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根据中医的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各个系统都在人体这个统一体中,是不可分离的。本文将基于中医的原理,从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基本功能着手,重点分析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

  • 标签: 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 下丘脑 脑垂体
  • 简介:报告1例系统性硬皮病重叠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女,19岁,面部、双手暗红斑、硬肿半个月,伴四肢关节痛。面部红斑日晒后加重。专科情况:面颊部、口鼻周围淡红斑,呈蝶形分布,伴硬肿,双手指肿胀,呈腊肠样改变,手背皮肤发紧、变硬,握拳受限;双足趾末端稍发绀,皮温略低;双侧手关节、膝关节轻度压痛。辅助检查:尿蛋向(+++),两次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别为595.0↑mg/24h、581.9↑mg/24h;免疫5项:C30.67↑g/L,c40.11↓g/L;自身免疫抗体:ANA定量l:3200阳性(核仁+粗颗粒),nRNP/Sm-免疫印迹法阳性↑,Sm阳性↑,ss-A强阳性,Ro-52强阳性,Ss-B阳性,Scl-70强阳性;组织病理:表皮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胶原增粗,肿胀,胶原间少许粘蛋白沉积,血管周围少许淋巴组织细胞、个别嗜中性白细胞,脂肪小叶间隔增宽,胶原硬化。诊断为:系统性硬皮病重叠系统性红斑狼疮。

  • 标签: 重叠综合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硬皮病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存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术后康复病人、慢性病患者和老同志选择在疗养院进行疗养,疗养员在疗养期间的安全保障工作难度日益突出。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疗养员安全保障系统,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民用个人位置服务功能,可以实时定位疗养员的位置。系统的使用为管理人员的有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疗养员的安全问题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疗养院 安全保障
  • 简介:目的对腹针治疗痛经研究进行疗效、安全性、方法学评价。方法电子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W)、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Wangfang)中1979年1月1日~2016年5月30日的腹针治疗痛经文献,系统评价研究设计,用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中文文献15篇、研究16项,共计1163例(试验组589例,对照组574例);16项研究仅2项进行样本量估计,病例来源11项为门诊、1项为学校、4项未提及,痛经类型9项为原发性、4项为继发性、3项未提及,盲法1项研究提及、15项未提及,仅1项研究提及用“密封信封”进行随机化隐藏。诊断和结局评价分别采用国家、行业、专家、自拟的标准,试验组干预措施8项为单纯腹针、8项为腹针综合,干预时间14项为3个月经周期、2项未提及,3项研究记录失访或脱落,仅1项交代具体原因,随访6项研究为治疗结束3个月时、3项研究为治疗结束6个月时、7项研究未提及,不良反应3项为0例、1项为4例、12项未提及。结局指标13项为,2-有效率、2项为痛经症状评分、1项为VAS疼痛评分,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是腹针高于体针(P〈0.05或P〈0.01)、腹针综合高于芬必得(P〈0.01),腹针有效率高于西药(P〈0.05),但二者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1),痛经疼痛评分改善是腹针优于体针(P〈0.01)。结论研究设计在样本量、病例来源、研究对象、盲法、诊断和疗效标准、干预措施、结局指标、随访等方面存在不足;腹针治疗痛经能提高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在改善痛经疼痛评分上优势明显,无足够证据表明使用安全。

  • 标签: 腹针 痛经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罕见病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65‰~1‰的疾病。世界各国根据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对罕见病的认定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美国将罕见病定义为每年患病人数少于20万人(或发病人口比例小于1/1500)的疾病;日本定义为患病人数少于5万(或发病人口比例为1/2500)的疾病;中国定义为新生儿发病率小于万分之一、人群患病率小于1/50万的疾病;

  • 标签: 呼吸系统罕见病 呼吸系统疾病 罕见病 诊断
  • 简介:1例79岁男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长期服用卡马西平(100mg,3次/d),因疼痛控制不佳自行增加剂量(200mg,3次/d)。1个月后,患者出现气促、心悸、头晕伴四肢麻木,实验室检查示WBC3.0×10^9/L、RBC3.1×10^12/L、Hb100g/L、血钠127mmol/L、氯化物95mmol/L、T4总量(TT4)58nmol/L、游离T4(FT4)10.6p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4.5mU/L,动态心电图检查示平均心率59次/min,>2.0s的停搏326个,考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好转。约3个月后患者再次出现气促、头晕、心悸,并出现晕厥2次(每次持续约1min后自行缓解),实验室检查示WBC3.1×10^9/L、RBC3.0×10^12/L、Hb99g/L、血钠127mmol/L、氯化物95mmol/L、TT463nmol/L、FT411.8pmol/L,TSH7.9mU/L,动态心电图示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R-R间期延长。停用卡马西平。10d后,患者气促、心悸、头晕等症状消失,WBC5.6×10^9/L,RBC4.4×10^12/L,Hb120g/L,血钠139mmol/L、氯化物102mmol/L,TT467nmol/L,FT415.0pmol/L,TSH3.8mU/L,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5次/min。为治疗三叉神经痛,再次服用卡马西平100mg、3次/d。随访半年,患者未再发生上述症状。

