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建国以来在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指引下,大力开展灭鼠灭蚤,加强对动物鼠疫的监测与预报,从而预防了人间鼠疫的大流行.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国境口岸 鼠疫 防制原则 防制策略 预防
  • 简介:我国城市家鼠的防制工作当前正面临问题和挑战,针对药物杀灭为主的防制方法带来的弊病和矛盾,结合当代世界有害生物防制发展的方向和潮流,提出了在我国城市家鼠防制中实行以生态防制为主,并逐步扩大其在整个城市家鼠防制工作中的比重,相应逐步缩小药物杀灭的比重,并使这一进程达到最大容许限度的防制对策。对家鼠药物防制的弊病,家鼠生态防制的原理、内容及优越性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 标签: 城市家鼠 生态防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国麻疹减毒活疫苗(以下简称“麻苗”)问世以来迄今已30多年,在麻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规划之后,麻疹发病率已控制在很低水平。现报告本区历年来麻疹流行概况,对当前我国加速控制麻疹的免疫策略作些讨论。1流行概况1.1流行强度要据本区1950—1997年中较...

  • 标签: 麻疹 麻苗 免疫防治 麻苗接种 流行强度
  • 简介:作者分析了社会民众和主要国家军队(美、俄、日、英)以及台湾军队军人自杀的现状,认为军队的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和卫生部门应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共同承担起维护军人身心健康的责任。同时在军队卫生管理上,应改进新兵选拔与军人职业选拔程序,建立健全平、战时军人心理卫生与预防自杀的保健措施和精神医学救护体系,开展必要的心理训练,加强综合性医学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

  • 标签: 军人 自杀 防制 新兵选拔 心理卫生 精神医学救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岛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向政府提出综合性的预防控制策略,更好地控制其流行。方法收集并分析1992年到2011年青岛市艾滋病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资料。结果报告病例逐年增加,2009年后快速增长。三种传播途径均存在,但性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另外,2008年后同性性行为传播有巨大增加,感染者的平均年龄有所下降,感染者以男性为主并且男女比例升高明显,感染者中未婚者比例也有显著升高。结论青岛市面临艾滋病防制的关键时期,除了如健康教育等一些综合防治措施外,应切实加强真正能减少危害的有效措施以阻止艾滋病病毒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 标签: 青岛 艾滋病 流行特征 防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染病防制措施。方法从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方面入手,对不同传染病的防制措施进行探讨。结果对不同种类的传染病防制有了一定的认识。结论传染病防制重点在预防。

  • 标签: 传染病 防制 探讨
  • 简介:本文通过对蟑螂危害人类健康的认识,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各种农药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作用.通过人类对蟑螂病毒和生物信息素的发现与研制,探讨了人类利用分子生物信息技术防制蟑螂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蟑螂 生物信息 防制 危害 杀虫剂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免疫规划策略分析与艾滋病防制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本疾控中心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进行基于免疫规划策略的艾滋病防制工作,分析其有效性。结果有效提高了患者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知晓率从研究前的50.00%提升到了93.33%。结论通过免疫规划策略展开艾滋病防制工作,有效地保障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免疫规划 策略分析 艾滋病 防治
  • 简介:除四害灭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群众性工作,为切实而有效地提高除四害灭鼠的效果。根据重点行业特点和拆迁地周围单位鼠情变化,有的放矢地进行灭鼠,加大灭鼠力度,增设有效的防鼠设施,开展突击性的灭鼠,使鼠密度由灭前的5.34%降至灭后的0.37%,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我们探索了一套鼠害防制措施与防制策略

  • 标签: 灭鼠措施 除四害 防制策略 防鼠设施 鼠密度 鼠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血吸虫病防制策略。 方法 坚持预防为主、抓标治本、指导分类、联防联控、综合治理为思想核心开展综合防制工作,重新定义血吸虫病流行区域等级划分,精细制定不同地区工作目标,调整血吸虫和钉螺防治研究方向和范围,提升血吸虫和钉螺发现的设备或仪器,科学设置监测方法,加强监测,建全风险评估。提升实验室硬件条件及人员检测能力,科学设置监测网点,交流、汇总各地工作经验。结果 依据国家制定目标来推进,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江浙沪、两广等地消除复核工作以及传播阻断工作都得到有效控制,全国高达将近97%的血吸虫传播地区都达到血吸虫传播阻断标准。常州市老城区这类已达到消除多年地区依旧存在一定传播风险。讨论 新形势下血吸虫病防制策略从制定完善技术规范、升级疫情信息报告系统、加强疫情监测和等级评估、加强诊断能力、提高血吸虫病监测能力这五大方面开展,为精准消灭血吸虫病危害打下基础。同时考虑城市化后无自然传播条件地区敏感监测与防控。

