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于眼部解剖生理及物理屏障的存在,滴眼液的眼部低生物利用度已成为影响药物治疗效果最大因素。药物递送系统可通过延长药物在眼的停留时间以及增加药物透角膜能力,实现减少给药次数、维持有效治疗浓度的目的,成为当前眼科改善药物眼部生物利用度的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了近十年眼药物递送系统的发展,主要介绍了纳米结构、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凝胶、角膜接触镜这些体系作为药物载体的优缺点及进展,认为各类眼药物递送体系利用各自的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药物的眼部生物利用度,但在可实际临床应用前仍存在相应的问题需要解决。

  • 标签: 药物递送系统 生物利用度 眼表
  • 简介:摘要眼长期暴露于外界光线下,各种眼光损伤疾病临床常见。以紫外线为主的短波长不可见光可以导致急性光化学角膜炎、翼状胬肉、圆锥角膜等疾病;以蓝光为代表的可见光引起的最常见眼损伤为干眼,与电子照明和视频终端使用密切相关。光损伤引起眼组织细胞水肿、新生血管生成以及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主要机制与炎症、凋亡、氧化应激等相关。(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196-201)

  • 标签: 眼表 光损伤 发病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的眼损伤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7年2月至5月近视及散光102例(102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FS-LASIK组51例(51只眼),及LASEK组51例(51只眼)。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的眼表情况。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早期不完全瞬目比例、泪膜脂质层厚度、泪膜破裂时间和泪液分泌量均较术前降低,而干眼患者标准评分问卷评分较术前升高,且随时间推移逐渐恢复;术后1周LASEK组的泪膜破裂时间短于FS-LASIK组(P=0.008);术后1个月LASEK组的泪膜脂质层厚度、泪膜破裂时间和泪液分泌试验均低于FS-LASIK组(P=0.039、0.001、0.037);术后3个月LASEK组的泪膜脂质层厚度低于FS-LASIK组(P=0.044)。结论FS-LASIK与LASEK术后早期可加重干眼的不适症状;LASEK对眼的影响更为显著。

  • 标签: 角膜外科手术,激光 激光,飞秒 角膜上皮厚度
  • 简介:【摘要】 JCI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代表了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认证模式。【 1】 JCI认证是一个严谨的体系, JCI标准的理念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可达到的标准,以病人为中心,建立相应的政策、制度和流程以鼓励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并符合当地的文化。我院自 2019年 9月引进 JCI护理管理模式至今,护理管理在沿着其主导思想的改革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专科护理体系中护理文书的改革,发展迅速。以下主要探讨《血糖控制反馈》在此改革中的收益成效。

  • 标签: JCI标准 血糖控制 动态追踪 反馈
  • 作者: 向英 李霞 宋秀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22
  • 出处:《国际眼科纵览》 2020年第04期
  • 机构: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 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恩施州中心医院 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眼科中心,湖北恩施 445000;湖北民族大学医学院,湖北恩施 445000,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 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恩施州中心医院 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眼科中心,湖北恩施 445000
  • 简介:摘要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并发症多且复杂,致残致死率高。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比,糖尿病眼病变易被眼科医生忽略。糖尿病眼病变发生率高,角膜病变及泪膜的改变是其主要表现,包括角膜上皮基底下神经密度降低、角膜上皮基底膜增厚、角膜敏感度降低、泪膜稳定性下降和泪液分泌减少等。但目前糖尿病眼病变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其致病关键因素是高糖所致的氧化应激反应,这为糖尿病眼疾病的病因治疗提供了研究方向。(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245-249)

  • 标签: 眼表 糖尿病 角膜神经 角膜敏感性 泪膜
  • 简介:摘要目的:在肝病内科应用健康教育有哪些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肝病的患者 200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实验 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应用健康教育。一组对照组仅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评分、知识掌握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合格率与住院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自我评分、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的合格率为 98%。对照组健康教育的合格率为 74%。实验组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为 99%。对照组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为 88%。实验组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与健康教育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内科肝病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使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增强了日常自我护理能力,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意识,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促进了患者的恢复,并提高了护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健康教育表肝病内科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造成我国自2019年12月份开始的全国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病因是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2019-nCoV是目前已知所分4个属冠状病毒科的β属冠状病毒。对人类影响较大的β属冠状病毒,除2019-nCoV外,还有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2019-nCoV的受体也是SARS-CoV的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MERS-CoV的受体是二肽基肽酶4(DPP4,或CD26)。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ACE2在人类眼的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角膜内皮细胞均呈阳性表达,DPP4在正常动物眼结膜上皮细胞及其下方结缔组织的成纤维细胞中活性较强,在严重角膜损伤后整个角膜上皮和泪液中活性较强。两种受体均参与多个信号通路和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它们在眼的表达是冠状病毒眼部感染可能的途径,为进一步研究冠状病毒眼部致病机制提供了线索。

