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模拟实验制作电气火灾中一次和二次短路铜熔珠实验样品,利用SEM观察两种熔珠的横截面,对其内部孔洞的微观形态进行定性与定量比较研究。找到可供区别的特征参量:气孔直径D、孔洞数密度N和面积比S/S'。结果表明:在置信概率为95%的条件下,孔洞数密度N〉50(个/mm2)时导线发生一次短路。小孔洞(直径D〈90μm)面积和与熔珠横截面之比S/S'≈0.8时,发生一次短路的可能性大。出现大气孔(直径D〉170μm)时导线发生了二次短路。大孔洞(直径D〉90μm)面积和与熔珠横截面之比S/S'≈0.7时,发生二次短路的可能性大。

  • 标签: 气孔直径D 孔洞数密度N 面积比S/S' 铜熔珠
  • 简介:目的探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扫描中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86例头颈部CT增强血管成像的病例,采用常规扫描成像(固定管电流)和Z轴ATCM成像各43例。常规成像组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50岁。ATCM组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3岁。由2位有经验的影像专业人员分别评价图像质量.比较单次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1)、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在扫描范围、扫描参数(kV、mAs、p、TH等)、造影剂注射速率、注射部位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两种扫描方法的成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Z轴ATCM的DLP是常规扫描成像法的0.74倍。结论采用Z轴ATCM能明显降低总曝光量和累计DLP,有效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 标签: CT扫描血管成像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 辐射防护
  • 简介:摘要系统评价腹腔镜胃袖套状切除术(LSG)与腹腔镜Roux-en-Y胃肠短路术(LRYGB)两种术式对肥胖患者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通过Pubmed、Embase、Springerlink、万方和CNKI数据库检索LSG与LRYGB两种术式治疗肥胖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文献检索时间截止至2012年4月。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两术式对术后患者体重指数、额外体重丢失、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bA1c、空腹血糖、胰岛素和HOMA-IR的影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SG与LRYGB作为外科治疗肥胖的两种常用术式,两者在术后体重、血糖、血脂的控制效果相当,提示LSG可作为外科治疗肥胖的主要术式之一。

  • 标签: 肥胖 腹腔镜胃袖套状切除术 腹腔镜Roux-en-Y胃肠短路术 随机对照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fERG)对应用曲安奈德治疗不同病因黄斑水肿患者视网膜功能变化的检测,分析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后视网膜功能的改变,评价曲安奈德治疗不同病因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眼科门诊158例(163只眼)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病史资料,其中,视网膜分支静脉栓塞引起的黄斑水肿59例(59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黄斑水肿52例(57只眼);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47例(47只眼)。各病因组患者均分为两小组,研究组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对照组行黄斑部激光格栅样光凝治疗或普拉洛芬滴眼治疗(白内障术后病人),视力检查和mfERG观察记录临床疗效。结果对于视网膜分支静脉栓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和白内障术后三种原因引起的黄斑水肿,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法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6.7%,82.6%和87%。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分别为75.9%,75%和78.3%。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对三种病因引起的黄斑水肿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方法。mfERG方法能准确客观的反应黄斑水肿患者视网膜功能变化,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黄斑水肿 曲安奈德 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 玻璃体腔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