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光接触性变应原在慢性光化性皮炎(CA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按照英国光学皮肤病研究组推荐的光斑贴试验方案,以PhilipsTL20W/09N为光源,采用20种光斑贴变应原,对69例CAD患者进行光斑贴试验。结果69例CAD患者中光斑贴试验阳性58例占84.06%。最常见的变应原依次为氯丙嗪、对氨基苯甲酸、重铬酸钾。结论光接触性变应原与CAD发病密切相关。CAD患者应避免接触光斑贴试验中呈阳性反应的变应原。

  • 标签: 斑片试验 皮炎 光变态反应
  • 简介:摘要为探讨保留皮桥治疗环形肛瘘的疗效,回顾分析21例采用此方法治疗的环形肛瘘患者资料。结果显示,21例中在手术后有3例复发。其中2例支管过多,管道弯曲,死腔囊大成8字形,难找准内口和清除感染源。1例内口为骨盆直肠间隙,内口找寻不准,其余18例治疗顺利。经1—5年询访,15例痊愈,治愈率71%。结果表明,保留皮桥法是治疗环形肛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肛瘘 保留皮桥法 疗效
  • 简介:本论文报道了当前环形内窥镜超声换能器的两种不同的制备方法以及其性能的表征。方法一为先采用切割薄片高性能压电PMN-PT单晶和其1~3复合材料制备平面阵列,然后将平面阵列卷曲成圆环形阵列。所制备的128阵元PMN-PT单晶阵列具有较宽带宽达78%,64阵元PMN-PT单晶/环氧1~3复合阵列带宽高达102%。方法二为旋转切割法,通过直接对带有匹配层和背衬材料的压电陶瓷管进行切割,制作不同尺寸及频率的环形超声内窥镜阵列。

  • 标签: 内窥镜超声换能器 环形阵列 制备方法 性能表征
  • 简介:重度环形内痔是目前肛肠科较难处理的常见病之一.因具有临床复发率高,易水肿、术后肛门易狭窄等特点,治疗上有一定难度。作者对42例重度环形内痔患者均进行痔上黏膜环形交错褥式缝合术.取得良好效果。并与Milligan—Morgan术比较,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环形内痔 临床观察 痔上黏膜 缝合术 治疗 复发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门静脉型环形胰腺(PAP)是指胰腺发育过程中胰腺钩突部与胰体部融合,并包绕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的先天性解剖变异,该变异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PAP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手术过程和围术期处理等具体措施,以提高临床医师对PAP的认识。

  • 标签: 门静脉型环形胰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后胰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PDS线环形缝扎法治疗髌骨骨折的技术和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7月对32例髌骨骨折采用PDS线环形缝扎术,术后辅以石膏托制动6周,拆除石膏后指导功能锻炼。结果32例患者中29例经6~44个月的随访,优19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3.1%。结论PDS线环形缝扎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无需二次手术、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髌骨骨折 PDS线 环形缝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环形混合痔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方案的应用,比较术后疼痛以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被诊断为混合痔且接受手术外的外切内扎术患者10例,诊断标准参照《痔临床诊治指南》。采用随机数字分组形式分为优质组、对照组两组。结果:混合痔实施优质护理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度、缩短术后排气恢复时间。前期临床研究中,对混合痔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优质组术后6h VAS评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结论:对于痔疮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方案的应用,采用优质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混合痔患者的疼痛,并改善预后效果。

  • 标签: 混合痔 镇痛 痔疮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嵌顿环形混合痔的治疗。方法利用分段结扎术、抗生素应用及中药熏洗坐浴等治疗急性嵌顿环形混合痔。结果治疗急性嵌顿环形混合痔96例,全部治愈,术后疼痛、水肿即刻消失,住院疗程缩短。结论手术治疗嵌顿环形混合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环形混合痔 急性嵌顿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环形捆绑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且发生产后出血的30例产妇纳入研究,根据止血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子宫环形捆绑缝合、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子宫捆绑缝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操作情况、止血效果以及应激反应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以及皮质醇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子宫环形捆绑操作更为简便,有助于改善止血效果、缓解应激反应,是治疗剖宫产后出血的理想方法。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环形横向捆绑 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接收的黄褐斑患者中抽选8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治疗。以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图像(CLSM)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LS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可观,有进一步推广实施的价值。

  • 标签: 黄褐斑 Q开关NdYAG激光 大光斑低能量 CLSM
  • 简介:我院一台日立W950SR型螺旋CT早上开机后,正常扫描,图像出现一个环形伪影,重复多次AIRCAL(空气校正)伪影不能去除.

  • 标签: 日立W 950 SR型CT 环形伪影 故障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宫颈CIN行宫颈LEEP,术后妊娠并在不同时期终止妊娠的48例孕妇为研究组,取同期未行任何宫颈手术的48孕妇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组在早产、产后出血、宫颈裂伤、剖宫产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CIN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经济不需住院,不会增加术后妊娠的早产、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环形电切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行I正EP术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LEEP术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结果,患者术后宫颈塑形满意度(PostoperativeCervicalShapingSatisfaction,PCSS)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中宫颈良性病变组69例占70.4%,平均手术时(11.2±6.9)min,术中出血量(15.8±5.8)ml,PCSS86.9%,治愈率92.8%。宫颈恶性病变(CIN)29例。占29.6%,平均手术时间(10.6±5.3)min,术中出血量(14.2±4.9)ml,PCSS82.8%,治愈率90.0%。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术是治疗宫颈良性疾病和早期C1N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