  • 标签: 冠状病毒 受体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二肽基肽酶4 眼表
  • 简介:摘要目的:量化分析视频终端使用时长及屏幕蓝光照度对干眼相关眼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干预性试验研究。于2018年10─12月招募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汉口医院非医学专业行政人员15名作为受试者,所有受试者依次进入无蓝光2 h、低蓝光2 h、高蓝光2 h、高蓝光4 h等环境进行试验,每次试验间隔2 d,以消除上次试验的影响。每次试验前后行快速干眼评估问卷调查(SPEED)、LipiView眼干涉仪、Keratograph眼综合分析仪及裂隙灯显微镜检查。采用一般线性回归分析、配对t检验、秩和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蓝光2 h、高蓝光2 h、高蓝光4 h较无蓝光2 h环境的SPEED评分分别增加2.07、2.13、4.20分(P=0.001,P=0.001,P<0.001);泪膜破裂时间(BUT)分别缩短1.83、0.27、1.99 s(P=0.028,P=0.746,P=0.017)。高蓝光2 h、高蓝光4 h较无蓝光2 h受试者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分别增加0.47、0.43分(P=0.008,P=0.014);结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分别增加0.33、0.30分(P=0.036,P=0.048)。各有蓝光环境间比较,高蓝光4 h较高蓝光2 h环境SPEED评分增加2.07分(P=0.002),较低蓝光2 h环境增加2.13分(P=0.003);高蓝光2 h较低蓝光2 h环境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增加0.4分(P=0.029)。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视频终端相关干眼与屏幕蓝光照度及使用时长有关,降低屏幕蓝光照度可减少角结膜上皮损伤。但即使降低屏幕蓝光照度,持续操作2 h仍可出现泪膜稳定性下降及眼部不适症状。

  • 标签: 视频终端 蓝光 干眼 泪膜
  • 简介:摘要任何眼疾病均可影响患眼的视觉质量,同时也会干扰角膜屈光手术和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前的检查和生物测量。此外,眼科手术也会引起或加重眼表功能或结构的异常,导致视力下降,患者术后满意度低。目前干眼等眼疾病对各种眼部手术效果的影响已引起眼科医师的广泛关注,但很多眼科医师对最新的相关诊疗指南尚不了解,未及时对前沿概念、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进行更新。为此,美国白内障与屈光手术学会(ASCRS)角膜委员会在Journal of Cataract & Refractive Surgery杂志发布了首个角膜屈光手术和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术前眼疾病的诊疗临床路径,为术者在屈光性手术前合理有效地处理眼异常提供指导。本文对《ASCRS屈光性手术前眼疾病诊疗临床路径》进行翻译和解读,以提高眼科医师对围手术期眼疾病,尤其是对干眼的认识和诊疗水平,进一步改善手术效果和术后术眼的视觉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屈光手术 眼表疾病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 : 目的分析心源性胸痛患者应用急诊高危胸痛风险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3 月广东省东莞塘厦医院收治的心源性胸痛病患者 140 例,根据患者诊断需求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 70 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诊治,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急诊高危胸痛风险评估诊治。比较 2 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首次心电图时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检出率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和首次心电图时间均短于常规组 (P < 0 . 01) 。观察组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检出率高于常规组 (P < 0 . 01);2 组患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 05) 。结论急诊高危胸痛风险评估对心源性胸痛患者的诊断效果较好,能有效识别高危胸痛患者,利于后续尽早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源性胸痛 急诊高危胸痛风险评估表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视频终端综合征治疗中开展眼雾化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18.1~2019.1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视频终端综合征患者58例,以不同治疗方案为分组依据实施分组分析,29例实施人工泪液与滴眼液(抗生素)联合治疗方案的患者纳入对照组,29例实施对照组治疗+眼雾化治疗方案的患者纳入实验组,对2种治疗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相对比于对照组治疗方案,实验组治疗方案的实施获得更佳的疗效,主要体现为:相对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和总治疗满意度均提升明显,对比差异性显著(P

