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生物类纳米流体器件是指关键尺寸小于或等于100nm的流体器件,包括纳米孔结构和纳米通道结构,在生物DNA、水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多个物理场的耦合,如流场、电场和离子运动,以及尺寸减小到纳米级,物理现象非常复杂,通常伴随着强非线性。这种非线性特性是纳米流体器件固有的,其内部机制仍然缺乏明确的阐述。因此,本文结合实际设计一种纳米孔测序流道及微流体装置,采用仿真软件对设计的纳米孔测序流道微流体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生物纳米孔测序流道内部具有较好亲水性或疏水性可使微流体更具有优越的流动性,可以更好的适用于生物纳米孔DNA测序领域,避免操作复杂和测序液浪费(特别是文库的浪费),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测序成本,为纳米流体装置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创新实现路径。

  • 标签: 纳米孔 测序流道 微流体 数值仿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NICU危重患儿在预防压力性损伤护理中应用流体体位垫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22年11月-2023年3月期间60例NICU危重患儿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儿均实施常规预防压力性损伤护理,观察组30例患儿采用流体体位垫预防压力性损伤。比较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0,30例危重患儿使用流体体位垫,均无压力性损伤发生,对照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23.3%,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流体体位垫 NICU危重患儿 压力性损伤 预防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并分析了双歧杆菌代谢产物及其细胞中脂肪酸的构成,以探究双歧杆菌代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双歧杆菌脂肪酸存在一定不同,其含量在代谢物中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棕榈酸、硬脂酸、二十四烷酸为各双歧杆菌代谢产物及细胞中的主要脂肪酸。各菌株代谢产物中,棕榈酸与硬脂酸质量浓度比值约为3.00左右;代谢产物无芥酸、二十四碳烯酸等。

  • 标签: 双歧杆菌 代谢特性 探究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优化保健食品中植物提取物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通过系统实验设计和分析,我们探索了不同操作参数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包括超临界流体种类、温度、压力和提取时间。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超临界流体和操作条件可以显著提高植物提取物的产率和品质。此外,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进一步提高了提取效率。最优工艺条件下,提取物的产率和所含活性成分得到了显著提高。该研究为生产高品质保健食品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为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的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标签: 超临界流体萃取,保健食品,植物提取物,工艺优化,响应面法
  • 简介:摘要:无论是疫苗的常规免疫或者是大流行下的疾病控制,疫苗对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病原菌的认识提高,疫苗的生产也经历的几次技术革命,以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为主的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以病毒载体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多糖结合疫苗为代表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核酸疫苗(包括DNA疫苗、mRNA疫苗)为代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研发热度比较高的转基因植物疫苗或将成为新一代疫苗技术革新。

  • 标签: 疫苗 技术革命 病毒载体 基因工程 多糖结合 mRNA疫苗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采用3MZ350流体树脂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方案预防年轻恒牙龋病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入组,需要进行窝沟封闭术,萌出4年内深窝沟的年轻恒牙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2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中60例儿童采用3MZ350流体树脂窝沟封闭术;治疗组中60例儿童采用3MZ350流体树脂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年轻恒牙龋病、邻面龋发生率、预防效果满意度、封闭剂保留率。结果 治疗组龋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治疗组预防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封闭剂留存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MZ350流体树脂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方案,可以有效预防年轻恒牙龋病的发生。

