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心脏维持正常的功能需要正常的能量代谢。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心肌能量代谢的变化是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的病程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能量代谢治疗为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心肌保护及改善预后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对其临床和基础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其目前的研究和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心肌梗死 能量代谢 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观察高血糖对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ATP和乳酸含量的影响,探讨脑出血后高血糖对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模型,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单纯脑出血组(25只)、高血糖A组(2g/kg50%葡萄糖,25只)和高血糖B组(4g/kg50%葡萄糖,25只)。观察各组大鼠术前、术后1、6h血糖变化;测定各组大鼠术后1、3、7、10和14天血肿周围脑组织ATP和乳酸含量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他3组术后1、6h血糖均明显升高,术后1、3、7、10和14天ATP含量均明显降低,乳酸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单纯脑出血组比较,高血糖A组和高血糖B组大鼠术后1、6h血糖明显升高,术后1、3、7、10和14天ATP含量明显降低,乳酸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脑出血后高血糖可加重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加重脑损伤,损伤的程度与血糖浓度有关。

  • 标签: 脑出血 高血糖症 乳酸 腺苷三磷酸 血肿
  • 简介:恶性胶质瘤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异常表现是能量代谢的改变。从而使肿瘤细胞保持更强的增殖、侵袭及在不利环境中存活的能力。其能量代谢的特征是即使在有氧的条件下也主要采用糖酵解的方式产生能量.这一过程受一系列的基因调节,并促使肿瘤细胞表现出恶性特征。所以,针对恶性胶质瘤细胞能量代谢过程的治疗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就恶性胶质瘤细胞能量代谢的特征、调节、生物学改变及在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胶质瘤 能量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磷腺苷对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能量代谢的作用。方法将15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和不加用环磷腺苷,疗程为15d,检测用药前后LVEF(射血分数)、CI(心脏指数)、临床症状的缓解(改善)、心电图的变化(ST-T改变)。结果治疗组EF、CI、心电图、临床症状改善(P均<0.01)。结论环磷腺苷可改善CHF患者心肌能量代谢

  • 标签: 心力衰竭 环磷腺苷 能量代谢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寒性药物对大鼠肝脏功能代谢的影响,以期探讨寒性中药与体内能量代谢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中药寒热药性的评价模型提供思考。方法以寒性中药(龙胆草、黄芩等)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化学、数理统计与中医药理论相结合的过方法,采用现代分析仪器,从机体能量代谢的角度,观察寒性药物对实验大鼠的生物效应,定量研究中药寒热性的物质基础和生化机理。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给药组的ATP、ADP、AMP的峰面积较大。结论寒性中药可以降低能量代谢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视网膜的代谢过程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视网膜是人体高耗能的神经组织,故维持其能量代谢过程的稳态对于视网膜正常功能的维持极其重要。视网膜能量代谢特征与生长非常快速的肿瘤组织类似,即在有氧情况下主要依赖糖酵解途径供能,称为视网膜Warburg效应。视网膜能量代谢的Warburg效应重要意义在于,相比于氧化磷酸化途径,葡萄糖可以迅速通过糖酵解途径产生ATP,并可为快速增生的细胞的生物合成过程供给所需的碳源。视网膜的代谢能量是视网膜中各种细胞代谢活动产能的总和,涉及光感受器细胞、色素上皮细胞、Müller细胞以及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等,研究这些细胞产生Warburg效应的原因及细胞间代谢偶联的机制对了解视网膜能量代谢活动的过程非常重要。作为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HK2、PFKFB3和PKM2活性及其表达水平的变化与细胞增生和新生血管的生成有着密切的关联,深入研究这些机制有望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等视网膜能量代谢障碍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视网膜能量代谢的Warburg效应及其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视网膜 能量代谢 Warburg效应 关键酶 调控机制
  • 简介:摘要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各种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等患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生不仅与糖脂代谢有关,也与氨基酸代谢有关。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是支链氨基酸,异亮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支链氨基酸,其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异亮氨酸与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异亮氨酸 能量代谢 糖代谢 脂代谢
  • 简介:本研究以30%Ⅱ度烫伤大鼠为模型,观察了重度烧伤对心肌细胞线粒体呼吸链的影响,从能量代谢的角度探讨烧伤早期心排血量下降的影响因素.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心肌细胞线粒体,用氧电极技术和差光谱法测定琥珀酸呼吸链和NADH呼吸链的电子传递活性.结果表明,烫伤后2h,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活力即低于假处理组,烫伤后4h琥珀酸-CoQ还原酶、NADH-CoQ还原酶、琥珀酸-CytC还原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活力均明显低于假处理组,但随着烫伤时间的延长(烫伤后6h)呼吸链电子传递活性无继续下降趋势,上述结果表明,重度烧伤后心肌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活性受到全面损伤,心肌氧利用发生障碍;提示重度烧伤早期心排血量降低可能与心肌组织能量代谢受到影响,致心肌收缩功能降低有关。

