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一例腮腺来源的睾丸核蛋白(nuclear protein in testis,NUT)中线癌患者,为35岁男性,因“发现右侧腮腺区肿物3年,增大2周”入院,行腮腺浅叶切除术,手术标本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结果为NUT中线癌。患者术后接受放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随访10个月内无疾病复发或其他不良事件。腮腺来源的NUT中线癌临床罕见,易发生误诊、漏诊,目前诊断方式依赖免疫组化(NUT抗体阳性)以及分子检测(NUT基因融合异位),其预后情况与患者年龄、融合基因类型、手术范围、术后放化疗方案以及靶向药物的使用相关,因此临床医生需警惕腮腺来源NUT中线癌的发生,尽量做到正确诊断、个性化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线导管护理对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置管时间、并发症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间的56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中线导管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得知,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导管脱出、静脉炎、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疾病影响、活动受限以及症状等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诊重症患者来说,针对性实施中线导管护理,可预防导管对血管的损伤,延长导管留置时间,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研究和借鉴。

  • 标签: 中线导管护理 置管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弥漫性中线胶质瘤是一种具有广泛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好发于7~9岁的儿童,偶见于成人。儿童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生长于神经系统的中线结构,其常见的部位包括丘脑、脑干和脊髓,呈弥漫性生长,易出现转移和复发,且预后不良。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切除辅以放射治疗和化疗的综合疗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弥漫性中线胶质瘤是一种具有广泛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好发于7~9岁的儿童,偶见于成人。儿童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生长于神经系统的中线结构,其常见的部位包括丘脑、脑干和脊髓,呈弥漫性生长,易出现转移和复发,且预后不良。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切除辅以放射治疗和化疗的综合疗法。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线粒体具有氧化供能以及维持细胞内外钙离子稳态等作用,线粒体自噬是线粒体损伤后的修复机制。我国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发生率约为11%~13%,我国乃至全球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肾脏疾病的发生及进展中,线粒体自噬可能参与其中,这也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肾脏疾病及线粒体自噬机制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对肾脏疾病中线粒体自噬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线粒体自噬 肾脏疾病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中线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入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病区留置改良中线导管患者分为血栓组9例和非血栓组11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危险因素。结果留置改良中线导管的患者血栓发生率为7.14%(9/126)。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与原发病类型(χ2值为6.331,P<0.05)和导管预处理(χ2值为4.016,P<0.05)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病类型和导管预处理方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炎患者和0.9%氯化钠预处理导管的血栓发生率较高,在血栓发生前需进行预防性护理,血栓发生后需尽早溶栓治疗。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留置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中线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入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病区留置改良中线导管患者分为血栓组9例和非血栓组11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危险因素。结果留置改良中线导管的患者血栓发生率为7.14%(9/126)。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与原发病类型(χ2值为6.331,P<0.05)和导管预处理(χ2值为4.016,P<0.05)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病类型和导管预处理方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炎患者和0.9%氯化钠预处理导管的血栓发生率较高,在血栓发生前需进行预防性护理,血栓发生后需尽早溶栓治疗。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留置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的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的医学已经逐渐国际化,口腔医学英语的教学在医学院的教学中占据很大的位置,也是提升医学技术的重要工具。本文笔者主要针对口腔医学英语线上教学进行分析,通过教学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医学英语实践能力,以及医学英语应用的能力。