  • 标签: 视频终端综合征 眼表雾化 滴眼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压疮风险评估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2月在我院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75例,将其分为对照组420例、观察组4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压疮预防护理,观察组采用压疮风险评估进行压疮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Braden评分变化及压疮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Braden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升高(P

  • 标签: 压疮风险评估表 骨科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呈现发病率高、上升快的趋势。SAP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同时也增加卒中后的死亡率,SAP的有效预防成为新的关注点。目前SAP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免疫抑制、误吸、吞咽障碍、糖尿病、心房颤动及是否机械通气等都是SAP的危险因素。免疫抑制是其中重要的危险因素,现代研究证实,卒中后急性期内,机体确实发生一系列的免疫抑制状态改变,患者易感性增加。中医学认为脑卒中的发生以"正虚"为因,卒中后仍是"气虚"不能"卫外",邪袭肺腑,发为SAP。玉屏风散作为扶正固的代表方剂,现代药理学表明,其具有增强免疫,恢复免疫器官功能的作用。从多角度探讨应用玉屏风散预防SAP的合理性。

  • 标签: 卒中 肺炎 抑制因子,免疫 扶正解表 玉屏风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1例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慢性HIV-1感染者(DRVI01)血浆样本中,分析潜在的中和抗体特异性。方法查找已知的HIV-1广谱中和抗体(bNAbs)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DRVI01来源不同时间点的膜蛋白序列。对存在频繁变异的关键氨基酸位点进行回复突变,比较突变前后的假病毒与自体血浆中和敏感性的差异,推测可能存在的bNAbs。结果在DRVI01来源的6个时间点155条膜蛋白序列中,查找存在频繁突变的10类bNAbs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其中gp41融合肽、gp120/gp41交界面两类bNAbs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存在较多的变异。对这些位点回复突变后,后一个时间点及同一时间点的自体血浆,对大部分突变株病毒的中和能力明显增强。结论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HIV-1感染者(DRVI01)体内,可能存在与gp41融合肽类及gp120/gp41交界面类bNAbs的中和特异性。

  • 标签: HIV-1 膜蛋白 中和抗体 进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疼痛评估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 2017年 6月到 2018年 6月我院收治的烧伤患者中随机选择 100例烧伤患者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将其入院两天内静息状态和入院七天换药时的疼痛程度进行综合评分,对患者实施规范的烧伤疼痛护理之后对比患者在实施疼痛护理前的疼痛评分。结果 刚进入医院时患者的第一次疼痛评分平均为 8.8分,在实际疼痛评分方法指导之后 12h、 24h、 48h评分分别为 4.7分、 2.5分和 1.4分。在实施一段时间疼痛治疗之后有 63例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完全缓解,有 27例患者的疼痛得到部分缓解,有 10例患者的疼痛没有得到缓解。结论 疼痛评估能够直观、生动、具体的体现出患者静息和换药时的疼痛变化情况,对患者后续的疼痛治疗和护理干预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疼痛评估表 烧伤患者 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羊膜和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眼疾病临床效果,以期为眼疾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 60例在我院 眼科角膜组进行治疗的眼损伤患者,治疗时间在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之间,随机均分为 30例接受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的对照组和 30例接受羊膜和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实验组,对比两组角膜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眼上皮的恢复时间以及视力的恢复情况)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治疗结束后,根据统计数据,实验组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的理想,

  • 标签: 羊膜和角膜干细胞移植 眼表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评价鼻部浅瘢痕者行鼻整形手术效果。方法 : 本实验开始于 2018 年 3 月, 至 2019 年 3 月结束, 随机抽取该时间段内 行鼻整形手术患者 70 例,患者均存在 鼻部浅瘢痕, 分析术中以及术后各指标。 结果:患者在术后 两周并发症发生率为 8.57% , 术后 6 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 11.43% ,发生率均较低, P> 0.05无统计学意义 。 结论:对鼻部浅瘢痕者实施综合 鼻整形手术, 可以显著提升疗效,同时控制感染等发生概率,综合实施效果较好。

  • 标签: 鼻部表浅瘢痕 鼻整形手术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