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骨Ⅱ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指标的测量分析,探讨影响软组织侧貌的因素及贡献。方法选取40例骨Ⅱ类错畸形女性患者,对其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采用SPSS 24.0对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21组指标变化量间存在线性关系,其中软硬组织颏前点矢状向变化量呈极强相关(r=0.862,P<0.001),比率为0.935∶1;多元逐步后退回归分析显示上、下唇突点内收量分别与上、下中切牙内收量相关更大等。结论骨Ⅱ类错畸形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软组织移动量与硬组织移动量间存在着一定的线性比例关系,临床可根据患者诉求进行硬组织移动量的设计。

  • 标签: 错畸形 骨性Ⅱ类 软组织侧貌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Ⅱ类1分类错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指标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影响面部软组织侧貌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7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就诊的42例已完成正畸治疗的Ⅱ类1分类错患者[男性10例,女性32例,年龄(23.8±6.3)岁,平均矫治时间1.9年],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或2颗上颌第一前磨牙后进行正畸治疗纠正磨牙关系,测量矫治前后硬组织及软组织相关头影测量指标30个,包括上下唇突点、颏唇沟点、软硬组织颏前点及颏顶点的矢状向及垂直向距离、鼻唇角及颏唇角等。对矫治前后各指标变化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根据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分析影响上下唇、鼻唇角、颏唇角等面部软组织的主要相关因素。结果30个头影测量指标中18个矫治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上中切牙点矢状向距离[(63.87±7.14) mm]、上唇突点矢状向距离[(77.73±7.60) mm]显著减小(P<0.05)。14对头影测量指标变化量间存在线性关系,其中上唇突点矢状向变化量与上中切牙点矢状向变化量强正相关(r=0.649,P<0.01),上唇突点垂直向变化量与上中切牙点垂直向变化量中度正相关(r=0.544,P<0.01),软组织颏顶点矢状向变化量与Y轴角变化量中度负相关(r=0.537,P<0.01)。多元逐步后退回归分析显示,上唇突点内收量与上中切牙点内收量、平面角增大量以及上中切牙角增大量均相关,且与上中切牙点内收量相关最大(Beta=0.79);上唇突点下移量与上中切牙点下移量、上中切牙角减小量、上颌第一磨牙面中点到腭平面距离减小量以及平面角增大量相关,且与上中切牙点下移量及平面角增大量的相关最大(Beta均为0.59);下唇突点下移量与上、下中切牙点下移量相关,且与上中切牙点下移量相关更大(Beta=0.36)。结论Ⅱ类1分类错矫治后鼻唇颏关系得到一定改善,切牙的矢状向变化对唇突度的影响最大,且下唇矢状向与垂直向移动与上中切牙的位置关系更密切,牙齿移动对颏部的影响有限。

  • 标签: 错,安氏Ⅱ类 牙移动 软组织侧貌 相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在甲状腺癌的诊治方而,普遍存在术前误诊率高和首次术后癌残留率高这两方而不足。本研究旨在对甲状腺癌的CT表现与病理相关进行探讨,发现甲状腺癌CT表现与组织病理的相关,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100例甲状腺癌患者,对其采用CT诊断,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探讨其相关。结果100例甲状腺癌中63例密度不均匀,60例形态呈不规则状,74例肿瘤边缘模糊不清楚,31例出现瘤周“半岛状”瘤结节,22例瘤周“强化残圈”征;40例肿瘤出现钙化(其中18例细沙粒状钙化,10例混合钙化,12例表现“囊内钙化性结节”);38例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28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甲状腺癌患者进行CT诊断有明显的特征,不同病理类型与患者钙化形式、外周受侵情况关系密切,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作出止确的术前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 标签: 甲状腺 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脑梗死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的多因子疾病,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目前,从基因水平阐述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已经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识别和筛查脑梗死的易感基因和易感位点并且阐明其遗传本质,为易感者的早期预防和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该文综述了目前与脑梗死相关的部分基因遗传多态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脑梗死 基因多态性 ApoE LPL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的加快,面对生活、工作、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们逐渐的增多。焦虑、抑郁是心理疾病中常见的症状,抑郁患者存在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了更好的对抑郁与生理的相关进行研究,我们以大鼠为研究对象,对抑郁和大鼠心室肌电生理学特性相进行进行研究。

