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一例脑脊液耳合并鼻咽部脑膜脑膨出病例。男性患儿,头部外伤后反复发作性化脓性脑膜炎,经颞骨CT及MRI检查诊断为脑脊液耳,手术修补后1年之内脑膜炎再次反复发作,颅脑MRI水成像检查发现鼻咽部脑膜脑膨出,鼻内镜下手术修补,术后随访9年,未见复发。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镜下夹闭术治疗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1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及上海长海医院收治的10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经内镜下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内镜夹闭术的治疗效果。结果10例患者均经内镜下冲洗口,给予钛夹夹闭口,所用钛夹数目1~3(1.70±0.68)个。术后发热症状均有效缓解。术后第2、4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低于术前,前白蛋白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复查,所有患者的口均愈合。结论内镜下夹闭口治疗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疗效明确、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

  • 标签: 直肠癌 内镜夹闭术 吻合口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小儿烟雾病核诊断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80例小儿烟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核磁共振 (MR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80例患儿均行磁共振 (MR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检查。 MRI表现:梗塞 67例,脑出血 13例。伴有脑萎缩 31例,脑室扩大 14例。病变表现为长 T1、长 T2信号影。显示基底节区异常血管流空信号影 7例。 MRA显示双侧烟雾病 57例,单侧 23例;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狭窄或闭塞 23例;双侧大脑前动脉狭窄或闭塞 46例,单侧 34例;双侧大脑中动脉现在或闭塞 20例,单侧 15例,右侧为 8例,左侧 7例;基底节区烟雾病血管影 31例。结论 MRI结合 MRA不仅可以显示血管病变,而且能显示继发于血管病变的脑梗死、脑软化、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萎缩等,是一个较好的诊断小儿烟雾病的影像学方法。

  • 标签: 小儿烟雾病 核磁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目的是为了分析在普外科中治疗胃肠的方法与疗效结果,总结其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在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内接受治疗的胃肠患者群体中,抽选136例患者,在制定随机分组方法应用中将其分为68例W组与68例V组,对W组胃肠患者以传统治疗方案开展治疗,而对V组胃肠患者以手术治疗方案开展治疗,统计两组胃肠患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恢复时长与疗效结果状况,将指标参数结果进行对比与总结。结果:从最终疗效结果中可以显然看到,W组疗效率为95.59%(65/68),V组疗效率为98.53%(67/68),在疗效率对比结果中可以显然看到其中不具备差异性,且P值大小为(P=0.0668),所以统计学意义不成立;而在治疗恢复时长对比中发现,W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时长为(46.95±5.82)d,而V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时长为(30.27±4.35)d,在治疗恢复时长指标参数对比中可以体现出显著差异性,且P值大小为(P=0.0262),所以在该指标组间对比中统计学意义具备成立条件。结论:在研究中可以发现,在普外科胃肠治疗方式选择中,无论是传统治疗方案还是手术治疗方案,均具有极为优异的治疗价值,但是手术治疗方案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长,对于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以出院而言具有更佳的治疗价值。

  • 标签: 普外科治疗 胃肠漏疾病 手术治疗 效果分析 疗效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肾癌根治术后淋巴护理进行分析。方法:从我科室出现的四例淋巴患者中选取一例典型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症状、护理后的生命体征以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对于术后淋巴患者来说,通过进行有效的治疗并做好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好转,患者均可治愈出院。结论:通过综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淋巴管能够得到很好愈合。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肾癌 根治 淋巴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术后胆的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8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行肝胆外科手术后发生胆的7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38例;年龄21~75岁,中位年龄56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观察患者胆发生情况、治疗及疗效。结果同期行肝胆手术12 780例,胆发生率0.57%(73/12 780)。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32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23例,胆肠吻合术后11例,肝切除术后7例。采用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治疗15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引流治疗8例,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4例,ERCP治疗1例,均治愈。单纯性腹腔引流治疗17例,治愈13例;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引流治疗18例,治愈16例。二次手术治疗10例,治愈8例。总治愈率89%(65/73),8例未愈,其中1例死于二次手术后腹腔出血。结论肝胆外科术后胆发生率仍较高,应尽早判断胆位置和严重程度,尽可能选择微创治疗,避免盲目进行二次手术。

