次随访时,试验组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均为阴性,关节间隙增大分级为A级;对照组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均为阳性,关节间隙增大分级为D级。试验组评分为(97.5±3.2)分,对照组为(86.5±3.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P=0.01)。结论腓骨近端切除后重建外侧副韧带及股二头肌腱止点,操作简单,可恢复膝关节外侧稳定,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腓骨近端切除 膝关节稳定性 韧带止点重建
  • 简介:目的:优化雷贝拉唑钠有关物质测定样品溶液溶剂系统,提高样品溶液稳定,提高有关物质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通过析因试验来分析判定抗氧剂用量和溶液pH值对样品溶液稳定的影响,对样品溶液溶剂系统进行优化.结果:抗氧剂用量和溶液pH值对样品溶液稳定的影响存在协同作用,其中溶液pH值影响较大;对样品溶剂优化后,稳定时间由原来的0.5h延长至4h(在室温20℃~30℃),能满足有关物质准确测定的需求;优化后的溶剂系统并未对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专属性造成影响.结论:采用亚硫酸盐溶液(7.56g亚硫酸钠和1.0g氢氧化钠溶于1000mL水中)-乙腈(80:20)作为溶剂,溶解雷贝拉唑钠,样品溶液的稳定大大提高,且符合有关物质测定要求.

  • 标签: 雷贝拉唑钠 稳定性 抗氧剂 PH值 析因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效果,评价PFNA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2014年6月对49例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PFNA治疗,对其骨折类型、合并症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9例随访6~12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占95.64%。结论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PFNA 股骨转子间 疗效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稳定心绞痛患者,选择曲美他嗪+美托洛尔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稳定心绞痛患者3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心绞痛患者分为D1组(观察组16例)与D2组(对照组16例)。针对D2组患者主要选择美托洛尔给予临床治疗。针对D1组患者主要选择曲美他嗪+美托洛尔给予治疗。对比D1组与D1组心绞痛患者完成治疗后在临床症状表现以及心电图方面发生的变化。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D1组高于D2组心绞痛患者尤为显著(P<0.05);在减少心绞痛症状发作时间以及减少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概率等方面,D1组优于D2组患者非常明显(P<0.05)。讨论针对稳定心绞痛患者,选择曲美他嗪+美托洛尔给予临床治疗,可以对患者的心肌进行有效保护,并且改善患者的缺血情况,在抗心绞痛方面也表现了重要意义。

  • 标签: 曲美他嗪 美托洛尔 稳定性心绞痛
  • 简介:目的:总结对中青年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康复治疗中核心稳定训练的方法,及该治疗在减轻疼痛,促进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对55例20-50岁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采用常规治疗配合核心稳定康复治疗训练,康复训练包括拉伸训练及核心稳定训练,使患者逐步达到身体柔韧,肌肉有力的状态,并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3周、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进行评估。结果:评分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发现两者具有相关性,患者功能和疼痛评分逐步下降,评分在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核心稳定训练用于中青年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治疗,其缓解疼痛及恢复功能效果显著,而且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疗效保持良好。本课题首先进行拉伸训练,增强机体的柔韧性,训练难度适中,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再增加核心稳定训练,增加肌肉力量,指导患者主动康复锻炼,提高机体内在稳定,起到缓解疼痛增强功能的作用。

  • 标签: 康复治疗 中青年 非特异性下背痛 核心稳定性训练
  • 简介:摘要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具有毒副作用用小、抗菌谱广、疗效高等优点,自从20世纪60年代问世一来,一直受到受到医生青睐,为治疗人类细菌感染做出巨大贡献。但因其具有β-内酰胺环不稳定易被水解,因此,本文对有关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分类、临床配伍稳定等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头孢菌素抗生素 药物配伍 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