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脂肪干细胞介导的自体脂肪移植隆胸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我科行隆胸手术的患者中选取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隆胸患者实施硅胶囊假体植入手术,观察组30例隆胸患者实施脂肪干细胞介导的自体脂肪移植手术,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出血量、住科时间及手术满意度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干细胞介导的自体脂肪移植隆胸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科时间,提升手术满意度。

  • 标签: 脂肪干细胞 自体脂肪移植 隆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置后脂肪颗粒提取脂肪干细胞(PLA-ADSC)和静置后下层滤液提取的脂肪干细胞(LAF-ADSC)诱导裸鼠成脂的机制,为细胞辅助的脂肪颗粒移植提供思路。方法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于成都八大处医疗美容医院整形外科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美容部手术室行正常人体的脂肪抽吸手术,将通过手术获得的脂肪组织抽吸物静置,得到上层脂肪颗粒组织进行消化、分离培养PLA-ADSC并鉴定;得到下层液体组织离心后取沉淀物,沉淀物进行消化、分离培养LAF-ADSC并鉴定;比较PLA-ADSC和LAF-ADSC分化特性及其生长能力。动物实验分实验1组和实验2组,将基质胶Matrigel移植至裸鼠体内设为对照组,比较3组裸鼠体内的成脂能力。结果细胞实验结果显示,静置后脂肪颗粒及下层滤液沉淀物提取细胞均能贴壁生长并顺利传代,上述两种不同来源细胞均表达CD44、CD73、CD105,阳性率分别为99.5%、99.99%、99.7%,CD19、CD31、CD45则为阴性表达。成脂诱导分化结果显示,胞质内有脂滴形成,细胞油红O染色后可见脂滴呈橘红色。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移植后3个月,实验1组移植物体积均值(0.070±0.009) cm3,实验2组移植物体积均值(0.067±0.007) cm3,对照组移植物体积均值(0.009±0.005) cm3,实验1组和实验2组移植物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52、37.18,均P<0.01)。实验1组移植物湿重(0.200±0.021) g,实验2组移植物湿重(0.175±0.019) g,分别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0、9.98,P<0.05)。3个组经油红O染色后可见实验1组及2组移植物呈大体橙黄色,对照组呈散在分布的淡黄色;实验1组及2组新生组织中CD31表达呈阳性,对照组新生组织中CD31表达呈阴性。结论静置后脂肪抽吸物中脂肪颗粒层及下层滤液均能提取有活性ADSC,且两种来源ADSC在裸鼠体内均有良好的成脂能力。

  • 标签: 裸鼠 干细胞 脂肪干细胞 脂肪移植 脂肪颗粒移植 成脂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将血常规检验应用在脂肪肝与非脂肪肝患者当中,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方法:将2021年6月-2021年12月纳为本次研究区间,于该区间摘选782例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按照根据脂肪肝与非脂肪分为两组,对比两组受检者的检验结果。结果:脂肪肝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单核细胞比例、平均细胞容积、红细胞分布宽度、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高于非脂肪肝组,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计数、大型血小板浓度、血小板体积低于非脂肪肝组(P<0.05)。结论:通过血常规检验脂肪肝与非脂肪肝患者,其结果有着显著差异,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 标签: 脂肪肝 非脂肪肝 血常规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梓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治疗及降脂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喂养ICR小鼠8周以建立NAFLD体内模型,给予低剂量(50 mg/kg)、中剂量(150 mg/kg)、高剂量(300 mg/kg)剂量梓干预,分析小鼠体重、肝湿重、肝指数及生化指标。游离脂肪酸诱导人肝细胞LO2建立NAFLD细胞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内质网应激(ERS)介导的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信号通路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小鼠相比,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梓组小鼠体重[(39.43±1.84)g,(34.01±1.83)g,(32.28±1.11)g对(42.17±1.37)g,均P<0.001]、肝湿重[(1.03±0.06)g,(0.79±0.05)g,(0.64±0.04)g对(1.30±0.13)g, P<0.01或P<0.001]、肝指数[(2.60±0.09)%,(2.32±0.09)%,(1.99±0.11)%对(3.07±0.30)%, P<0.05或P<0.001]降低。中、高剂量梓组模型小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降低(P<0.01或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P<0.01或P<0.001)。细胞模型中,脂肪酸合成基因及PERK-eIF2α通路蛋白水平的升高均被梓显著削弱(P<0.05),且这种削弱作用被信号通路激动剂逆转(P<0.05)。结论中药梓可能通过调控ERS介导的PERK-eIF2α信号通路发挥改善NAFLD的作用。

  • 标签: 内质网应激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PERK-eIF2α信号通路 梓醇
  • 作者: 郑跃杰 申昆玲 杨永弘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2年第21期
  • 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深圳 518038,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深圳 518038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北京 100045,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深圳 518038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A链球菌(GAS)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致病菌,尤其是对于儿童。GAS导致的疾病种类可能比其他任何微生物都多,并且涉及多学科的问题。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被发现并广泛使用,细菌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呈直线下降,但耐药现象不久便出现,并不断严重,某些细菌感染性疾病又有抬头趋势。近年来GAS感染与疾病也有小范围流行的报道。关注GAS,尤其是深入研究GAS的国内学者并不多,整体上对GAS的认识不够,存在一些误区。关于GAS还有很多疑问迄今没有答案,因此我们呼吁关注GAS和GAS疾病。