  • 标签: 口腔医学 英语 线上课 案例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调强放疗和多模态影像指导下,鼻咽癌中上颈临床靶区(CTV)剂量优化对保护喉咽、前环和后环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间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98例初治鼻咽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按以下方案进行个体化中上颈CTV剂量优化:A组:双侧完全优化,即双颈CTV剂量均50.4 Gy;B组:单侧完全优化,即单侧CTV剂量50.4 Gy、对侧60 Gy;C组:双侧不完全优化,即双侧CTV剂量均50.4 Gy,可疑阳性淋巴结选择性同步推量至60 Gy;D组:单侧不完全优化,即单侧CTV剂量50.4 Gy,其中可疑阳性淋巴结选择性同步推量至60 Gy,对侧60 Gy;E组:未优化,即双侧CTV剂量均60 Gy。结果298例患者中215例行颈部CTV剂量优化,83例未行剂量优化。优化方案中A组114例、B组36例、C组60例、D组5例。随访时间6.0~46.3个月,中位随访期28.5个月。全组总生存率为95.6%,无进展生存率为84.2%,颈部区域控制率为98.0%。6例颈部淋巴结复发,其中咽后外侧淋巴结复发1例,Ⅱ区复发4例,Ⅲ区复发0例,Ⅳ区复发1例。A、B、C、D与E组间喉咽平均剂量比较,P值分别为<0.001、0.016、0.001、0.572;前环平均剂量差异比较,P值分别为<0.001、0.011、<0.001、0.805;后环平均剂量差异比较,P值分别为<0.001、0.004、<0.001、0.252。结论在多模态影像指导下,结合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进行中上颈CTV剂量优化是安全的,可明显降低喉咽、前环和后环的剂量,从而为中上颈部CTV降量提供依据。

  • 标签: 颈部淋巴结 临床靶体积 剂量优化 鼻咽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中线导管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行中线导管置管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超声引导塞丁格技术置管,给予研究组患者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运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的研究组,其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塞丁格技术 超声引导 中线导管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及显微镜辅助切除治疗颅底中线区脑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6例颅底中线区脑肿瘤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例,对照组开展单纯显微镜切除术,观察组开展神经内镜和显微镜辅助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和显微镜辅助切除术对颅底中线区脑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术中出血量较少,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患者的出院速度。