  • 标签: 严重烧伤 大鼠 心肌组织 能量代谢 线粒体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 LeptinLeptin对雄性 Wistar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下丘脑腹内侧核( VMH)微量注射 Leptin,观察其对编码代谢激素的 mRNA表达、食物摄入、水摄入量、热量的改变。结果: VMH注射 Leptin,大鼠白色脂肪组织( WAT)中脂联素 mRNA和抵抗素 mRNA、棕色脂肪组织( BAT)中解偶联蛋白 1( UCP-1) mRNA、以及胃粘膜组织中 ghrelin mRNA和小肠粘膜组织中胆囊收缩素( CCK) 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而大肠粘膜组织中 PYY mRNA的表达则下调,但胰腺胰岛素 mRNA和胰高血糖素 mRNA的表达无显著差异;, VMH微量注射 Leptin,大鼠 12h累计食物摄入量均显著减少; VMH微量注射 Leptin,大鼠每小时产热量,每小时总能量消耗量、每小时脂肪酸氧化率、每小时耗氧量或每小时 CO2产生量均显著升高。结论: VMH微量注射 0.6μg/μl的 Leptin可减少食物摄入并调节全身能量平衡, Leptin可能是大鼠的新型代谢肽。

  • 标签: Leptin 腹内侧核 摄食 能量代谢
  • 简介:摘要心脏作为人体内代谢最为活跃的器官之一,每日的收缩活动会消耗巨大的能量。由于心脏能量储备较少,且对能量缺乏的耐受能力很低,故多种病理生理因素均可造成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最终导致心肌细胞的损伤或坏死。在心力衰竭(心衰)所致的心脏结构重构和电活动重构的基础上人们越来越关注心肌能量代谢重构。随着新型药物的研发、新研究结果的公布,心衰的治疗有了更多选择。该文对心肌能量代谢的特点及其与心衰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从能量代谢角度为心衰的药物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肌能量代谢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以"低血糖、呼吸不规则"起病的能量代谢异常线粒体病患儿,通过肌肉活检、线粒体基因检测明确诊断。线粒体病临床表现多样,不易诊断,实验室检查特别是病理学和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指导治疗。