  • 标签: 血吸虫病 联防联控 传播阻断
  • 简介:蟑螂,学名蜚蠊,是医学昆虫中重要的种属之一.其生活史属于不完全变态,分为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蟑螂成虫呈椭圆形,背腹扁平,多数体长10~30mm,呈黄褐色、红褐色或深褐色,体长和体色因体而异,一般体表具油亮光泽.下口式头部,有一对发达的复眼,单眼-对(小而不发达),口器为咀嚼式.前胸发达,背板宽大而扁平,中后胸较小,不能明显区分.有三对形状相同的爬行足,股节发达,适于疾走;前翅革质,后翅膜质,飞翔能力弱.腹部扁阔,分为10节,雄虫最末腹板着生一对腹刺,雌虫无腹刺,据此可分别雌雄.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密集度增高,卫生防制不足,我国蟑螂侵害日趋严重,与其有关的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迅速增加.

  • 标签: 人类疾病 蟑螂 防制 医学昆虫 生活史 椭圆形
  • 简介:宿迁市自对儿童实施麻疹减毒活疫苗计划免疫以后,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近年来又有上升趋势。现将宿迁市1997-1999年麻疹发病情况分析如下,并就防制对策进行初步探讨。1资料来源所有数据均来自宿迁市卫生防疫站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和计划免疫报告资料。2流行特性分析2.1发病率1997年发生麻疹160例,发病率为3.27/10万;1998年174例,发病率为3.52/10万;1999年276例,发病率为5.52/10万;3年来,麻疹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2地区分布发病地区主要集中在沭阳、泗洪两县,宿豫县、宿城区次之,泗阳县最低。沭阳县人口众多(约170万)且经济较为落后,麻疹发病率较

  • 标签: 宿迁市 麻疹 流行特征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了解广东省1999~2003年麻疹流行情况,探讨广东省麻疹防制策略.方法对广东省1999~2003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广东省1999~2003年共确诊17968例麻疹病例,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的东莞、深圳和广州,病例数占全省的56.5%(10152/17968);每年的3~6月为高发季节;1~3岁年龄组儿童为发病最多的人群,占总病例数的33.1%(5948/17968);全部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有16058例,占总数的89.4%,仍是发病主要人群;全省共报告麻疹暴发64起,其中26起暴发持续时间超过21d;流动人口的麻疹病例占广东省的麻疹病例总数的52.9%(9390/17737).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麻疹初始免疫工作和后续强化免疫活动,加强和完善麻疹流行病学监测和麻疹实验室网络建设,加强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麻疹预防接种工作.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碘缺乏病发病情况以及相关防治对策。方法对2017年和布克赛尔县乡场镇农牧区碘缺乏病的病情情况与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寻找针对性的防治对策。结果2017年在该地区普查12个乡场镇,总人数为55046人,有甲状腺肿8人,患病率为0.015%,其中孕妇3人,学生2人,其余3人为牧民。结论针对碘缺乏病发病情况,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食盐加碘进行大力推广,做好宣传工作,并加强管理与执法力度,最大程度上降低碘缺乏病的发病率。

  • 标签: 碘缺乏病 防治对策 食盐加碘
  • 简介:尤其是现在一些研究认为霍乱弧菌非O1型(即O139型)的流行可能标志第八次霍乱大流行的开始,WHO要求任何国家查出由 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病例应与O1群霍乱弧菌所至霍乱同样对待,非O1群霍乱弧菌引起霍乱样疾病的流行在世界上是首次

  • 标签: 流行现状 现状防制 防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碘缺乏病及其防制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内收治的100例常规检查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尿碘水平检测,根据尿碘水平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尿碘水平<100μg/L)和对照组(50例,尿碘水平200~500μg/L),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明确发病因素,并根据对比结果分析防制对策。结果:统计对比显示,所有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对比差异(P>0.05),但观察组北方人群占比、不食用碘盐占比均高于对照组(χ2=14.446、P<0.05;χ2=29.172、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并了解碘缺乏病的发生现状,并探讨相应防制对策,为今后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区8岁~15岁健康儿童的尿样,并通过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水平,并根据碘缺乏病发生的特点探究其防制措施。结果采集尿样2832份,尿碘值介于10.2~916.1μg/L,仅有4个社区儿童尿碘中位数高于200μg/L,且性别与儿童的尿碘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今后防治碘缺乏疾病的工作中,不仅要对碘缺乏病监测及报告系统进行加强与完善,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存在防制过程中的问题,保证人们在保证碘水平处于正常营养范围内的同时,也要避免过多摄入碘量。

  • 标签: 碘缺乏病 健康儿童 防制对策