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考试焦虑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消极情绪反应,一般通过学校心理健康课辅导和心理咨询诊所咨询的途径进行干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一个女大学生经过自我调节克服考试焦虑的案例,证明考生在掌握正确方法的条件下是可以对焦虑进行自我调节的,提出了干预考试焦虑的新途径。

  • 标签: 考试焦虑 自我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持性血透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影响因素和路径。方法:于我院血透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均进行自我调节疲劳量表(RFS)调查,并整理患者个人资料和信息,分析影响得分的因素。结果:治疗费用造成的经济负担较大患者SRF-S(52.16±5.39)分,负担较小患者SRF-S(45.85±2.24)分;透析时间为上午的患者SRF-S(48.17±3.52)分,透析时间为下午SRF-S(52.25±5.38)分,合并症为0个的患者SRF-S(45.21±4.36)分,合并症1~2个的患者SRF-S(47.14±5.72)分;合并症≥3个的患者SRF-S(54.62±5.39)分;住院频率<1年1次的患者(48.74±4.29)分,住院频率≥1年1次的患者SRF-S(52.56±4.72)分。影响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因素包括治疗费用造成的经济负担、透析时间、合并症情况、住院频率,组内差异显著(P<0.05)。结论:影响血透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因素包括经济负担、透析时间、合并症情况、住院频率,医护人员应积极关注患者身心健康,针对患者个人情况积极干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终末期肾脏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自我调节疲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压力来源及有效的自我调节。方法采用调查法对三级甲等医院专科手术室28名护士进行独立自评问卷调查。结果受访者存在不同程度心理不适,其中比例最高的是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有压抑感和疲劳感。结论手术室护士采取积极有效地自我调节,缓解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心理压力 自我调节
  • 简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社会和家庭对老年人口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健康状况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对老年人口心理健康容易出现的常见问题,提出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对提高老年人口的身心健康素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老年人 心理健康 自我调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从低血容量性休克代偿期机体因为有效循环血量(因素1足够的血容量)不足而释放大量儿茶酚胺维持一定的血压水平,可以知道人体有完美的一套自我调节功能。有效循环血量三因素(量-泵-血管)是三位一体的,其中一个因素失衡导致机体有效循环血量相对不足或者不足,机体会通过分泌“致病”因子调节另外二个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和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因是机体有效循环血量三因素(量-泵-血管)失衡,使机体有效循环血量相对不足或者不足而引起机体本能调节而分泌“致病”因子,持续数月数年形成了高血压。

  • 标签: 有效循环血量 相对不足或者不足 自我调节功能 相对平衡 失衡 三位一体 量-泵-血管 异常体征高血压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在工作中的自我心理调节和防护技巧,以便提高自身心理健康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自身技能和心理调节,全面了解患者的危险性,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和合理的防护技巧保证自身的健康和安全。结果加强心理教育,严格操作规程,合理运用防范技巧可以使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性有显著提高。讨论要加强自身心理调节;多方面,多渠道进行心理教育;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正确合理运用防护技巧,可以有效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性。

  • 标签: 精神科 护士 调节 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和自我调节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急诊科护士44名,发放统一的压力来源调查表,收集其工作压力的来源。对收集到的护理人员的不同的压力提出对应的自我调节建议和方法,为所有护士提供想出的解决办法协助其进行压力的自我调节,将44名护士进行压力调节前的数据作为对比组,进行压力调节后的数据作为实验组。结果:2个月后,所有护士的压力大大降低,抑郁和焦虑情绪也有效得到缓解。结论:急诊科护士学会自我调节后,精神状态和工作压力能得到显著改善,有利于护士身心健康和工作的展开,建议帮助每位护士找到适合自己的压力调节办法。

  • 标签: 压力 自我调节 急诊科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在工作中的自我心理调节和防护技巧,以便提高自身心理健康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自身技能和心理调节,全面了解患者的危险性,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和合理的防护技巧保证自身的健康和安全。结果加强心理教育,严格操作规程,合理运用防范技巧可以使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性有显著提高。讨论要加强自身心理调节;多方面,多渠道进行心理教育;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正确合理运用防护技巧,可以有效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性。

  • 标签: 精神科 护士 调节 防护
  • 简介:摘要神经内科危重病人较多,多需抢救,而抢救工作是一项抢救、观察、护理为一体的全方位为病人服务的工作,具有高风险性,不稳定性及无规律性。护士不仅担负着繁重的工作,还必须承受非同一般的职业压力,若对这些心理因素处理不当会发生一系例的心理紊乱症状,影响病人的抢救及护理质量。面对工作压力,自我调节是神经内科护士最好的应对方式。

  • 标签: 压力 神经内科 护士 自我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