  • 标签: 神经内镜 显微镜辅助切除治疗 颅底中线区脑肿瘤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腰髓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1例。患者,男15岁,因腰痛伴双下肢疼痛1个月余就诊。MR检查示T11~12水平腰髓内异常信号影,呈均匀稍长T1稍长T2信号,脂肪抑制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肿块未见明显强化,软脊膜增厚强化。首次术后病理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IDH1/2野生型。4个月后肿瘤复发行二次手术,术后病理为胶质母细胞瘤H3K27M突变型弥漫中线胶质瘤,二次手术后3个月复查MRI示椎管内多发可疑转移灶。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H3K27M突变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于云班课的《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校2018级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挑选200名,并分为常规组(n=100)和研究组(n=100),常规组利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利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对两组学生测试成绩、教学方法的作用评价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学生理论测试成绩、实践操作测试成绩均要高于常规组;在自学能力、学习兴趣、团队合作能力、学习主动性、问题处理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上,研究组教学方法要明显好于常规组。结论: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利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云班课 《外科护理学》教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H3 K27M突变的儿童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MG)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例DMG伴H3 K27M突变患儿的临床资料。10例患儿中,病变位于丘脑4例,脑干4例,脊髓2例,其中行开颅肿瘤切除术7例,脊髓肿瘤切除术2例,颅内病变活组织检查术1例。4例术后行放疗联合化疗,1例行单纯放疗,5例未行放疗或化疗。以肿瘤切除率>90%为近全切除,50%~90%为部分切除。术后随访至2020年7月或患儿死亡,随访患儿肿瘤有无进展、生存时间以及死亡原因。结果10例患儿的中位发病年龄为8.9(4.9~9.9)岁,颅内占位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无力、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及脑神经麻痹;脊髓占位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肢体无力。肿瘤近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5例,活组织检查术1例。患儿术后症状改善6例,无改变4例;无一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例在术后放疗期间出现脑积水。10例患儿的肿瘤病理学结果均为DMG伴H3 K27M突变(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分级Ⅳ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阳性比例为9/9,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比例为10/10,突变型异柠檬酸脱氢酶1阳性比例为0/9,Ki-67≥40%的比例为8/10。10例患儿术后均得到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1~23个月。至末次随访,2例患儿存活,8例患儿因肿瘤进展死亡,生存时间为1~23个月。结论初步观察发现,伴H3 K27M突变的儿童DMG临床表现多样,可选择手术、术后放疗和(或)化疗治疗,患儿的生存预后差。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儿童 分子分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H3 K27M突变的儿童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MG)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例DMG伴H3 K27M突变患儿的临床资料。10例患儿中,病变位于丘脑4例,脑干4例,脊髓2例,其中行开颅肿瘤切除术7例,脊髓肿瘤切除术2例,颅内病变活组织检查术1例。4例术后行放疗联合化疗,1例行单纯放疗,5例未行放疗或化疗。以肿瘤切除率>90%为近全切除,50%~90%为部分切除。术后随访至2020年7月或患儿死亡,随访患儿肿瘤有无进展、生存时间以及死亡原因。结果10例患儿的中位发病年龄为8.9(4.9~9.9)岁,颅内占位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无力、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及脑神经麻痹;脊髓占位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肢体无力。肿瘤近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5例,活组织检查术1例。患儿术后症状改善6例,无改变4例;无一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例在术后放疗期间出现脑积水。10例患儿的肿瘤病理学结果均为DMG伴H3 K27M突变(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分级Ⅳ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阳性比例为9/9,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比例为10/10,突变型异柠檬酸脱氢酶1阳性比例为0/9,Ki-67≥40%的比例为8/10。10例患儿术后均得到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1~23个月。至末次随访,2例患儿存活,8例患儿因肿瘤进展死亡,生存时间为1~23个月。结论初步观察发现,伴H3 K27M突变的儿童DMG临床表现多样,可选择手术、术后放疗和(或)化疗治疗,患儿的生存预后差。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儿童 分子分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伴H3K27M突变的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并定量分析肿瘤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4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K27M突变患者的MRI图像,观察其病灶的部位、边缘、信号、瘤周水肿及强化特点,并分析其ADC值的变化特点。结果在14例患者中,肿瘤主体位于丘脑4例,脑桥6例,延髓2例,脊髓2例。7例肿瘤仅局限于中线区,其中6例边界清楚;7例肿瘤主体位于中线区,但同时向非中线区浸润,其中6例边界不清。6例肿瘤位于脑桥的患者均出现基底动脉包绕征。5例患者的肿块内见多发较大囊变,4例肿块内见多发小囊变,5例无囊变。7例累及非中线区的肿瘤均出现囊变,其中6例囊变区仅位于非中线区域;7例局限于中线区的肿瘤只有2例出现小囊变。4例肿瘤内部伴出血。增强扫描后5例患者的肿瘤为轻度不均匀强化,6例中度不均匀强化,2例明显强化,1例无强化。9例患者的肿瘤周围无水肿,5例有轻度水肿,平均水肿指数为1.13。12例患者肿瘤实质的ADC值为(7.83±0.88)×10-4 mm2/s,而对侧及周围正常脑组织的ADC值为(9.28±0.69)×10-4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6,P<0.05)。结论伴H3K27M突变的弥漫性中线胶质瘤发病年龄较小,肿瘤好发于丘脑、脑干、脊髓等部位,瘤周水肿多数较轻或无水肿。局限于中线区的肿块多形态规则,边界清楚,累及非中线区的肿块易囊变坏死。位于脑桥的伴H3K27M突变的弥漫性中线胶质瘤易出现基底动脉包绕征。ADC值可以为肿瘤的术前分级提供一定的定量依据。

  • 标签: 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突变
  • 简介:摘要:现代技术发展下,相应增加用电量,电能资源成为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重要支持。本文研究中,注重分析10kV配电线路故障抢修问题,分析配电线路故障现象,分析故障产生原因,提出针对性故障抢修措施,仅供参考。

  • 标签: 10kV配电线路 故障抢修效率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基础电网和相应的配电系统也在逐步完善。10kV配电线路是一种常用的配电线路,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建筑施工、生产施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技术人员应明确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故障排除方案。因此,本文着重对10kV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

  • 标签: 10kV配电线路 常见故障 分析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