  • 标签: A族链球菌 疾病 儿童
  • 作者: 殷俊 杨永弘 李家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2年第21期
  • 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合肥 230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热门诊,合肥 230022 安徽省细菌耐药性监控中心,合肥 230022 安徽医科大学细菌耐药研究所,合肥 23002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北京 100045,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
  • 简介:摘要C链球菌(GCS)和G链球菌(GGS)在生化反应、溶血特性、宿主物种、临床特性等方面与其他链球菌等不尽相同,人体分布上以皮肤、咽喉和女性泌尿生殖道较多见。GCS和GGS分类复杂,分类方法在过去几十年内不停地被纠正和修改。GCS和GGS暴发感染时环境因素所致可能性大,在致病力、细菌耐药特点、临床特点上与A链球菌相似,可发生各种侵袭性感染,目前治疗仍首选青霉素。GCS和GGS的感染严重程度较其他链球菌更重。现就GCS与GGS的分类及临床特点进行阐述。

  • 标签: C族链球菌 G族链球菌 临床特征 婴儿,新生 孕妇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两种不同获取微细脂肪颗粒的方法,探讨不同方法获得微细脂肪颗粒的可行性。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对5例女性患者(年龄22~31岁,平均26.2岁)行腹部脂肪抽吸术。分别通过漂浮法和过滤法获取微细脂肪颗粒,与乳糜脂肪脂肪颗粒进行比较。通过细胞活性、流式分析、组织染色等方式比较各组脂肪组织的细胞活性和组分等指标。结果漂浮法和过滤法获取的微细脂肪颗粒与乳糜脂肪均可通过OT针头。活细胞染色发现两种方法获取脂肪中均存在活性细胞,而乳糜脂肪中未见。流式细胞分析中,CD90漂浮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48)。结论经漂浮法或过滤法处理可获得微细脂肪颗粒,既保留组织完整性和细胞活性,又可实现细针注射与临床应用。

  • 标签: 脂肪切除术 微细脂肪颗粒 细胞活性 乳糜脂肪 脂肪获取 脂肪抽吸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自体脂肪填充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2019-8至2020-8收治的70例需实施自体脂肪填充术患者,对其进行术前评估,择日手术。结果: 70例患者中有效45例(64.29%),改善23例(32.86%),无变化2例(2.85%),总治疗有效性为97.15%。实施自体脂肪填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率为4.29%,其中结节发生率最高为2.86%,其次为瘙痒发生率为1.43%,吸收发生率为0.00%,血肿发生率为0.00%以及感染发生率为0.00%。结论:自体脂肪填充术对凹陷部位填充效果理想,而且安全性较高,出现血肿,瘙痒等不良反应数即可消失,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自体脂肪填充术 手术有效性 手术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俞桑洁 王传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2年第21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微生物研究室,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儿科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控科,临床检验中心微生物室,上海 201102
  • 简介:摘要A链球菌(GAS)在传统临床实践中又常称为化脓性链球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它是链球菌属中最重要的致病菌。GAS感染及其后遗症对儿童和青年健康影响最大,一直是困扰公共健康和国民经济的严重问题。本文目的是提倡早期、快速、准确诊断GAS感染,以便降低疾病严重程度,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达到最佳成本效益。

  • 标签: A族链球菌 感染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DM2 RNA原位杂交(RNA in situ hybridization,RNA-ISH)在非典型性脂肪瘤性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atypical lipomatous tumor/well-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ALT/WDL)及去分化脂肪肉瘤(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DD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诊断的ALT/WDL/DDL共26例,对照组病例18例,行MDM2 RNA-ISH,并且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免疫组织化学(IHC)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样本均成功进行上述3种方法学检测。在26例ALT/WDL/DDL中,所有病例均呈MDM2扩增(26/26,100%),MDM2 RNA-ISH均为阳性(26/26,100%)。MDM2 IHC显示24例呈阳性(24/26,92.3%),2例为阴性(2/26,7.7%)。18例对照组病例中MDM2 FISH及MDM2 RNA-ISH均为阴性,15例(15/18)MDM2 IHC阴性。MDM2 RNA-ISH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为100%。MDM2 IHC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2.3%和83.3%。在MDM2 RNA-ISH 阳性ALT/WDL/DDL中,所有病例均呈弥漫染色,而在MDM2 IHC阳性病例中,仅8/24(33.3%)呈弥漫阳性。在11例以组织芯片形式评估的ALT/WDL/DDL样本中,MDM2 RNA-ISH阳性比例为11/11,所有病例呈弥漫染色,MDM2 IHC阳性比例为9/11,其中仅1/9病例呈弥漫染色。MDM2 RNA-ISH结果与FISH完全一致,和IHC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63,P<0.001)。结论MDM2 RNA-ISH在ALT/WDL/DDL中与FISH具有高度一致性,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IHC,且信号更为弥漫,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脂肪肉瘤 原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假性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结肠良性病变,内镜下表现为略高于黏膜的白色或黄色黏附斑块,显微镜下表现类似于黏膜脂肪增多症,但并非由脂肪细胞组成。该病发病率极低,国内鲜见报道,多数消化内镜医师对其不熟悉,易被误诊、漏诊。该病的明确诊断需借助病理结果,其典型表现为黏膜固有层聚集较多形似脂肪细胞的空泡。现报告2例结肠假性脂肪瘤病的诊治过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知。

  • 标签: 假性脂肪瘤 结肠 内镜 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