  • 标签: 婴儿,新生 线粒体疾病 能量代谢 营养和代谢性疾病 低血糖症
  • 简介:摘要肾小管上皮细胞(tubular epithelial cell,TEC)作为肾脏重吸收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是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主要的损伤部位之一。近年来研究提示TEC线粒体受损伴随能量代谢障碍在AKI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AKI中,线粒体功能障碍促使TEC对能量代谢底物的利用发生改变,通过重编程能量代谢而适应病理环境,本文就TEC在正常生理环境的能量代谢、AKI病理环境的能量代谢、TEC能量代谢重编程与AKI发展及病理转归的关系作一综述,为AKI的治疗及预防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肾小管 上皮细胞 线粒体 能量代谢 脂肪酸氧化
  • 简介:摘要通过代谢重编程重塑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结构是胰腺癌的显著特征。相关研究表明在代谢重编程的过程中,多种代谢酶及信号分子在胰腺导管腺癌的能量代谢及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将其作为诊治的重要靶点。文章对胰腺导管腺癌细胞的能量代谢、调控网络及相关治疗靶点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胰腺肿瘤 腺癌 能量代谢 肿瘤微环境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阿司匹林(ASA)对脑缺血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溶剂组(26只)、ASA组(12只),根据再灌注时间将每组再分为24、72h两个亚组。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24、72h模型。ASA组大鼠于再灌注同时灌胃给予ASA,60mg/kg(60mgASA加0.05ml无水乙醇助溶,用中性PBS液定容至10m1),1ml/100g。溶剂组大鼠灌胃给予等体积的0.5%无水乙醇PBS溶液。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法测定三磷酸腺苷酶(ATP)含量,无机磷法测定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及乳酸含量。结果①ASA组大鼠再灌注24、72hATP含量为(27.7±3.5)、(29.7±2.5)μml/g(湿重);Na+-K+-ATP酶为(8.6±0.9)、(7.8±0.6)μmol·mg-1·h-1;Ca2+-ATP酶为(6.1±0.8)、(6.6±0.7)μmol·mg-1·h-1,与溶剂组大鼠的(10.3±1.0)、(4.6±0.8)μmol/g(湿重),(4.5±0.7)、(5.8±0.8)及(4.5±0.4)、(2.5±0.5)μmol·mg-1·h-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与假手术组比较,除Ca2+ATP酶含量高于假手术组[(4.3±0.5)、(4.6±0.3)μmol·mg-1·h-1]外,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ASA组再灌注24、72h乳酸含量为(0.68±0.25)、(0.62±0.15)mmol/g(蛋白);乳酸脱氢酶活性为(9769±957)、(9677±532)U/g(蛋白);与溶剂组大鼠的(0.42±0.12)、(0.33±0.16)mmol/g(蛋白),(4033±723)、(5902±689)U/g(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与假手术组大鼠的(0.58±0.19)、(0.61±0.23)mmol/g(蛋白),(9430±273)、(9382±375)U/g(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对脑缺血-再灌损伤24和72h大鼠脑组织均有明显的保护�

  • 标签: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阿司匹林 能量代谢
  • 简介:摘要肥胖是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高热量饮食、活动减少、基因易感性及生物钟紊乱均可增加肥胖相关代谢疾病的风险。近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的揭晓唤醒大众对生物钟紊乱构成健康威胁的警惕,生物钟研究正逐步向严谨的科学转变。本文就生物钟对能量平衡及体重调节进行综述,为探讨生物钟在能量代谢及肥胖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生物钟 能量代谢 肥胖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窖蛋白 1( Caveolin-1 Cav-1 )基因与肺腺癌能量代谢的关系。 方法: 分析姜黄素对肺腺癌组织中细胞色素 C 氧化合成酶 2 ( synthesis of cytochrom coxidase2 SCO2 )、 Cav-1 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结果 :姜黄素对于 SCO2 以及 Cav-1 等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当姜黄素与 Cav-1 siRNA 同时处理 A549 细胞时,对于 Cav-1 和 SCO2 抑制情况更加明显。 结论: Cav-1 可能通过调控 SCO2 的表达来影响肿瘤能量代谢

  • 标签: [ ] 肺腺癌 Cav-1 姜黄素 SCO2
  • 作者: 邵彦 李筱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15
  • 出处:《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研究所 天津市视网膜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300384
  • 简介:摘要能量代谢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活动的基础,生命体的能量来源主要包括糖代谢和脂类代谢。细胞代谢状态决定细胞命运,与细胞的增生、迁移凋亡和分泌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病理状态下能量代谢调节异常可严重影响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糖尿病是一种以糖脂代谢异常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糖尿病个体眼组织细胞能量代谢失调是造成糖尿病相关眼部并发症的基础。糖尿病相关眼病主要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眼表疾病、视疲劳等,有研究显示高糖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会造成眼部组织细胞糖代谢障碍,而脂代谢紊乱会造成线粒体功能障碍,进而引起细胞功能异常,成为糖尿病相关眼部疾病发病机制的始动环节。此外,糖尿病相关眼病的治疗也要从能量代谢角度着眼,致力于改善预后。因此眼科医师应重视能量代谢在糖尿病相关眼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宏观角度审视糖尿病相关眼病的诊疗和预防过程,为糖尿病相关眼病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带来新思路。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相关眼病 能量代谢 线粒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