  • 标签: 卡马西平 药物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PFNA与DHS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0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组给予髓内固定系统与髓外固定系统治疗,统计各组患者手术耗时、出血量以及术后治疗时间、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通过临床Harrris法评估各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耗时、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骨骼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髓内组患者术后有7例出现静脉血栓、髓内翻以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17.9%)显著高于髓外组(0.0%),且Harrris评分为(83.4±12.1)分,明显低于髓外组(91.1±9.6)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髓内、髓外固定系统均能较好的固定骨折部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髓外固定系统可以较好地降低并控制术后并发症情况。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髓外固定 髓内固定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小儿泌尿系统感染(UTI)与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儿科住院的295例UTI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畸形组(n=85,有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和无畸形组(n=210,无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比较两组UTI患儿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发病年龄、有无发热、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感染次数、肾功能异常及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情况。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UTI严重程度、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两组UTI患儿在性别、发病年龄≤30d、感染次数≥2次、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678、4.466、6.745、3.466,P〈0.05)。畸形组患儿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类型以膀胱输尿管返流为主(18.8%),其次为先天性肾积水(15.3%)和输尿管狭窄(11.8%)等。随访53例患儿中,10例(18.9%)接受手术治疗,其中,仅1例(1.89%)输尿管狭窄患儿于术后6个月复发UTI。结论小儿UTI与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密切相关,反复UTI、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发病年龄≤30d的男性UTI患儿罹患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的可能性较高。

  • 标签: 泌尿系疾病 感染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先天畸形 儿童
  • 简介:摘要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ContinuousGlucoseMonitoringSystem)是近年血糖监测领域的全新突破,被誉为血糖监测的“Holter”,它能监测到每10秒钟的血糖变化,每天有288个血糖值,可连续监测3天,对比传统血糖监测每天只测1-7个血糖值,是全新的技术突破。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建立全国健康扶贫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全国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及人员信息的数据采集与数字化管理。方法通过筛选、清洗、计算、下发样本数据,分散采集、集中联网上报调查数据,数据实时分析,过程高度监控,质量严格把关的实施方法,最终圆满完成了健康扶贫数据采集的任务。全国健康扶贫数据采集系统的构建主要包括离线数据上报系统、数据拆分子系统、数据接收子系统、数据审核子系统、统计分析子系统系统权限管理子系统。通过接口。与国务院扶贫办的数据库实现精准对接;通过数据拆分和离线软件数据分发。实现疾病调查信息表的精准下发;通过离线软件中对调查表逻辑判断。实现调查信息的规范化处理;通过数据联网数据上报,实现集中高效的数据采集;通过数据在线审核,控制数据摸底质量;通过统计分析,实现健康扶贫摸底数据统计信息。结果全国健康扶贫数据采集系统成功完成了全国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逐户、逐人、逐病数据采集任务。此系统在2016年全国健康扶贫调查摸底中得到了验证。

  • 标签: 贫困人口 健康扶贫 系统管理 数据采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内镜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内镜手术诊疗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方法消化内镜手术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策略。从术前心理护理、术前饮食卫生准备、术中放术配合与护理、术后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及健康富教等重点环节入手,根据不同的患者、病情,给予对应的护理的处置。结果根据消化内镜手术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好术中配合与术前术后护理,提高诊疗活动的有效性,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消化内镜 病情观察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今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发展以及数字化技术的成熟,有人发现将信息数字化储存不仅可减少成本,且查找简便、快速。PACS系统即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便是将图像数字化进行分类、存档、传输,其不仅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管理且对临床医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此系统技术复杂,许多设备需从国外进口,若有任何一处错误,可能造成系统的瘫痪,不仅有造成患者诊断资料丢失的可能性,且严重影响医院日常运作以及医生临床诊治工作。因此我们需对系统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减少系统发生障碍的可能性,对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日常维护 意义 管理 临床治疗 PACS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一个现代化医院的综合管理是否先进是直接通过其信息化水平来体现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是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各个科室的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是现代化医院的必要运营基础条件,传统的医院经营管理理念、方法及技术已不能适应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 标签: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计算机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本镇辖内农村居民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分布特征,为制订农村居民消化系统疾病防治策略、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本镇辖内农村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共180例入选研究,研究期间为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通过查阅个人医疗档案、问卷调查等方式统计研究对象消化系统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和个人饮食习惯、生活情况。结果入选研究农村居民共180例,其便秘/腹泻患者51例(28.3%)、消化不良患者28例(15.5%)、慢性胃炎患者25例(13.9%)、慢性消化性溃疡患者11例(6.1%)。按疗程用药治疗、定期入院检查的患者共27例,仅占所有患病人数的23.5%。结论农村居民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较高,且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高,往往出现失治、误治的情况。对此,当地卫生服务部门应积极开展相关的医学宣教工作,定期进行体检普查,使患者得到针对性的临床治疗,降低农村居民消化系统相关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农村 居民 消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