  • 标签: 年轻恒牙龋病 预防 流体树脂 窝沟封闭术 氟保护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波的特性,并探讨其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疑似阑尾炎患者56例,均予以超声诊断,以临床病理结果为判断依据,分析超声波技术的诊断准确率。结果:50例疑似患者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88.00%。结论:超声波在阑尾炎诊断中具有较好效果,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阑尾炎 超声波 特性 医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编码RNA FAM225A对卵巢癌Hela细胞增殖和转移特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7月到2021年7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集的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FAM225A表达水平。采用对照慢病毒和FAM225A短发卡RNA(shRNA)慢病毒感染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命名为对照组和FAM225A KD组,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两组FAM225A表达水平;采用噻唑蓝(MTT)、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分析两组细胞的增殖、周期、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FAM225A的靶基因及其下游调控基因。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癌旁组织FAM225A表达水平(0.99±0.14)明显低于宫颈癌组织(2.05±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20,P<0.05)。对照组细胞吸光度值(2.02±0.14)明显高于FAM225A KD组(1.46±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91,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克隆形成率[(63.70±4.62)%]明显高于FAM225A KD组[(40.14±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77,P<0.05)。对照组细胞G0/G1期比例[(30.27±2.33)%]明显低于FAM225A KD组[(39.98±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77,P<0.05)。对照组细胞S期比例[(33.13±2.20)%]明显高于FAM225A KD组[(28.25±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6,P<0.05)。对照组细胞划痕愈合率[(81.17±5.71)%]明显高于FAM225A KD组[(63.17±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2,P<0.05)。对照组细胞侵袭数量[(105.17±14.82)个]明显高于FAM225A KD组[(70.18±10.3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6,P<0.05)。miR-197-5p是FAM225A的海绵。癌旁组织miR-197-5p表达水平(1.07±0.15)明显高于宫颈癌组织(0.65±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50,P<0.05)。对照组细胞miR-197-5p表达水平(1.04±0.17)明显低于FAM225A KD组(1.81±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2,P<0.05)。结论FAM225A在宫颈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作为miR-197-5p海绵,调控着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 标签: FAM225A 微小RNA 宫颈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 简介:摘要: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振动波,其频率高于人耳可听到的范围。由于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和应用优势,超声波在医学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使用超声波,医生可以非侵入性地观察和评估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状态,从而帮助他们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超声波不仅具有高分辨率和实时成像的优势,而且无辐射,安全可靠。因此,它成为医疗学和临床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超声波的特性以及其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波 医学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学特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6~2022.6月我院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的15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药物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0例患者中头孢哌酮的使用占比最高,其次分别为头孢地嗪、头孢呋辛、头孢曲松钠等。共发生不良反应30例,发生率20.00%。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肤附件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全身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效果确切,但是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临床用药应全面了解药学特性,结合患者病情实际合理选择药物,确保用药安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药学特性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Bweak亚型个体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2月5日于浙江省血液中心献血的1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血清学方法鉴定受试者的ABO表型,用体外酶活性试验测定其血清中B糖基转移酶(GTB)的活性。用PCR扩增ABO基因第5 ~ 7外显子及侧翼序列并确定其基因型,采用T-A克隆技术分离单倍体并进行测序验证。用ProtParam和PSIPRED软件分析蛋白的一级理化性质和二级结构。用PolyPhen-2、SIFT、PROVEAN三种软件分析错义变异对蛋白的作用效应。结果受试者血清学检测为Bweak亚型,血清中存在抗B抗体。体外酶活性试验显示其GTB活性显著降低。单倍体克隆测序分析发现B等位基因上存在c.398T>C错义变异,为一个新的B等位基因,可导致GTB第133位的苯丙氨酸替换为丝氨酸(p.Phe133Ser)。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上述替换对蛋白的一级和二级结构影响不明显,但变异蛋白的热力学能量增加6.07 kcal/mol,严重降低了热稳定性,生物信息学预测该变异对蛋白功能有害。结论新等位基因ABO*B.01-398C是引起Bweak亚型抗原弱表达的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有助于评估其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 标签: Bweak变异型 B糖基转移酶 氨基酸置换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腿伤凯斯特菌的生物学特点,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的方法进行自建库,为腿伤凯斯特菌在质谱仪上快速、准确地鉴定提供支持。方法收集2020年11月至2022年2月从南部战区总医院临床患者标本中分离的38株腿伤凯斯特菌,利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Vitek-MS)以及16S核糖体RNA(16S rRNA)测序的方法鉴定菌种;选取13株菌,使用Vitek-MS获取质谱图谱,应用SARAMIS软件构建腿伤凯斯特菌图谱库,并用剩余25株菌验证构建的自建库。结果Vitek-2 Compact、Vitek-MS均未能鉴定出腿伤凯斯特菌;选取13株菌成功通过SARAMIS软件构建腿伤凯斯特菌的自建库,25株验证菌株均被鉴定为腿伤凯斯特菌,可信度>99.0%,准确率100%(25/25)。结论腿伤凯斯特菌有独特的质谱图谱,可通过图谱自建库的建立快速、准确鉴定到种。