  • 标签: 胆漏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胆管肠吻合术,肝 治疗
  • 简介:摘要吻合口(AL)是食管癌及结直肠癌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主要的致死原因,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近年来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围术期管理的经验积累,尤其是吻合器的临床应用,使得AL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已有所降低,不过仍是外科医生所面临的最为棘手问题之一。因此,早期发现或预测AL就显得尤为重要,进而可提早干预,避免或减轻AL带来的临床症状及不良后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然而,目前关于预测AL的方法并未有严格的标准,主要集中在术后生物标记物的检测,本文旨在对降钙素原(PCT)在预测AL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食管肿瘤 吻合口瘘 降钙素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肾移植术后尿早期观察与护理的工作要点。方法:随机选取从 2018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期间在我院肾移植手术患者 200例,分析其中发生尿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和护理记录,分析其尿发生原因及其早期观察和护理工作的重点。结果:研究对象中发生尿患者 7例,尿发生率为 3.50%, 4例病情较轻的通过保守治疗尿痊愈, 1例因输尿管远端血供不足,水肿严重,经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予以治愈, 1例尿患者出现肾孟坏死,经输尿管与肾盂吻合术予以治愈, 1例尿患者出现输尿管坏死,经输尿管与肾盂吻合术予以治愈, 7例尿患者最终均治愈,治愈率达到为 100%。结论:肾移植术后容易出现尿并发症,因此护理工作中应当注重预防和早期观察,此外,对于此类患者护理服务应当着力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从而实现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干预效果。

  • 标签: 肾移植术后,尿漏,早期观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常见误诊与诊。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394 例 进行心脏超声诊断的孕产妇 ,按回顾式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对比胎儿出生之前与出生之后的超声心电图,分析诊与误诊现象的发生情况。 结果 :经出生后的对比 , 分析发 现 产前检查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共 5 例,占总体的 1.27% 。误诊患者共 2 例,占总体的 0.63% 。

  • 标签: 胎儿检查 心脏超声检查 误诊与漏诊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分析脊柱手术中脑脊液的治疗方案与预防措施,并总结其疗效结果。方法:研究以我院在 2010年 2月至 2020年 5月期 间内脊柱外科内并发脑脊液患者群体中抽选观察对象,总计18例,在 excel表格应用中结合 mod函数将 18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组 9例 、一组为特殊组9例 ,两组分别以常规治疗方案以及持续性腰部蛛网膜下腔引流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统计后续疗效预防结果,并进行对比与总结。结果:治疗结果显示,特殊组患者在持续性腰部蛛网膜下腔引流之中,各项治疗指标均低于常规组,且组间对比间的差异十分明显,由于P值小于 0.05,故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具备成立条件。结论:脑脊液患者需要规范治疗与采取预防措施,而持续性腰部蛛网膜下腔引流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在预防严重并发症中具备良好的预防价值,所以经本文研究,该治疗方案可在临床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脊柱手术 脑脊液漏 治疗 预防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Leriche综合征是腹主动脉末段至髂动脉段,因动脉炎或动脉粥样硬化后发生钙化、溃疡、血栓形成引起纤维斑块病变,使管腔狭窄或闭锁导致远端血运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罕见疾病。本文报告一例69岁男性患者曾误诊为腰椎管狭窄症,行保守治疗5年无效。再次就诊MRI显示腰椎未见明显异常,转血管外科排除血管病变。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显示未见异常,认为症状与血管病变相关性较小,建议再次骨科就诊,以排除腰椎病变。经仔细查阅腰椎MRI后发现L2椎体水平以下腹主动脉腔内信号强度不均匀性增加,行腹主动脉CTA检查示腹主动脉及髂总动脉硬化,并肾动脉开口水平以下腹主动脉及髂总动脉管腔狭窄及闭塞,诊断为Leriche综合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乳糜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收治的21例行甲状腺根治癌术后出现乳糜的患者,对其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例,女17例,年龄(42±12)岁,年龄范围为21~58岁。根据患者术中情况的不同,分别行保守治疗、胸导管口缝扎术治疗及胸腔镜下胸导管结扎术治疗,并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及治疗效果。结果13例保守治疗治愈;6例行胸导管口缝扎术治疗,4例治愈,2例失败后改用胸腔镜下行胸导管结扎术治愈;2例胸腔镜下行胸导管结扎术治愈。结论术中熟悉颈部解剖、彻底结扎淋巴管及避免损伤胸导管是预防术后乳糜的关键;术后常规予以持续负压吸引、局部加压包扎和早期低脂饮食有利于减少术后乳糜发生。

  • 标签: 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并发症 乳糜漏
  • 简介:摘要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卒中患者的一种常见神经精神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工作生活质量。近年来,作为一种无创性神经调节技术,重复经颅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已应用于卒中的康复治疗,但其在PSD治疗方面也进行了一些研究。文章对rTMS治疗PSD的疗效、可能机制以及局限性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抑郁症 经颅磁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