  • 标签: 抑郁 生理学 心室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预期悲伤影响因素及现况,分析与心理韧性之间的相关;方法 方便抽样选择2021年1月-6月收入我科诊断明确的18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了解肝癌患者照顾者预期悲伤与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回归及相关分析;结果 预期悲伤总分得分为85.32±16.06,心理韧性得分为23.96±5.46,二者之间呈负相关;预期悲伤单因素分析认为年龄、学历、经济、与患者关系等有差异,P

  • 标签: 肝癌 照顾者 预期性悲伤 心理韧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情绪障碍与治疗依从性相。方法:以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接受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分析患者情绪状态,应用Frankl量表分析患者治疗依从。对比不同情绪状态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进而评价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情绪障碍与治疗依从性相。结果: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与治疗依从呈负相关,r=-0.713、-0.792,P<0.05。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多存在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情况,严重情绪障碍可直接降低治疗依从,故治疗期间需注意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以提高治疗依从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情绪障碍 治疗依从性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BN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心脏变时相关。方法记录冠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及心脏变时指标,包括rHR和HRR,并记录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计算Gensini评分,对比分析无症状心肌缺血、稳定型心绞痛及不稳定型心绞痛3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及心脏变时指标差异。评价血浆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心脏变时指标相关。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62例冠心病患者,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脏变时指标r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43,P〈0.05),与心脏变时指标rHR及HRR均呈负相关(r=-0.34,-0.40,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BN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心脏变时指标rHR和HRR密切相关,对于评价冠心病心脏功能的改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脑钠肽 心脏变时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ICU收治的患者141例,其中出现VAP患者57例,未出现VAP的8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分析ICU患者出现VAP的危险因素。结果:VAP组患者的炎症因子TNF-α、PCT、CRP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1.382、16.671、40.963,P<0.05),单因素分析得,ICU患者的年龄、昏迷、营养不良、慢性阻塞肺疾病、卧床体位不当、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时间使用呼吸机、无菌操作失误和易发生VAP(P<0.05),。讨论:VAP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而老年、昏迷状态、长期使用呼吸机,无菌操作不当易导致VAP发生,临床中对于老年长期昏迷的ICU患者要重点看护。

  • 标签: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炎症反应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直立T波双肢对称与运动平板试验阳性间的相关。方法直立T波无双肢对称组(对照组)和直立T波双肢对称组(前肢和后肢与等电位线之间的角度一致且基底部变宽或变宽及前肢与等电位线之间的角度小于后肢与等电位线之间的角度)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结果中老年直立T波双肢对称三组(180例)运动平板试验阳性88例,对照组(110例)运动平板试验阳性15例,两组间差异有显著(P<0.05)。结论中老年直立T波双肢对称是预测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的参考指标,对早期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运动平板试验 中老年直立T波双肢对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乳酸脱氢酶(LDH)与蚊溴氰菊酯抗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及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RACE)技术扩增白纹伊蚊LDH全长基因;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敏感和抗性蚊C6/36细胞中LDH基因的表达水平;用乳酸脱氢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敏感和抗性蚊细胞中LDH酶活性。结果LDH基因全长共1831bp,其中ORF为996bp,共编码331个氨基酸。该基因与埃及伊蚊、黑腹果蝇、小家鼠和人的乳酸脱氢酶的同源分别为89%、72%、66%和6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LDH基因在抗性蚊细胞中高表达,为敏感蚊细胞的1.87倍(P〈0.05)。LDH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LDH在敏感蚊细胞中的酶活性范围为1~95U/gprot,均值为40U/gprot;在抗性蚊细胞中的酶活性范围为20~150U/gprot,均值为75U/gprot(n=15,P〈0.01)。结论抗性蚊细胞中的LDH表达量和酶活性均高于敏感蚊细胞,提示LDH可能与蚊溴氰菊酯抗性相