  • 标签: 质谱分析法 腿伤凯斯特菌 自建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Lnc01137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1年9月贵州医科大学肝胆外科34例人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Lnc01137在胰腺癌细胞系中和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提取胰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Lnc01137的表达量,提取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月数和无病生存月数并进行分析。RT-qPCR检测Lnc01137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相对表达,并进行RNA荧光原位杂交(FISH)定位。通过慢病毒转染在胰腺癌细胞中敲低Lnc01137的表达,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通路富集分析(GSEA)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中进行基因富集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Lnc01137在胰腺癌细胞系MIA PaCa-2和PANC-1中表达较高,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胰腺癌癌旁组织,并在细胞质中呈现高表达状态,另外Lnc01137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功能试验显示敲低Lnc01137显著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功能。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显示在吸光度为450 mm,第96小时,siLnc01137-1组与siLnc01137-2组吸光度低于NC组(0.586±0.049、t=11.890,0.281±0.029、t=9.602,P<0.01;0.850±0.125、t=6.811,0.442±0.0.70、t=6.30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显示敲低Lnc01137显著抑制胰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功能。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显示敲低Lnc01137能明显降低胰腺癌细胞EMT相关蛋白的表达。划痕实验显示在48 h时,siLnc01137-1组与siLnc01137-2组的愈合率相比NC组降低(0.696±0.057、t=12.190,0.383±0.064、t=5.987,0.390±0.035、t=11.230,0.207±0.038、t=5.42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answell实验中迁移实验结果显示siLnc01137-1组与siLnc01137-2组单位视野穿过细胞数低于NC组[(645.300±21.330)个、t=30.260,(409.700±26.920)个、t=15.220,(580.000±24.790)个、t=23.400,(269.700±14.240)个、t=18.94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侵袭实验显示siLnc01137-1组与siLnc01137-2组单位视野穿过细胞数低于NC组[(193.700±24.890)个、t=7.781,(394.700±18.210)个、t=21.670,(330.000±9.775)个、t=33.760,(151.700±26.060)个、t=5.82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SEA分析结果显示Lnc01137在JAK-STAT、MAPK、MTOR、P53通路显著富集。错误发现率(FDR)为<0.25和标准化P<0.05的基因集被认为是显著的。结论Lnc01137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性状有显著影响,敲低Lnc01137的表达显著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的功能和EMT相关蛋白的表达。

  • 标签: 胰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 上皮-间充质转化 增殖 侵袭 迁移
  • 简介:摘要:本研究主要探讨了聚多卡醇联合平阳霉素自制泡沫硬化剂的物理特性及其治疗静脉畸形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聚多卡醇与平阳霉素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泡沫硬化剂的稳定性和泡沫持续时间,同时有效减少泡沫溶解时间。治疗效果方面,使用聚多卡醇联合平阳霉素泡沫硬化剂能够有效缩小、改善静脉畸形,且对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本研究为治疗静脉畸形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静脉畸形 治疗方案 聚多卡醇 平阳霉素 泡沫硬化剂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多弹簧组变阻尼结构模拟真实的人体胸腔生物力学特性,结合原有的电子反馈系统设计出一款基于仿真胸腔生物力学特性的新型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并测试其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海军军医大学201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60名本科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对照组使用传统模拟人进行CPR培训,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新型模拟人进行CPR培训。培训结束后对两组人员分别进行单项技能考核。单项技能主要是徒手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包括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比较两组的CPR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情况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学员单项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为(54.33±3.09)分,优于对照组学员(52.33±3.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调查问卷显示,试验组学员对于新型模拟人的教学训练效果评价较好。结论新型心肺复苏模拟人相比传统模拟人,更能够模拟真实人体的心肺复苏急救场景,可以有效提高医学学员规范化培训CPR教学效果,助力我国心肺急救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普及化工作。

  • 标签: 心肺复苏 仿真模拟人 多弹簧组 人体胸腔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