  • 标签: 蚊C6/36细胞 乳酸脱氢酶 酶活性 溴氰菊酯抗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头颅CT的线性测量探讨脑萎缩与脑出血后遗症的相关以及对临床诊断的重要意义,以提高对脑萎缩的认识。方法2017年5月至2017年7月期间的全部头颅CT检查患者中随机抽取100名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均采用常规头颅CT扫描方法并进行线性测量。结果通过检查发现100名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中同时合并脑萎缩的共计72例,占总比为72%,无脑萎缩的共计28例,占总比为28%。在72例脑萎缩患者当中轻度脑萎缩患者为35例,中度脑萎缩患者为21例,重度脑萎缩患者为16例;硬膜外出血17人为脑萎缩患者;硬膜下出血9人为脑萎缩患者;脑室内出血9人为脑萎缩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21人为脑萎缩患者;额叶出血4人为脑萎缩患者;小脑出血6人为脑萎缩患者;枕叶出血3人为脑萎缩患者;颞叶出血3人为脑萎缩患者;结论脑萎缩与脑出血的发生具有相关,头颅CT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脑萎缩,为临床的早期诊疗及其预防提供依据。

  • 标签: 脑萎缩 影像表现及测量 脑出血 相关性
  • 简介:目的通过探讨Zn2+、Cd2+是否对其存在拮抗作用,为肾结石的预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用四种不同浓度比例的Zn2+、Cd2+喂养6-10周龄的小鼠,A,B,C,D四组分别以ZnSO4•7H2O(30mg/kg),CdCl2(0.84mg/kg)浓度比例为64、46、82、28进行腹腔注射,E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后检测各组小鼠24h尿量,各组小鼠左肾常规染色观察。结果实验组可见结晶成堆分布相互连接,且肾小管管腔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及上皮细胞的肿胀、变性和坏死。其中C组同对照组相比损伤较轻。检测四组小鼠尿液中BUN、UCr、UA、IP、Ca、Msds,部分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2+一定程度上促进肾结石的形成;Zn2+、Cd2+浓度比为82时,两者间存在的拮抗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结石的形成。

  • 标签: Zn2+ Cd2+ 肾结石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容受异常导致胚胎着床失败是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和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的重要原因。子宫内膜容受的建立是多种细胞因子、化学分子参与的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其机制尚不明确。胚胎着床过程中,子宫内膜处于生理性低氧、低能量供给状态,此时细胞内低氧应答机制启动。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通过对血管生成、糖代谢、自噬等多种机制的调节参与了子宫内膜蜕膜化,从而使着床顺利进行。本文就HIF-1α在子宫内膜的表达及其在子宫内膜容受的建立过程中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阐述。

  • 标签: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糖代谢 自噬 子宫内膜容受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社会支持与康复训练依从相关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为了促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训练依从和预后的提升,首先就需要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社会支持和康复训练依从相关,研究采取社会支持量表和康复训练依从量表对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康复训练依从进行分析,研究对象为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结果:经分析后发现,患者康复训练依从得分和各维度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得分与各维度得分差异较大,符合统计学评判标准(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期间,社会支持和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有直接关联,因此要求护理人员更加重视对患者的社会支持,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社会支持 康复训练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原地区藏族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MD)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诺莫预测模型。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和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6—12月由青海省人民医院组织、兴海县人民医院和同德县人民医院共同参与,对平均海拔约3 000 m的兴海县、同德县≥40岁藏族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眼部常规检查、直接眼底照相和健康宣教。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是否吸烟、是否饮酒、高原地区居住时长、每天日照时长、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一般情况。采用χ2检验筛选有显著差异的因素,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MD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绘制AMD预测诺莫图并对预测模型进行准确验证。结果本次调查实际受检人数为1 223人,检出AMD患者190例,AMD患病率为15.54%。高龄、高原地区居住时长、日照时长、吸烟、高血压、高血脂是AMD的相关危险因素。其中高龄是AMD的高危因素(OR=20.183,95% CI:9.536~29.805,P<0.001),其次是日照时长(OR=3.785,95% CI:1.581~8.721,P<0.001)。诺莫预测模型显示,当评分>150分时,患者可能出现AMD的概率为50%。决策曲线表明,当阈概率>25%时,预测发生AMD的概率与实际AMD发生率一致。结论高龄、久居高原地区、长时间日照、吸烟、高血压和高血脂是AMD的危险因素,尤其要注意长时间居住在高原地区并且阳光暴露时间长的高龄人群。

  • 标签: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患病率 危险因素 高原地区 诺莫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恶性肿瘤相关贫血的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每日服扶正固本方疗程,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等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均有所上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扶正固本方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改善恶性肿瘤贫血,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恶性肿瘤 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 扶正固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